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質量好的高中地理教輔
練題型的話就是多接觸多練,五三這類的教輔總不會出錯,然後就是學校里老師讓買的各種練習冊、報紙之類的,充分利用起來。不能完全依賴做教輔和做題,思考歸類也很重要,做過的同類題型可以收集起來,做成一本自己的習題本,我曾經就剪練習冊和報紙上做過的典型的題,然後貼到本子上。也許有點答非所問,但還是想說除了練,歸類總結分析也很重要。
Ⅱ 請求推薦高中地理教輔書籍
我的建議,在高一高二階段不需要任何地理教輔書,千萬不要買那些記憶手冊,教材全解之類的東西。地理很簡單,認真一點,勤思考,絕對能學好。買一本好的地圖冊(推薦北斗出版社,王樹聲編的),一個地球儀,最好能在顯眼的地方貼一張中國地圖,一張世界地圖,沒事了就瞅瞅。
高三的話,學校會訂教輔,如果想提高,建議買王後雄的書,有難度,可以拔高成績。
我就是地理老師,也帶班,帶畢業班,我對我的學生都是這樣說的。
Ⅲ 我是高二文科生,地理特別差,基礎差的不得了,有沒有什麼好的資料書可以推薦的
你要有一本地圖冊,無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地圖是核心。平時要養成看地圖的習慣。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結合地圖冊,在腦海中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必要的時候要自己嘗試去畫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在畫的過程中要回想書中的內容,地圖畫多了,知識自然就熟悉了。剛開始可能有點困難,熟悉之後就很輕鬆了,願你有所收獲
Ⅳ 高一高二地理基礎太差應該怎麼補
摘要 你好,目前來說如果地理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沒有學好的話,其實補上來還是比較方便的,因為如果只有一門課,你稍微弱勢一點的話,可以多做一些相關配套的試卷,而且地理的話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本身地理題目難度高的不多,主要就是那些題型,所以你可以買一些測試卷或者一些練習題來做一下,查找一下具體是哪些題型,你自己比較薄弱,那麼再針對性的進行改進。
Ⅳ 地理不太好,有什麼好的教輔書推薦嗎
《五三地理A板》
推薦教輔少不了五三,試看全國考生不管是考哪個卷子的,都不約而同會買五三,主要是五三是真的全面、詳細!大家還要知道五三是有兩個版本的,一個是A板,一個是B板。A板適用於一輪復習建立知識體系,裡面很多題目都是曲一線原創題和各地模擬題。
B板適用於二輪復習刷題練答題手感,裡面很多題目都是往年高考題真題還有部分精選模擬題。五三內容豐富詳細,唯一的不好就是排版有點密,如果直接在上面做筆記,板書不好的人很容易就會看得煩,可以用便利貼做批註。
《蝶變筆記》
不管學習什麼學科,鞏固基礎才是最主要的,這本蝶變筆記就特別適合同學們使用,裡面主要是以基礎為主的知識點解析還有例題的分析。為同學們構建知識體系框架,使得同學們不管是預習還是復習都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
裡面的內容很扎實,全是知識點,講解也很全面。整本書都是經過眾多老師和教研員一同執筆,綜合教學經驗,結合教科書上的知識共同編寫的。不管是知識點的講解,還是例題的講解都有全方位的解析,基礎知識講解可以幫助考生鞏固自己的知識點,強化提升的例題可以讓考生查缺補漏,可以說是高中用的知識點講解的寶藏教輔書了。
我覺得選擇教輔書還是要看個人情況的,看自身的基礎怎麼樣,基礎不好的就比較適合蝶變筆記數學,知識點詳細。而且這款圖書針對的就是中等基礎薄弱的學生。同時也可以搭配使用《蝶變高考必刷題》用以鞏固自己的知識點,在刷題路上會有更顯著的效果。
Ⅵ 高中生學地理最適合看什麼書
以《地圖冊》為中心,從地圖冊上聯想知識點,再去查證相關書籍。這樣對你學習地理幫助將非常大。所以就算看《地圖冊》,看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要聯想與他有關的知識點,不明白就查證。
Ⅶ 高中文科生地理基礎不好想買本資料哪種好
自己喜歡那種 那種就好
Ⅷ 下一年要高考了,我地理基礎弱,要買哪本輔導書好
我買過天利的高考試卷練習,挺好用的。
不過,你說你的基礎薄弱,我建議你先買那種有知識點填空,然後每一課後面帶有配套練習的輔導書比較好,像《導於練》,《三年高考兩年模擬》都挺好用的。
基礎弱,要多背那些基礎的知識點哦,還有地圖要多看,多熟悉下對你有幫助的。書里重要的內容一定要多翻翻看看,很多題目是以書上的知識點為原型的。
加油哦。。。
Ⅸ 我現在是高二,現在在進行第一輪復習。有沒有比較好的地理第一輪復習資料。我基礎比較差,希望盡快獲得答
