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知道: 世界地圖哈薩克 在哪
世界地圖哈薩克位置如下:
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
哈薩克近年來加強了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各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一體化,2015年1月1日,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國家成立歐亞經濟聯盟。
哈薩克地形地貌
哈薩克地形復雜,境內多為平原和低地。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領土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勢最低。
裏海沿岸低地向南朝裏海方向逐漸下降,沿裏海地帶低於海平面達28米;最低點卡拉基耶盆地低於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漸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於斯蒂爾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島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為555米)。
該國東北部有圖蘭平原,它從哈薩克東北部經中部逐漸向哈薩克丘陵過渡,再向東南部的天山山脈延伸。在北部,哈薩克丘陵與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緣連接在一起。
B. 哈薩克屬哪個洲
哈薩克屬於亞洲。
哈薩克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哈薩克(英語:Kazakhstan;Казахстан),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
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2)哈塞克斯坦在地理的哪個位置啊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哈薩克地形復雜,境內多為平原和低地。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領土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勢最低。
裏海沿岸低地向南朝裏海方向逐漸下降,沿裏海地帶低於海平面達28米;最低點卡拉基耶盆地低於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漸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於斯蒂爾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島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為555米)。
該國東北部有圖蘭平原,它從哈薩克東北部經中部逐漸向哈薩克丘陵過渡,再向東南部的天山山脈延伸。在北部,哈薩克丘陵與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緣連接在一起。
C. 簡述哈薩斯坦地理位置
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是中亞地區幅員最遼闊的國家。北鄰俄羅斯(邊界線長6846公里),南與烏茲別克(2203公里)、土庫曼(379公里)、吉爾吉斯斯坦(1051公里)接壤,東接中國(1533公里),西瀕裏海,南鄰鹹海。邊界線總長為12012公里,海岸線長2909公里。國土總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為266.98萬平方公里)。
哈薩克橫跨西西伯利亞平原,北起烏拉爾,西至裏海,南至天山山脈,東南至阿爾泰山山脈。西北部地區矗立著烏拉爾山的南部支脈和穆戈賈爾山。穆戈賈爾山的東北部是圖爾蓋高原,南部從克孜勒琴沙漠一直貫穿到圖蘭低地。該國中部地區是哈薩克山脈的一些小山丘。東部和東南部地區是崛起的阿爾泰山南山山脈。南部是別特帕克達拉沙漠和穆雲沙漠。
D. 哈薩克屬於哪個國家
哈薩克本身就是一個國家。
哈薩克到底屬於亞洲。哈薩克 (Kazakhstan, Қазақстан),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
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哈薩克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國境線總長度超過1.05萬千米。
區域位置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國境線總長度超過1.05萬千米。
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E. 哈薩克的地理位置
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哈薩克共和國全國面積達2717300平方公里,是中亞地區一個大國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是中亞地區幅員最遼闊的國家。北鄰俄羅斯(邊界線長6846公里),南與烏茲別克(2203公里)、土庫曼(379公里)、吉爾吉斯斯坦(1051公里)接壤,東接中國(1533公里),西瀕裏海,南鄰鹹海。邊界線總長為12012公里,海岸線長2909公里。國土總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為266.98萬平方公里)。
(5)哈塞克斯坦在地理的哪個位置啊擴展閱讀:
哈薩克屬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19℃至-4℃,7月平均氣溫19℃至26℃。哈薩克北部的自然條件與俄羅斯中部及英國南部相似,南部的自然條件與外高加索及南歐的地中海沿岸國家相似。這里既有低於海平面幾十米的低地,又有巍峨的高山山脈,山頂的積雪和冰川長年不化。降水量,北部300~500毫米,荒漠地帶100毫米左右,山區1000~2000毫米。西南部屬圖蘭低地和裏海沿岸低地。中、東部屬哈薩克丘陵,東緣多山地。
