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貴州特產有什麼,介紹介紹,辣椒方面的
貴州特產有:貴州茅台酒、咸寧火腿、海龍米、湄潭翠芽、都勻毛尖、鎮遠接桃、絲娃娃、織金竹蓀等。
貴州茅台酒
貴州茅台被尊稱為「國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醬香突出、醇香馥郁、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台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風格的典型。
咸寧火腿
咸寧火腿是與金華火腿齊名的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香氣洋溢,令人生津滿口。
海龍米
海龍米米質優良,在歷史上有「貢米」之稱,特殊的白膳泥田盈育的海龍貢米,晶瑩油潤,滋潤爽口,人稱「五里香」。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茶產於貴州高原東北部,外形扁平光滑,隱毫稀見,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並伴有新鮮花香,回味甘甜。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飲用後唇齒留香。
搶首贊
評論
分享
舉報
derline
2021-04-28 · TA獲得超過3447個贊
關注
展開全部
1、「貴陽折耳根」獲得國家工商局注冊的鮮活農產品地理標志。這是貴陽市蔬菜類首個獲此殊榮的特色農產品。貴陽折耳根其實早就跨出深山老林,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的不少餐館內,折耳根都是口味奇特的「名菜」。
2、西山貢米息烽西山鄉鹿窩村。這里富含多種有機肥料的紅壤土,山高水高,水源充足。使種植穀子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種植過程中,農民保持歷史上的耕作方式,不施化肥,不噴農葯,旱澇保收,自然生長,是真正的天然綠色食品。
3、貴州花溪辣椒長於貴陽市花溪區巍巍青山之下、潺潺溪流之旁,色澤黑紅發亮,經獨家秘方烤制而成,味香而辣。花溪辣椒是花溪傳統的名特產品,俗稱「花溪辣椒」。它經加工製成的紅油,即辣椒油,色澤金紅,鮮香入味,辣而柔和,堪稱助餐的佐料佳品。
2. 農產品地理標志有哪些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定,農業部負責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工作,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審查和專家評審工作。
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的受理和初審工作。農業部設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專家評審。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由對某種商品或服務具有檢測和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務上,以證明商品或服務的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精確度或其他特定品質的商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農產品地理標志
3. 貴州的特產是什麼
貴州的特產是茅台酒、石阡苔茶、從江香豬。
一、茅台酒
茅台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4. 四川新增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你知道其中的幾個呢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1年全國第1批186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公布,四川有8個農產品榜上有名,這8個新進的地理標志產品分別是。邛崍文君茶、明月雷竹筍、羅江鱖魚、浦江櫻桃,若爾蓋耗牛、若爾蓋藏香豬、若爾蓋藏綿羊、鄧柯枸杞。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農產品來源特定地域,產品品質特徵主要取決於該特定地點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因素及特定的生產方式,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
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若爾蓋的食品上榜較多。四川省若爾蓋縣包括一個鎮,16個鄉,三個牧場,96個村。若爾蓋的氂牛肉也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著名產品,具有低糖,低鹽,低脂肪,高營養,肉質鮮嫩的特點,它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是符合當今世界廣大消費者綠色需求的營養食品和保健食品。
8個國家地理標志的農產品。都是非常有名的,並且有它自身產品的特有品質。
5. 貴州特產水果
1,修文獼猴桃
修文獼猴桃,貴州省修文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修文獼猴桃產自貴州省修文縣,修文縣縣境地勢從東漸向西北傾斜,海拔最高點為扎佐鎮新民村三角山1610米,最低點為六桶鄉黃金村六廣河出境處地面海拔666米。
修文獼猴桃果形長圓柱形,表皮棕褐色,色澤均勻,果肉細嫩,呈翠綠色,色澤均勻,肉質多漿,酸甜適度,清甜爽口。
2,開陽枇杷
開陽枇杷,貴州省開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開陽枇杷色澤淺黃、果皮嫩滑、口感細膩、鮮甜潤喉,並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開陽富硒枇杷」是繼「開陽富硒茶」之後開陽縣獲得的第二個國家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3,永樂艷紅桃
永樂艷紅桃,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永樂艷紅桃產區地勢平坦,旱地以大土泥、黃泥土、化石砂土為主,黃沙泥土、潮泥土等次之,土壤類型主要為土質沙壤土或壤土。
4,紅岩葡萄
紅岩葡萄,貴州省息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紅岩葡萄溝種植葡萄有30多年歷史,這里不僅氣候適宜,而且土壤條件十分有利於葡萄生長。生產的葡萄穗型完整,果粒飽滿,皮薄透亮,具有濃郁的蜜香味,肉厚汁多,甜酸適口。
