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風水地理學真有作用嗎
其時你可以想想,如果這門學問完全沒有價值,全然是迷信的話,那為何能流傳千年依然有人相信呢?不要不了解的事物,在不去接觸之下便全部視之為封建或迷信。好比中醫與外國人一般,他們不懂穴為這東西,也看不見穴位,便當成你們是無可救葯的迷人一樣。但值得尊敬的是,外國人還會去研究為什麼....?反觀中國人自己的東西,自己卻一昧的當成是迷信。好像把這些東西全部踏在腳下,就能顯得自己是有文化、學問的知識分子般。這跟無知差不多。你還不錯,起碼你會提出問題來。
⑵ 地理風水學如何入門
想學風水就要看你學習的目的,看陽宅?陰宅?還是算命?其實這些都存在一點通性,也有《易經》、《八卦》繁染出來的,比如九星是風水中是一門~但也有好幾門不同的學術,長生學就說九星是一種謬論,關鍵在於你能不能遇到好的師傅,不是說在街上隨便買幾本書看著就是風水師了,那麼容易學到的就不是什麼智慧了,那麼容易出版的就不是什麼好書~
例如分金吉度、水法來說也分N種門派~要學的東西有羅盤每層的用法,這個可以看《羅經透解》這書,雖然有錯的地方,但都大同小異。入門是60花甲~然後天乾地支相生相剋相刑~各種五行的用法(五行有十多種,如玄空五行、納音五行等),然後就是24山坐向啊~水法啊~明氣啊~分金啊等~當然選擇九星學還要理解河圖洛書,但個人的學派里是反對九星學說的,認為用九星的是害人(但現在用九星的灰常多)~
如果想學帶兵再學奇門遁甲(貌似現在沒什麼用了),陳子性那本原書感覺不錯,但不是大街有賣的那本,那是翻N抄版,不如不看,聽說峨眉山有原書。日家來說感覺彭家有一書真不錯,現在我有這本書,裡面的六丁六甲之術真神,每用每應驗,例如我做過一個墳,書說當日時辰到了會有一對鴛鴦飛到墳堂中心,開始不信想驗證下看看,結果真來了,在場的人都傻了眼~
好~就先說這么多~如果想學習玄學就必須先找個真有實力的人拜師,大街上的書看壞人的,不如不學~
⑶ 誰能介紹下地理風水知識
風水學總結就是擇地學,如何選擇更適合的棲息地,如何讓棲息地更適合棲息。
風水總括為:龍,穴,砂,水,向
1.龍:靠近水的山為龍,平原之地的龍一般指水流和地勢的走向,龍脈就是指山的走向,起伏和變化
2.穴:指穴場,穴位,也就是能藏風聚氣之地,也就是適合棲息之地,點穴就是尋找能藏風聚氣的適合棲息的地方
3.砂:指穴場周圍以山為主的陽性事物,高一寸則為山,低一寸則為水,前山為朱雀,後山為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寧可青龍長千丈,不可白虎抬頭望),砂主要協助輔助穴場藏風聚氣之用
4.水:山管人丁水管財,無山不藏風,無才難聚財,水是龍之血脈,砂水交融,陰陽交合。可見水的重要性
5.向:指穴的朝向,旺向管富貴,生向管子嗣,好向迎精氣,反向納寒濁。
⑷ 學風水,要先學什麼基礎的東西
人類一直在追求和平的環境和健康的體魄,然而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的,一些看似不相乾的事,卻往往聯系得如此緊密,大大超出了人類現有的認識水平。對於許多民族和國家的人來說,不會認為自身的健康和自己的住宅以及過世家人陵墓的方位、地勢等問題有太大的關系。但在中國,這個問題已經歷了數千年的驗證。也許用全息論的觀點,可以做出一點勉強的解釋。
前言
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內容繁多,其中包含的「風水學」更顯得博大精深,為中國炎黃子孫幾千年來的經濟、文化以及科技的發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像一顆燦爛的明珠,永放光芒。自古以來,人們用風水知識進行趨吉避凶、解除病苦和貧困,乞求子孫的繁榮、福祿的旺盛、仕途的順昌、爵位的升遷等方面,均依賴選擇、改變風水來實現。因此,古人總結為:風水之道「奪神功,改天命。」風水知識浩如煙海,筆者只能以所學之微不足道與各位同仁交流。
一、風水學的基本含義
二、談風水學的起源及其歷史發展
三、淺談風水知識的基本內容
(一)形勢
(二)理氣
四、羅盤的發明和應用
五、風水對人體生命的影響
六、學習風水的現實意義
一、風水學的基本含義風水這一名字起始於中國晉朝託名為郭璞(公元276——324年)所著的《葬書》。書曰:「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又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夫土者之體,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在這以前人們把風水文化稱為堪輿學。《玄靈修真辭典》中說:「堪輿,屬傳統文化方術之一,堪輿風水之術,在我國民間流傳較廣,①天地的代稱,《淮南子》許慎註:「堪,天道也。輿,地道也。」②即風水,指住宅基地或墳地形勢,也指相宅、相墓之法。還可理解為:堪者仰觀天象,輿者俯察地氣。《辭源》說:「風水,指宅地或墳地的地勢,方向等。」《辭海》說:「風水。也叫堪輿。……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一種學問。風水理論的核心是人,它追求的目標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與統一。