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非地帶性什麼意思

地理非地帶性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25 04:56:17

『壹』 高中地理~什麼時候是非地帶性現象

簡單說就是跟緯度,經度和海拔高度無關的分布,其引起的因素就是非地帶性分布。
圖中明顯跟海拔有關。
非地帶性又稱隱域性。是由非地帶性因素引起的無規律分布。海陸分布、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使地帶性分布規律變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鮮明,使自然環境更加復雜。
例如,由於岩石組成、地形起伏、地質構造等所引起的大的山地、高原、平原等都是典型的非地帶性自然綜合體;又如,在母岩、地形、排水條件等非地帶性成土因素影響下形成的隱域土,雖與一定的生物氣候條件相聯系,但其形成和分布都不受生物氣候地帶的嚴格制約。同樣,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響而形成的隱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帶內,夾雜在顯域植被中間,不形成獨立的植被地帶。

『貳』 什麼是非地帶性現象

地表自然地理現象的分布,並不都具備地帶性分布規律,由於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岩性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非地帶性分異的現象。非地帶性分異的現象及成因主要有:
1)地帶性自然帶的缺失。主要由海陸分布引起。如由於南半球相應緯度帶是海洋,沒有陸地,導致南半球缺失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
2)改變了地帶性分布的自然帶。①與地形起伏有關。如南美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側因地處西風帶背風地帶,形成了乾燥的巴塔哥尼亞荒漠;②與局部環流和洋流影響有關。同一自然帶,受暖流影響一側自然帶向高緯延伸且面積要廣闊一些,寒流一側則向低緯延伸。如歐洲西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向高緯度延伸到北極圈以北地區;而南美西海岸因受秘魯寒流影響,熱帶荒漠帶向低緯度延伸到赤道附近。
3)地帶性自然帶的空間范圍受到約束。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受地形起伏的影響。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各自然帶緊逼西海岸,其空間分布范圍受到極大的約束,而且與東部地區的自然帶阻隔,這是由於科迪勒拉山系分布於美洲大陸西部沿海地區的結果。
4)自然地理現象的斑狀分布。①局部岩石性質的變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中,由紫色的砂岩、頁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②局部水分變化。如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中呈斑點狀或條帶狀分布的綠洲。③局部水分礦化度的變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溫帶落葉闊葉林中,由於鹽分變大出現的鹼蓬草地。④局部地熱異常。如冰島,苔原是這里的地帶性植被,但在熱泉附近卻分布著草甸。

『叄』 什麼叫做非地帶性因素(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並不是所有事物都屬於地帶性的分布規律,這些地理現象我們稱之為非地帶性因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類:
1.海陸分布:如北半球高緯度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呈東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現象十分明顯,而南半球相同緯度絕大部分是海洋,故沒有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側卻是乾燥的巴塔哥尼亞沙漠。
3.局部水分變化:如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內的綠洲。
4.局部岩石性質的變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由紫紅色的砂岩、頁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
5.局部水分礦化度的變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溫帶落葉闊葉林中,由於鹽分變大出現的鹼蓬草地。
6.局部環流和洋流:如信風帶大陸西岸,因受離岸風及沿岸寒流的影響,在海岸帶形成沙漠。
7.局部地熱異常:如在冰島,苔原是這里的地帶性植被,但在熱泉附近卻分布著草甸。
8.人為作用:如在沙漠邊緣營造防護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上等活動都可以造成對地帶性規律的改變,等等。
非地帶性分布可由一種或幾種非地帶性因素影響所致。如湖泊、沼澤這種非地帶性分布就是在地勢低窪和水濕這兩種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總之,這些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使地帶性分布規律變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使自然環境顯得更加復雜。

