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巧妙記憶地理中的基本知識
1.特點記憶法
任何地名都具有其特有的歷史、宗教、位置、輪廓、自然、經濟、交通等特點。如能注意這些特點,引起並激發興趣,也能起到幫助記憶地名的作用。例 如西亞 死海,一聽名稱就感到驚奇,油然起興。讀到死海附近地勢最低,湖水鹽分最高,湖內魚蝦絕跡,周圍草木不生,失足跌入湖中並不沉沒的奇怪現象時,自然想像出 「死海死海真奇怪,不會游泳也能玩」的意境,從而可以牢記不忘。此外墨西哥是「仙人掌之國」,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摩納哥是世界小賭國,梵蒂岡是世界最 小的宗教國等等,都屬於特點記憶。
2.興趣記憶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注意力必然集中,記得快,記得牢。因此一定要把「死」地名變成「活」地名,學得生動活潑,記憶地名輕松而有興趣。例如美國的聖弗蘭西斯科可以這樣講:
(1)首先在地圖上指出該城市的位置,並拼寫拼讀數遍。
(2)理解:聖弗蘭西斯科是美國西海岸的大港口。中國人習慣叫它「舊金山」。舊金山的開發與華工的血汗勞動是分不開的。1848年在這附近發現 大金 礦,美國掀起了採金熱,大量招募華工。我國東南沿海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背井離鄉,來到這里當苦工。他們櫛風沐雨,披荊斬棘,修築鐵路,建設城市。因為該城 是在採金業中迅速發展起來的,所以華僑最初稱它為「金山」。後以區別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新發現的大金礦,便改名「舊金山」。舊金山是美國華人的最大集中地, 市內有一條「唐人街」,聚居著華僑及華裔7萬多人。這條街充滿了中華民族的鄉土色彩,到處可以見到廣東酒家、北京飯店和餛飩店、豆腐店等;每逢春節,街上 就有耍龍燈、玩獅子、打腰鼓、放鞭炮的,說明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團結力。這樣有目的地串插歷史故事,就能使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既進行了政 治思想教育,又為難記的地名,打下了記憶的基礎。
3.讀練記憶法
要想牢記地名,單聽教師口講不行,應該眼、耳、口、手一齊活動,互相配合,共同參加記憶。一般記地名可遵循如下幾個步驟:
(1)在地圖上指出地名的正確位置。
(2)在地圖冊或課本插圖上找出同一地名的位置。
(3)工整地寫出地名(有條件的還可以寫出外文進行對照)。
(4)工整地進行填圖或記筆記。
(5)拼讀地名(由慢到快,反復念讀)。
(6)在課前、課後進行指圖練習或填板圖。
4.分散記憶法
一堂地理課上往往會出現很多地名,在短時間內要求學生全部記憶是有困難的。最好的方法是分散記憶,就是先統計教材中出現的所有地名。對於其中必 須記 的、不一定要記的、應該先記的或後記的都要心中有數,然後集中力量,逐個解決。這樣既可減輕負擔,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北美洲」一章中出現 的地名有很多,但如果仔細分析,就能發現其中有的可以暫時不記(如貝里斯和一些州名等),有的是已學過的(如格陵蘭島等)。經過這樣化繁為簡,記憶這些地 名就不會感覺困難了。
5.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包括聯想和對比: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因此教地名必須注意聯系:地理學科具有區域性,因此教地名又必須注意對比,聯系與對比的過程,實 際就是 訓練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思路和發展智力的過程。例如亞馬孫河水量最大,應與剛果河水力最豐作比較;阿塔卡馬沙漠最乾旱,應與乞拉朋齊雨水最多作 比較;巴拿馬的科隆港,應聯繫到西德的科隆市……如此等等。這樣既是講新課,又是溫習舊知識,天長日久,不知不覺就記憶了很多地名。
② 怎樣快速記憶地理知識並應用
一、記憶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在大量的地理事實和現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所以,「具象」就成為地理學科的基本特點。在區域地理的學習中,要碰到大量的地理事實,諸如地理事物的名稱、物產等等,它們成為區域地理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維能力的關鍵。在系統地理的學習中,也仍然免不了對具體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記憶,因為它們是理論的實證部分。因此面對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必不可少要加強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
二、記憶的一般過程
根據Melton的研究,記憶有三個基本環節:編碼—→貯存—→提取記憶實際上是由「記」和「憶」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前者是知識的編碼和貯存過程,後者是知識的提取過程,它們的綜合含義是知識在大腦中的保持程度。
「遺忘」則是記憶的反義詞。人的記憶有兩個層次,一是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一 是對思維過程的記憶,後者等同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按照《教學大綱》中對地理知識要求的不同層次,從「知道、記注理解和應用」四個層次考慮對地理基礎知識的處理。尤其對要求「記妝的知識點,則必須採取一些科學的方法,力求讓學生切實掌握。
③ 如何快速背誦地理知識
您好您。對於選擇題性質的小的知識點,您就抓住關鍵字關鍵詞就可以,對於大題,相對好理解的,結合課本知識結合自己的話
④ 如何幫助學生巧妙地記憶地理知識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綜合載體,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十幾年的地理教學使我深深地感覺到,如果學生掌握了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技能,不僅能幫助學生高效地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綜合等多種思維能力。那麼怎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呢?下面,我粗淺地談一談自己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能力的幾點做法:一、教會學生識別地圖認識地圖就是讓學生掌握構成地圖的基本條件和要素,能夠看懂地圖並分清地圖的類別和所表現的區域范圍。(剩餘1946字)
⑤ 初中地理記憶的方法和技巧