5,清鎮酥李
清鎮酥李,貴州省清鎮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清鎮酥李,以個大、味甜、色澤好、採摘時間長等特點聞名。
正宗的鴨池河酥李果形微扁圓形、果頂平、頂點微凹,果皮淡黃色、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實、淡黃色、近核處著色較深、肉質緻密、汁多、酥脆,平均果重32.3克,味甜汁多、肉質緻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微帶苦澀味。
6. 雲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目前有幾個
雲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目前有74個。包括種植業及初加工產品52個,畜禽產品21個,水產品1個。
據悉,全國目前共2000餘個農產品品種獲得地理標志稱號。目前雲南已有120種產品已核准注冊和初步審定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位居全國第8位、西部12省區第3位。形成了一批具有雲南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點的商標組合。其中,「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普洱茶」、「富源魔芋」4件地理標志商標還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1、宣威火腿
雲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鶴慶的圓腿和白族的諾鄧火腿。
宣威火腿,雲南省著名漢族特產之一,因產於宣威縣而得名。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為其題詞「飲和食德」,從此名聲大著,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
2、普洱茶
普洱茶屬於黑茶,因產地舊屬雲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發酵,熟茶人工催熟。 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
「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香陳九畹芳蘭氣,品盡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於別的茶貴在新,普洱茶貴在「陳」往往會隨著時間逐漸升值。
3、 文山三七
雲南文山是三七的主產地,這是文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熱、水、土、氣等條件所決定的。
三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與人參同科同屬,起源於2 500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山區,有「金不換「、「南國神草」、「參中之王「等美稱。三七為雲南特有的名貴中葯材,也是我國中醫葯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4、富源魔芋
魔芋又稱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雲南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具有「植物王國」的美稱,共有魔芋品種17個,佔全國魔芋屬種質資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種為主,品質好、色澤佳,被魔芋牌視為精品,曾創下畝產高達11噸的紀錄。
7. 地理標志產品包括哪些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包括:一是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二是原材料來自本地區,並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
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並進行地域專利保護。
地理標志產品專權
所謂地理標志權是指為國內法或國際條約所確認的或規定的由地理標志保護的相關權利。在法律層面上對地理標志予以保護不僅僅是對地理標志的一種技術上的鑒別和判斷,更主要的是注重對地理標識進行法律保護的終極目標,明確附著在地理標志上的權利特點和權利內容,從而最終指導立法的方向。
自1999年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以來,我國已對1170個產品實施了地理標志保護。其中,國內產品1168件,國外2件。范圍涉及白酒、葡萄酒、黃酒、茶葉、水果、花卉、工藝品、調味品、中葯材、水產品、肉製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個領域,產地范圍遍布全國。據統計,受保護產品的經濟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
8. 貴州的水果特產有哪些 貴州的水果特產介紹
1、貴定盤江酥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盤江酥李屬於青脆李,果實個小、皮薄、色青偏黃,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實、肉質緻密,吃起來脆酥汁甜,略帶一點酸味,口感怡人。
2、修文獼猴桃:貴州省修文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修文獼猴桃果形長圓柱形,表皮棕褐色,色澤均勻,果肉細嫩,呈翠綠色,色澤均勻,肉質多漿,酸甜適度,清甜爽口。
3、荔波蜜柚;貴州省荔波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荔波蜜柚皮薄、囊瓣大、果肉柔嫩多汁、化渣、甜酸適口。
4、安順金刺梨:貴州省安順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安順金刺梨又名光桿無籽刺梨,是安順獨有的野生資源。金刺梨少刺無籽,脆甜化渣,果實外形紡錘形,果皮黃褐色,密生針刺、萼片宿存暗綠色,果肉金黃色,肉質脆嫩,風味濃,囊室著生絲狀種子。
5、凱里水晶葡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凱里水晶葡萄果穗完整,果實圓形,顆粒均勻、飽滿,皮薄,綠黃色,果被蠟粉,果肉淡黃色,晶瑩剔透。
9. 貴州特產有哪些
1、威寧火腿
