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南的儋州在哪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位於東經109.5 北緯19.5 陸地面積3265方公里,人口89萬,市政府駐地那大鎮。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均在其境內。陸海交通發達、環島西鐵路、環島高速公路橫穿市境,海運可直抵東南亞和祖國各沿海城市。儋州抓住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和洋浦開發的契機,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政策優勢,走「重視工業、強化農業、搞活貿易、開拓旅遊、發展漁業」的經濟發展路子,使全市經濟得到超常規的高速度發展。
悠久的歷史給儋州市留下了眾多古跡,且多為宋代以前的古跡,如漢代伏波井、中和古鎮、東坡書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間,講學明道,使儋州教化日興,「書聲琅琅,弦歌四起」。海內外名士接踵而來,從師東坡。儋州在此時成為了全島文化的中心,也培養了民眾尊師重教的傳統。蘇東坡北歸九年後,儋人符確成為海南第一個進士。此後,儋州人才輩出,名聲遠播,在海南歷史上曾發生過深遠的影響。
儋州民風孰厚粗獷,古風猶存。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里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有許多民間詩社。
儋州人喜愛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多似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種類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調聲最為盛行。革命戰爭年代,人們利用山歌和調聲等體裁編寫《抗日狀》等,產生過宣傳鼓動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區的男女青年,穿著統一的服裝,匯集山坡或沙灘,舉行賽歌會。他們對歌調聲,表達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贊美。儋州調聲節奏鮮明,旋律流暢而活潑,為群眾喜聞樂見。解放後,一批批音樂工作者前來儋州采風,陶醉在婉轉悠揚的樂曲聲中。
儋州山青水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儋州市的森林資源居全省首位,擁有森林面積1萬公頃。珍稀樹種資源更是首屈一指,僅華南熱作兩院植物園就保存有上千個珍貴樹種。儋州著名的旅遊景點的東坡書院、熱帶植物園、藍洋溫泉、光村銀灘,還有一批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儋州方言繁雜,有客家話、粵語、軍話、村話、臨高話、黎話等方言,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色,也展現了與東部迥異的民俗風情。
近年來,儋州市曾被評為「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示範市」。
⑵ 儋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是一個環境很優美,人們過著慢節奏生活的地方。並且有很多美麗的海洋。
⑶ 海南省儋州市一年四季幾月是雨季
摘要 您好,朋友,已經為您查詢帶 按照地理氣候分布,儋州處於海南的半濕潤地區,是一個具有熱帶季風氣候的區域,一年的均降水量1815毫米,各地的年降水量在900-2200毫米的范圍。因為受到季風的影響,各地全年的降水量並不均衡,明顯的分了乾季和雨季,每一年的5-10月份是儋州的雨季,這段時間的降水量占據了全年的84%。11月份-次年的4月份是儋州的乾旱季節。
⑷ 儋州市在哪個省
海南省。
儋州地處海南西北部,瀕臨北部灣,北至省會海口市130多公里,南距三亞市280多公里;轄16個鎮、275個村(居)委會、1431個自然村;土地面積3394平方公里,約佔全省1/10;總人口96.73萬人(2018年末戶籍人口);海岸線長267公里。
1、氣候優勢
儋州氣候優勢比較明顯,年均23.3C的氣候非常舒適,整個海南島四面環海,氣候潮濕,這也是很多外地客戶擔心的地方,儋州位於海南西岸,氣候乾燥,適合居住。
受中部五指山阻擋,儋州受台風影響很小。十月份,海南遭受了四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災害,海南的東線、中部大部分城市被淹,受災嚴重,由於儋州地勢很高,暴雨過後路面幾乎沒有積水,儋州也是整個海南受災最小的地區。儋州優越的氣候條件將是其旅遊及房地產發展的重要支撐。
2、區位優勢
儋州是海南即海口、三亞之後的第三個地級市,是海南西部的經濟、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陸地面積3265方公里,海岸線長240公里,人口101萬。
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縣級市),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均在其境內。儋州是中原文化登陸的碼頭,歷史文化淵源流長。
擁有洋浦等天然深水良港,環島西線高速高路,粵海鐵路(在儋州市設有那大,八一兩個站)貫穿境內,已形成水陸交通網路,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樞紐和連接內陸、通往東南亞地區的橋梁。
3、政策優勢
國際旅遊島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東線、西線的發展明顯不均衡,為更好地建設國際旅遊島,必須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對此,海南省政府作出加大海南西部開發建設的決策,提出要把儋州建成西部中心城市,這使得儋州的發展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戰略高度,這是儋州發展的政策優勢。是儋州房產市場發展的必備條件,正如瓊海的博鰲亞洲論壇,文昌的航天城概念一樣,有政策,才有高度,才有發展的動力。
4、旅遊資源優勢
海南房產市場發展靠旅遊拉動特別明顯,儋州的旅遊資源數量多,類型豐富,可以和東部的旅遊資源相互補,儋州旅遊的優勢在於旅遊資源數量多、類型豐富,資源組合良好,具有互補性和綜合性。融山、海、江、湖、泉及溶洞為一體,山有國家級森林公園藍洋蓮花山原始熱帶雨林。
海有全國最為優質的金灘銀灘、龍門激浪等;江有南渡江、北門江、鹿母灣瀑布;湖有海南最大的、全國十大水庫之一的「松濤天湖」、雲月湖;泉有全國水量最大、水質最好、水溫最高、醫療和保健價值最高的藍洋溫泉;溶洞有萬年石花水洞、觀音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儋州市
⑸ 儋州市的具體概況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位於東經109.5 北緯19.5 陸地面積3265方公里,人口89萬,市政府駐地那大鎮。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均在其境內。悠久的歷史給儋州市留下了眾多古跡,且多為宋代以前的古跡,如漢代伏波井、中和古鎮、東坡書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間,講學明道,使儋州教化日興,「書聲琅琅,弦歌四起」。海內外名士接踵而來,從師東坡。儋州在此時成為了全島文化的中心,也培養了民眾尊師重教的傳統。蘇東坡北歸九年後,儋人符確成為海南第一個進士。此後,儋州人才輩出,名聲遠播,在海南歷史上曾發生過深遠的影響 儋州著名的旅遊景點的東坡書院、熱帶植物園、藍洋溫泉、光村銀灘,還有一批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儋州方言繁雜,有儋州話、客家話、粵語、軍話、村話、臨高話、黎話等方言,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色,也展現了與東部迥異的民俗風情
⑹ 儋州好嗎
儋州好,是海南最早設置行政建制的地區,早在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在此設郡。儋州市先後榮獲「全國農業百強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示範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2網民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文化旅遊城市」等稱號。
地處中國華南地區、海南西北部,瀕臨北部灣,北至省會海口市130公里,南距三亞市280公里。儋州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均在其境內。
地形地貌
儋州市大約以北緯19°40′為界,南部屬印支穹窿構造,形成波狀低丘陵,主要露出中生代第二期侵入的花崗岩、寒武系陀烈群變質岩、白堊系板萬群和少部第四紀海相地層。南部有鐵、錫、水晶和石灰石等礦藏。北部屬雷瓊沉降帶之南端,形成緩坡階層。
主要露出新生代晚期噴出的玄武岩和第四紀海相地層。第四紀海相沉積層有褐煤、石英砂、油頁岩和重晶石等礦藏,儲量豐富。
地處海南島西北部丘陵地帶,地形以丘陵為主,丘陵佔全市面積76%,平原台地佔23.6%,山區佔0.4%。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下降,東南高、西北低,南部和東南部屬低丘陵區,地面標高100~200米,13座500米以上的山峰分布在這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