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深圳屬於南方還是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
根據我國地理位置的劃分,長江以南地區都屬於南方,廣州深圳也是南方范圍。
⑵ 求廣州地理位置
廣州位於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
廣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並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
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廣州地處亞熱帶沿海,北回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為特徵。
廣州總部經濟發展能力位居中國第三位,穩居總部經濟發展第一能級城市范圍內。
廣州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龍頭城市,集結了全省70%的科技人員和95%的博士。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⑶ 廣州屬於什麼地理方位
廣州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區穿流而過。
⑷ 廣州在中國地圖上的哪個位置
廣州位於東經113°17',北緯23°8',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4)廣州在地理位置屬於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廣州之名即取廣信的「廣」字。廣州之得名,由此而來。廣州又稱「羊城」、「穗城」。相傳古代有五位仙人,騎五色羊,各攜帶一串谷穗降臨此處,仙人把谷穗贈給居民,祝福此地五穀豐登、永無飢荒。後仙人飄然而去,留下五羊化為石頭。
因此,後人又稱廣州為「羊城」、「五羊城」、「仙城」、「穗城」。廣州由秦漢起至明清20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⑸ 廣東省屬於中國哪個方向,東南還是西南,還是什麼
廣東位於嶺南,中國大陸的最南部。東鄰福建,西連廣西,北與江西、湖南交界,東南和南部隔海與台灣、海南兩島相望。陸域東起饒平縣大埕鎮的閩粵省界,西至廉江縣營子的粵桂省界,南自雷州半島徐聞縣的最南端,北達樂昌縣上旗頭村的最北省界;介於北緯20°12ˊ-25°31ˊ、東經109°45ˊ-117°20ˊ之間;東西相距約800公里,南北距離約655公里,接鄰省區有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澳門、香港。地處中國南部,北依南嶺山脈、東北為武夷山脈,南臨南海,海岸線3368公里(不含島嶼海岸線)。
廣東省,以嶺南東道、廣南東路得名,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⑹ 廣州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廣州屬於中國的「華南」地區,是華南的核心城市。華南地區,中國大區之一,位於漢族地區南部,簡稱「華南」,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民國時代,華南范圍涵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及雲南、貴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列入台灣省,合稱「華南六省」,而民間的「華南地區」則有多種說法,廣義自然地理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台灣省。
華南指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南省及臨近海島,如中沙群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台)、白龍尾島(桂)等。
雖然在很多時候,福建省、台灣省名義上被列入華東地區,但閩台兩省在文化上,風俗上,血緣和人員移動等方面,多屬於華南板塊,尤其是福建省閩中南地區的地方文化,跟廣東省西江流域(廣州、肇慶)、東江流域(惠州、梅州)、東翼沿海(閩南)的地方文化,有著共同歷史淵源。
(6)廣州在地理位置屬於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中國七大地理地區
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南地區
⑺ 廣州地理位置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陸地面積17.8萬平方公里,海島面積1600平方公里,南臨南海,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公里,島嶼眾多。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2122公里長的珠江為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形 廣東省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全省土地面積18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2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025萬公頃,荒草地面積57萬公頃。其中,山地佔全省面積31.7%,丘陵佔28.5%,台地佔16.1%,平原佔23.7%。
氣候 全省地處亞熱帶,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366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100毫米,屬濕潤地區。年平均氣溫22℃,年日照時數1828小時。全年草木蔥綠,生機盎然。
礦產資源
廣東礦產資源豐富,已找到礦產116種、探明儲量89種。全省煤、鐵礦石、硫鐵礦保有儲量分別為5.47億噸、5.53億噸和4.45億噸。其中有34種居全國前5位,泥炭、脈石英、高嶺土、粗面岩、鍺、碲等居首位。2004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7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13種。其中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9 種,水氣礦產5種。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5處。有1處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
生物資源
全省森林覆蓋率57%,活立木蓄積量3億立方米。廣東海域遼闊,河網縱橫,水庫眾多,魚塘遍布,水產資源豐富。全省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8萬公頃,淡水養殖可養面積43萬公頃。農業主產水稻、蔬菜和水果,湛江是最大的劍麻基地,茂名是最大的水果產地。主要林木有松、梓、杉、桉等,水果有200多種,其中菠羅、香蕉、荔枝、龍眼和柑橘被譽為嶺南佳果。
水資源
全省水力理論蘊藏量1073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裝機容量666萬千瓦,已開發約60%。
旅遊資源
全省已開發成旅遊點的省級以上森林公園40個,自然保護區30個。繼廣州、深圳、珠海、肇慶之後,又有中山、佛山、江門、汕頭、惠州及南海市進入"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行列,其中中山、南海市分別位居該批全國地級市和縣級市的第一、二名。粵港澳大三角旅遊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務院批准在珠江三角洲和汕頭等10市實施"144小時便利簽證"。廣州白雲山和香江野生動物世界、深圳華僑城和觀瀾高爾夫球會、珠海圓明新園、中山孫中山故居、肇慶星湖、佛山西樵山、韶關丹霞山、清遠清新溫礦泉、陽江海陵島大角灣等11家景區(點)被評為全國首批最高級別的4A級旅遊區。
環境狀況
及問題
2004年全省21個地級市中,有19個市空氣質量良好,達到國家二級標准,但局部地區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城市酸雨污染較嚴重。全省城市區域和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有52.4%的城市區域聲環境較好,77.3%的監測路長雜訊達標。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75個,面積3256.7平方公里;環境噪音達標區 235個,面積1740.4平方公里。
人 口