在天、地、人三者之間,既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又不偏廢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注重天時、地理、人和之間的協和自然美。故有人又稱風水學是「地球磁場與人類關系的學問」,也有人稱它為「美學」,還有人稱它為「環境學」、「元素學」、「軟科學」等等。其范圍包括住宅、宮室、寺觀、陵墓、村落、城市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稱為陰宅,涉及人居住方面的稱為陽宅。風水對居住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基址的選擇,即追求一種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滿足的地形條件;二是對居住形態的處理,包括自然環境的利用與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選擇,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三是在上述基礎上添加某種符號(即理氣),以滿足人們避凶就吉的心理需求(摘《風水探源序》)。風水學有時還叫地理風水或簡稱地理學,很早以前還有稱其為青烏、青烏術的等等。
二、談風水學的起源及其歷史發展 中國人對地理風水的意識產生很早,「上古之時,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在那種危機四伏的自然條件下,人們先以樹木為巢舍,後來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中,首先對居住環境進行了改造。大約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遺址,「選址多位於發育較好的馬蘭階地上,特別是河流交匯處……離河較遠的,則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遺址就座落於渭河的支流滻河階地上方,地勢高而平緩,土壤肥沃,適宜生活和開墾。由此可知,那時的部落對居住環境已有所選擇,並且這種選擇是建立在對地理環境和風水知識有所認識的基礎之上,懂得居住方位與日照和風寒的關系。如半坡中間的房子朝東,圍繞大房子氏族成員的房子多朝南,即表現出「喜東南,厭西北」的特點,遺址四周有防禦性豪溝;溝北、南有公共墓地,居住與墓地分開(《風水探源》)。
到了殷周時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劉率眾由邰遷豳,他親自勘察宅塋,「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詩經?公劉》)
到了戰國與先秦時期,是風水理論的形成時期,司馬遷《史記?樗里子傳》載:戰國秦惠王異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選地於渭南章台之東,預言:「後百歲,是當有天子宮夾我墓。」至漢興果然,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反映了當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選擇規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記》,成為風水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漢代時,人們已將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對宇宙總體框架認識的理論體系。這個框架是風水學的理論基石,對風水的應用與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使風水由以前人們只是用於卜宅、相宅的機械活動,升華到理論階段。這時的風水理論不但包括了擇地,而且包括了擇日,王充《論衡》中對擇日的論述甚為精闢,已有了「太歲頭上不敢動土」的理念。秦漢時期有關風水的專著,除《葬書》外,見於《漢書藝文志》的還有《堪輿金匱》、《宮宅地形》等。這些書已被失傳,今日無法找到。
魏晉南北朝時代,風水理論已經逐漸完善,如託名郭璞的《葬書》一直被推崇為風水理論的「經典」。同時他還著了《葬書錦囊經》。當時的風水師也頗受推崇,如管輅以占筮、相術、相墓著稱於世,據說他經過魏將母丘儉的墓,曾「依樹哀吟。」人問其故,曰:「樹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誄雖美,無後可守,玄武藏頭,蒼龍失足,白虎銜屍,朱雀悲哭,四危已備,法當滅族。」後來果然應驗。郭璞之母死後,他選地於暨陽的一塊地安葬,四周全為水,有人認為地方不好,水一漲就會淹沒墓地,郭璞預言以後此地大水乾涸。果然過了不久,大水退去,墓四周幾十里都成了上等良田,從此郭璞名聲大震,後來人們因郭璞著《葬書》被推崇為風水祖師。
