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古代地理常識怎麼記

古代地理常識怎麼記

發布時間:2022-07-25 11:18:26

㈠ 有哪些基本的歷史和地理常識

歷史知識超級多,像一本書一樣,不能發過來,網址http://www.sne.net/a7/yuandzyk/tiku/1/16/total.htm
地理的也超級多,我只能給你發一部分
地理知識復習提綱(一)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於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盪。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沿岸的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後(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並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山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17、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一、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1、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4、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19、自然資源 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20、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乾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總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23、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佔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特別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歐洲為2%;亞洲為15%;北美洲為10%;南美洲為17%;大洋洲為14%;非洲為27%。

26、世界人口的遷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遷移的規模變小,人口遷移主要以三種形式為主。第一種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質人才由發展中國家移向發達國家。第二種是勞動力輸出。外籍勞工流動的基本方向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由貧窮國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輸出國,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國家。第三種是國際難民遷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位於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帶。在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廣大的嚴寒帶針葉林帶,末開發的熱帶雨林帶,乾旱的沙漠地區,以及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遷移及產生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的70%以上為城市人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只佔人口的30%多一點。現在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29、世界的人種 白種人的膚色、眼色、發色一般較淺,頭發呈波狀,鼻樑高、嘴唇薄,體毛較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黃種人的皮膚呈淡黃色或棕黑色,頭發黑直,面龐扁平,體毛中等。他們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膚色黝黑,頭發捲曲,嘴唇較厚,體毛較少,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

30、世界上的國家 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名國的面積大小不一,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岡。

31、國界和領土 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為領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為界;美國和加拿大東部以湖泊中心為界,西部有一段以緯線為界,有一段以經線為界。
http://www.036002.com/zhongkao/View.asp?id=698 2
http://www.036002.com/zhongkao/View.asp?id=699 3
http://www.036002.com/zhongkao/View.asp?id=700 4

㈡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E),東西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多,南北跨緯度約50度,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領土[1]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緯3度51分00秒,東經112度17分09秒)(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對於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系統,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國天文學系統繼承了中國哲學系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舉個例子,大熊座在中國的天文學中由北斗,文昌,三台三個星官構成。北斗都很熟悉,不多贅述了;文昌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文曲星,掌管科舉考試的天體;三台指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科舉考試的三個階段,鄉試,會試和殿試三個階段。完全不同於西方天文學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間無關。我個人喜歡使用中國天文學來對莫顆星命名,因為它很有文化內涵而且比較容易記。
但是中國天文學這套體系也制約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比如日月食,根據立法預報它應該有啊,但是沒有發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對歷法進行修正了。在中國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動了上蒼(即使姚崇也干過這樣的事)。

㈢ 地理應該怎麼背

看著地圖,把每個地方的地理特徵、人文環境記牢,一定沒問題。

㈣ 2021小學綜合素質考點:古代山水地理常識

考點:中國古代山水地理常識


1.中國、中華: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


2.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3.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4.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又稱“天下”。


5.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6.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


7.五嶽: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


8.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9.古稱別稱:南京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揚州稱廣陵、維揚,杭州稱臨安、武林,蘇州稱姑蘇,福州稱三山,成都稱錦官城。


以上就是2021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點:中國古代山水地理常識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小編將為大家持續更新,記得查看哦!

㈤ 如何快速記住初一地理的知識點

㈥ 古代地理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江;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

㈦ 中國古代地理區域常識

這是個十分深奧的問題,不是一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建議閣下翻閱相關的歷史專著,比如《中國古代區域史》之類。

