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寰宇地理什麼時候播出
《寰宇地理》即國家地理頻道·中國大陸(原名《神奇的地球》,於2007年7月16日起全球同步更名),是由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精心製作的一檔高品質、高定位的優秀節目[1]。
《寰宇地理》是由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一檔優秀紀錄片精粹集錦,每周七天,每天一小時,節目編排每日不同。欄目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最新科學與尖端科技、歷史與人文、焦點事件調查、野生動物、世界旅遊、本土化製作、系列節目主題周、國家地理特別節目等不同領域,令各個階層人士推崇備至!
《寰宇地理》不僅僅是反映主題事件類的紀錄片,更是集攝影、音樂、譯制、文學等藝術門類為一體的觀賞性極強的藝術片,通過高品質、創新的節目,邀請全球觀眾一起重新思考對於原來認知的電視及世界的看法。
《寰宇地理》欄目由星空傳媒集團(STAR Group Limited)負責,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亞洲(NGC Asia)授權在中國大陸地區播出,在全國各省、市級電視台地面頻道聯網播出。
由《寰宇地理》製作團隊打造的另一欄目《寰宇野生》曾於2011年在旅遊衛視播出,現已停播。
中文名
寰宇地理
發行公司
星空傳媒集團
開播日期
2007年7月16日
播出平台
全國各省、市級電視台地面頻道
『貳』 寰宇地理
《寰宇地理》播出頻道及時間列表
中國教育電視3台 每日17:00首播 次日9:00重播
上海電視台真實頻道 每日17:30首播 次日11:30重播
廣東電視台新聞頻道 每日17:10首播 次日9:15重播
福建電視台都市頻道 每日17:00首播
重慶電視台科教頻道 每日18:30首播 次日9:50重播
武漢電視台科教生活頻道 每日0:30首播 次日15:40重播
成都電視台少兒頻道 每日11:35首播 次日15:30重播
天津電視台都市頻道 每日0:00首播
廣西電視台資訊頻道 每日17:00首播
鄭州電視台文娛頻道 每日9:00首播 次日6:30重播
合肥電視台法制頻道 每日23:30首播
太原電視台影視頻道 每日0:40首播 次日6:00重播
蘭州電視台公共頻道 每日13:45首播
呼和浩特電視台二套 每日17:50首播
鎮江電視台 每日0:20首播 次日10:30重播
蘇州電視台社會經濟頻道 每日6:05首播
貴州電視台科學健康頻道 每日21:00首播
荊州電視台新聞台 每日16:30首播 次日8:30重播
寧夏教育電視台 每日12:35首播
湖南經濟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每日8:30首播
吉林電視台鄉村頻道 每日23:00首播
深圳電視台少兒頻道 每日23:10首播 次日14:30重播
新疆教育電視台 每日19:30首播
昆明電視台男士頻道 每日17:00首播 次日8:00重播
南京電視台教科頻道 每日17:00首播 次日10:15重播
濟南電視台少兒頻道 每日23:30首播 次日8:30重播
杭州電視台公眾互動頻道 每日21:55首播 次日15:30重播
石家莊電視台都市頻道 每日22:30首播 次日13:30重播
大連電視台少兒頻道 每日22:40首播 次日12:00重播
揚州電視台生活頻道 每日0:00首播
樓主要是收不到上面的所有台的話,就下載個
sopcast,這裡面可以看
『叄』 寰宇地理的介紹
《寰宇地理》即國家地理頻道·中國大陸(原名《神奇的地球》,於2007年7月16日起全球同步更名),是由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精心製作的一檔高品質、高定位的優秀節目1。《寰宇地理》是由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一檔優秀紀錄片精粹集錦,每周七天,每天一小時,節目編排每日不同。欄目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最新科學與尖端科技、歷史與人文、焦點事件調查、野生動物、世界旅遊、本土化製作、系列節目主題周、國家地理特別節目等不同領域,令各個階層人士推崇備至!《寰宇地理》不僅僅是反映主題事件類的紀錄片,更是集攝影、音樂、譯制、文學等藝術門類為一體的觀賞性極強的藝術片,通過高品質、創新的節目,邀請全球觀眾一起重新思考對於原來認知的電視及世界的看法。《寰宇地理》欄目由星空傳媒集團(STAR Group Limited)負責,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亞洲(NGC Asia)授權在中國大陸地區播出,在全國各省、市級電視台地面頻道聯網播出。由《寰宇地理》製作團隊打造的另一欄目《寰宇野生》曾於2011年在旅遊衛視播出,現已停播。
『肆』 關於記錄片寰宇地理
下載個CNTV可以去中央9記錄頻道看看
『伍』 遼寧北方頻道(原遼寧教育)寰宇地理每天幾點播出
這個我問了下大概是在11.40
您好我是CF官方團隊的SKY,很高興為您解答,如果您覺得以上回答沒有理解可以再【採納】後加群1。0。1。7。6。1。6。6。0繼續訊問到明白為止。沒採納的不要加群。!