F. 哈薩克位於中國的什麼方向該國境內的什麼需要分界線
哈薩克是中亞的國家,哈薩克位於中國西北方向,與新疆接壤,該國境內以烏拉爾山和高加索山為亞歐分界線。
哈薩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家。哈薩克西部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湖——裏海,以及流入裏海的河流——烏拉爾河,裏海和烏拉爾河與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一起構成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
(6)哈塞克斯坦在地理的哪個位置啊擴展閱讀:
根據哈薩克的歷史和俄羅斯民族歷史,中亞自古就是哈薩克和突厥民族的神聖之地,(哈薩克)這個名字是斯拉夫語 KAZAKH 游牧戰士的意思從天山到裏海的中亞草原是這游牧戰士的地盤公園前794年到公園後1840年帶在中亞的哈薩克王國在這里。
後來被俄羅斯沙皇統治。1921年這個國家加盟蘇聯參加了二戰。1945年蘇聯打敗法西斯勝利之後,1946年成立了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1991年在哈薩克的阿拉木圖市蘇聯解體。哈薩克宣布獨立(全蘇聯最後的國家宣布獨立)。
G. 哈薩克在哪裡
哈薩克,為跨洲國家,地跨歐亞兩洲,主要位於中亞北部,在烏拉爾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領土位於歐洲。哈薩克國土面積2,727,300平方公里,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世界第九大國。
哈薩克經濟在中亞居主導地位,佔中亞區域生產總值的60%,以石油、天然氣工業為主,另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哈薩克主要位於亞洲,位於烏拉爾山脈以西的部分則屬於東歐。主要城市包括努爾蘇丹、阿拉木圖、卡拉干達、奇姆肯特、阿特勞及厄斯克門。
(7)哈塞克斯坦在地理的哪個位置啊擴展閱讀:
哈薩克面積為2,724,9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地形為東高西低,西部是圖蘭低地和裏海沿岸低地,西北面和北面分別是俄羅斯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延續平原。中部是哈薩克丘陵,東部和東南部為山地,也是帕米爾高原向北的延續。
哈薩克官方定位為一民主、世俗、單一制的憲政共和國,並有多樣的文化遺產。哈薩克北、西與俄羅斯、東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南與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等國接壤。西北瀕臨裏海在裏海有2,964公里的海岸線。
哈薩克地形包括平原、乾草原、北方針葉林、峽谷、山丘、三角洲、山部及荒漠,2014估計哈薩克有1,800萬人口,但哈薩克國土面積大,為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僅6人。首都努爾蘇丹更名前原稱阿斯塔納,在1997年前則以該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為首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哈薩克
H. 哈薩克屬於哪個國
哈薩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簡稱哈薩克(Kazakhstan,Қазақстан),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公元15世紀末建立哈薩克汗國。16世紀初哈薩克部族基本形成,分為三玉茲,即大、中、小玉茲(清文獻稱右、左、西三部),18世紀中葉曾歸順清王朝,但到19世紀中葉皆被俄羅斯帝國侵吞。1936年以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2月16日獨立,成立哈薩克共和國。
哈薩克近年來加強了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各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一體化,2015年1月1日,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國家成立歐亞經濟聯盟。
「哈薩克」這一詞語的含義存在爭議,一說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避難者」、「脫離者」。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爾坦(吉來和扎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游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公元766年,突厥部落的葛邏祿在今哈薩克東部建立葉護國。8世紀南部被阿拉伯人與薩曼王朝佔領,9世紀至12世紀時,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北部先後加入烏古斯、黑汗和基馬克、欽察等國。12世紀上半葉,遭契丹人的入侵(西遼)。13世紀初,被蒙古人征服並受金帳汗國控制。
15世紀今哈薩克的大部分土地從金帳汗國分離,成為月即別汗國的一部分,隨後一些部落脫離月即別汗國的統治,被稱為「逃亡者」「脫離者」,並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族(參見詞條:哈薩克汗國)。16世紀初,哈薩克族分為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三個汗國。
