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溫度帶和熱量帶的區別是什麼
熱量帶是地球表面熱量帶的粗略劃分,以回歸線和極圈為界線,南,北溫帶又可以分出亞熱帶,亞寒帶等熱量帶,但北半球的亞寒帶並不一定在北極圈以南,也可能在北極圈以北;亞熱帶也可能到北回歸線以南,這都是一種粗略的劃分.
溫度帶是我國根據大於等於10度的積溫分出的熱量帶,有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和一個青藏高原區.
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B. 怎樣用經緯度劃分地理的熱帶,溫帶與寒帶
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熱量帶,即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南、北緯23°26′之間);
南溫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南緯23°26′~南緯66°34'之間);
南寒帶——南極圈到南極點(南緯66°34'~南極點之間);
北溫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北緯23°26′~北緯66°34'之間);
北寒帶——北極圈到北極(北緯66°34'~北極點之間)。
C. 地理學中的溫度帶與熱量帶是如何區分的
熱帶是從赤道到南北回歸線之間、南北回歸線至南北極圈之間就是南北溫帶、而南北極圈以南和以北就是南北寒帶。中國的溫度帶,看圖
D. 中國北部大部分處於什麼熱量帶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
北方地區,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是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關中地區、關東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
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低於0度,夏季氣溫高於20度,四季氣溫變化分明。最冷月出現在1月,最熱月在7月。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截至2018年底,北方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0%,總人口約6.02億,佔全國總人口的43%。
E. 初一地理,如何根據氣溫判斷其所處的熱量帶(比如氣溫在多少度以上的是熱帶,在幾度和幾度之間是溫帶)
熱帶:最低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5度;
溫帶:最低月平均氣溫在-40度到15度之間;
-----------因為溫帶的跨度大,又把它分為【亞熱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部分,其中:
【亞熱帶】在我國又可以分為【北亞熱帶】--長江以北的亞熱帶地區,最低月平均氣溫在0-5度之間;【中亞熱帶】--江南嶺北之間地區,最低月平均氣溫在5-10度之間;【南亞熱帶】--嶺南地區,最低月平均氣溫在10-15度之間;這是「熱帶」與溫帶之間三位一體的【過渡帶】
【亞寒帶】的最高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0度;
【溫帶】的最高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5度。
寒帶:一般有極晝極夜現象,最高月平均氣溫不超過10度,最低月平均氣溫在負40度以下。
F. 想知道: 我國的熱量帶劃分圖
從下向上依次是熱帶(滇粵.台南部及海南省)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暖溫帶(黃河中下游大部分新疆南部)中溫帶(東北內蒙大部新韁北部)寒溫帶(黑龍江北部內蒙東北部)及高原垂直溫度帶(青藏高原)
G. 我國北緯4度到北緯53度的熱量帶是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和亞熱帶。根據這個特點,以下題型可解。
我國所跨緯度從北緯4度到北緯53度,下列關於我國所處熱量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我國全部位於北溫帶 B,我國北部小部分屬於北寒帶
C,我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 D,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
解題思路:
A排除。錯在「全部」二字。
B本身沒錯,但與題干所描述的廣緯度跨度無關。不選。
C概念硬傷,不選。
D正確。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
另附補充常識:
中國的熱量帶(溫度帶)
積溫的高低是熱量資源狀況的重要標志。日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10℃的持續期積溫(即活動積溫)在我國從北向南每年為1500~10000℃之間,持續時間從100天左右到300天以上,南北相差很大。
根據溫度帶的分布,我國除青藏高原屬於高寒氣候(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6.7%)以外,其餘地區從北到南可劃分為5個熱量帶:寒溫帶,僅限於東北地區的極北部和海拔800米以上的大興安嶺北部地區,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2%;中溫帶,分布於東北地區、內蒙古和河北、山西、陝西3省的最北部、新疆北部地區,面積佔全國的25.9%;暖溫帶,包括華北地區,遼寧南部,新疆南部和甘肅玉門以西,面積佔全國的18.5%;亞熱帶,分布於白龍江—秦嶺—淮河一線和南嶺之間,包括華中地區、四川盆地及雲貴高原大部,台灣省北、中部,面積佔全國26.1%;熱帶,南嶺以南,包括雷州半島、雲南南部邊境地區、台灣南端和南海諸島,面積佔全國的1.6%。
H. 中國在地球上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熱量帶位置是怎麼樣的
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I. 地球五帶是哪五帶
地球五帶指的是: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熱量帶,即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溫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
南寒帶——南極圈到南極點
北溫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
北寒帶——北極圈到北極點
(9)地理中的熱量帶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地球公轉
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的旋轉成為公轉,周期為365.25天。
二、黃赤交角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稱為黃道,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同時進行,黃道和赤道之間的夾角始終為23°26′,黃赤交角的存在決定了地球四季的變化。
三、回歸線
地球上南、北緯23°26′的兩條經緯圈。北緯23°26′稱為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線。南緯23°26′稱為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線。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
南北回歸線是熱帶和南北溫帶間的分界線。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為熱帶,這里太陽終年直射,獲得的熱量最多;北回歸線和北極圈(北緯)之間的地區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南緯66°34′)之間的地區為南溫帶。
J. 熱量帶和溫度帶的區別。
熱量帶是獲得太陽光熱不同,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
溫度帶是我國根據積溫的多少劃分的: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