現在既然是第一輪復習,時間完全來得及,跟住老師分塊復習才是首要任務,不要自己開小差。到最後3個月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情況查缺補漏,不必完全跟老師。既然你的基礎差,我想也是因為過去沒好好聽課吧,所以筆記也一定不全。我的建議是,就地理學科而言,除了高中地理外,還有初中地理,書很多,教材也有些沒有重點,讓我們很難去把握,我那時就是人教版的,我深有體會。筆記是老師根據書和大綱總結,絕對是復習的一手材料。如果你沒有或不全,一定要找班上學習好的同學借,或者自己抄加深印象,或者復印。我的建議是筆記一定要用活頁紙,因為高中地理知識點很散,隨時需要在某一章節加入新的東西,用死頁的筆記很尷尬。我記得我們那時地理復慣用的是53金典,就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本書是比較大眾和實用的,而且是必做的,當中的例題知識點總結都很全面,如果一定要買,就買這本足夠了。
但對於高二分塊復習這個階段而言,用這本資料我覺得有些浪費真題資源和模擬題資源,而且你要在今年高考過後買新版的。至於其他參考書如果你一定要買,那就問問你們的老師,我現在已經大三了,我的感觸是,老師才是指南針,跟住老師絕不會錯。讓他告訴你現在除了他布置的任務外如果你還想單獨做些什麼。現在參考書籍太多了,騙人的也多,詢問老師,吃頭一本,在精不在多。
另外一下是我回答別人問題的高中地理學習方法,我個人覺得還是挺有用的,你借鑒一下:
先說明一下,前不久有人提差不多一樣的問,我的答案被採納了,復制一下我自己的答案給你,希望對你也有幫助。我相信我自己真正的的學習經驗要比那些復制粘貼的答案要實用得多。
現在都大二了,還能看到這樣的問題很懷念啊,高中時我就是地理課代表,文綜成績很好,說些我自己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高中地理雖然是文科,但其實相比歷史政治來說是有些文理綜合的,不知道你是哪個省的,反正我們那時的全國二卷有三道左右的計算題,綜合性很強。我覺得不論是地理還是歷史政治,記是一定的,但絕不是死記硬背能夠學好的。
首先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興趣有了記什麼都是主動的,很快就能背下來。其次現在你這個階段老師應該是分塊講一些書上的東西,跟住老師就好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一定要結合著學,孤立開來的話考試你看地圖什麼也看不出來。。平時閑著沒事就拿著本小地圖冊反復看,像我國的省和直轄市,英美法俄意日德,巴西,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形狀、標志性河流、山脈的走向無論圖的大小,怎麼翻轉,要達到一眼能辨認出的程度,才算是看地圖認自然地理的初步階段;重要經緯線,地形,洋流,大氣,人口,資源分布,根據各國自然地理延伸出的人文地理狀況的熟稔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學科間的綜合,看著人文自然地理的地圖要能聯想出歷史政治的相關內容。因為文綜是一張卷的,很多題是融會貫通的,有了這個階段相信文綜你也成竹在胸了…………總之,只要你常看地圖冊,所有的知識都能延伸出來,像一張網一樣,根本不用死記硬背。
有些知識我記不太清了,簡單舉個例子:當你看到北美洲的地圖時,你會想到些什麼?反正我會聯想出靠太平洋一側北太平洋暖流從高緯流向低緯地區的是加利福尼亞寒流,低緯流向高緯是阿拉斯加暖流,由洋流可以聯想出氣壓帶風帶規律,和沿岸出現的獨特的地中海氣候原因,說到地中海氣候,又可以想到美國其他氣候類型和自然帶的分布情況。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氣候類型?地形很重要!於是西高東低的地形圖在腦中顯現,然後,西面的科迪勒拉山脈產生的原因是太平洋板塊和美洲版塊的消亡邊界,是地震帶,但為什麼這么著名?因為西部有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這些城市都以什麼著稱?——矽谷,然後可以聯想到美國交通發達,可以聯想到其他城市,密西西比河貫穿美國,工業農業,玉米帶棉花帶小麥蔬菜種植地畜牧業,中央大平原也隨之顯現……最後到達東部,五大湖相關知識,紐約的繁忙,邁阿密的溫暖陽光你似乎能感受到……再就是墨西哥灣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由此又可以延展到歐洲為什麼那麼溫暖濕潤…………以此類推的聯想,你還覺得地理難背嗎?反正我有想在復習一遍的沖動,呵呵
再就是一些固定公式,氣壓等基本問題要弄懂,記住是弄懂產生原理,不是背!背你是永遠也記不牢的,在就跟住老師,把平時考試測試的錯題都弄到一個本子上,反復看。
我相信這樣學習高中地理一年後你會很從容的進入考場!完全個人經驗,希望對你和學弟學妹們有幫助!