『陸』 求3個有關地理的電視節目
比如:1.《寰宇地理》上海紀實頻道 每周一~周五17:30 周末00:30
這一節目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最新科學與尖端科技、歷史與人文、焦點事件調查、野生動物、世界旅遊、本土化製作、系列節目主題周、國家地理特別節目等不同領域,令各界人士推崇備至!《寰宇地理》不僅僅是反映主題事件類的紀錄片,更是集攝影、音樂、譯制、文學等藝術門類為一體的觀賞性極強的藝術片,通過高品質的、創新的節目,邀請全球觀眾一起重新思考對電視以及世界的看法。
2.《經典人文地理》 雲南衛視 播出時間: 周五(22:40) 周四(22:40) 周三(22:40) 周二(22:40) 周一(22:40) 周日(22:50)
《經典人文地理》是一個展現古老傳統,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電視欄目。它主要以人文地理的理念和觀點,以更為巧妙的方法和角度向更廣闊的地區和高端受眾講述雲南,直接促進世界對雲南的了解,以全新的視覺和方法,將雲南以外的經典人文地理紀錄片推薦給受眾。
3.《走遍中國》首播:每日CCTV-4 20:00 《走遍中國》是一個有關中國的人文地理節目。 通過人文說地理,通過地理說人文。用鏡頭帶領觀眾進入中國的地理空間,在現實的地理空間中,將觀眾帶進人文空間,揭秘歷史,敘述故事,解密事件,介紹人物,讓見證者見證歷史,讓專家學者進行評論匡正,讓觀眾不知不覺間進入節目的敘事,共同探索、發現和思考。節目應該具有中國文化的觀點立場、價值判斷和思想追求。
『柒』 寰宇地理的欄目相關
國家地理頻道(國際)(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International,NGCI)透過不斷創新的節目,邀請全球觀眾一起重新思考對於原來認知的電視及世界的看法。秉承國家地理學會的核心價值,國家地理頻道(國際)旗下八個頻道:國家地理頻道、國家地理高清頻道(Nat Geo HD)、國家地理野生頻道(Nat Geo Wild)、國家地理野生高清頻道(Nat Geo Wild HD)、國家地理悠人頻道(Nat Geo People)、國家地理悠人高清頻道(Nat Geo People HD)、國家地理音樂頻道(Nat Geo Music)以及國家地理音樂高清頻道,共同致力於探險發現、環境保護及教育等方面的推廣工作 。
國家地理頻道於1997年9月首先在歐洲成立,而後陸續在亞洲、拉丁美洲和美國開播。目前,全球有17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4億4千萬個家庭用戶,可以通過48種語言收看到國家地理頻道。
憑借無與倫比的視覺品質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國家地理頻道榮獲了多項專業紀錄片製作大獎,其中包括一次奧斯卡金像獎和兩次金像獎提名,129座艾美獎和超過1000個影視媒體專業獎項,製作水準自然毋庸置疑。國家地理頻道獨一無二的精彩節目將繼續利用令人信服的故事,精美生動的畫面,引領觀眾到達未知的領域,使高品質觀眾期待更多。
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內容主要涵蓋:最新科學與尖端科技、歷史與人文、焦點事件調查、自然野生、主題系列特別呈現等。
國家地理頻道的教育使命 國家地理頻道秉承了國家地理學會的核心價值。 致力於探索歷險、保護環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廣工作。 同時將國家地理豐富的信息及精煉的內容,包括歷險探索、自然歷史、科學、野生世界、人文考古及風土民情等製作成高質量的節目。 國家地理頻道的獨特性 正確性:每部節目播出前,都必須經由設於美國華盛頓的審查小組進行25個小時的「事實驗證」程序,以確認節目內容正確無誤。 信任度: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建立在國家地理40餘年紀錄片經驗,同時承襲國家地理學會傳遞知識地傳統精神與任務,一直以來深獲全球觀眾的信賴。 獨特管道:國家地理頻道是國家地理學會的一分子,傳承國家地理學會百年歷史,透過獨特管道,獨家深入世界各地,拍攝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例如:《白宮》、《空軍一號》、《打開梵蒂岡之門》、《胡夫金字塔的密室》、《重返泰坦尼克號》、《麥加朝覲》、《再訪圖坦卡門》、《猶大福音》等 國家地理頻道在中國
