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題金字塔怎麼看

地理題金字塔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2-07-24 07:15:45

❶ 埃及金字塔的坐標是什麼

1、胡夫金字塔: 29°58'43.41"N 31° 8'5.06"E

2、金字塔:29°58'33N 31°07'50E

3、獅身人面像和胡夫金字塔:29°58'33.82"N 31°8'13.62"E

金字塔在埃及、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蘇丹和埃及境內。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長230米,共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砌成,佔地52000平方公尺。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八大建築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的金字塔最為集中。

(1)地理題金字塔怎麼看擴展閱讀: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後的陵墓。埃及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00年以前,目前有96座金字塔。大部分位於開羅西南部的吉薩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認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塔內有甬道、石階、墓室、木乃伊也就是法老的屍體等。

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為出名。埃及金字塔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具有影響力和持久力的象徵。

參考資料:埃及金字塔-網路

❷ 地理人口金字塔怎麼看

「人口金字塔圖」是表示人口年齡、性別結構的一種特殊的條形圖。從中課判斷人口的年齡結構


人口的年齡結構

指一個人口集團(或群體)在某一時間點上的人口年齡分布狀況、各年齡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通常以百分數表示)。現在國際上通常將人口劃分為三個大的年齡組:O~14歲為兒童少年組;15~64歲為成年組;65歲以上為老年組。人口發展速度和類型以及撫養比都取決於人口年齡結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可以表明人口發展和人口再生產類型變動的趨勢,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人口總量中青壯年勞動年齡人口所佔比重大,勞動力資源就相對雄厚。了解人口年齡結構對勞動力資源的管理利用和生產的合理布局有重要意義。

人口金字塔模式

「人口金字塔圖」的畫法是將各年齡男性與女性人數或百分比分別在縱軸左右畫成並列的橫的條形。按年齡增長順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觀地反映人口午齡、性別結構,便於說明和分析人口現狀、類型和未來發展趨勢。下圖是三種類型人口年齡金字塔。

從前面的金字塔圖可以看出:

第一種,擴張型,下寬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這種類型表明少年兒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長期都高的結果。這種類型的人口由於育齡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斷地成長起來。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來的人口再生產趨勢就是迅速增長,不斷擴張。

第二種類型,靜止型,各年齡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個清真寺的頂部塔形。

這種類型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差不多,它未來的人口再生產趨勢是穩定的零左右的增長。如果出生率講一步下降,就會過渡到第三種類型。

第三種,收縮型,底部收縮,上部變寬,金字塔已經變形。

這種類型表明少年兒童人口比重縮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長期下降的結果。這種類型的人口由於育齡人群比重低,後備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變,它未來的人口再生產趨勢呈負增長,人口縮減。


判讀步驟如下:

1.讀構成:可直接讀出該地區不同年齡段所佔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

2.定類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基本上可分為三種類型,即:

(1)年輕型(增長型):——年輕人比重大,塔形下寬上尖;

(2)成年型(靜止型)——除極老的年齡組外,各年齡組人數差別不是很大,塔形較直,

只在高齡部分(塔尖)急劇收縮;

(3)年老型(縮減型)——年輕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較大,塔形下窄上較寬。

3.析變化:假設該地區是封閉的,不存在外來人口的遷入和當地人口的外遷,

某年齡段的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升到下一年齡段,男女比重會隨著人口的死亡而逐漸減少。

4.判增長:不同的金字塔類型,標志著出生率和死亡率所決定的不同年齡結構的特徵,並看

出未來的人口增長趨勢。

5.看異常:某年齡段男女比例突然變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計劃生育導致出生率

突然降低;或重大自然災害(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等)導致死亡率上升;或人口大量外

遷;某年齡段男女比例突然變化:其變化可能是由於就業、升學等原因導致人口大量遷入;