唐宋時期,風水學普及最突出的表現是《葬書》的流行、羅盤的廣泛使用。《青囊奧語》的誕生,使風水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理論,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和流源。這是由當時的歷史環境和科學的發展所決定的。隋末到唐時,李播、李淳風父子作《天文大象賦》、《大衍歷》、李淳風負責編篡的《晉書》、《隋書》中的天文志等諸多的天文書籍,皆對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詳細的描述,使風水之學與天地相對應。在地理學上則興起了對山川地形進行考察的熱忱,從而促進了風水學理論應用於對山川地形的踏勘。唐代高僧一行在公元710年就提出了磁偏角的敘述。李淳風、禪師一行因此而被後世尊為風水一代宗師。
唐代佛道盛行,與風水學互相滲透,尤其是道家「氣」的學說,以及《易經》、太極、陰陽、八卦等理論,成為後期風水學的理論核心。
新的風水理論十分繁雜,總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流派。一是江西派稱為形勢派,也叫巒頭派;二是福建派稱為理氣派,也叫宗廟派。江西派肇於贛州楊筠松、曾文迪、賴大有、謝子逸等名宗師,其專以山川的起止為主體。以龍、穴、砂、水、向相配為內容,楊筠松被尊奉為風水祖師,後世稱其為楊救貧,名益,簡稱楊公。揚公是竇州人,掌靈台地理之官,金紫光祿大夫,遇黃巢起義時,竊風水禁書《玉函經》秘本逃隱民間。後來他著有《疑龍經》、《撼龍經》、《葬法十二杖》、《青囊奧語》等。為風水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書一直被推崇為至寶。理氣派也叫理法,是從時間和空間上考察人體與地理、氣候、地極、磁波等變化的關系。之交派在實踐中總結出形勢為體,理氣為用,體用結合的道理。
到明清時代,風水發展到了極點,風水活動遍及民間及至皇室。明朝開元時的劉伯溫就是一位風水大師,他對風水學也有很大的影響。後期蔣大鴻對地理風水在楊公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個新的階段。所著《地理辯證》是以挨星為理氣的主要內容,為近代風水理論的經典。清末沈竹礽大師又著《沈氏玄空學》,對蔣公的理論作了深入淺出的著述,已被尊為當今風水理論的重要經典。明清兩代風水論著繁雜紛呈,偽書泛濫,使初學者無所適從,常因真偽理論的矛盾而被困惑。常言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因為偽書得以盛行一時,江湖術士流行,為民間造葬行術,帶來了中國近代史上腥風血雨的大悲盪。
從本質上看,風水學產生於生活和農業生產的需要,其理論來源於人們長期觀察自然和改造自然地理環境的實踐,因而其理論與應用都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並被證明是科學的。
⑸ 什麼是風水地理學
風水學起源於我國古代,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一門綜合了哲學、地理學、生態學、建築學和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自然科學。集陰陽、數理、五行、天道、八卦而成的術數大綱.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順應自然的同時,創造出良好的居住與生存環境,贏得最佳的天時、地利與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易經》的中心思想是簡易、變易、不易。易者,變也。順應自然,改變現狀是「易」的精髓所在。人類從原始社會開始就不斷地改變居住環境,以變求生存,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文明社會。我們研究應用風水學的目的就是在繼承古老文化的同時,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對人類的不良影響,發揮風水學的靈動性,使天道、地道、人道達到和諧完美的境界。
⑹ 什麼是風水地理學,有誰清楚可以介紹一下嗎
你好,大家都知道風水是門學問,它包括東西多得很,風水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並且在如今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而沒有被淘汰,也就是證明著風水有著它自己的存在的意義,所以說它不是一個迷信說法,那麼什麼是風水地理學,下面就來了解看看。 風水學講究藏風聚氣,山環水抱,地理風水點穴遵此原則,但是在風水師的眼中,相應地,世界上也沒有十全十美的龍穴砂水。倘若點穴能一矢中的,受正千里來龍所引導而來的後氣,即正受.必定享福深厚而久長.雲:「特至為正受之穴世罕有;萬水千山給我墳,兒孫慶澤壤久.」亦雲:「正龍正受,寶貴長久.」 地理風水點穴基本知識 四山高則畏壓,穴當高; 四山低則畏風,穴當下; 朝山伏則穴下,朝山聳則穴高; 朝山近則穴高,朝山遠則穴下; 龍虎低則穴下,龍虎高則穴高; 龍有力則倚龍,虎有力則倚虎; 左單提則左挨,右單提則右插; 堂水聚右則右插,堂水聚左則左挨; 地理風水尋穴證秘訣 古經雲:「覆宗絕嗣,多因水盡山窮.滅族亡家,總是山飛水走不問何方,允為凶兆.」意思是說山窮水盡,山飛水走之處,均不適宜立墳安葬的. 點穴先尋穴證,凡真穴結穴處,必有朝顯的佐證。在穴前四周,要朝山秀美,兩旁龍虎砂環抱有情,明堂水聚勢旺,三者當推朝山為最要,穴前之山叫朝脈,以近案有情為主,朝山高則宜穴高,朝山低則宜穴低。朝山近鞏被凌壓,穴宜上聚;朝山低鞏防氣散,宜就下砂尋穴。 尋龍點穴中的龍亦即山脈也.按其所處地貌形態有高崗龍,平崗龍,平洋龍之分.