㈧ 歷史地理常識

地理歷史:
1、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
4、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5、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
6、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藏語為聖母之水峰意,海拔8848.13米。
7、我國第一大河流(最長的河流):長江,全長6400公里,被譽為「黃金水道」。
8、湖泊: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
9、我國最冷的地方:黑龍江漠河,冬季氣溫-40℃左右,我國最北的地方,又稱北極村。
10、我國最熱的地方:新疆吐魯番盆地,夏季平均氣溫32℃以上。
11、海拔最低地區:新疆吐魯番盆地,艾丁湖湖面為-154米。
12、世界河流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遜河,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
13、世界面積最大的河流--尼羅河,最大的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14、南北分界線:秦嶺為我國南北氣候、水文、土壤、動植物和農業分界線。
15、年月日:地球繞太陽一圈稱一年,月亮繞地球一圈稱一月,地球自轉一圈稱一天。
16、我國六大古都:北京、南京、洛陽、開封、西安、杭州
17、九大行星:地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18、天干與地支: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9、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泰山被稱為五嶽之首。
20、長江「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並稱、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樞紐工程。
21、四大佛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2、三大石窟:洛陽龍門、大同雲岡、敦煌莫高窟。
23、三大宮殿建築群:曲阜孔廟、泰山岱廟、北京故宮。
24、我國十大風景名勝萬里長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宮、蘇州園林、安徽黃山、
長江三峽、台灣日月潭、承德避暑山莊、西安秦陵兵馬俑。
25、著名的大瀑布:貴州黃果樹瀑布、四川後寺瀑布、東北白頭山天池瀑布。
26、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
27、華夏名勝之冠:
天下第一寺(河南洛陽北馬寺) 天下第一剎(河南嵩山少林寺)
天下第一大佛(四川樂山大佛) 天下第一石窟(甘肅敦煌石窟)
天下第一奇山(安徽黃山) 天下第一林(雲南石林)
天下第一關(河北秦皇島山海關) 天下第一樓(武漢黃鶴樓)
28、下列宮殿所在的城市:
白宮--華盛頓故宮--北京 克里姆林宮--莫斯科
白金漢宮--倫敦 盧浮宮--巴黎
29、我國四個直轄市:北京(京)、上海(滬)、天津(津)、重慶(渝)
30、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韓國、台灣
31、我國特別行政區:香港(1997年7月1日回歸)、澳門(1999年12月20日回歸)
32、七子之歌中的七子:香港、澳門、台灣、廣州灣、九龍、威海衛、大連旅順等。
33、我國湖泊所在的城市:西湖-杭州瘦西湖-揚州大明湖-濟南
南湖-嘉興玄武湖-南京
34、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
35、我國城市美稱:
蘇州(水城) 重慶(山城) 濟南(泉城) 四川(天府之國)
哈爾濱(冰城) 昆明(春城) 福州(榕城) 雲南(植物王國)
洛陽(牡丹城) 拉薩(日光城)景德鎮(瓷都) 廣州(羊城花城)
南京(石頭城) 杭州(人間天堂)井岡山(革命搖籃)
36、世界八大奇跡: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中國的萬里長城、亞歷山大燈塔、羅得島的太陽神巨像、希臘阿舌密斯神像、奧林匹亞宇斯神像、秦姬陵、秦始皇兵馬俑
37、世界十大古都:
中國--北京 義大利--羅馬美國--華盛頓 埃及--開羅
曰本--東京 俄羅斯--莫斯科 英國--倫敦 法國--巴黎
墨西哥--墨西哥城伊拉克--巴格達
38、各國美稱:
秦國--象之國 曰本--櫻花之國 維也納--音樂王國
巴西--足球王國荷蘭--花之國 梵蒂岡--袖珍之國
39、我國古代三大工程:長城、京杭大運河、坎兒井(新疆),京杭大運河是我國最長的運河,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
40、「絲綢之路」:漢武帝曾兩次派使者張騫出使西城,從長安經西域,到達西亞和歐洲的通道稱絲綢之路。
41、我國的東北「三寶」指:人參、鹿茸、貂皮。
42、三大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
43、我國出產的名茶:杭州龍井、蘇州碧螺春、閩南鐵觀音、黃山毛峰、六安瓜片。
44、四大發明:造紙術-東漢蔡倫;印刷術-北宋畢升;指南針-戰國;火葯-唐末。
45、四大美女:楊玉環(羞花);貂蟬(閉月);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
46、色彩三原色:紅、黃、藍;調出的三種中間色:橙、紫、綠。
47、花中四君子:梅、竹、蘭、菊;歲寒三友:松、竹、梅。
48、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49、各國貨幣:
中國--人民幣 香港--港幣 法國--法郎 俄羅斯--盧布
德國--馬克 英國--英鎊 歐洲--歐元 美國--美元
50、二十四節氣: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穀雨
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51、節日:
1月1日--元旦 2月14日--情人節 3月8日--婦女節
3月12日--植樹節 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 3月21日--全國助殘日
3月27日-中小學安全教育日4月5日--清明節5月1日--勞動節
5月4日--五四青年節 5月第2個星期日-母親節6月1日--兒童節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7月1日--黨的生日 8月1日--建軍節
9月10日--教師節 10月1日--國慶節 12月25日--聖誕節
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
52、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君王及主要貢獻:
①秦朝 秦始皇 統一中國、修築萬里長城
②西漢 漢武帝 反擊匈奴
③唐朝 唐太宗 納諫
④元朝 忽必烈 大一統中國
⑤明朝鄭成功 收復台灣
53、華夏始祖:女媧、伏羲,我國第一個王朝是夏朝,第一個皇帝是秦王嬴政,統稱秦始皇,最後一個清朝皇帝是宣統帝傅儀。
54、朝代歌:
夏朝商朝與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分, 一統天下秦兩漢, 三國鼎立魏蜀吳,
西晉東晉前後延,南朝北朝齊並立, 隋朝唐朝五代傳, 北宋南宋元明清。