男女比例明顯失調:可能是戰爭導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大型礦山、大規模的工程

建設、(鋼鐵、機械製造)等重工業對男性職工的需求;或者是紡織、食品等輕工業對女性

職工的需求。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❸ 金字塔有什麼知識關於地理

類史上最偉大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坐落在基沙地區的埃及金字塔群,由其建築技術上的高超、定位技術的精確,一直以來使世人驚嘆不已:在平均邊長9063英寸的底座上,金字塔四邊互相的誤差率還不到1%;現代建築的一大難題「正直角技術」甚至被古建築大師們游刃有餘應用於金字塔的轉角建構上,達到令人驚呀的「2秒之微」的誤差;金字塔雖不是建造在正北緯30度線上,卻也在非常接近的29度58分51秒,所存在的細微的誤差是有意加上去的(假設原始設計者希望以肉眼,而非心眼,從大金字塔的底邊看到太空的極點的話,將大氣中光線的曲折方式也計算在內後,大金字塔所在的位置一定要在29度58分22秒,而非30 度的位置不可。58分22秒與實際位置所在的58分51秒之間的差距還不到1分的一半,如此高的精密度,再度顯示出古埃及人無論在一般測量或地理測量上,技術如何地精湛。)……所有這些已熟為人知的「高超」,已使在一般測量或地理測量方面古埃及人的技術之精湛達到甚至令現代人也無法想像的地步。然而,要知道,我們對金字塔所獲得的更令人震驚的發現,還在後頭。
這篇論文主要結合新近的發現,從天文學角度對已獲得的之於金字塔的認識(主要參考葛瑞姆·漢卡克所著一書《上帝的指紋》("Fingerprint of The God"))加以整理,試圖撥開迷霧,揭起金字塔神秘面紗的一角。

Section I 奇妙數字的巧合

Part I 預備天文學知識——分點歲差

(一)歲差(precession):我們脆弱的地球在沿著軌道環繞太陽快速運行(18 .5英里每秒)時,一面旋轉(24小時一周),而且還在擺盪(黃赤交角並非一成不變,而有一段在24.5到22.1度之間的緩慢變化,周期為4.1萬年)。另外,在星際互動中,赤道膨脹的迴旋器效應(效果使地球穩定在自身軸上)防止太陽和月亮之間的「拔河」劇烈改變地球自轉軸的方向。然而,這兩個星體共同發揮的引力作用畢竟相當強大,足以迫使地球的軸「進動」( to precess)——在天文學上,這意味著地球的軸以順時針方向緩慢地擺盪前進,與地球的旋轉方向相反。這種擺盪——天文學上稱為「歲差」( precession)——改變地球的軸所指的方向,同時使它新近取得的傾斜角度保持穩定。(如圖1所示)

(二)黃道十二宮( twelve constellations of the zodiac):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平座、天蠍座、射手座、魔揭座、寶瓶座和雙魚座。這些星座大小、形狀和分布范圍都不盡相同,然而(機緣巧合?)它們沿著黃道邊緣各據一宮,間隔十分均勻,賦予每天的日出日落一種嚴謹的宇宙秩序。每一年從年初到年尾,地球沿著軌道的運行使我們看到的日出天空上的星座,月月都在改變:寶瓶座、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等等。目前,每年春分來臨時,太陽從正東方升起,位置在雙魚座和寶瓶座之間。由於歲差的效應,「春分點」每年都在地球運行的初期抵達,因此它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逐漸移動,穿過黃道帶全部12個星座,在每一個星座「駐留」2160年,必須花2592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周期。和每年的「太陽行程」相反,「歲差移動」的方向是:獅子座、巨蟹座、雙子座、金牛座、白羊座、雙魚座、寶瓶座。例如,「獅子座時代(春分太陽從獅子座升起的2160年)是從公元前10970年開始,到公元前8810年結束。我們現在是活在占星學的真空地帶:「雙魚座時代」已經結束,寶瓶座的「新時代」正待開始。(如圖2所示)

(三)這個現象被稱為「分點歲差」( the 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它具有嚴謹的、一再重復的數學特質,可以精確地加以分析和預測。然而,若是缺乏精密的儀器,我們就很難觀察它,更不用說精確地加以測量了。

(四)古代人何時第一次計算出歲差:這個問題的答案隱藏著人類歷史的一大秘密。解開這個謎團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學術界的「官方」看法。《大英網路全書》是貯藏正統歷史知識的一大寶庫。根據它的記載,發現「歲差」這個天文現象的是古希臘學者希巴克斯( Hipparchus):公元前2世紀,他提出的歲差值為45或46秒(跟現代天文學界接受的數字50.274秒極為接近。但是,誤差算小,原因在於每年改變50.274秒,還不到l度的l/60,因此,春分太陽沿著黃道遷移l度大約需要72年時間(相當於人的一生)。觀察這種極為緩慢的改變,在當時非常困難,所以希巴克斯在公元前2世紀提出的歲差值,會被《大英網路全書》推崇為「重大發現」。