山脈或起或伏,或躍或騰,或盤或距.山脈可以渡海,過湖,穿田,過峽,起伏升空,可以渡海,過江綿延數千公里.如我市龍脈皆從大別山而來,綿延百里,渡過長江逆江而來,止結於西山 龍或隱或現,或斷或續.龍導生氣行走,氣隨龍脈行轉.龍長生氣亦雄厚,龍短氣亦短.所謂「千里來龍,千里結穴;百里來龍,百里結穴」.是也. 術家按龍脈起伏形成,將山脈綜合概括為如下九種: 一回龍 :形勢盤旋,回首舐尾,如盤蛇,如虎之擺尾. 二騰龍 :形勢高遠,險峻聳立,如騰如躍,如人之奮起. 三降龍 :形勢聳秀,從天而降,或落於平原,或落於山崗. 四生龍 :形勢秀美,生動活潑,形態婉轉,活靈活現. 五飛龍 :形勢奮翔,如鷹展翅,騰空而起,飛翔雲端. 六卧龍 :形勢蹲踞,安穩止息,如眠如弓,如虎伏,如象駐. 七隱龍 :形勢跌宕,脈理隱延,或隱呀藏,或斷呀續. 八潛龍 :形如潛伏,或潛於水,或沉於田野,蓄勢待飛 九游龍 :龍形張牙舞爪,行龍擺尾,左竄右行,無意停頓. 以上關於風水地理相關事項就介紹到這,這邊友情提示一下: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對人類的不良影響,發揮風水學的靈動性,使天道、地道、人道達到和諧完美的境界。大概就是這些了,以上內容可供參考哦,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覺得給力的話豎個大拇指唄,祝你生活愉快。
⑺ 請問風水學入門知識有哪些,有誰比較了解可以說一下嗎
你好,風水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並且在如今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而沒有被淘汰,也就是證明著風水有著它自己的存在的意義,風水學在我國可謂人盡皆知,他是古賢智慧的結晶,因為風水學總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規律。風水學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那麼風水學入門知識有哪些,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你可以參考看看的。 1.中國風水學是一門大學問。風水主要是由陰宅與陽宅這兩個大的部分組成。中國風水在廣闊的意義上基本是地理學、氣象學、生態學、規劃學和建築學的一種綜合的自然科學。其中包含著深繁復雜的思維理念,中國人的許多行為也與此相應,這是易理易構;包含著系統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形法"和"理法"系統地概述了中國五千年來的風水系統。 2.在現代中國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里,從皇宮到民宅,從城市到鄉村,依然保留著血多風水古建築,是中國風水文化的傳承與歷舊。那麼,小編會有一個疑惑,中國風水學到底是屬於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屬於現今發達的科學技術?可能這還是一個尚未有答案的問題,因為研究者們無法從現代單一學科的角度對它做一個簡單純粹確定的定義。 3.由此,中國古代的風水大師發明了中國獨有的風水操作工具——羅盤。天地人三者合一是中國風水學的核心內容。中國風水重在協調建築的選址、方向、格局與自然天道、人類自身命運幾者之間的關系。現代中國提倡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即"天地人合一" 的原則,斥責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無休止的破壞與無止境的索取。 4.人們應注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順應並按照自然規律辦事,風水也指導人如何按照自然環境的指引來解決建築的選址乃至建造,所以有了現在我們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各具風味的城市布局、建築形式及建築景觀,從自然環境的不同來建造我們的家園,使其在自然的美麗上更多添一層人類印記的魅力,在歷史建築美學、風水學上永流傳。 以上關於風水學入門知識就介紹到這,其實風水學入門是比較簡單的,但是若是想要學精就非常困難了,除非大毅力的人苦心鑽研十幾甚至數十載方能成為大師。大概就是這些了,以上內容可供參考哦,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覺得給力的話豎個大拇指唄,祝你生活愉快。
⑻ 風水基礎入門知識是什麼
一、八宅風水學
八宅水風學是嚴格地將一個宅第分為八部分。分別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和西北方。從風水學理論上講,這些方位對某些人來說,有些方位是很吉利的,而另一些方位則是不吉利的,這需要通過研究個人的命卦而定。
二、 八宅與八卦
分別是震、離、兌、坎、巽、坤、乾、艮。家宅的八個方位分屬八個卦象。分別是:東方屬震、南方屬離、西方屬兌、北方屬坎、東南方屬巽、西南方屬坤、西北方屬乾、東北方屬艮。
三、 宅向與卦象