『肆』 地理環境的非地帶性分布現象是什麼

地帶性分布就是在正常情況下該出現的它出現了這種氣候,非地帶性分布就是里外現象本來按規律來說這里不是這氣候的但是形成 這氣候
就像澳大利亞東北側的熱帶雨林氣候,是由於附近的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的作用,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由於高原的地形抬升作用溫度較低降水較少形成了,如果不是東非高原的話此地應同剛果盆地一樣是熱帶雨林氣候

『伍』 非地帶性與地帶性是什麼

地帶性指自然環境各要素在地表近於帶狀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遞變的規律性.包括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
非地帶性與地帶性對應,指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綜合體不按或偏離地帶性規律的特性,或僅指不呈帶狀分布的地方性差異.
詳見網路「地帶性」、「非地帶性」.
(一)地帶性因素
太陽輻射能分布因緯度而不同,氣候主要受緯度因素制約,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一般都呈帶狀分布.所以氣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稱為地帶性因素.地帶性規律就是受地帶性因素影響而表現出來的,其中氣候是地帶性因素中的主導因素.
(二)非地帶性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海陸分布、地形、岩石等,它們的分布與太陽輻射能沒有聯系或沒有直接聯系,而是受內力因素、主要受地質構造控制,其分布不成帶狀.所以海陸分布、地形和岩石等,稱為非地帶性因素.地形是非地帶性因素中的主導因素.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兩者是有聯系的.例如,地形隆起對地帶性因素有一定干擾作用,海南島自然地理景觀的地域分異主要是由於水分的地域差異而引起的,而水分的地域差別就是由於非地帶性因素——地形隆起影響.岩石屬於非地帶性因素,但岩石風化過程以及形成的鬆散風化殼的分布,又受到地帶性因素影響.由此看來,自然環境受帶性和非地帶因素影響.自然環境特徵是由這兩組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
(三)非地帶性現象
自然現象並不都是由地帶性規律支配,並非所有自然現象都呈帶狀分布.例如,湖泊、沼澤等的分布就不是帶狀的,它主要受地形因素影響.凡是有局部窪地,即可積水成湖;局部窪地、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過高、土壤過濕,就可以形成沼澤和沼澤土.平原地區有湖沼,山地區域也有湖沼分布;低緯度地區有湖沼,高緯度地區也有湖沼.所以湖泊、沼澤和沼澤土等的分布,都屬於非地帶性現象.當然,湖泊、沼澤的形成與氣候因素也有一定關系,例如氣溫低、蒸發量小,更加有利於沼澤的產生.

『陸』 什麼是非地帶性因素

問題一、何謂非地帶性因素?

解析:地帶性現象是符合一定的分布規律的現象。地球表面並不是所有事物都屬於地帶性的分布規律,如海陸分布、地質構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備地帶性規律的因素,叫做非地帶性因素。它干擾或破壞了地帶性分布規律,造成地域分異的地方性差異,這種變化叫做非地帶性,如綠洲的分布,是呈現為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帶性。

問題二、非地帶性因素有哪些?

解析:總的來說,非地帶性因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類。

1.海陸分布:如北半球高緯度的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呈東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現象十分明顯,而南半球相同緯度絕大部分是海洋,故沒有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側卻是乾燥的巴塔哥尼亞沙漠。

3.局部環流和洋流:如信風帶大陸西岸,因受離岸風及沿岸寒流的影響,在海岸帶形成沙漠。又如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緯度范圍到達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4.局部水分變化:如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內的綠洲;局部水分礦化度的變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溫帶落葉闊葉林中,由於鹽分變大出現的鹼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質的變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由紫紅色的砂岩、頁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熱異常:如在冰島,苔原是這里的地帶性植被,但在熱泉附近卻分布著草甸。

7.人為作用:如在沙漠邊緣營造防護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動都可以造成對地帶性規律的改變等等。

問題三、地帶性因素與地帶性因素有何關系?