威寧火腿是與金華火腿齊名的火腿,是貴州威寧的名優特產之一。它之所以成為特產,是因為特殊的高原生產了特殊的豬種和特殊的飼料,加之本地特殊的加工製作,形成了威寧火腿特殊的色香味。
2、從江椪桔
從江椪桔,貴州特產,主要以1984年從湖南湘西等地引進的良種為主要品種、該品種以枳為鉆、早結、豐產、耐高溫、抗病蟲。從江椪桔先後榮獲農業部「部優」產品及「93復合中日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
3、水城獼猴桃
水城獼猴桃,貴州省水城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水城獼猴桃呈綠褐色,長卵形,果皮光滑、果毛稀少,果肉翡翠綠,果心乳白色,沿果心呈放射狀血紅色條紋。
4、關嶺火龍果
關嶺火龍果,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關嶺火龍果,果實圓形,果皮呈鮮紅色至淡紅色;果肉紫紅色,汁多味甜。
5、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貴州省大方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方漆器已有600餘年歷史,其漆製品採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綢、木等做胎,用當地的優質生漆作原料,明洪武年間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為主的漆器製作工藝。
10. 貴州的一個縣市,是靠哪種水果躋身土豪榜的
清鎮黃粑、清鎮酥李、修文獼猴桃、開陽富硒茶、開陽富硒枇杷、紅岩葡萄、貴陽折耳根、花溪辣椒、永樂艷紅桃、息烽西山貢米……要問貴州省有多少種“土特產”,誰都說不清。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地理標志注冊、登記數據顯示,貴州省目前共有169件地理標志產品。其中,經國家質檢總局獲批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有109件,在三個部門總數中約佔55%;經農業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為35件,在三個部門總數中約佔18%;經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54件,在三個部門總數中約佔27%。
既“土”又“洋”的精品
貴州省地理標志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地區環境資源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李發耀25日介紹,地理標志的保護對象是名副其實的“土特產”。地理標志是各地與人文因素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的標志性產品,是俗話說的各地方拿得出手的“好東西”,地理標志就是保護這個“好東西”的產地標記名稱、產品特色質量、產地人群權利、產地環境控制。
李發耀認為,地理標志既“土”又“洋”。說其“土”,地理標志是一個立足於腳下的制度,離不開創造土特產的產地環境和產地人群;說其“洋”,因為地理標志制度的出現、發展、定形、共識又是一個國際化的過程,為各國所接受和遵守。
地理標志的基本內容包括產品名稱與產品品質,而擴展內容則涵蓋品牌產品、質量產品、文化產品、旅遊產品、生態產品、扶貧產品等六位一體的多層次內容組合。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興仁縣人民政府、貴州省農業委員會等專家此前所作的調查發現,貴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與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酒、茶、道地葯材、果蔬、畜禽產品、小雜糧、傳統特色食品及手工藝品等特色產品資源豐富,其產品量大、質優,構成了貴州經濟發展的精品。
而通過地理標志制度進行名稱品牌保護與質量技術控制,一個優質的地理標志產品可以引導一個產業快速發展,多個優質的地理標志產品可以引發一個區域的經濟跨越式發展,全省的地理標志戰略實施可以影響和促進貴州的歷史性跨越。
調查發現,貴州省如今年已經出現了一大批致富果、致富茶、致富米、致富葯、致富酒、致富豬。
以被稱為脫貧致富“黃金果”的修文獼猴桃為例,自2014年12月獲批保護以來,截至2016年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已躍居世界第五、全國第三,達16萬畝(掛果6.7萬畝)。產量居全國第六,達7萬噸;總產值達10.7億元,比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前增長了5.25億元。產地均價達30元/千克,比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前每千克增加5元。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助理研究員姚鵬介紹,目前,修文縣種植修文獼猴桃企業中,有13企業(合作社)獲得有機認證,認證面積7000餘畝;5家企業獲得綠色認證,認證面積近6000畝;32家企業和合作社取得無公害認證,認證面積8.8萬畝。
此外,還擁有苗圃培育公司5家、專用投入品店1家、全程技術服務公司1家、加工企業2家、銷售公司9家,已建成冷庫12座、篩選設備4條。2016年,修文縣9家企業在貴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申請出口果園注冊登記,相繼與中國台灣、俄羅斯、日本客商簽訂購銷協議,協議金額達600萬美元,出口產品1200噸。
特色果茶米葯酒豬帶動全域旅遊
全國重要天麻基地——德江,全縣天麻栽種面積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前5000畝增長到3萬畝,帶動周邊市縣2萬畝,產量由保護前750噸發展到4500噸以上,銷售單價由30元/千克增長到60元/千克,產值2億元以上,帶動了農戶1萬戶以上,產區群眾種植天麻已是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目前縣內已有6家專業從事天麻栽培和產品初加工、深加工的企業,有1家天麻生產協會和8家分會,10家天麻專業合作社,基本形成了生產、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銷售產業鏈。
湄江流域的茅貢米,獲地理標志保護後,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帶動農戶10萬戶以上,每年為農戶增收上千萬元。興仁薏仁米從2012年的15萬畝發展到2015年的30萬畝,帶動了周邊安順、六盤水、畢節、黔東南等地薏仁米產業及相關旅遊、運輸等產業的發展。全州薏仁米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直接和間接帶動12萬戶農戶、30萬農民投入薏仁米產業。