我們根據八宅風學的原則,看一個宅第的坐向就可知道這個宅第屬什麼卦象。如何決定坐向呢?那是按大門所向的方位決定。我們站在屋內,面向著大門,所面向的方位便是「向」,而與「向」相對的方位便是「坐」。例如,大門向西,則宅坐東;大門向東南,則宅坐西北;大門向西北,則宅必坐東南,如此類推。坐與向的方位一定是相對的,不管宅第的屋形如何,都沒有例外。
我們看看宅第坐於何方,便能夠知道此家宅到底地屬哪一卦,即屬於哪一宅,這些宅的分類共八種,分別是:
1、 坐東方的宅第是震宅,大門向西。
2、 坐東南方的宅第是巽宅,大門向西北。
3、 坐南方的宅第是離宅,大門向北。
4、 坐西南方的宅第是坤宅,大門向東北。
5、 坐西方的宅第是兌宅,大門向東。
6、 坐西北方的宅第是乾宅,大門向東南。
7、 坐北方的宅第是坎宅,大門向南。
8、 坐東北的宅第是艮宅,大門向西南。
這便是按照八種卦象而定的八種宅第,這樣讀者就明白這為什麼被稱為「八宅風水學」了。
在八宅中,可分為東四宅和西四宅。東四宅分別是震宅(坐東向西)、離宅(坐南向北)、巽宅(坐東南向西北)、坎宅(坐北向南)。西四宅則是乾宅(坐西北向東南)、兌宅(坐西向東)、艮宅(坐東北向西南)、坤宅(坐西南向東北)。
讀者必須記熟東四宅和西四宅的分類,這是八宅風水學的基礎中的基礎,對以後的學習很有用處。
四、命卦與宅卦
知道了什麼是東四宅什麼是西四宅後,便需要知道一個人的命卦是不是和自己家宅的宅卦配合,互相配合則吉,不配合則凶,以下將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教讀者找出計算命卦的方法,希望讀者能好好掌握。
計算一個人的命卦,必須先從《後天洛書》說起。《後天洛書》是一幅十分簡單的圖像,相傳在中國的夏朝時代,有一隻神龜從洛水浮出,它的背上分成九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組數目:一點白色近尾部,九點紫色近頭部,四點碧色在背的左方,二點黑色在背的右方,六點白色在近右足處,八點白色在近左足處,三點碧點在左肋,七點赤色在右肋,背中央有五個黃點,有一口訣把上述九組數目組織起來,便於記憶。「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十居中。」這九組數子不但可用來計算命卦,它還是其他各類術數和風水學的基礎。
除中央的五數外,其他八組數都與卦象相配合。分別是:一屬坎;二屬坤;三屬震;四屬巽;六屬乾;七屬兌;八屬艮;九屬離。
一個人的命卦是根據出生年月計算的。每一年出生的人都的不同的卦象,所謂「一年」,並不是由農歷一月一日到年底大除夕,也 不是由陽歷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而且由一年的立春到翌年的立春前夕。
命卦的卦象計算方法,其原理較精細,在此從略,筆者可在以下列出一百年裡找出每年出生的人的命卦所屬,而男性與女性是不同的。再強調一遍,「一年」是指由立春日到翌年的立春日前夕,若忘記此一原則,便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1901年,辛丑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02年,壬寅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03年,癸卯年,男性屬兌卦,女性屬艮卦。
1904年,甲辰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05年,乙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坎卦。
1906年,丙午年,男性屬巽卦,女性屬坤卦。
1907年,丁未年,男性屬震卦,女性屬震卦。
1908年,戊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巽卦。
1909年,己酉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10年,庚戌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11年,辛亥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12年,壬子年,男性屬兌卦,女性屬艮卦。
1913年,癸丑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14年,甲寅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坎卦。
1915年,乙卯年,男性屬巽卦,女性屬坤卦。
1916年,丙辰年,男性屬震卦,女性屬震卦。
1917年,丁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巽卦。
1918年,戊午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19年,己未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20年,庚申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21年,辛酉年,男性屬兌卦,女性屬艮卦。
1922年,壬戌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23年,癸亥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坎卦。