另外以下這是來自於huazeyan98
的答案,他的更具體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地圖要注意將地圖量化,比如世界各個地區的東西南北分界線的經緯度數,可以找到一下規律:
各主要地區東西以30個緯度為一個界限,30E是亞非和亞歐分界,60E是烏拉爾山脈,以及西亞和南亞分界線,90E是南亞和東南亞的分界線,如此等等
找到主要地理事物,如城市、河流、山脈的經緯度,但只需要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尋參照物,根據這些最主要的地理物的精確位置推測出其他地理事物,例如:
開羅經緯度是30E,30N,這樣可以猜出以色列的經度是30出頭
通過地形圖了解一些地理現象的深層原因,例如河流走向可以從地勢特徵中看出來,洋流分布可以從海陸分布特徵和緯度中看出來,歐洲的隙縫氣候為什麼深入歐洲大陸(歐洲山脈多東西橫貫大陸,對風基本無阻擋),美國氣候的大陸性為什麼那麼強(山脈南北縱貫利於季風吹過),東非高原為什麼不是雨林氣候而是草原氣候(地勢高,、氣候退化),四川為什麼多陰雨(盆地容易形成陰天),北疆為什麼比南疆多雨(天山阻擋水汽)
以上這些都是從地形圖中看出來的
除了地形圖之外還要接觸一些專門地圖,如氣候類型分布圖、洋流分布圖、資源能源的分布圖、交通圖等
這些圖往往要熟記
高考題大多都要有圖作依據,因此看圖相當重要
有時還要出現一些很特殊的圖,平時沒看見過或不常用,需要臨場學會看圖,例如太陽高度角分布圖、氣候玫瑰圖、微笑曲線圖等
還有一些等值線圖格外需要注意,這些都會是復習的重點,如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這些圖都有專門的方法來分析,高三會進行專門的訓練
有的題需要你猜出圖中的具體位置或所處地區,這種題首先看輪廓,像山東半島、日本四島、台灣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義大利、阿拉斯加、澳大利亞等地區或國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看不出來的就要用經緯度來猜,具體參見上文
本人參加過2004年的高考,是北京市前幾名,這些都是我的經驗之談,望好好吸收
附錄:關於等值線圖
下面是我做家教的講義:
4.2. 等溫線:
4.2.1. 等溫線圖判讀要點:
4.2.1.1. 判斷等溫線的分布大勢:
分析等溫線的分布大勢,可以看出某地處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一般說來,氣溫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如果越向北溫度越高,說明向北是低緯,該地處於南半球;反之則為北半球。
4.2.1.2. 判斷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圖表顯示不出來,按等溫線變化 解說 影響因素的順序排列)
(1)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平行 太陽輻射能量因緯度而不同 太陽輻射(緯度)
(2)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 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遞變 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3)夏季:內陸向高緯凸 冬季:內陸向低緯凸 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
(4)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 等溫線延伸到高地,急轉彎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5)暖流:向高緯凸 寒流:向低緯凸 暖流增溫 寒流降溫 洋流
(6)盆地閉合曲線 夏季炎熱中心 冬季溫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熱 下沉氣流增溫 冬季山嶺屏障 地形閉塞 四周山嶺屏障
(7)山地閉合曲線 冬夏均為低溫 氣溫垂直遞減 地勢高
(8)鋸齒狀分布 (南美洲7月氣溫圖) 河谷、平原與高原、山地相間分布,氣溫高低不同 地勢高低起伏大°
4.2.1.3. 判斷等溫線的彎曲方向:
向高緯凸出則較相鄰地區溫度也較高。
4.2.1.4. 判斷等溫線的疏密程度:
等溫線密集則溫差大;等溫線稀疏則溫差小。
4.2.1.5. 讀出溫度最值:
通過分析圖中氣溫的最高、最低值可以看出溫度差異的大小。
4.2.1.6. 幾條主要的等溫線:
一些特殊的等溫線往往是氣候區的大致界線,例如0℃、20℃等溫線。
4.2.1.7. 找出圖中特殊形狀等溫線所在的地區:
有的等溫線圖上,有一些等溫線形狀特殊的地區,為氣溫狀況特殊的地區。(如2003年高考題中等溫線沿太行山向南急轉)
4.2.1.8. 判斷閉合等溫線區域內的溫度:
位於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等溫線閉合區域:如果其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低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溫度低於其等溫線的溫度值;:如果其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高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溫度高於其等溫線的溫度值。總值也遵循「高高低低」的規律。例如圖中A的溫度低於12℃,B的溫度高於15℃。
4.2.1.9. 根據等溫線的分布特點判斷海陸或季節:
幾個原則:
(1)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2)北半球的低緯在南方,南半球的低緯在北方。