疑問:如果這項發現只是「重新發現」,它還會顯得那麼「重大」嗎?如果我們能夠證明,早在希巴克斯出生之前好幾千年,天文學家就已經接受艱巨的挑戰,對「歲差」進行觀測,希臘人的數學和天文成就還會顯得那麼輝煌嗎?有沒有可能,在現代科學興起之前的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對這個長達幾乎26000年的天象周期,進行精確的、科學的探究?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掌握確鑿的、禁得起嚴格檢驗的證據。

Part II 歐西里斯的啟示——來自古埃及的神話

考古天文學家珍·謝勒斯在新近出版的著作《古埃及神祗之死》(The Death o f Gods in Ancient Egypt)中提及,在埃及的歐西里斯神話里可能刻意隱藏著一組關鍵數字,而這些數字在故事情節上也許是「多餘的」,但卻能提供我們一套永恆的計算方法。

(一)計算「大回轉」(即春分日出點沿黃道的移動,歲差一周等於大回轉一周):謝勒斯從歐西里斯神話中發掘出的關鍵性歲差數字是360、72、30、12。這些數字,大部分出現在神話中講述各個角色出身來歷的那一部分。大英博物館埃及文物部門前任主管布奇(E.A.Wallis Budge)簡述這段神話:

大地之神葛布( Geb)愛上太陽神雷( Ra)的妻子——女神奴特( Nut)。雷發現這樁姦情,大為震怒;他詛咒妻子,不管哪一年、哪一月,都不得生養兒女。知識與魔法之神索斯( TItoth)也愛上奴特。他跟月神賭一把,從她手上贏來五個整天。索斯在當時每年的三百天之上增加這五天。在這五天的頭一天,奴特生下歐西里斯;他出世的那一刻,人們聽到有個聲音宣布:造物主已經降生。

歐西里斯神話也曾提到,當時一年360天,分成「12個月,每個月30天」。謝勒斯指出,大體上,歐西里斯神話在關鍵處會使用「一些特定詞語,促使讀者注意其中包含的數字,並做簡單的心算」。

到目前為止,謝勒斯已經提供我們三個歲差數字:360、12、30。另外,在神話的另一處地方,我們被告之:邪惡的神賽特唆使一群好人,謀害歐西里斯。參與這被陰謀的總共有72人。

掌握最後的關鍵數字後,我們就可以依照謝勒斯的指示做一番運算,如同操作一台古代電腦:

12=黃道帶星座的數目;

30=沿著黃道,每一個黃道帶星座所佔的度數;

72=春分太陽沿著黃道,完成l度的歲差移動所需的時間,即72年;

360=黃道的總度數;

72×30=2160(太陽沿著黃道移動30度,穿越過一整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時間,即2160年);

2160×12(或360×72)=25920(完成一個歲差周期或「大年」所需的時間,即25920年,也就是「大回轉」總共所需的年數)。

其他數字和數字組合也會出現,例如:

36=春分太陽沿著黃道,完成半度的歲差移動所需的時間,即36年;

4320=春分太陽完成60度的歲差移動,穿越兩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時間,即4320年。

謝勒斯認為,這就是一再出現於古代神話和神殿的天文歲差密碼的基本成分。一如玄秘的命理學( numerology,註:依據出生年月日及其他數字測定命運之學),這套密碼允許人們隨意向左或向右移動小數點;人們也可以運用密碼中的基本數字(全部跟分點歲差率有關)從事幾乎任何組合、排列、乘除。

密碼中最重要的數字是72。古代神話常在這個數字上加36,使成108,然後乘以100,得10800,或除以2,得54,再乘以10,得540(或54000,540000,540000 0等等)。另一個關鍵數字是2160(春分太陽穿越一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年數)。古代神話有時將這個數字乘以10或10的因數,得216000,2160000等等;有時乘以2 ,變成4320,43200,432000,4320000,無窮無盡。

(二)比希巴克斯受精確:謝勒斯認為,這些數字的演算是被刻意轉變成密碼,隱藏在歐西里斯神話中,以便將天文歲差資訊傳達給初入門的人。如果謝勒斯的假設是正確的,我們就得面對—個耐人尋味的、反常的現象。這些數字如果真的牽涉到天文歲差,它們在古代出現,委實是不可思議的現象,因為這些數字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太過先進,並不是古代任何已知的文明能夠演算出來的。