一、諧音記憶法。運用該法可把復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經過總結抽象編成順口 溜、趣味語言好學易記。如地殼的物質組成按從多到少順序排列為:氧、硅、鋁、 鐵、鈣、鈉、鉀、鎂等元素,可記為「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二、精編提綱法。地理課內容多而復雜,要想全部記憶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編 提綱,就是把教材內容歸類,列出重點,把需要記憶的知識盡量集中,使內容系統 有條理,而且概括,方便記憶。
三、圖示記憶法。許多地理事物與地理現象在記憶中容易混淆,往往會搞錯, 通過繪圖可以幫助記憶。如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當冬季吹東北風時,洋流呈反時針 方向流動,夏季則正好相反。
四、歌訣記憶法。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編成歌訣,幫助記憶。這樣節奏感強, 便於背誦。例如,我國的主要煤礦可編成以下歌訣:雞西鶴崗平頂山,阜新峰峰和 開灤,太原大同陽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類似聯想記憶法。有些地理事物之間在性質、成因、規律等方面有類似之 處。通過類似聯想有助於發現地理事物的共性,強化記憶。例如,裏海與日本的面 積大約均為 37 萬平方千米。又如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的自然帶均為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六、游戲記憶法。有的地理知識可以適合做游戲,可通過此法幫助記憶,寓學 於樂。例如復習長江、黃河時,學生可分為兩大組,分別代表長江和黃河;每大組 再分為三小組,分別代表上。中、下游。這樣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根據有關內容, 開展答題接力游戲。
⑥ 中學地理知識怎麼記憶啊
可以多看看地圖,並嘗試畫出地圖。一些世界地圖,地形圖是重要內容。
書本上的知識點認真記,圖文結合
⑦ 如何培養地理記憶能力
一、記憶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地理學科是在大量的地理事實和地理現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在區域地理的學習中,要記憶大量的地理事實,諸如地理事物的名稱、物產等等,成為區域地理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維能力的關鍵。在系統地理的學習中,也仍然免不了對具體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記憶,因為它們是理論的實證部分。因此面對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必不可少地要加強訓練學生的地理記憶能力。
二、記憶的一般過程
根據melton的研究顯示,記憶有三個基本環節:編碼貯存提取。記憶實際上是由記和憶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前者是知識的編碼和貯存過程,後者是知識的提取過程,它們的綜合含義是知識在大腦中的保持程度。遺忘則是記憶的反義詞。人的記憶有兩個層次,一是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二是對思維過程的記憶,後者等同於學生對知識的分析、運用過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按照《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對地理知識要求的不同層次,從了解、說明、分析和運用四個層次考慮對地理基礎知識的處理。尤其對要求分析和運用的知識點,則必須採取一些科學的方法,力求讓學生切實掌握。
三、對學生記憶能力訓練的主要途徑
1.形成地理知識結構
不同層次的結構組成了地理學科的整體。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認為:(1)如果懂得了基本結構中的基本原理,有助於理解其它類似的事物;(2)把一件事物放進構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記。地理科學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而結構則是系統的基本特徵。從某種角度看,學生的學習實際上主要是對地理知識結構的理解和掌握。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結構,促進地理知識的系統化,以達到最終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的目的。
2.重視地理圖像
圖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教師應充分應用地理圖像,努力在學生大腦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識表象,以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3.利用地理技巧
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按照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規律歸納總結出來的科學記憶方法在地理學習中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訓練其它技能一樣,記憶能力也可以經過訓練而達到快速、准確、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也先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許多可貴的記憶方法,例如口訣、歌謠、諧音等記憶法,都是些很成功的記憶方法。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4.重視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願望和興趣等。對於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記憶能力,而且潛力巨大,但善於利用它的人很少。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不同的地理教學手段,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只要學生願意學,主動去學,那麼記憶地理知識的潛能就能夠得到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