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請問三湘四水代表什麼地理位置

請問三湘四水代表什麼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2022-07-24 14:32:56

① 請問三湘四水指的是哪三湘哪四水

「四水」指湘,資,沅,澧;
「三湘」的說法卻很多,頗具影響和代表性的是瀟湘、蒸湘、沅湘之說,具體指湘江從廣西入湘到零陵與瀟水匯合後稱瀟湘,至衡陽與蒸水匯合後稱蒸湘,下游與沅水匯合稱沅湘。這一說法還有一個版本,即因湘江與灕江共同發源於廣西興安縣的海陽山,合流至興安縣後始向東西分流成湘江和灕江,有人把分流之前的合流部分稱為灕湘。由此又有灕湘、瀟湘和蒸湘的「三湘」之說。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媒體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 「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里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范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里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里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 「沅湘」之稱。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將「瀟湘、蒸湘、灕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只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字化傾向。我們沒必要太過較真,有個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② 什麼是三湘四水

湖南位於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湖南別稱「三湘四水」。而「三湘」、「四水」的稱呼其實都圍繞一個核心:洞庭湖。
「四水」比較容易理解,指的是湖南境內四條著名的河流:湘、資、沅、澧,最後都匯入洞庭湖。「四水」的概念基本沒有歧義。
而「三湘」得名其實也是因為洞庭湖在湖南境內獨特的地理、文化地位。由於洞庭湖地處湖南北部偏東,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為主,明顯不同於西邊和南邊的崇山峻嶺,地形決定了洞庭湖周邊區域的交通、歷史、文化都比較發達。這樣,洞庭湖輻射的平原、丘陵區域自古就相對比較發達,作為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名為「湘中」;而西部雪峰山脈一帶,名為「湘西」,南部靠近南嶺山脈的區域名為「湘南」。
這里要注意兩點,第一,「三湘」從一開始就是指湖南全境,而不是從湘江流域概念引申擴大而來,任何經過文人再加工的解釋內容,都只是原始含義的引申或誤解。第二,「三湘」概念里是沒有湘北湘東的,地理上靠北的長沙益陽岳陽等,歷史上都是稱湘中。(幼時常以為資江流域的益陽市在湘北,但是市區很多單位明明都掛著「湘中××廠」)
因此,「三湘」、「四水」,都是以洞庭湖為中心,描述湖南(洞庭湖之南)的地理特徵。

③ 三湘四水是指什麼

「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
「三湘」
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
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
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
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
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
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瀟湘二水滾滾流到
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
「三湘」。這里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
北大片土地。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
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
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范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
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
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
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
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里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
離騷》里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
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
」之稱。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將「瀟湘、蒸湘、灕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
。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
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④ 三湘四水,具體指的是什麼

「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三湘」是指「湖湘」——湘北湖區一帶、「潭湘」——湘中湘潭湘鄉為中心的地區。「瀟湘」——指零陵與瀟水流域。這是較為傳統的看法和說法,當然沒有包含「湘西」——以前是夜郎屬地。
我也好奇,找來供參考

⑤ 湖南為什麼叫三湘四水,為什麼這樣叫,三湘代表什麼,四水又代表什麼

因為三湘四水是在以洞庭湖為中心,描述湖南的地理特徵。

1、三湘代表什麼並未形成統一看法。

(1)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指湖南全境。

三湘得名於洞庭湖在湖南境內獨特的地理、文化地位。洞庭湖輻射的平原、丘陵區域是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名為「湘中」;而西部雪峰山脈一帶,名為「湘西」,南部靠近南嶺山脈的區域名為「湘南」。

(2)灕湘、瀟湘、蒸湘的合稱。

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3)下湘、中湘、上湘的合稱。

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在舊時,湘鄉為上湘,湘潭為中湘。

(4)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2、四水指的是湖南境內四條著名的河流:湘江、資江、沅江、澧水,最後都匯入洞庭湖。

(5)請問三湘四水代表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湖南省的歷史沿革:

遠在舊石器時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類活動。距今1.2萬多年前人類即在此種植稻穀,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開始在此過定居生活。

原始社會時,湖南為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一支)之地。

夏、商和西周時湖南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蒼梧,洞庭二郡。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

西漢初期屬於長沙國,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後,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時,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立湖南省,雍正元年(1723年)設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

中華民國時,湖南廢除府、廳、州,保留道、縣兩級。民國三年(1914年),湖南省設湘江道、衡陽道、武陵道、辰沅道四道,道下轄縣 。

民國五年(1916年),10月,省府裁撤武陵道 ,常德、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江、澧縣、安鄉、臨澧、南縣11縣劃歸湘江道,桃源、石門、慈利、大庸4縣劃歸辰沅道。湖南省分為三道,湖南劃分的三道一直延續到道制撤消。

民國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僅存省、縣兩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湖南省劃為九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各區轄6-10縣不等,並成立長沙市、衡陽市兩省轄市。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區、77縣,湖南省政府駐長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設置長沙地級市、1956年設置株洲地級市,以及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永州7個直屬專區,湘西行政區及所轄永順、沅陵、會同3個專區。

