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精確戰哪個是在有形的地理空間范圍中

精確戰哪個是在有形的地理空間范圍中

發布時間:2022-07-21 05:49:22

Ⅰ 簡答地理學研究的空間范圍是什麼

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版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權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研究課題,曾被稱為科學之母。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區域和國家進行描述。傳統上,地理學在描述不同地區及居民間的情形時,就和歷史學密切聯系(如希羅多德);在確定地球的大小和地區的位置時,就和天文學及哲學有聯系(如厄拉多塞〔Eratosthenes〕和托勒密)。德國博物學者及地理學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

Ⅱ 被軍事理論專家成為「精確戰的源頭和象徵」的是什麼戰爭

美軍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包括咱們在內的各大國那是驚的目驚口呆。美軍兩枚「斯拉姆」導彈攻擊伊拉克電廠時,第二枚導彈從前一枚導彈炸出的彈洞中穿過並擊毀電廠。科索沃戰爭是一次沒有直接接觸的戰爭,並沒有出現過在戰場上的近距離的戰爭,這是不同於之前的所有戰爭的。並且這場戰爭中,西方國家是具有絕對的優勢的,對南聯盟的打擊根本沒辦法反抗,北約主要採用了三種方法進行戰爭,第一個是在距離戰場千公里的地方發射武器;第二就是從美國或者盟軍的基地出動了隱形的轟炸機,並且在電子的一些工具的支援下,逐漸深入到戰區,並且精準地投射的武器;第三個是掌握了制空權之後,使用有人作戰的飛機從防區外發射武器,攻擊預定目標。是20世紀科技含量最高的戰爭。

Ⅲ 被軍事理論專家成為「精確戰的源頭和象徵」的是什麼戰爭

應該是海灣戰爭。戰爭中,美軍依靠高技術武器裝備,以傷亡146人的微小代價打敗了伊拉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標志著一種新的作戰樣式——信息戰已悄然走上戰爭舞台。近年來,一提到信息戰,人們就會馬上想列電子戰、情報戰、指揮控制戰和以巡航導彈為代表的精確戰等多種作戰樣式。特別是在1999年爆發的科索沃戰爭,美軍以長時間、大規模的防區外精確打擊

Ⅳ 精確戰以及他作戰樣式融為一體,下列選項哪個是在有形的地理空間范圍形成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8

Ⅳ 精確作戰的特點有哪些

精確作戰主要有以下六個特點:一是信息與火力高度融合。兩者融合後,以信息控制火力可以提高火力的打擊效能,以火力摧毀敵武器系統可以保護已方信息和信息系統。二是能直接打擊敵重心。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指出,重心是一支軍隊「所有力量和運動所依賴的中心」,是軍隊從中獲得行動自由、戰鬥力量和戰斗意志的源泉。用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實施精確作戰,可直接打擊敵重心,迅速取得作戰的勝利。三是地理因素影響小。影響作戰的地理因素主要包括距離、高度、地形、地物、地貌和國界等。這些因素對精確作戰的影響將大為減弱。四是作戰區域狹小。無論是由導彈攻擊點狀目標,還是攔截飛行中的導彈;無論是用遠程作戰飛機投送精確制導彈葯,還是用火炮發射智能炮彈攻擊敵目標。這些作戰行動,目標都非常集中,不必在大空間、大范圍進行,而是濃縮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狹小空間內。五是相關空間廣闊。其原因,首先是遠程精確打擊兵器可能要飛行數千甚至上萬公里去打擊目標;其次是各種精確打擊兵器要有部署在全球各地和太空的信息系統進行保障,主要是信息保障。六是造成的物質破壞小,人員傷亡少,特別是「附帶破壞」會下降到較低的程度。

Ⅵ 241. 在各種新的作戰方式中,被稱為非致命的是( ) A:精確戰 B:點穴戰 C

正確答案是(D)
因為軟殺戰是指用軟殺傷武器削弱以及破壞敵軍戰鬥力的作戰。軟殺戰看不見刀光劍影,聽不見激烈的槍炮聲,也不會出現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慘場面。它是在一種比較溫和的戰場環境中,使敵喪失作戰能力,所以軟殺戰又叫「溫和戰」。

Ⅶ 精確打擊戰的簡介

精確戰的出現,是日益成熟的信息技術應用於武器系統的必然結果,是武器信息化和戰場透明化綜合作用和產物,更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精確戰可在多維空間、不同的時間以多種方式對戰場目標實施全方位立體打擊,進而達成作戰目的。