我們不要忘記,包藏這些數字的神話,在古埃及人發明文字之初就已經存在(事實上,公元前2450年左右寫成的金字塔經文,包含有歐西里斯神話的一些成分,而根據上、下文我們可以判斷,即使在那個時候,這些成分已經非常古老)。

為對比希巴克斯推算所得與歐里西斯神話數字的精確度,我們可列一簡表對比如下:

Modern Hipparchus』歐里西斯神話春分點沿黃道移1度71.6 78.26~80 72 春分點穿越一個黃道帶星座需時2148 2347.8~2400 2160 歲差周期25776 28173.6~28800 25920 可見,希巴克斯計算的大回轉時間,誤差達3000年左右,歐里西斯神話數字卻僅144年! 想法:這四個關鍵數字出現在歐西里斯神話中,並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群了解——並且精確測量過——天文歲差的人刻意安排的。

Part III 永恆的數字——初窺神秘

以希臘字母π為代表的超越數,是高級數學的根基。利用π的值,根據直徑或半徑計算圓周的公式,適用於所有的圓,不論多大或多小——當然,也適用於所有的球體或半球體。今天看起來,這些公式是挺簡單的,然而,在人類歷史中,數學上的這項重大發現和突破性進展卻是相當晚近才達成的。正統派學者的看法是,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第一個計算出π的正確數值3.14的人。一般學者不認為,16世紀歐洲人抵達之前,美洲有任何數學家計算出π的值。因此,當他們發現,埃及基沙高原的大金字塔(興建於阿基米德出生前2 000多年)和墨西哥泰奧提華坎古城的太陽金字塔(興建於西班牙人入侵之前許多年),在設計上都使用到π的數值時,他們都大感驚訝。更讓他們覺得迷惑的是,這兩座金字塔使用π數值的方式竟然非常相似;這顯示,大西洋兩岸的古代建築師,對這個超越數都十分熟悉和理解,任何金字塔的幾何構造都牽涉到兩個基本因素:一、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二、金字塔在地面的周長。以埃及的大金字塔為例,它的高度(481.3949英尺)和周長(3023.16英尺)之間的比率,恰好等於一個圓圈的半徑和圓周之間的比率,即2π。因此,如果我們將這座金字塔的高度乘以2π(如同我們根據一個圓圈的半徑計算它的圓周),我們就能夠精確算出金字塔的周長:481.3949×2×3.14=3023.1 6。相反地,如果我們將這座金字塔的周長除以2π,也同樣可以算出它的高度:

3023.16/2/3.14=481.3949。

這樣精確的數學關聯,幾乎不可能出於單純的巧合。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埃及大金字塔的設計師確實了解π的原理,刻意將它的數值應用到金宇塔的營建上。

現在,讓我們順道看看泰奧提華坎古城的大陽金字塔。它四面的角度是43.5度,而埃及大金字塔的角度則為52度。太陽金字塔的坡度比較平緩,因為它的底部周長達2932.8英尺,比埃及大金字塔小不了多少,而高度卻少了許多(在巴特雷斯「修復」之前,大約233.5英尺高)。在埃及大金字塔上發揮效用的2π公式,並不適用於太陽金字塔,4π公式卻能。如果我們將太陽金字塔的高度(233.5英尺)乘以4π,我們就能夠相當精確地計算出它的周長:233.5×4×3.14=2932.76(和正確數字2932.8英尺相差不到0.5英寸)。

一如埃及大金字塔在三度空間上的設計,墨西哥太陽金字塔運用的π原理顯然並不是單純的巧合。這兩座金字塔在建構上都表現出π的關聯,而大西洋兩岸其他金字塔卻都沒有這個特徵。此一事實足以證明:在遠古時代,這兩個地區的人類已經掌握先進的數學知識,而且,他們在營建金字塔時,都抱持某種基本的「共同目標」。

我們剛才看到,埃及大金字塔使用的高度/周長比率是2π,而這樣的一種比率所要求的坡度是非常特殊、很難處理的52度角。太陽金宇塔的高度/周長比率是4π,也同樣要求不尋常的坡度(43.5度)來配合,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神秘的理由,古埃及和墨西哥建築師何不選擇比較簡單的45度角,只須將一個直角切成兩半就行了。