17世紀中亞新興起一個強大的游牧政權—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爾汗國。在准噶爾汗國的侵略下,小玉茲於1730年9月派遣使團請求俄國接受加入俄國;1735年12月中玉茲也加入俄國。也有資料認為,18世紀30—40年代,小帳和中帳皆已並入俄羅斯帝國。至於大玉茲,則被准噶爾汗國並吞。但在18世紀中葉,清朝消滅了准噶爾汗國(1757年),統一了准噶爾部,解除了哈薩克來自准噶爾的威脅,哈薩克三玉茲也曾先後表示歸順清朝,特別是中玉茲和大玉茲,與清朝的關系更為密切。於是大玉茲、中玉茲又成為清帝國的藩屬,因准噶爾在長期與清朝的戰爭中,人口銳減,加上疾病的爆發,准噶爾在今天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消失,哈薩克人因沙俄對中亞的侵略逐步向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水草豐盛、人煙稀少的清帝國版圖遷徙。
19世紀清帝國於鴉片戰爭後國勢衰微,於是俄國趁機於1864年強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清帝國土地,至此今天的哈薩克的大部都歸俄國所有。1917年12月13日因俄國革命,今天的哈薩克大部分土地成為脫離俄國統治暫時獨立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一部分。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屬俄羅斯聯邦。1925年4月19日,中亞各國按民族劃界,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1936年定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
1990年10月25日,發表主權宣言。
1991年12月10日,改稱為哈薩克共和國。
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共和國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1]
2019年3月20日,哈薩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首都阿斯塔納更名為努爾蘇丹。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國境線總長度超過1.05萬千米。[1]
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哈薩克地形復雜,境內多為平原和低地。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領土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勢最低。
裏海沿岸低地向南朝裏海方向逐漸下降,沿裏海地帶低於海平面達28米;最低點卡拉基耶盆地低於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漸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於斯蒂爾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島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為555米)。該國東北部有圖蘭平原,它從哈薩克東北部經中部逐漸向哈薩克丘陵過渡,再向東南部的天山山脈延伸。在北部,哈薩克丘陵與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緣連接在一起。
哈薩克的東部和東南部是有著崇山峻嶺和山間盆地的山地,這里矗立著阿爾泰山、塔爾巴哈台山、准噶爾阿拉套山、外伊犁阿拉套山、天山等。阿爾泰山系在哈薩克境內分為南阿爾泰山和北阿爾泰山,高度在海拔2300~2600米之間,其最高峰別盧哈峰海拔4506米。准噶爾阿拉套山脈總長450公里,寬100~350公里,被科克蘇河和博拉塔爾河分割成北准噶爾阿拉套山和南准噶爾阿拉套山。其最高峰別斯巴坎峰海拔4464米。天山山系位於哈薩克的東南端,為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界山,其雄奇險峻的山峰長年被積雪和冰川所覆蓋。最高峰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也是哈薩克境內的最高峰。
哈薩克屬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19℃至-4℃,7月平均氣溫19℃至26℃。哈薩克北部的自然條件與俄羅斯中部及英國南部相似,南部的自然條件與外高加索及南歐的地中海沿岸國家相似。這里既有低於海平面幾十米的低地,又有巍峨的高山山脈,山頂的積雪和冰川長年不化。降水量,北部300~500毫米,荒漠地帶100毫米左右,山區1000~2000毫米。西南部屬圖蘭低地和裏海沿岸低地。中、東部屬哈薩克丘陵,東緣多山地。哈薩克的半荒漠和荒漠大多都在西南部,北部自然環境類似俄羅斯,較為濕潤,北部和裏海地區均可接受來自海洋的水汽。
全國設14個州、3個直轄市(首都阿斯塔納、原首都阿拉木圖、奇姆肯特)。分別為:努爾蘇丹市、[2]阿拉木圖市(Almaty)、阿拉木圖州(Almaty,塔爾迪庫爾干)、阿克莫拉州(Akmola,科克舍套)、阿克托別州(Aktube,阿克托別)、阿特勞州(Atyrau,阿特勞)、巴甫洛達爾州(Pavlodar,巴甫洛達爾)、曼格斯套州(Mangghsystau,阿克套)、卡拉干達州(Karaghandy,卡拉干達)、科斯塔奈州(Kostanay,科斯塔奈)、克孜勒奧爾達州(Kyzylorda,克孜勒奧爾達)、江布爾州(Jambyl,塔拉茲)、東哈薩克州(Shyghys kazakstan,厄斯克門)、南哈薩克州(Ongtustik kazakstan,奇姆肯特)、西哈薩克州(Batysdy kazakstan,烏拉爾)、北哈薩克州(Soltustik kazakstan,克孜勒扎爾)註:括弧內為省府。
I. 哈薩克的地理位置
位於亞洲中部,富二代高氣壓控制之下,國家嚴重缺水。
J. 介紹哈薩克的地理位置(從「海陸位置、半球位置、三帶位置」三個方面介紹)
介紹哈薩克的地理位置(從「海陸位置、半球位置、三帶位置」三個方面介紹)
海陸位置:深居亞歐大陸中部,距海洋遠;
半球位置:地處北半球和東半球;
三帶位置:地處中緯度,北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