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洲地理位置是什麼呢
非洲地理位置是: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非洲的水系主要由尼羅河(赤道向北)和剛果河(中非)流域主宰,總計灌溉非洲近1/4的土地面積。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度24分,北緯10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度02分,南緯34度51分),西至維德角(西經17度33分、北緯34度45分),北部至吉蘭角(東經9 度50分、北緯37度21分)。面積約3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南北約長8000千米,東西約長7403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僅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的概況:
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東部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當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鬱郁蔥蔥的森林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非洲的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在建築、雕刻和繪畫等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開羅附近的宏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紀前後古埃及人的傑作;它們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也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勞動的不朽豐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非洲地理
㈡ 非洲地理位置
非洲3/4的面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氣候普遍暖熱,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頻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高大山脈僅限於大陸的西北和東北邊緣。
㈢ 非洲的地理位置
地理: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東部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當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鬱郁蔥蔥的森林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大陸幾乎被赤道一切為二,因而非洲的大部分領土都位於熱帶地區之內,北臨北回歸線,南臨南回歸線.由於非洲西部呈大塊突出狀,故非洲的大部分土地都位於赤道北部.
位置: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角習慣上以蘇伊士運河為非洲和亞洲的分界.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度24分,北緯10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度02分,南緯34度51分),西至維德角(西經17度33分、北緯34度45分),北部至吉蘭角(東經9 度50分、北緯37度21分).
氣候:氣溫高,乾燥地區廣,氣候帶呈明顯對稱分布.有「熱帶大陸」之稱.北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年降水多在200毫米以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為主的氣候,大部分地區的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非洲的氣候類型呈明顯的帶狀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對稱.
物產:非洲擁有豐富的礦產、水力、農業和林業資源.世界上最重要的50種礦產非洲都不缺少,其中至少有17種礦產的蘊藏量在世界位居第一.據新近國際礦業統計資料,非洲的鉑、錳、鉻、釕、銥等礦藏蘊藏量佔世界總儲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磷酸鹽、鈀、黃金、鑽石、鍺、鈷和釩等礦藏佔一半以上,鈾、鉭、銫、鋁礬土、氟石、鋯、石墨和鉿等礦藏也佔百分之三十以上.被稱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沙漠是個巨大的能源寶庫,地下蘊藏著大量可供開採的石油,其周圍的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奈及利亞等都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利比亞的日平均採油量高達150萬桶.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迄今已生產4萬多噸黃金,占人類歷史上黃金總產量的五分之二.尚比亞銅的蘊藏量達9億多噸,約佔世界蘊藏量的百分之十五, 年平均產銅約36萬噸,素有「銅礦之國」的美稱.
非洲盛產可可、咖啡、棉花、小麥、玉米、高粱、小米、木薯和棕櫚油等農產品.1994年可可產量達131. 6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世界第一可可生產和出口國象牙海岸去年可可產量達85萬噸,佔世界總產量三分之一以上.1994年非洲咖啡產量為102. 2萬噸,出口量在世界市場上約佔百分之十七;棕櫚油產量達200. 3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埃及的長纖維棉花以產量高質量好馳名世界,年產量超過90萬包.
㈣ 非洲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
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全長30500千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
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餘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佔全洲總面積不到3%。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
南北最長約8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
生態和生物多樣性
非洲有 3000 多個保護區,其中有 198 個海洋保護區、50 個生物圈保護區和 80 個濕地保護區。棲息地的嚴重破壞、人口的增加和偷獵正在減少非洲的生物多樣性和耕地。人類侵佔、內亂和外來物種的引入威脅著非洲的生物多樣性。行政問題、人員不足和資金問題加劇了這種情況。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數據,森林砍伐對非洲的影響是世界的兩倍。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的數據,非洲 31% 的牧場和 19% 的森林和林地被歸類為退化,非洲每年損失超過 400 萬公頃的森林,是平均水平的兩倍世界其他地區的森林砍伐率。
㈤ 非洲地理位置在哪呢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86億)。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51°24'E,10°27'N),南至厄加勒斯角(20°02'E,34°51'S),西至維德角(17°33'W,14°45'N),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9°50'E,37°21'N)。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地形地貌:
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
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
㈥ 非洲的地理位置是在哪
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范圍: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
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陽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以上的熱帶佔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區終年炎熱,故稱為「阿非利加」。希臘文「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的意思。
㈦ 非洲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形是高原。河流主要有剛果河、贊比西河。氣候類型主要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小面積的地中海氣候。
㈧ 簡述非洲的地理位置
【主回答】
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至地中海,南至好望角。
【(8)非洲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一、地理位置詳解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二、水文情況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
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他乾旱內流區。
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三、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
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
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㈨ 非洲地理位置是什麼
非洲地理位置是: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維德角,北至吉蘭角,約3020萬平方公里。
非洲的地勢地貌:
非洲為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
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