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對此理解最准確的是
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 指南針發明後很快就應用於航海。世界上最早記載指南針應用於航海導航的文獻是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朱所著《萍洲可談》(成書略晚於《夢溪筆談》),朱之父朱服於1094-1102年任廣州高級官員,他追隨其父在廣州住過很長時間。該書記錄了他在廣州時的見聞。當時的廣州是我國和海外通商的大港口,有管理海船的市舶司,有供海外商人居留的蕃坊,航海事業相當發達。《萍洲可談》記載著廣州蕃坊、市舶等許多情況,記載了中國海船上航海很有經驗的水手。他們善於辨別海上方向:「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識地理」,是表明當時舟師已能掌握在海上確定海船位置的方法。說明我國人民在航海中已經知道使用指南針了。這是全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針的最早記載,我國人民首創的這種儀器導航方法,是航海技術的重大革新。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並不排斥天文導航,二者可配合使用,這更能促進航海天文知識的進步。 中國使用指南針導航不久,就被阿拉伯海船採取,並經阿拉伯人把這一偉大發明傳到歐洲。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磁針從阿拉伯人傳至歐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國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國人首先將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比歐洲人至少早80年。
⑵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最早寫於何時根據是什麼
北宋——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
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處於起步階段。
⑶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上文出自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
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
航海的人辨別方向,夜晚看星星(辨別),白天看太陽(辨別)。陰天的時候就看指南針。
⑷ 古人的書中談到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寫道:「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隱晦則觀指南。」
1.我國歷史上從何時起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至晚從宋代。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萍洲可談》成書,書中稱記「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晦陰觀指南針」。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徐兢奉命航海出使高麗,撰《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記述了航海出使的整個行程和相關歷史事件,其中也記載了應用指南針航海。這是目前世界上用指南針航海的最早記錄。
2.司南、
3.,「磁針從阿拉伯人傳至歐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國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國人首先將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比歐洲人至少早80年。
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已經發現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出了「司南」。《鬼穀子·謀》記載,鄭人外出采玉,帶了司南以便不迷失方向;《韓非子·有度》記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用司南確定準確的時間。這些說明司南在當時已在多方面得到應用。但是,由於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較弱,加上轉動時與底盤摩擦力較大,指南效果比較差,長期未能得到廣泛應用。北宋初期,人們發現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制出指南針。關於指南針的裝置方法,沈括的《夢溪筆談·雜志一》記載約有四種:把磁針橫貫燈芯浮於水上,把磁針架在碗沿上,把磁針放在指甲上,用縷絲綴住針腰掛在空中。其中以縷懸法的靈敏度最高。它的具體裝置方法,是將縷絲的一端用蠟粘在磁針腰部,另一端懸在木架上,針下放一個標有方位的圓盤,靜止時針便指向南北。這種懸掛型的指南針,基本上確立了近代羅盤的構造。以後,人們學會把指南針固定在方位盤里,制出了羅盤針。當時的羅盤還是水羅盤,即將磁針橫貫著燈芯浮在水面上。水羅盤在南宋時已得到普遍使用。至於旱羅盤,我國到了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時才出現。
⑸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 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是什麼意思
舟師應該是古時的船長的稱呼吧,應該是說他懂知道海上的航路怎麼走,所以他晚上看星星辨別方向,白天看太陽辨別方向,陰天或大霧時候則用指南針來辨認方向
⑹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什麼意思
航海的人辨別方向,夜晚看星星(辨別),白天看太陽(辨別)。陰天的時候就看指南針。
⑺ 宋朝人記載指南針在航海中的作用: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
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運用到航海上,所以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的說法.
故選B.
⑻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什麼意思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的意思:航海的人辨別方向,夜晚看星星(辨別),白天看太陽(辨別)。陰天的時候就看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
指南針發明後很快就應用於航海,世界上最早記載指南針應用於航海導航的文獻。其是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朱所著《萍洲可談》。
⑼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指南針
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