中國南方小香豬“從江香豬”,養殖基地建設覆蓋從江縣西部8個鄉鎮,118個行政村,288個自然寨。發展從江香豬飼養的農戶19000戶已從香豬養殖中受益。
貴州省社科院地理標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鍾蕾介紹,截至2016年7月31日,經國家質檢總局核准,黔南州都勻毛尖茶有限責任公司、黔南苗嶺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都勻市勻城春茶葉有限公司等29家茶葉生產企業獲得都勻毛尖茶地理標志保護專用標志使用權。各企業通過專用標志的使用,所生產的都勻毛尖茶平均價格迅速從230元/千克上漲到320元/千克,產品品牌價值也提升了33%。據統計,2015年,都勻毛尖茶總產量為4310噸,總產值12.5億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都勻毛尖茶總產量已超2800噸,總產值10.0億元,因此,被評為中國“最具品牌發展力品牌”。
調查數據顯示,貴州省通過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特色產業的發展,增加了社會就業,並輻射帶動了酒產業、茶產業、中葯材產業、水果產業、蔬菜產業、畜牧產業及相關食品行業、運輸業、餐飲業與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茅台酒和習酒等產業的發展,均吸納了生產、研發、管理的多層次人才,分別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崗位幾萬餘人,帶動了其他產業、企業及相關領域經濟的發展。茅貢米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後,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帶動農戶10萬戶以上,每年為農戶增收上千萬元。大方天麻的發展,惠及40餘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9300餘戶種植戶,增加了就業崗位。
山地全域旅遊業是貴州省的優勢旅遊業發展方向。貴州近年來強力推進以大旅遊為龍頭的多產業融合發展,地理標志產品在旅遊業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李發耀介紹,貴州省努力培育“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旅遊品牌,旅遊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2016年上半年,貴州全省接待海內外遊客2.57億人次,同比增長39.2%;實現旅遊總收入2241.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1%,其中安順蠟染、普安四球茶(古茶)、羅甸玉、紅岩葡萄等地理標志產品明顯助推了大旅遊業的發展。
2016年全省旅遊資源普查,旅遊資源在國家劃分的8個主類基礎上,特別增加了具有貴州特色的鄉村旅遊、健康養生、紅色旅遊、山地體育4個主類,形成12個主類、53個亞類、210個基本類型。截至目前,貴州已完成旅遊資源單體登記58734處,目前已經開發或正在進行規劃、開發的旅遊資源單體17936處,佔比39.5%;未規劃、未開發旅遊資源單體27452處,佔比60.5%。
“其中大部分旅遊資源都與地理標志產品資源有密切關系。”李發耀說。
借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了生態
調查還發現,貴州省通過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不僅加快了綠色產業發展,生態效益也不斷凸顯。如茅台酒、習酒等地理標志產品從原材料高粱種植到產地環境控制,一切按照規范化的生產以標准化來保證產地環境的保護,包括產地生產用水及水環境保護、植被生態保護、工業污染治理等。
“關嶺火龍果”“關嶺桔梗”等地理標志產品,不僅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而且綜合治理了石漠化,實現了“產地環境保護—生態恢復—地力上升—生產發展”的環境保護循環,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著名的“頂壇模式”,就是種植花椒治理石漠化,保護范圍內荒坡、台地、退耕,以天然土地作為花椒種植園區,花椒根系發達,植株健壯,枝葉茂盛,大大增加植被覆蓋率,是典型的綠色經濟。大量地理標志產品按照生態系統的生態承載量規律促進了綠色產業發展,如“黎平香禾糯”“三穗鴨”等品種資源與遺傳性資源,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同時又推進了生態環境可持續性保護開展。
李發耀介紹,貴州省2016年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數量較2011年增長4倍,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後,茅台酒公司出口創匯15年增長近50倍,茅台酒基酒產量由2001年的8053噸增長到2015年的32179噸;公司營業收入由16.18億元增長到326.5億元;2001年實現出口創匯315.56萬美元,2015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出口創匯1.6億美元,銷售網路遍布全國,產品出口58個國家(地區)。在2013年“貴州茅台”以121.93億美元品牌價值,位列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第73位。
《貴州省“十三五”質量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將加快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作為促進大扶貧戰略行動實施和品牌帶動戰略實施的重要任務。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黃其松表示,應實施地理標志產品特色產業發展集群戰略,結合省市縣產業發展情況,規劃省市縣地理標志產品相應的產業集群發展戰略。同時,提高地理標志產品申報的產品標准、技術規范、生產流程的科學化水平,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流通過程中,嚴格相關流程和技術標准,確保該產品原有的品質。
李發耀介紹,專家們已建議貴州省全面啟動地理標志公共品牌建設,有步驟推動地理標志產品可追溯質量管理,建設和開放地理標志資源資料庫,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屬地管理,加強地理標志宣傳和地理標志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