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雲南為什麼吃過橋米線地理

雲南為什麼吃過橋米線地理

發布時間:2022-07-21 11:06:51

1. 雲南為什麼有過橋米線從地理角度分析

雲南地區氣候濕潤,靠近南部熱帶雨林,降水多,適合種水稻,所以過橋米線原料豐富。歷史上,有大規模的北方人移居雲南的人口遷移,帶來了北方人吃面條的習慣。

2. 雲南十八怪是那十八怪過橋米線的由來是什麼

山有多高水長在
溜索比船快
豆腐燒著買
石頭長在雲天外
火車沒有汽車快
粑粑叫餌塊
有話不說歌來代
房子空中蓋
四季同穿戴
水火當著神來拜
竹筒當煙袋
鞋子後面多一塊
草帽當鍋蓋
三個螞蚱一碟菜
姑娘四季把花戴
雞蛋栓著買
鮮花當蔬菜
斗笠反著戴
過橋米線的由來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位書生在雲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讀書,他的妻子每天都要過一座橋給這個書生送飯。有一天,妻子覺得丈夫很辛苦就燉了只雞放進土罐里准備送給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擱了,等回來才發現土罐里的雞還是熱的,打開一看,發現上面有一層厚厚的黃油,於是就用雞油燙米線給丈夫吃,書生吃後贊不絕口。因為妻子每天送飯都要從南湖的橋上過,所以書生起名為「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源於滇南蒙自。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舊的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冷盤,身體日漸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付之餘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只好將飯菜取回重熱,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侍,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制,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楊秀才從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

3. 去雲南為什麼先吃過橋米線

因為雲南的過橋米線是雲南的一個特點呀,所以說去了之後一定要嘗一下本地的一個最好的美食的

4. 雲南過橋米線的真正來歷是什麼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起源於蒙自。蒙自城南有一個南湖,湖光瀲艷,四周蒼松翠竹,風景旖旎,有一座石砌橋延入湖心小島。島上茂林修竹,掩映著幾間房屋,環境幽靜,是讀書的好地方。清代當地有一位秀才為了趕考整天在島上八角亭內苦讀詩書,他的妻子每頓送飯給他吃。一天,妻子念他讀書辛苦,把家裡的肥壯母雞殺了在土罐中燉,放上米線,送去給丈夫滋補身體。當時秀才正在廢寢忘食地攻書,她在旁坐著等候,便睡著了。半個時辰後醒來一看飯菜未動,有點生氣,要把米線拿回去重新熱,當她拿土鍋的時候,發現土罐還燙乎乎的。喜出望外地揭開一看,原來是雞湯表面蓋著一層黃色的雞油,起著保溫的作用。秀才吃了這種美味可口的米線,十分滿意。此事傳了出去,成為佳話,大家都學著去做。因為秀才妻子到島上送飯要通過那座橋,便將這種米線取名為過橋米線。

另一說起源於建水。清光緒二十二年在建水縣的鎖龍橋旁邊有一家小吃店,老闆名叫李馬田精明能幹,留心收集民間米線的各種吃法,集其精華,創制了這一別具風味的米線作法,用雞、鴨和豬筒子骨熬成湯,把豬、雞、鴨、魚肉切成薄片放入,加進建水獨有的草芽等新鮮蔬菜和米線,用湯碗內的高溫氽熟食用,味道鮮美,滋嫩爽口。這種米線使該店生意十分興隆。由於小店在橋頭,去吃米線的人要過橋,過橋米線由此得名。這兩種來源都說明過橋米線起始於滇南蒙自、建水一帶,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經過歷代滇味廚師不斷改進創新,「過橋米線」聲譽日著,享譽海內外,成為滇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5. 雲南過橋米線的來源有什麼故事

來源故事:過橋米線源於雲南蒙自。據民間傳說,雲南蒙自有南湖,湖心有島,昔有一位秀才天天到島上讀書,其妻天天送飯上島。丈夫埋頭苦讀,常常忘記吃飯,日見消瘦,妻子就殺了家中老母雞為其補養身體。母雞燉好後,妻子上島送給丈夫,過了好久,妻子見丈夫埋頭讀書,飯菜沒動一點,雞湯卻還是熱的。原來,雞湯上一層厚厚的雞油起到了保溫的作用。聰明的妻子由此發明了把米線下進油湯的方法。此事傳為美談,人們就紛紛效仿食用。因為妻子送飯的必經之路是與小島相連的一座小橋,這種米線就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過橋米線。

6. 雲南過橋米線為什麼那麼多人去吃,而且特別美味。。。

首先它通過很多如美食節目、紀錄片宣傳了,很有名氣,我沒吃過都知道了它的名字和背後的故事。所以很多人都被吸引來,抱著好奇的心態品嘗;其次它確實美味,用料豐富,且都能接受,不會出現如北京豆汁、廣西螺螄粉那種異味。所以很受歡迎。

7. 雲南人為什麼喜歡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的起源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過橋米線最初起源於滇南的蒙自縣城。相傳在城外有一個南湖(現在猶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個小島,島上不公有亭台樓閣,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參天,景色優美幽靜,空氣清新宜人,是附近學子們攻讀詩書的好地方,有個書生到湖心的小島去讀書備考,但因為埋頭用功,常常忘記吃妻子送去的飯菜,等到吃的時候往往又涼了。由於飲食不正常,天長日久,身體日見消瘦,賢妻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殺了一隻肥母雞,用砂鍋熬好後送去,很長時間仍角溫熱,便用當地人喜歡吃的米線和其他佐料放入,味道很鮮美,收生也喜歡吃,賢惠的妻子就常常仿此做好送去。後來,書生金榜題名,但他念念不望妻子的盛情,戲說是吃了妻子送的雞湯米線才考中的。因為他妻子送米線到島上要經過一道曲徑小橋,書生便把這種做法的米線叫做"過橋米線",此事一時傳為美談。人們紛紛仿照書生妻的做法吃米線,過橋米線從此流傳開來。經過後人的加工改進,過橋米線越做越好,越傳越遠。

滿意請採納

8. 為什麼叫雲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屬滇菜系。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地區。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過橋米線這個稱謂有很多傳說,流傳最廣的如下: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姜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閱讀全文

與雲南為什麼吃過橋米線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