Ⅷ 未來空間作戰樣式

你好,現在戰爭是高技術戰爭、信息化戰爭,主要的作戰方式有:
一、制信息爭奪戰:即運用多種手段以奪取一定時空范圍內戰場信息控制權為目的的作戰。在信息化戰爭中,及時掌握制信息權成為作戰行動的前提,是戰鬥力的倍境器,作戰中要控制戰場的主動權進行實現行動的自由,首先必需奪取戰場的制信息權。因此,制信息權爭奪戰將是信息化戰爭中的基本作戰樣式之一。
二、網路中心戰:網路中心戰是利用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系統組成信息柵網,把地理上分散部署在陸海空天的各種偵察探測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打擊武器系統有機的、一體化的連接起來,形成快速反應的、統一高效的作戰體系。通過信息優勢達成先敵行動,作戰行動近乎實時,聯合作戰效能極大提高。
三、電子戰:電子戰是指為消弱、破壞敵方電子設備的使用效能和保護已方電子設備正常發揮效能而採取的措施和行動,主要包括電子偵察、電子進攻和電子防禦三部分。
四、計算機戰:計算機是信息系統的基礎和平台,在信息系統中具有核心地位。計算機戰是指利用計算機開展的以信息系統為主要目標的作戰形式。其形式主要有利用計算機系統的網路特性、電磁特性對敵實施網路竊密和電磁竊密;通過計算機病毒攻擊、計算機晶元攻擊、網路黑客攻擊、電磁干擾等手段實施網路進攻;採取加強防火牆技術、斷開核心系統與外界的鏈接等措施進行網路防護;進行系統備份,為網路恢復作充分准備等。
五、輿論戰:輿論戰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輿論戰是指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安全戰略、以綜合國力為基礎,通過系統運用傳播學、輿論學、心理學等學科原理,利用各種傳媒,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滲透,從而影響公眾信念、意見、情緒和態度,有效控制輿論態勢,爭取輿論強勢的政治戰樣式;狹義的輿論戰一般是指戰時新聞輿論戰,即交戰雙方縱使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聞傳媒,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向受眾傳輸有利於已方作戰的信息,達到鼓舞已方軍民戰斗熱情,瓦解敵方戰斗意志,引導國際輿論,爭取廣泛支持的目的。
六、心理戰:所謂心理戰是指在戰爭中應用心理學原理,通過多種手段對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響,促使戰爭向著有利於已方而不利於敵方發展的作戰樣式。
七、精確戰:精確戰是指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打擊敵方目標的作戰行動。精確戰的目的是充分發揮精確制導武器的威力,突然、准確的毀傷敵方目標,增強作戰效果。精確戰具有精確靈活、隱蔽突然、毀傷力強、效費比高和附帶殺傷性小等優點。
八、特種戰:特種戰是相對常規作戰而言的,由特種部隊或者臨時賦予任務的部隊擔負,為達成特定目標的作戰。特種作戰在機械化戰爭中就已經出現,但其往往獨立進行,對主要作戰行動的配合作用有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C4ISR系統及戰場信息網路的建立,主要在敵方縱深進行的特種作戰越來越成為整體作戰行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近期幾場局部戰爭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九、太空戰:太空戰是以火力硬摧毀和電磁干擾壓制為主要手段,以敵方太空武器裝備為主要攻擊目標,主要在外層空間進行的作戰行動,其目的是奪取制太空權。根據所使用的武器和作戰行動的特徵,預計未來天戰的樣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衛星攻防戰,如利用空間雷設伏、天基平台、空基平台、地基平台發射激光或動能武器、用太空梭或者空間站的機械臂摘星等;二是空間反導戰,如用天基激光或動能武器摧毀敵導彈或導彈系統;三是空間作戰平台攻防戰,如在太空梭上配備武器進行交戰等;四是天基對地攻擊戰,如向地面發射激光、粒子束、動能武器等。
十、指揮中樞癱瘓戰:即在信息化戰爭的戰場環境中,以指揮決策者為主體,為破壞和癱瘓敵戰場認識系統、信息處理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為主要作戰目標,綜合運用經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武器裝備、作戰系統和作戰手段,剝奪敵戰場信息獲取權、控制權和使用權,使敵決策者和指揮機關難以定下正確的決心和進行有效的指揮作戰。
十一、戰爭潛力消弱戰:戰爭潛力是指在一定的時期內,國家或政治集團通過動員能夠用於擴充武裝力量,滿足戰爭需要的一切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總稱。隨著信息化戰爭這一新的戰爭形式的出現,科技要素在戰爭潛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戰爭潛力消弱戰就是綜合運用硬毀傷和軟殺傷手段,消弱對方為戰爭服務或使用的人力、物力、精神和科學技術等諸多因素構成的潛在戰爭力量,破壞對方將戰爭潛力轉為戰爭實力的轉換機制,動搖對方戰爭基礎,使對方無法繼續進行戰爭,從而達到制勝的目的。
十二、戰爭結構破壞戰:即著眼戰爭全局,綜合運用各種作戰方法和手段,從破壞敵維系整體作戰能力的系統和聯系著手,通過設謀用巧、避實就虛,打擊敵作戰協調行動的關節,造成敵作戰力量結構的紊亂和作戰行動程序的脫節,致使敵整體作戰能力迅速降低,進行集中力量各個擊破,達到瓦解、殲敵的目的。