隨著國家地理頻道亞洲機構的建立,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國內地電視媒體的合作同時啟動。2000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獲准通過衛星向中國內地的各電視台傳送節目素材,這使得億萬的中國觀眾能夠欣賞到由國家地理頻道呈現的高品質紀錄片節目。
目前,國家地理頻道已經與三十餘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寰宇地理》欄目(原《神奇的地球》),把全球最尖端的科技、最驚奇的發現、最原生態的自然畫面、最具特色的風土人情一一展示給中國的電視觀眾。其中包括歷時兩年、走遍非洲十六個國家拍攝的《彩繪非洲》系列節目、為紀念珍珠港事件爆發六十周年而製作的特別節目《珍珠港戰爭的烙印》、旨在提升人類妥善保護地球資源的意識與如何面對可持續性發展挑戰的《大地脈動》系列節目、記錄科學家挖掘和再現遠古巨鱷並考察全球野生鱷驚險歷程的動物保護大片《遠古巨鱷》、兩棲爬行類動物保護特輯《動物零距離》、以及《人間伊甸園》、《空難調查》、《超級城市》、《子宮內日記》等精彩的節目系列均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並且收到了良好的反饋。該欄目開播以來,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感染並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內地觀眾。
同時,國家地理頻道還為中國觀眾帶來以國家地理攝影師的視角拍攝的中國主題和題材的故事在《寰宇地理》中播出。比《魅力中國》主題系列,從介紹革命性的運輸系統的《高科技磁懸浮列車》,到解析中國的橋梁工程師們如何迎接挑戰,打造出全球最壯觀的橋梁——《偉大建築巡禮:中國的橋》;介紹由大熊貓和人類共同養育的《熊貓保姆》、以及歷時兩年,深入崇山峻嶺中,捕捉難得一見的畫面,揭示神秘而復雜的大熊貓生活的《國寶大熊貓》;《秦始皇的秘密》則將人們帶回兩千多年前,看秦始皇一統江山,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於此同時,國家地理頻道還曾成功的與國內三十餘家電視台陸續合作推出了《寰宇歷險》、《寰宇野生》和《寰宇夢想家》等欄目。《寰宇歷險》和《寰宇野生》是兩檔精彩紛呈又各具特色的節目,分別面向喜愛戶外運動和自然動物的觀眾,節目內容更加專業化和細分化。《寰宇夢想家》是專門針對青少年開播的一檔寓教於樂的特色定製欄目,深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國家地理頻道依靠豐厚強大的節目資源和高水準的製作標准,使它們光彩奪目並且與眾不同。開播至今,這四個欄目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感染並吸引著數以千萬計的電視觀眾,為中國觀眾呈現最高水準的紀錄片饕餮盛宴。
2006年,國家地理頻道聯手中國中央電視台共同合作推出了兩個小時的《故宮》國際版,向全球觀眾介紹了這座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推開緊閉的宮門,深入探索紫禁城的故事,並通過國家地理頻道的全球播出網路為全世界的觀眾展現了古老悠久的中國文化。
2010年,與上海文廣集團、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聯合合作大型紀錄片《外灘》國際版。
2011年,與國務院新聞辦合拍了《朝覲之路》,在全球播出。
2012年,與國務院新聞辦聯合製作了一系列反映中國文化紀錄片,包括《功夫密碼》5集和《中國文化之旅》6集。
2013年,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共同將《透視內幕:春晚》帶到國家地理頻道國際大舞台。 探勘大洋深處的奧秘、挖掘人類遠古的過往、研究大地上的生命,或是追尋最遙遠的人與地的知識——這些,除了是《國家地理雜志》包羅萬象的內容之外,也是國家地理學會傳統與使命的一部分 。