解析:兩類因素的關系,明顯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非地帶性因素疊加在地帶性因素之上,使地帶性分布規律變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

2.地帶性因素影響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是局部的、特殊的。如澳大利亞大陸,其東部受大分水嶺的阻擋和沿岸暖流影響,分布著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森林,但從整體講,地帶性因素起主導作用。

3.在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形成了復雜的地理環境。如我國處在同緯度的兩廣地區和橫斷山區,前者因受東南季風影響,屬於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後者因受地形影響而成為高山植物區。地表各地的地理環境都具有所在地帶的地帶性特徵,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具有非地帶性特徵,使自然環境更加復雜

『柒』 地理中什麼是非地帶性規律

你好,上面已經很詳細了。我簡單解釋一下。要弄清非地帶性就要先把地帶性弄清楚,其他的都屬於非地帶性。地帶性是指自然環境各要素如氣候,生物和土壤等,在地表呈帶狀分布,沿一定方向遞變的規律性.包括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緯度地帶性:熱量分布和緯度有關,越靠近赤道越熱,越遠越冷。經度地帶性:我國受海洋的影響,越往內陸影響越小,和經度基本一致垂直地帶性:一般是高山,海拔越高越寒冷。好,這三種地帶性是普遍分布的,一般都要遵從,除此之外的都是非地帶性規律(只對局部影響)比如地形,洋流,地熱(冰島不結冰)以及一些人為因素等。

『捌』 地帶性,分異規律,和非地帶性分有什麼區別

非地帶性是受非地帶性因素(如陸地形狀,地形,洋流及地質作用等)影響形成的分布規律。地帶性是理論上根據自然因素該出現的自然現象。

地帶性:自然環境各要素在地表近於帶狀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遞變的規律性。包括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自然地理學中專指緯度地帶性。緯度地帶性決定於太陽光熱因地球形狀及其公轉與自轉運動而產生的自赤道向兩極遞減的規律。

非地帶性,通常指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及其構成的自然綜合體。在地表因受海陸差異、地勢起伏、大地構造和岩性組成等因素的影響,形成與緯度地帶性相異的各種地域分異現象。干濕度地帶性、垂直帶性以及地勢地貌分異等都可看成是非地帶性的表現。

地域性分異規律的分類:

經度地帶性規律,又稱之為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離海距離的增加,水分在減少,地域環境出現差異,這種差異主要建立在水分變化的基礎上。

垂直地帶性分異:又叫從山麓到山頂的地域分異,跟地帶性規律相對應的叫非地帶性規律,如東非高原雖地處赤道,卻並不是熱帶雨林。

自然地理環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在某個確定方向上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確定方向上表現出差異性,因而發生更替的規律。

『玖』 地理資源分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怎麼理解啊

地帶性是緯度地帶性的簡稱,即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其能量來源於太陽輻射,表現為熱量的差別,真正的地帶性規律只有緯度地帶性;

非地帶性則是非緯度地帶性的簡稱,包括干濕度地帶性(有些材料稱為「經度地帶性」,要注意這種稱謂沒有反映出規律的實質)、和「垂直地帶性」,雖然也叫「地帶性」,但其實這兩者都屬於非地帶性,不可望文生義。非地帶性的能量來源是地球內能,所以像海陸變遷、海陸分布導致的地域差異,即所謂「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都應該屬於非地帶性。

垂直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綜合體大致沿等高線方向延伸,隨地勢高度發生垂直更替的規律。它同時受到兩種基本地域分異因素作用,是疊加了地帶性影響的非地帶性在地表垂直方向的具體表現,即垂直地帶性與緯向地帶性及經向地帶性相互作用共同支配著自然地理環境三度空間地域分異,被合稱為「三維地帶性」。

地帶性是緯度地帶性的簡稱,它有確定的含義和具體的內容。有些人只從字義上理解,把地帶性包括緯度的、經度的和垂直的三種分布,這是不妥當的。

還有應該指出,以上所討論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綜合體」,包括你題中所言「地理資源」。

閱讀全文

與地理非地帶性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