Ⅸ 高技術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有

高技術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有:

1、電子戰:其形式主要有利用計算機系統的網路特性、電磁特性對敵實施網路竊密和電磁竊密;通過計算機病毒攻擊、計算機晶元攻擊、網路黑客攻擊、電磁干擾等手段實施網路進攻;

2、計算機戰:計算機是信息系統的基礎和平台,在信息系統中具有核心地位。計算機戰是指利用計算機開展的以信息系統為主要目標的作戰形式。

3、輿論戰:輿論戰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輿論戰是指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安全戰略、以綜合國力為基礎,通過系統運用傳播學、輿論學、心理學等學科原理。

4、特種戰:特種戰是相對常規作戰而言的,由特種部隊或者臨時賦予任務的部隊擔負,為達成特定目標的作戰。特種作戰在機械化戰爭中就已經出現,但其往往獨立進行,對主要作戰行動的配合作用有限。

5、太空戰:太空戰是以火力硬摧毀和電磁干擾壓制為主要手段,以敵方太空武器裝備為主要攻擊目標,主要在外層空間進行的作戰行動,其目的是奪取制太空權。

Ⅹ 跪求軍事理論復習資料及試題

一、國防含義及基本特徵
含義:為了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而進行的軍事及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基本特徵: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2.戰爭潛力的轉化;3.綜合國力的抗衡;4.質量建設的道路;5.威懾作用的功能。
二、國防動員的含義及形式
含義:是主權國家為適應戰爭需求或臨時應付重大危機、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以保衛國家安全為根本目的,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的一系列活動。國防動員實施主體是國家,即國防動員是國家行為,是國家職能的具體體現。
形式:1.按規模可分為局部動員和總動員;2.按性質可分為秘密動員和公開動員;3.按時間可分為應急動員和持續動員;4.按動員內容可分為政治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動員、交通戰備動員、科技動員和信息動員。
三、國防法規的含義
是指國家為了加強防務,尤其是加強武裝力量建設,用法律形式確定並以國家強制手段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四、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1.上古至秦漢,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孕育與形成;2.三國至宋元,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在戰爭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3.明清,西方軍事理論的傳入與中國軍事理論的完善、改造。
五、簡答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主要內容
1.對待戰爭的態度(兵者,國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戰原則(安不忘戰,富國強兵;未戰先計,政出廟算;文武並用,伐謀伐交;兵貴神速;以正合,以奇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攻佔之本,在乎壹民;不戰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於人;兵無委積而亡;兵有大論,先論其器);
3.治軍原則(以治為勝,教誡為先;總文武者,軍之將也)。
六、孫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戰原則
《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戰爭的本質屬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指導戰爭的普遍規律。它從政治范疇提出了以「道」為首的戰爭制勝論思想,總結了具有科學價值的作戰指導原則。
七、武經七書的含義
《武經七書》又名《武學七書》,或簡稱《七書》,即《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
八、毛澤東軍事理論的科學含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於中國革命戰爭和軍隊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毛澤東軍事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革命戰爭、軍隊建設和實踐驗證的科學總結,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毛澤東軍事理論的形成及主要內容
形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趨於成熟的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並在以後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新中國國防與軍隊建設中進一步完善。
主要內容:1.戰爭觀和戰爭方法論;2.人民軍隊建設思想;3.人民戰爭思想;
4.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5國防建設思想。
十、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優秀的軍事思想,是更科學、更先進、更完善的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既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有反映了現代戰爭和國防建設的一般規律,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盡管現在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我軍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十一、現代戰略的含義及基本特徵