截止2017年9月12日,湖南省共計劃分為14個地區(13地級市和1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5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63個縣和7個自治縣。

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撤銷株洲縣,設立株洲市淥口區。以原株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淥口區的行政區域,淥口區人民政府駐淥口鎮學堂路1號。

⑥ 三湘四水中的三湘指哪裡五嶽九州中指哪九州

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 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 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 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劃分一

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山東、江蘇、安徽,地為紅色粘土。
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地為白壤。
兗州,起自黃河下游、濟水,涉及河北、河南、山東,地為黑壤。
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地為肥沃白壤。
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為潮泥土。
荊州,起自荊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為潮濕泥土。
豫州,起自中原、黃河下游,涉及河南、山東,為肥沃而硬的黑土。
梁州,起自華山、黑水,涉及陝西、四川、甘肅、青海,地為黑土。
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地為黃壤。
劃分二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荊州(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劃分三

豫yu州、青州、徐州、揚州、荊jing州、梁州、雍yong州、冀ji州、兗yan州。
豫州 字音同禹,地處中原,為河南的簡稱。華夏文明起源於河南,大禹依靠洛陽洛水中,神龜背馱的"洛書"才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青州 青為東方的代稱,青州居東方。東岳泰山居於五嶽之首,所以把九州比作「九宮格」,豫州居中,其他八州便如同八卦代表八個方位,而青州居東,便是除豫州外的首位,根據九州所處的地理位置,按照順時針方向從豫州至青州開始,依次為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豫州,中原。河南
青州,山東半島。黃河以南,泰山及其向東。
徐州,河淮平原。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揚州,淮河以南,長江下游。
荊州,湖北以及長江中游
梁州,秦嶺以南與四川盆地。
雍州,關中與隴西。甘肅和陝西一帶。
冀州,河北平原與山西高原。
兗州,黃河與濟水之間。
從上古大禹劃分九州起,延續至今,除了徐州、揚州、荊州、兗州以城市的身份孤立,其它州都消逝在時間洪流中。

⑦ 湖南的三湘是哪三湘

「三湘」是「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

三湘,湖南別稱。「三湘」得名雖然有很多說法,但大多是附庸風雅,其實「三湘」與「四水」合稱,都是指湖南的地理環境。

四水指湘資沅澧四條河流,且以最大的河流湘江而簡稱「湘」;三湘則是指秦滅楚時,湖南境域內基本就是楚之三郡洞庭郡(圖中湘中)、黔中郡(圖中湘西)和蒼梧郡(圖中湘南)。

秦滅楚後將洞庭郡和蒼梧郡合而為一,成為長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為秦黔中郡。後世以湖南境域基本為楚之三郡而稱為三湘。任何經過文人再加工的解釋內容,都只是原始含義的引申。

由於洞庭湖地處湖南北部偏東,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為主,明顯不同於西邊和南邊的崇山峻嶺。這樣,洞庭湖輻射區域是湖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名為「湘中」;西部雪峰山脈名為「湘西」,南部靠近南嶺山脈名為「湘南」。注意,「三湘」概念里是沒有湘北湘東的,地理上靠北的長沙益陽岳陽等,歷史上都是稱湘中。

湖南在歷史上全省曾分為三道,民國3年(1914年),湖南分為湘江道(駐長沙縣)、衡陽道(駐衡陽縣)、武陵道(駐常德縣)和辰沅道(駐鳳凰縣)。民國5年,省府裁撤武陵道,這時全省分為三道,一直延續到道製取消。

(7)請問三湘四水代表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媒體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

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

⑧ 三湘四水具體指什麼

「三湘」是「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

「四水」指的是湖南境內四條的河流:湘江、資江、沅江、澧水。

這里要注意兩點,第一,「三湘」從一開始就是指湖南全境,而不是從湘江流域概念引申擴大而來。第二,「三湘」概念里是沒有湘北湘東的,地理上靠北的長沙益陽岳陽等,歷史上都是稱湘中。

(8)請問三湘四水代表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湘江傳說

娥皇、女英,相傳為是中國古代華夏神話傳說中帝堯的兩個女兒,姐妹同嫁帝舜為妻。舜繼堯位,娥皇、女英為其妃。後來舜至南方巡視,死於蒼梧。

二妃往尋,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淚染青竹,淚盡而死,因稱「瀟湘竹」或「湘妃竹」。自秦漢起,湘江之神湘君與湘夫人的愛情神話,被演變成舜與娥皇、女英的傳說。後世因此又稱二女為「湘夫人」。

⑨ 三湘是指的哪三個地方

「三湘四水」

「三湘四水」代指湖南。

「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

「三湘」一詞的理解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自宋以來,人們多以「三湘」代指湖南。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也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概括湖南全省。

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里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范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少見的說法,那就是:「三湘」是「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里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里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詩人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之稱。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用「瀟湘、蒸湘、灕湘」作為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只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字化傾向。我們沒必要太過較真。

閱讀全文

與請問三湘四水代表什麼地理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