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共同目標,促使大西洋兩岸的建築師煞費苦心,不憚其煩,將π數值精確地納入這兩座金字塔的建構?金字塔興建期間,墨西哥和埃及的文明似乎沒有任何直接接觸,因此,我們不得不懷疑,在遠古時代,這兩個地區曾經從一個共同的根源繼承到一些知識觀念。

埃及大金字塔和墨西哥太陽金字塔所呈現的共同數學觀念,可能和「球體』』(spheres)有關,因為這種形體具有三度空間,一如金字塔,而一般的圓只有兩度空間。我們似乎可以這樣推論:為了以象徵方式將球體表現在三度空間、表面平整的建築物上,古埃及和墨西哥的建築師才不憚其煩,把π原理精確地納入這兩座金字塔的設計。此外,這些建築師的意圖似乎不在表現一般的球形,而是呈現一個特殊的球體:地球。

Part IV 似曾相識的「43200」——再窺神秘

對於我們前面所談到的金字塔中π的使用情形,雖然很多傳統學者認為純屬偶然,但連他們也承認有π存在的事實。可是,我們能夠認真地接受,大金字塔可能是將北半球以l/43200的比例,縮影在平面上嗎?讓我們深入檢討一下相關的數字。

根據最新由人造衛星搜集到的測量值,地球赤道的周長為24902.45英里,至北極的半徑為34949.921英里。大金字塔的周長為3023.16英尺,高度為481.3949英尺。兩者之間的比率,經計算以後,雖然不是完全不差,但已非常近似。而且,如果我們考慮地球在赤道(我們的地球為橢圓,而非正圓形)的膨脹情形,那麼兩者之間的比例似乎就更接近l/43200了。

有多接近? 如果我們將赤道周長的24902.45英里,除以43200,得到0.5764英里。l英里等於5280英尺。如果將0.5764乘以5280,得到3043.39英尺。也就是說,地球的赤道縮尺43200倍後,為3043.39英尺。相較之下,如前面所見,大金字塔的周長為3023 .16英尺。兩者之間的「誤差」不到20英尺,也就是僅一個百分點的1/3。可是,以金字塔建築者向來精確無比的工作方式,這種誤差的產生,應該不是在建造這巨型金字塔時發生,而是因低估了我們的地球周長——僅低估了163英里所致。而這種誤差可能是未能將赤道凸出部份正確計算在內的結果。(甚至如果那時地球的形狀跟今天的有一點差別,又會怎樣?)

接著,讓我們來檢討一下從北極到赤道的半徑3949.921英里。如果我們將它縮小43200倍的話,得到的數值為0.0914英里,也就是482.59英尺。而大金字塔的高度為481.3949英尺,兩者之間只差不到l英尺,誤差率不及1/5個百分點。

這種些微的誤差放在一邊,大金字塔的圓周的確應該為赤道的l/43200縮尺。同樣地,將些微的差距放在一邊,大金字塔的高度等於北極到赤道半徑長的l/432 00縮尺。換句話說,在西方文明歷經地球毫無所知的黑暗時期,只要將大金字塔的周長乘以43200倍,就可得到地球的周長了。

這一切,「偶然」的可能性有多大? 依常識判斷,應該「很不可能」。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都應該可以看出來,這些數字只有經過非常仔細的計算與小心的規劃才能達成。不過,古埃及學者向來不將常識認為是應該經常使用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證明,43200不是一個隨便設定,而是在智慧與知識之上,故意選定的一個數值。

其實43200這個數字本身就已經是一個證明,因為它不是一個隨意的數字(如4500 0、47000或50500、38800之類的),而是一個連串性數字中的一環,和歲差運動有關系,並與世界各地的古代神話都息息相關。正如前述,金宇塔與地球的比率,在神話中不時可見,有的時候就直接出現43200,但有的時候也會變成432,或43 20,或432000。

這似乎反映了兩件驚人的事實,而且是兩件緊密相關的事,就好像設計來互相補充一般。大金字塔為地球北半球的正確縮影。僅這件事就夠驚人的了。但更令人吃驚的是,古埃及人所選用的縮尺比例,竟然和掌握地球歲差運動的關鍵數字有關系。