㈨ 地理的記憶方法

地理記憶方法1、比喻記憶法▲是指把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與人們熟知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完成記憶的方法。例如:記憶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時,可比喻為燕子的季節遷徙。記憶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衛星數最多的行星-----土星時,可以將其比作土霸王。2、字頭記憶法 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頭串聯起來來完成記憶的方法。例如:記憶九大行星距日遠近時,可以這樣記憶: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3、諧音記憶法 是指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通過諧音組合到一塊,然後聯想創造出一種意境的記憶方法。如記憶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時,可以這樣「氧(養)硅(閨)鋁(女),鐵(貼)鈣(給)鈉(哪)鉀(家)鎂(美)?」。又如記憶草場資源豐富的國家時,可以這樣:俄(我)新(心)中美澳,阿蒙(門)。又如記憶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可以這樣:美加法(深)澳阿,該出口時就出口。4、接近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有些地理事物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記憶方法。如復習亞馬孫平原時,從同一地理空間進行聯系,想到亞馬孫河,全年水量豐富,季節變化量小;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樹種豐富,破壞嚴重,「世界肺臟」作用正在不斷減弱。5、類似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在性質、成因、規律等方面有類似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記憶方法。如裏海與日本的面積大約都為37萬平方千米。又如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的自然帶均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6、對比聯想記憶法 是指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具有明顯對立性特點加以聯想的記憶方法。如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常見的運動形式,其氣壓分布狀況、氣流狀況、天氣狀況都相反,學習時,只需精記一種即可。7、從屬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因果、從屬、並列等關系增強知識凝聚的聯想記憶方法。如因果關系:地理自轉→地轉偏向力→盛行風向→洋流的流向;從屬關系: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並列關系: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8、聚散聯想記憶法 是指運用聚合思維對一定數量的知識通過聯想,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到一起或運用發散思維對同一地理知識,從多方面進行聯系的記憶方法。如有關赤道的知識,可運用發散思維從下列各點進行說明:地理上最長的緯線;緯度最低的緯線;距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南北緯度劃分的起始線;9、形象聯想記憶法 ▲ 是把所需要記憶的材料同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字母、漢字或幾何圖形等聯系起來,藉助形象思維加以記憶。如新疆的地形特徵可與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聯系起來,「三橫」表示三山即阿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兩田」表示兩大盆地即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義大利的輪廓圖像高跟靴子。10、奇特聯想記憶法▲ 是指利用一些離奇古怪的聯想方法,把零散的地理知識串到一塊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物象的記憶方法。歷史記憶方法一、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於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 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後,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度的發展、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系、對外關系、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二、「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即把一些繁雜的內容進行概括、濃縮,提煉成幾個要點,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其重點。而如果將要點擴展,又能呈現出歷史內容的原貌。 三、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展的線索,呈現於學生面前, 中國古代史中賦稅制度的演變可整理為: (1)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 (2)西漢的「編戶制度」。 (3)北魏的租調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調制。 (5)唐後期的兩稅法。 (6)明後期的一條鞭法。 (7)清朝實行攤丁入畝,徵收地丁銀。 四、歌訣記憶法 歷史年代、歷史朝代、政權名稱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學生也難記住。有的則可編製成歌訣的形式。如記戰國七雄各國的方位可編為: 齊、楚、秦、燕、趙、魏、韓。 東南西北到中間。

謝謝樓主採納~~ McGrady Li

㈩ 古代文化常識的地理

赤縣、神州 代稱中國。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中國又指春秋戰國時中原各諸侯國,後又泛指中原地區。「國」則是古代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傳說中的我國古代中原的行政區劃,又可泛指中國。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圍的地方,每五百里為一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
山東、山西戰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西為山西。
關內、關外古代在今陝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為「關內」,相對者為「關外」。
三晉、三楚、三秦戰國時晉分為三(趙魏韓),後人把原晉地稱為「三晉」。秦漢時分原楚地為西楚、東楚、南楚,即「三楚」。項羽滅秦後,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後泛稱關中地帶為「三秦」。
中原、塞外、江表狹義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區,廣義則指黃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長城以北地區為塞外,又稱塞北。長江以南地區稱江表,長江南岸蘇南、浙江一帶,又稱「江東」,三國時為孫權統治。
都、鄙、邑周時四縣為都,夏制十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組織之一,五百家為鄙,也指小邑,又指邊遠地方。
兩都、三都、兩京、五京東漢洛陽為東都,稱西漢舊都長安為西都,合稱「兩都」;加上「南都」宛,合稱「三都」。東漢洛陽、長安又稱兩京;宋代則以開封、洛陽為兩京;明以後稱北京、南京為兩京。唐代有五京:東京、北京、南京、西京、中京。
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北京古稱「薊」,又稱「燕京」。西安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久的古都,明時始稱西安,古稱長安。洛陽為九朝名都。南京,秦漢時稱「秣陵」,孫吳時稱建業,晉稱建康,南唐時稱金陵,朱元璋改稱應天府,清代稱江寧府,太平軍稱天京,另有「石頭城」「白下」之稱,為 六代古都。開封古稱大梁,汴梁,汴京,宋稱東京。杭州古稱錢塘,又稱臨安。
姑蘇、維揚、京口今蘇州別稱「姑蘇」;揚州別稱「維揚」「江都」;鎮江古稱「京口」。

閱讀全文

與古代地理常識怎麼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