人口統計 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9.50萬人。受常住人口總量增大的影響,全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出生率13.13‰,死亡率5.12 ‰,自然增長率8.01‰,分別比上年下降0.53、0.19和0.34個千分點。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全國56個民族中廣東就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省總人口的0.7%,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48萬人,比上年增長27.6%;在校研究生3.7萬人,畢業生0.69萬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46萬人,增長17.2%;在校生72.69萬人,增長23.7%;畢業生12.5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4.65萬人,增長5.7%;在校生65.54萬人,增長3.9%;畢業生19.0萬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50.8萬人,在校生131.31萬人,畢業生31.8萬人,技工學校在校生28.0萬人。全省初中招生158.6萬人,在校生449.55萬人,畢業生131.4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68.5萬人,在校生1049.62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幼兒園在園幼兒213.2萬人。
經 濟
國內生產
總值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生產總值16039.46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三種產業
比重 2004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245.4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8890.29億元,增長18.4%;第三產業增加值5903.75億元,增長10.4%。
財政收入 2004年財政總收入達3539.5億元,不考慮出口退稅因素為4343.1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8.1%;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16.87億元,增長16.1%;一般預算支出1852.59億元,增長9.3%。
外貿狀況 2004年全年進出口總額3571.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0%。
外資利用
狀況 2004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資新簽項目8322宗,增長18.2%;合同外資193.6億美元,增長43.6%;實際使用外資100.12億美元,增長34.1%。全年新批總投資和凈增資超1000萬美元的項目844宗,合同外資110億美元,分別增長34.6%和12.9%。截至2004年底,登記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5.53萬家。
貧困人口及扶貧計劃 省財政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財政困難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及調整工資專項補助總額為43.2億元,其中補助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12.l億元;全省從去年10月起實行對行政單位和教師等人員工資集中支付制度,保證工資按時發放。 從2001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3億多元,建立免收農村人均年純收入1500元以下困難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書雜費制度,去年已有60萬農村困難家庭子女享受了全免費教育。省財政專項撥款支持山區和欠發達地區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與英語教育試點。 改善山區、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環境。重點加強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公路建設。加快建設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連接中心城市的高等級公路網,確保2003年清遠、韶關、河源、梅州4個山區市高速公路連通珠江三角洲。
支柱產業 家電、塑料製品、食品、服裝、紡織、電子、電力、冶金。
電 訊
電話擁有量 2004年新增固定電話用戶395.33萬戶,年末達到2962.33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135.47萬戶,鄉村電話用戶826.86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1312. 11萬戶,年末達到5367.07萬戶。年末全省互聯網用戶達到1111.15萬戶。
電台電視台 2004年廣播電台22 座,電視台24 座,縣級廣播電視台75座。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6.1%和96.4%。有線電視用戶986.8萬戶,自製與合制生產電視劇17 部。
交 通
鐵路 有4個鐵路公司,有京九、京廣、廣梅汕、三茂等鐵路干線。
公路 2004年新建四級以上公路9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7公里;改建公路4349公里。新(擴)建港口碼頭泊位11個,年吞吐量1747萬噸。
水路 有港口100多個,主要有黃埔、湛江、蛇口、赤灣等。2003年新(擴)建港口碼頭泊位5個,年吞吐量240萬噸。
航空 有民航機場8個,白雲機場是全國客流量最大的三大國際機場之一,國內航線23條,地區航線5條。
摩星嶺的高度是海拔372.4米。(廣州市最高的山---白雲山)
廣州市總面積為7434.4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地面積的4.18%。
⑻ 廣州屬於廣東什麼位置
廣州屬於廣東省中南部。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8)廣州在地理位置屬於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廣東地理和面積:
廣東地處祖國大陸最南部,陸地范圍位於北緯20°09′~25°31′,東經109°45′~117°20′之間。自東至西依次與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毗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西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陸地最東端至饒平縣大埕鎮,最西端至廉江市高橋鎮,東西跨度約800千米。最北端至樂昌市白石鎮,最南端至徐聞縣角尾鎮,跨度約為600千米。
根據2016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全省陸地面積17.97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7%。除大陸外,廣東省還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759個,島嶼面積1448平方千米,約佔全省面積的0.81%。
⑼ 廣東在中國哪個方位
廣州位於中國大陸的南端,屬於中國華南地區。
廣州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
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區穿流而過。
(9)廣州在地理位置屬於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廣州地處亞熱帶,橫跨北回歸線,年平均溫度22℃,極端最低溫度0℃,最高溫度39.1℃,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
廣州屬南亞熱帶季風氣侯,由於背山面海,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年均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68%。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至12月氣溫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