含義:指軍事統帥「對戰爭全局的籌劃和指導」,包括對戰爭准備的籌劃和指導,既指導戰爭力量的使用,又指導戰爭力量的建設,是對既定戰爭的准備與實施方略。是一個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層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來戰爭的知道規律,正確判斷戰爭爆發及其發展概貌和特點,確定戰略總方針,擬定戰爭計劃和實施的原則;是規定戰略展開和戰爭初期作戰的指導原則以及全部武裝力量的戰略使用方法。
特徵:系統性,時代性,層次性,實用性
十二、國際戰略形式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
現狀、特點:當今世界戰略格局正處於轉換和調整的過渡時期,各國和各種力量集團之間的關系在重新組合中不斷進行調整;各國和各種力量集團都在進行相應的軍事戰略調整,增強以經濟和科技未基礎的綜合國力;軍控和裁軍談判連獲突破性進展,但軍備斗爭仍在提高質量和發展高級是兵器方面展開競爭;大戰危險更趨減小,戰爭趨勢向著高技術局部戰爭方向轉變
發展趨勢:聯合國的作用與日俱增;大國間相互制約的勢頭正在上升;各種國際和地區安全機制逐步完善。
十三、簡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
中國的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軍事家從中國的國情和敵我雙方的客觀實際出發,在領導中國軍隊勝利的進行了國內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實踐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分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戰略階段分別描述:革命戰爭時期的不同歷史時期和戰略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十四、論述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威脅和挑戰
1.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影響是綜合性的和長期的;
2.日本將我國視為假想敵國,對我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呈上升趨勢
3.俄羅斯對我國安全有著長遠的影響。
4.我國與周邊國家尚存在諸多領土、領海、領洋權益的爭議。
十五、軍事高技術概念和分類
概念:主要用於軍事方面的,對提高軍隊戰鬥力,滿足國防現代化需要,強化國防實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術。具體說,軍事高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處於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對武器裝備發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那部分高技術的總稱。
分類:1.軍事基礎高技術(軍用微電子技術,軍用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技術,軍用光電子技術,軍用航天技術,軍用新材料技術,軍用生物技術,軍用信息技術,軍用核技術,軍用海洋開發技術,軍用定向能技術)2.軍事應用高技術
十六、精確制導的概念
以各種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為基礎,採用目標識別跟蹤、相關跟蹤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導武器精確命中目標的技術。
十七、電子對抗的定義及主要內容
定義:電子對抗是指採用各種措施、行動(比如利用電磁能或定向能)以攻擊、削弱、破壞對方電子設備(系統)的使用效能,保護己方電子設備(系統)正常發揮效能的斗爭。
主要內容:無線電通信干擾,雷達對抗,光電對抗
十八、電子對抗的主要作用及手段
主要作用:獲取重要軍事情報,破壞敵方作戰指揮,掩護突防和攻擊,保衛重要軍事目標,奪取戰爭主動權
手段:電子偵察與反偵察,電子干擾與反干擾,摧毀與反摧毀,
十九、航天技術定義及在軍事上的應用
定義: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亦稱空間技術。
在軍事上的應用:1.軍事航天運輸系統;2。軍事衛星(軍事偵查衛星,軍事通信衛星,軍事導航衛星,測地衛星,氣象衛星);3.軍用載人航天器(太空梭,空間站,載人飛船)。
二十、激光通信的定義及其優點
定義:激光通信分為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有線通信稱作光纖通信,無線通信分為大氣激光通信和空間激光通信。
優點:信息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保密性能好,設備體積小,質量輕。
二十一、激光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
1.改進和完善現有武器裝備,使其成為高技術武器裝備(激光測距機和激光雷達,激光制導,激光通信)2.形成和發展新概念的武器裝備
二十二、激光技術應用上的局限性
1.技術方面(1)破壞機理問題(2)能量需求問題(3)定點追蹤問題
2.應用方面(1)大氣傳輸問題(2)對抗措施問題(3)條件限制問題
二十三、簡述核化生武器的防護
1.偵檢。偵檢,即偵察和檢驗。就是利用各種偵察技術手段,從敵方的某些跡象和各種異常情況中 ,力圖及時准確地判明其核化生武器的編制,裝備,發射基地,使用企圖,襲擊手段等,因地制宜,及時採取各種有效防護措施,揭露或粉碎敵人的陰謀,減輕或避免核化生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
2.防護。有效的防護,是減輕或避免核化生武器殺傷破壞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措施。而對人員的防護,則是戰場上的首要任務。具體防護方法是:
(1)利用工事集體防護 (2)利用器材或地形地物進行個人防護(3)葯物防護。
3.消毒。根據染毒種類,性質和受染成度,分別採用機械法,物理法,化學法進行消毒。對人員的消毒,通常是先掃刷,拍打以除去表面塵土,然後由上到下,由表及裡脫去帽衣鞋或全身洗消。如果是生物戰劑染毒,除對受染人員洗消隔離外,還要迅速封閉疫區,防止疫情蔓延。