迄今為止,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這類計劃,已經超過六千五百件,其研究與發現的成果,包括了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台地發現的恐龍蛋和胚胎,以及在秘魯的高山發現冰凍了數百年的古印加木乃伊。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探險活動和科學研究的傳統始自1890年第一次贊助探險隊沿著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邊境,探勘聖伊利亞斯山的地形並且繪制地圖。這次探險行動發現了加拿大境內的最高峰,5,857公尺高的洛根峰。此後20多年,《國家地理雜志》陸續資助探險家皮瑞於1909年至北極探險、1912年至1915年間協助賓漢挖掘高踞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失落印加古城,馬丘比丘、也協助葛利格斯於1916年在阿拉斯加州的火山卡特麥山一帶探險,發現了煙嵐蒸騰、景象奇異的山谷──萬煙谷。
人類天性里的冒險精神,引領世人跋山涉水,深入前人從未踏進的高山、峻嶺和深海。國家地理學會曾經贊助畢比和巴頓於1934年搭乘深海潛水箱,創下破紀錄的908公尺的潛水深度、贊助美國陸軍航空兵團的史蒂芬斯中尉和安德森中尉於1935年搭乘熱氣球「探險家二號」,創下21718公尺高度的飛行紀錄。
國家地理學會也贊助探險家拜德於1929年飛越南極;贊助洛克分別於1923至1924年,1927至1930年,兩次深入西藏的高山荒野進行探險;同時,也為學會的工作人員威廉斯提供了機會,使他得以在1931至32年間完成11800公里的「雪鐵龍-哈爾特橫越亞洲探險之旅」。另外,史特靈於1938至46年間,在墨西哥進行考古挖掘,挖出奧爾梅克文明的巨大石刻頭像,而國家地理學會也是主要贊助者之一。
1950和60年代,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重要活動包括了哥斯鐸的海洋地理探勘研究,他的研究對人類的深海知識有長遠而重大的貢獻。哥斯鐸和其他人的深海探險活動,又依賴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德格頓以國家地理學會撥款補助而研究出來的、能承受深海水壓的閃光燈、相機、聲納以及其它探測設備。
這時期學會贊助的重要研究,還有李奇家族在非洲從事的考古研究。李奇家族在非洲發現三百萬年前的人類祖先。珍妮‧古道爾在野生黑猩猩的突破性研究,也是得益於學會鼎力相助的結果。學會另和加州理工學院共同贊助一項具有標桿作用的重大計劃,即攝制夜晚的星空圖。巴斯在土耳其外海發現數艘沉船,學會曾贊助他進行第一艘沉船的搜尋經費,而這一活動也促進了剛剛萌芽的海底考古學的進一步發展。學會還重拾贊助登山活動的傳統,協助1963年第一支美國人的隊伍,攀登聖母峰。當時任職於《國家地理雜志》的畢夏普也是攀登聖母峰成功登頂的六位隊員之一。
除了探險活動,學會也是史上幾次考古和古生物學的重大發現的贊助成員之一,同時也透過《國家地理雜志》和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將這些大發現帶到了學會會員以及世人的面前,解開了不少古馬雅文明,以及地球16500萬年前恐龍王朝的謎團。學會贊助的其它重要發現,還有約翰森於1974年挖掘出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具直立行走的人類祖先遺骸,也就是在衣索匹亞發現的300萬年前的露西;亞當斯1980年代於瓜地馬拉的里約阿祖爾發現的輝煌馬雅文明;1982年意外在赫丘萊尼恩發現的古人遺骸,赫丘萊尼恩是紀元79年時,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被埋在火山灰里的古羅馬城鎮,還有1995年在秘魯山頂發現500年前冰凍的木乃伊。學會的贊助,也使人類對動物知識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動物研究中包括著名的塔脫的蝙蝠研究、法蘭克與約翰‧克雷格海德以無線電追蹤大灰熊、克拉克的鯊魚研究、佩恩的鯨豚研究、厄庫哈特以數十年之功找到北美帝王蝶的過冬棲地、弗西研究高山大猩猩的行為、高迪卡斯長期研究婆羅洲的紅毛猩猩,以及霍納克對稀有的西伯利亞虎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