(3)大陸溫度高於海洋則該半球為夏季,反之則為冬季。
(4)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則溫度相對於附近同緯度較高,反之則較低。
(5)北半球為夏季是南半球為冬季,北半球為冬季是南半球為夏季。
幾個結論:
(1)若幾條等溫線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溫在北方則該半球為北半球;
若幾條等溫線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溫在南方則該半球為南半球。
(2)1月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
1月海洋等溫線向北凸出,7月向北凸出。
(3)冬季大陸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夏季向高緯凸出;
冬季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夏季向低緯凸出。
4.2.1.10. 根據等溫線分布狀況判斷地形:
4.2.1.10.1. 根據等溫線判斷地貌:
閉合等溫線分布區域中如果等溫線數值從里向外遞減,即內高外低,一般為盆地地形,反之則為山地。
4.2.1.10.2. 根據等溫線分布判斷等溫線之間的相對高度:
若兩條等溫線的溫差為A,則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相對高度為:(1000×A/6)米。
4.2.2. 我國等溫線分布規律:
4.2.2.1. 我國1月等溫線的分布特點:
(1)1月份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大致與緯線平行,等溫線的排列密集。
(2)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是黑龍江省北部,溫度最高的是南海諸島。
(3)0℃等溫線大致沿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4)在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連山地等地區,出現了封閉狀的等溫線;4℃等 溫線經過四川盆地時明顯向北彎曲,這些地區冬季氣溫與同緯度其他地區不同。
4.2.2.2.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陽高度比南方少,同時,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我國冬季氣溫最低值出現在黑龍江北部漠河一帶。
4.2.2.3. 我國7月等溫線的分布特點:
(1)等溫線排列稀疏,東部大致與海岸平行。
(2)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興安嶺以外,大部分地區氣溫在20℃以上,南方許多地方還超過了28℃。
(3)東北北部與南海諸島的7月份溫差僅8℃左右。
4.2.2.4.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我國夏季大多地區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青藏高原由於地勢高,空氣稀薄,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4.2.3. 世界等溫線分布規律:
根據1月份和7月份世界等溫線分布圖,可以分析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
(1)從全國氣溫分布大勢看:
無論冬季或夏季,氣溫大致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等溫線並不完全與緯線平行,因為氣溫還受洋流、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2)從南北半球對比看:
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而且稀疏,北半球等溫線比較曲折而且密集,北半球氣溫的分布和變化要比南半球復雜。這是因為南半球陸地面積比較小,表面性質比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廣闊的多,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比較小,因此氣溫的變化比較簡單。
(3)從北半球的冬夏氣溫看:
北半球冬季大陸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向北彎曲;夏季大陸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向南彎曲。
(4)從氣溫極端值出現的地區看:
全球的最冷和最熱的地方都出現在大陸上,夏季的炎熱中心出現在北緯20~30度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冬季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出現在西伯利亞,而極端低溫出現在南極大陸。
4.3. 等降水量線:
(1)判斷降水地區分布差異的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2)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
多雨——迎風坡;少雨——背風坡。
(3)判斷海陸影響: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如遼寧省降水量等值線分布狀況,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