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工業空間布局有哪些問題

地理工業空間布局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2-07-24 13:05:25

⑴ 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氣候因素:氣候決定農業的分布,決定人口的分布,良好的氣候因素必然使該地區擁有眾多的人口,必然使使該地區出現各種工業成為可能.
地形因素:地形也會影響人口的分布,山地人口相對較少,而大平原人口則相對較多.人口的多少也會決定部分工業的分布.
海陸因素:河流因素會決定該地區的交通狀況,從而影響該地區的工業分布.例如:沿海、長江流域就有許多發達的城市,它們的發展主要依賴於該地區發達的海水運交通.
政治因素:人為的改變一個地區的交通狀況將會對該地區的人口分布發生影響,進而影響該地區的工業水平,政治中心也必然會有大量的工作人員以及相關的配套第三產業和輕工業、部分重工業.
戰爭因素:例如:蘇聯為了防止二戰的悲劇重演,將許多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都分布在西伯利亞,我國的國防工業也主要集中在四川雲南陝西等西部地區.
礦業因素:一個地區如果有豐富的礦藏,必然會有大量的采礦人員,以及配套的第三產業.在一個大型的礦產的周圍往往會形成城市,如海南的石碌、四川的攀枝花

⑵ 經濟因素對工業布局的影響有什麼

工業布局因素又稱工業布局條件。指影響工業空間分布過程與特點的因素或條件。主要有: ①自然因素。分為自然資源與自然條件兩類,它們是影響工業生產發展與布局的物質基礎和重要的外部條件。前者包括礦產、土地、水與生物資源等;後者主要有工程與水文地質、地形、氣候、陸地水文、自然災害(如地震、滑坡與泥石流)、生態環境條件等。 ②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地區已有的經濟基礎與經濟發展水平、運輸條件、勞動力條件、市場消費因素、經濟管理體制、區域政策、價格及稅收制信息網路的通達度度等。它們對工業布局、特別是工業企業選擇最優區位有著重要作用。 ③生產技術因素。包括生產工具(設備)和與它相適應的工藝流程與方法,以及勞動者掌握生產工具的技能,三者相互影響而又緊密聯系。生產技術進步會相應地改變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布局影響的程度。如地質勘探及礦物采選冶煉技術的進步,可擴大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減少工業布局對自然資源依賴的程度;能源利用與輸送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為工業在地域空間的廣泛分布創造條件。 ④心理、行為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業布局(如區位的選擇等)。 在工業布局過程中,上述各因素都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程度上綜合地起作用,故應將它們同各地區的具體條件相結合,進行深入細致的綜合分析,並通過一定的經濟指標計算布局的經濟效果,如單位基建投資、勞動生產率、原材料與燃料動力供應成本、各項運輸費用、環境保護費用、產品銷售成本與利潤等。工業布局諸因素對不同時期和各工業部門及企業布局影響的程度亦有輕重緩急之分,故應動態地研究不同歷史時期對該地區某工業部門和企業布局起決定作用的主導因素,亦即工業企業選擇最優區位的指向。如原料和燃料動力因素是影響當前中國鋼鐵工業及多數有色金屬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勞動力、市場和技術協作因素是影響多數輕紡工業部門及汽車、造船、機床、儀表、農機等布局的指向。

⑶ 高一地理必修2 高新技術產業區布局原因

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優化,但產業空間布局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隨著產業和生產要素向東部地區持續集聚,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日趨加劇。近年來,先後出現「民工荒」、「電荒」、「油荒」、「地荒」,環境資源承載壓力加大,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生存壓力顯著加大。與此同時,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遲緩,地區差距持續擴大,其資源優勢、勞動力要素優勢和市場潛力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陸地區遷移,開始出現明顯的產業區域轉移趨向。
從中西部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看,兩地區均以傳統的流通和服務業、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為主,為現代工業服務的金融、通訊和信息產業相當薄弱,現代化水平不高。
國家政策的相應傾斜等因素是形成東部地區與出口密切相關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較快發展的主要原因。中西部由於區位劣勢、資金不足、產業基礎薄弱等因素,首先發展的只能是資源密集型產業。
進入21世紀以來,東部及沿海地區為加快產業結構升級,開始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實行產業區域轉移,把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轉移擴散出去,以集中力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製造業。而中西部地區交通、通訊和能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制度環境、投資環境、市場環境大大改觀,其固有的區位劣勢在不斷弱化。外加低廉的土地、勞動力成本和豐富的資源,是大規模承接這種產業轉移的理想區位

高中地理 工業集聚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工業分散呢優缺點

一、工業集聚的優缺點:

優點:

①大規模和聯合企業生產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②可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縮短交通運輸線和工程管網,節省基建投資和降低生產成本;

③能綜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廢」資源,生產更多的廉價產品和減少污染;

④有利於專業化和協作化,便於生產經營管理;

⑤便於組織各種服務性與輔助性企業統一服務,減少社會消耗;

⑥便於男女職工適當搭配,可合理利用勞動力資源。

缺點:

①工業的集聚會使得當地的環境污染加重,不利於環境的保護;

②住房緊張,交通擁擠;

③環境達到飽和、地價工資上漲、用地用水緊張,出現爭奪公共設施的現象;

④產業需要升級。

(4)地理工業空間布局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1、工業集聚產生的原因

(1)受地區地理條件和工業組合因素的影響,各地區工業集中與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在合理限度內,都能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效果。

(2)隨著工業設備和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引起同類生產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對集中。

(3)由於聯合企業和工業成組布局能帶來外部經濟的節省,必然引起不同類型企業的相互集聚。

2、工業分散產生的原因

(1)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零部件,生產企業與產品組裝廠之間的分散。

(2)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種類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其各種零部件:生產廠家也可以分布在許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區、跨國的網路企業。

(3)老工業區用地、用水緊張環境污染嚴重,迫使部分企業遷出老工業區。

3、兩者的趨向:

因受地區地理條件和工業組合因素的影響,各地區工業集中與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在合理限度內,都能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效果。隨著工業設備和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引起同類生產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對集中;

由於聯合企業和工業成組布局能帶來外部經濟的節省,必然引起不同類型企業的相互集聚。從生產聯系角度來說是走向全球化,從生產規模角度是中小型企業會逐漸普遍,我國目前還缺少在世界范圍內有較強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所以工業分散是未來的主要努力方向。

⑸ 工業選址地理要素

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市場、勞動力、原料(資源)、動力(能源)、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l 除場地和水源外,一般對自然要素不要求更多投入,更加靈活

l 除了少數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甘蔗和甜菜製糖) 以外,一般不具有季節性

l 農業產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還可作為工業生產資料使用;工業產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一般作為生產工具設備使用

: 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布局工業的基本原則

由經濟效益角度考慮各工業的主導因素

原料導向型工業 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型工業 接近消費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 接近動力能源基地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接近廉價勞動力充足區

技術導向型工業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區

原料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原料產地

②原因: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原料運輸成本較高

③舉例: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

: 市場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消費市場

②原因: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產品運輸成本較高

③舉例: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

: 動力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動力能源基地

②原因:能源消耗量過大

③舉例: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

: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②原因: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

③舉例: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

: 技術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②原因:技術要求高

③舉例: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

: 從環境效益的角度布局工業的基本原則

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1) 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2)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3)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

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水源地及遠離河流上游

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從社會效益的角度布局工業(部分案例):多考慮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例如:(1)國防需求:我國20世紀50年代於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2)解決就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3)改革開放政策:80年代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4)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20世紀末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5)個人偏好: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當前變化比較明顯的工業的區位因素

1.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主要得益於科技及交通越來越發達

2.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

3.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4.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⑹ 工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響工業分布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它們工業的影響有什麼變化

工業區位指工業所在的地區和地理位置,一般來說工業區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價格、人口集聚所影響,次要受政策、市場、勞動力、原料、動力所影響。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具體如下: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經濟因素;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農業基礎、技術;
3、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什麼是工業布局,都有哪些影響因素

工業布局亦稱工業生產力或工業配置,是指人們通過規劃或其他手段,有意識地對工業生產力在全國或一個地區范圍內進行調整和再分布。工業布局與工業分布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繼承與被繼承的關系。
工業分布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自然結果,人們只能承認它、繼承它。工業布局必須以原有工業分布為前提和基礎,是對原有工業分布的再分布。
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科學技術條件;社會制度和重大社會歷史變遷。
1、自然條件包括資源條件、地質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等。其中,資源條件包括各種燃料、動力資源、礦物原料資源、各種生物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等。一定空間地域內的自然資源分布總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區蘊藏的資源種類不同,即使同類資源,在各地區的蘊藏量相差也很大,品位、豐度及開采條件亦各異。工業布局要盡量發揮各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做到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地質地理條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交通、通訊等,工業布局要依託一定的地理環境進行,要善於利用地質、地理條件為工業布局服務。氣候條件包括光照、濕度、氣流和降水等,氣候對工業生產有著程度不同的影響,要根據不同行業工業生產對氣候條件的要求進行工業布局。
2、經濟技術條件包括人口密度、勞動力資源、生產技術、工程技術人員比例、管理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特徵、生產協作條件、原材料、燃料、動力供應及交通運輸、通訊聯絡等公共工程的數量和水平等。工業布局要重點放在經濟技術條件相對好的地區,對不發達地區的工業發展,首先要創造適於進行大規模工業布局的經濟技術條件,特別是勞動力素質、交通通訊、觀念思想等的轉變。
3、科學技術條件包括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和水平,發達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大規模科技進步,都是工業布局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目前,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這一新技術革命將會出現電子計算機工程、外層空間開發、海洋工程、遺傳工程等相互聯系的產業群;同時,也會引起生產過程分散化和多中心化,生產內容多元化和小批量化等新情況,使工業的集中布局又出現了分散的趨勢。工業布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本國、本地區工業結構調整的科學技術來促進工業的擴張,實現工業布局的合理調整。
4、社會制度和重大社會歷史變遷主要指不同的社會制度,同一社會制度下的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和發展任務,這些都對工業布局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工業布局的變化往往和社會歷史條件的變遷緊密聯系著。當社會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工業布局應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努力追求優化效果、合理效果,即實現有條件的工業布局合理化。