這是由於地球軸心的兩端永遠而固定地迴旋、描繪圓弧,造成黃道帶上春分點的位置,以每72年1度、每2160年30度(一個完整的星座)的弧度移動,每移動兩個星座,也就是60度,便需要4320年。

不同的古代神話中,都出現過432這個和歲差運動有關的數字,這本身當然也有可能純屬偶然。從單一事件來看,金字塔與地球的比例1:43200,可能純屬偶然(只不過這個偶然的機率,一定比天文數字還要低)。可是,當我們在兩個非常不同的事物——古代神話與建築中,都看到這種與歲差運動有關的數字時,便無法也不該再輕言偶然了。而且,正如同北歐神話的英靈殿(最高神祗奧丁的神殿)的牆壁上描寫著與狼格鬥的戰士,細數之下,竟然得到了與歲差運動有關的432000的數字(500+40×800,在此不準備作詳解),大金字塔的建築,從圓周與高度的π關系,引領我們找到了同樣與歲差運動有關的43200,進而向北半球的尺寸推理,最後想到縮尺的可能性。

在這里我們得到了一種科學上被證明了可行性的新的測地投影法(其實古人也曾採取過類似的方法測地),簡述如下:

原本金字塔的設計,便是要讓每個面代表北半球的l/4個曲面,也就是球形l/4 的90度。為將球形的1/4圓正確投影為三角形,l/4的圓弧,也就是底座必須和三角形底邊的長度完全一樣才行。而且,兩者也必須等高。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將金字塔一分為二的子午線的頂點,和底座的高度,必須呈π的關系的斜面角度……

初步結論:一群認真的、聰明的人在幕後主導這一切,而這些人懂得使用科技語言,至少他們曾經比我們早上數千年掌握甚至超乎今人理解的天文學知識。

高中地理金字塔形圖怎麼看

一般要知道0%的是三角形的底邊,有3個底邊,即是有3個比較的量。其它 的%比都要與此來平行。

❺ 城市地理學中的城市金字塔是什麼意思

城市金字塔

把一個國家或區域中許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規模大小分成等級,就有 一種普遍存在的規律性現象,即城市規模越大的等級,城市的數量越少,而 規模越小的城市等級,城市數量越多。把這種城市數量隨著規模等級而變動 的關系用圖表示出來,形成城市等級規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礎是大量的小 城市,塔的頂端是一個或少數幾個大城市。不同規模等級城市數量之間的關 系可以用每一規模等級城市數與其上一規模等級城市數相除的商(K 值)來 表示。
城市金字塔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分析城市規模分布的簡便方法。只要 注意採用同樣的等級劃分標准,對不同國家、不同省區或不同時段的城市規 模等級體系進行對比分析,還是很有效的,能夠從中發現它們的特點、變化 趨勢和存在問題。

❻ 怎樣看高中地理的人口金字塔

一般就是讓你分析是那種類型。一共三種,然後讓你推測人口的變化
人口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齡和性別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種塔狀條形圖,是形象地表示某一人口的年齡和性別構成的圖形.水平條代表每一年齡組男性和女性的數字或比例.金字塔中各個年齡性別組相加構成了總人口.

人口金字塔圖,以圖形來呈現人口年齡和性別的分布情形,以年齡為縱軸,以人口數為橫軸,按左側為男、右側為女繪制圖形,其形狀如金字塔。金字塔底部代表低年齡組人口,金字塔上部代表高年齡組人口。人口金字塔圖反映了過去人口的情況,目前人口的結構,以及今後人口可能出現的趨勢。

❼ 地理中的那個三角金字塔圖怎麼看,謝謝

三角是倒立的,就是要看那三條邊延伸到得數值。具體難說就是一個點首先你要判斷它落在三角形的哪一條邊上。

❽ 地理金字塔圖怎麼看

典型的金字塔圖有3種1.擴張型2.靜止型3.收縮型.

❾ 請問這金字塔型的人口統計圖要怎麼看(地理)

順左逆右
該圖:水平線代表右側的文字和數值。
0-14看斜線;65以上看另一斜線。

❿ 地理上的等距年齡結構金字塔擴張型和老年型應該怎麼區分

因為中年的比例比剛出生的要大,也就是出生人口在減少,怎麼可能是擴張呢

閱讀全文

與地理題金字塔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