4.救治,是防護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戰斗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採取群眾性的自救互救與有組織的搶救相結合的辦法,減少死亡,保證作戰和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十四、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九種: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二十五、武器的殺傷破壞特點
1.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殺傷破壞效應復雜嚴重;2.使用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可視不同目的來選擇;3.殺傷破壞范圍大;4.有延緩、無形、積累的殺傷作用,精神威脅很大。
二十六、軍隊指揮自動化的基本內涵
軍隊指揮自動化,就是以軍事科技為基礎,在軍隊指揮系統中,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及其他先進的技術設備,組成各種自動化系統,實現信息工作 快速化與決策工作科學化,以提高軍隊指揮的效率和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戰鬥力。
二十七、軍事指揮自動化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1.指揮自動化能夠確保指揮員做出快速反應;2.指揮自動化能確保對高技術武器裝備實施全程式控制制;3.指揮自動化能確保指揮員進行高效指揮;4.指揮自動化能確保聯合作戰諸軍兵種協調一致的行動。
二十八、軍事指揮自動化的基本組成和功能
基本組成:1.硬體設備(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信設備,探測器,顯示設備)2.軟體設備(系統軟體,應用軟體)3.各類人員
功能:信息收集功能,信息傳遞功能,信息處理功能,信息顯示功能,信息監控功能,指令執行功能。
二十九、C4I系統簡介
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系統,即C4I系統。實際上,C4I系統是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技術裝備的軍用信息系統,是國家和各級指揮人員對武裝力量行使權力,進行管理,實施指揮的物質基礎和手段。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軍事情報搜集、傳遞、處理自動化,保障對軍隊和武器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機系統。
三十、信息化戰爭的概述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時代核威脅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它的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取得信息上的優勢,以保障在物質空間實現局部或全局的優勢,並將戰爭附帶殺傷破壞減至最低限度。
三十一、信息化戰爭作戰樣式多樣化特點
1.戰場空間呈現多維化(1)陸地,海洋,空中仍將是信息化戰爭的主戰場(2)太空戰場將成為信息化戰爭中的第四維有形戰場(3)無形的電子信息對抗充斥於有形戰場空間。
2.作戰力量形成一體化(1)信息化戰爭是一體化聯合作戰(2)作戰力量一體化依賴橫向一體化技術(3)作戰力量由「以平台為中心」向「以網路為中心」轉變。
3.戰爭過程趨於短暫化(1)戰爭目的有限(2)戰爭消耗巨大(3)戰爭時間短暫。
4.作戰行動體現實時化
(1)戰場信息獲取實時化(2)戰場感知實時化(3)指揮控制實時化
5.作戰樣式趨向多樣化
網電一體戰將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作戰樣式;情報戰,心理戰和實體精確摧毀等是信息化戰爭的重要作戰樣式。
6.作戰效果實現精確化
(1)目標選擇的精確性;(2)作戰力量使用的精確性;(3)對目標打擊的精確性。
三十二、信息化戰爭作戰基本形式
1.精確戰;2.網路戰;3.電子戰;4.情報戰;5.心理戰。
三十三、信息化戰爭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
1.優秀的思想政治素質;2.極高的科學文化素質;3.過硬的軍事專業素質;4.開拓性的創新素質;5.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
三十四、論述大學生在信息化戰爭中的主力軍作用
1.大學生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生動最具有活力的群體,因此,大學生素質能力的高低,將對社會起到巨大的輻射作用,也會對未來產生直接影響;
2.隨著軍事高技術的飛速發展,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未來戰爭是技術的抗衡,是人才的較量。大學生應自覺融入到武裝力量建設體系中,從而保證武裝力量的整體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3.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軍政素質、頑強的戰斗作風,關繫到國家的而發展和民族的振興,關繫到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勝利。這就要求廣大學生在認真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參與軍事訓練,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打牢基礎。
三十五、觀察大國關系發展變化的三個標尺
1.國家利益的關系狀況 (拓展安全和經濟利益)2.國際權力結構 (相互抑制和制約)3.價值觀的異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三十六、影響大國關系的因素
1.世界總的發展趨勢;2.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他們在世界上的影響;3.各個大國對外基本政策的選擇。
三十七、試述對軍訓的認識和體會

閱讀全文

與精確戰哪個是在有形的地理空間范圍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