⑻ 關於地理工業區布局在上風向和下風向的問題。求教。

地理我不太懂,就搜到這么多,你看看有幫助么~~~
風先吹到的地方位於上風向,後吹到的位於下風向 也可以說風吹來的方向是上風向,風是由上風向吹向下風向的。
上風與下風是相對概念,如:風從A點吹到B點,則A為上風,B為下風; 從B點吹到C點,則B為上風,C為下風。
一般來講居民區位於盛行風向的上風向而工業區位於盛行風向的下風向,這樣能夠保證工業區的廢氣不會逆風吹向居民區。建築是按照當地盛行風向來確定的,比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有污染的工業一般布局在盛行風向的垂直風向的郊外,而不是上風向。

⑼ 影響中國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說出四大工業區地理分布的共同點。(主要從地理位置考慮)

因素:國家政策,勞動力資源,礦資源,地理位置,水資源,等。
四大工業區:遼中南工業區,京津唐工業區,滬寧杭工業區,珠三角工業區。
共同點:交通便利,有利國家政策,豐富勞動力,豐富礦資源,地形因素等。

⑽ 高中地理知識:環境對於工業的布局有什麼影響

(1)從污染物的類型考慮,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部門應布里在居民區盛行風向下風地帶的郊外。
在季風區要布局在與當地主要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使工廠排放的大量煙塵、有害氣體不至於吹到居民區。在廠區與生活區之間應有綠化帶。以便凈化空氣。需要大量工業用水、又要排放大諳污水的工礦企業,工廠污水排放口要遠離水源地和河流上游、避免工廠排放的污水污染居民區的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
(2)城市工業布局要符合工業布局的原則。
如:用地規模小、無污染的工業可以有組織地擺放在城區;用地規模大,對大氣有輕度污染的工業可以布置在城市邊緣或近郊區;有嚴重污染、一時又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布置在遠離城市的郊區(具體地說,應布置在由於城市「熱島效應」造成的「城市風」范圍以外,)並考慮到盛行風向的影響。
(3)要有利於環境污染的區域綜合治理。
某些工業部門產生的「三廢」有可利用的部分,可在附近布局配套工廠就近加以利用,將污染物有效地控制在生產過程之中,使一個工廠的廢物成為另一個工廠的資源。達到「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的目的。如某地區,銅礦和煤礦資源都比較豐富,擬建銅礦冶煉廠,同時建火電廠為其提供電力。但銅礦冶煉廠排放的「廢氣」中,含有大企的二氧化硫,火電廠排放的「廢氣」中,有大覺的粉煤灰,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因二氧化硫是制硫酸的原料,而粉煤灰也可用來製造建築材料,所以在附近建硫酸廠和粉煤灰建築材料廠。
(4)還要考慮到地形的影響。
大氣污染嚴重的工廠不要布局在盆地或谷地中,耍布局在通風良好的地區,以免污染物難以擴散而造成污染事故。
(5)設置衛生防護帶。
在工業區和居民區之間設里防護帶,植樹造林。可吸煙除塵、凈化空氣,減弱噪音、美化環境。
(6)作無害處理。
建立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建立焚燒爐或深埋廢清;增加除塵裝置和化學手段,清除煙塵和有害氣體。
有些工業部門對環境有特殊的要求。如電子、感光器材、精密儀表、航天工業等,需要建立在空氣比較潔凈的地區。自來水廠應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周圍可種植防護林加以保護。

閱讀全文

與地理工業空間布局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