1924年,甲子年,男性屬巽卦,女性屬坤卦。
1925年,乙丑年,男性屬震卦,女性屬震卦。
1926年,丙寅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巽卦。
1927年,丁卯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28年,戊辰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29年,己巳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30年,庚午年,男性屬兌卦,女性屬艮卦。
1931年,辛未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32年,壬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坎卦。
1933年,癸酉年,男性屬巽卦,女性屬坤卦。
1934年,甲戌年,男性屬震卦,女性屬震卦。
1935年,乙亥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巽卦。
1936年,丙子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37年,丁丑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38年,戊寅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39年,己卯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40年,庚辰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41年,辛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坎卦。
1942年,壬午年,男性屬巽卦,女性屬坤卦。
1943年,癸未年,男性屬震卦,女性屬震卦。
1944年,甲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巽卦。
1945年,乙酉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46年,丙戌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47年,丁亥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48年,戊子年,男性屬兌卦,女性屬艮卦。
1949年,己丑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50年,庚寅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坎卦。
1951年,辛卯年,男性屬巽卦,女性屬坤卦。
1952年,壬辰年,男性屬震卦,女性屬震卦。
1953年,癸巳年,男性屬坤卦,女性屬巽卦。
1954年,甲午年,男性屬坎卦,女性屬艮卦。
1955年,乙未年,男性屬離卦,女性屬乾卦。
1956年,丙申年,男性屬艮卦,女性屬兌卦。
1957年,丁酉年,男性屬兌卦,女性屬艮卦。
1958年,戊戌年,男性屬乾卦,女性屬離卦。
1959年,
⑼ 風水地理學是什麼 有哪些原則
一般我們所說的風水它主要遵循三大原則,分別是:太極泛存觀;場氣萬有觀;場氣導引觀。
1、太極泛存觀:風水學認為,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築、一戶住宅,一個房間等,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築布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築組群的太極,建築群布局,應以地形方整、太極完整為宜。不宜缺殘某部分建築的位置,建築地段布局應十分注意太極圖的場氣效應。
2、場氣萬有觀: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於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於對氣的趨,避。物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現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一樣,場氣也是萬有的。一幢建築可以我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築群,場氣可能劇變。
3、場氣導引觀: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於民生,利於接納大場氣。
風水地理學既是一個整體又是兩門學問,從古代來說,我們會說風水是迷信,但是在現代來說,我們知道風水有結合地理知識,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反映,我們就可以相信了。當然,我們也不能全盤吸收,要有所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