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如何認識地區

地理如何認識地區

發布時間:2022-07-26 09:37:51

㈠ 如何認識區域

必修三第一單元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第一節 認識區域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說明區域的內涵
2)、了解區域的分類,並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區域
3)、結合實例,分析說明區域的一般特徵。
重點、難點:
1)、辨析均質區和功能區的概念
2)、分析說明區域的一般特徵
方法指導: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知識連接:回憶地理環境的特點、地理問題的綜合分析法
自主探究:
一、區域的含義:
A 1、概念:
以前經常提到聊城地區,聊城就是一個區域,那麼什麼叫區域?
聯系甘肅省的干濕區劃分,總結歸納區域的含義:

思考:區域一定有明確的界線嗎?區域一定沒有明確的界線嗎?
A 2、區域的劃分
1)、單一指標、綜合指標:
舉例:
2)、自然要素、人文要素:
舉例:
3、區域劃分的目的:
二、區域的類型
A自主學習 區域的類型 完成下列問題:
1、均質區概念:
舉例:
2、功能區概念:
舉例:
3、區域的空間尺度:(空間尺度與對區域描述的關系)

B我國的三大經濟地帶(經濟發展特點及所包括的省份)
1)、三大經濟地帶的經濟差異
東部經濟地帶 中部經濟地帶 西部經濟地帶
省份
經濟差異 發展速度
發展水平
2)、三大經濟地帶的特徵和發展
地帶 特徵和優勢 主要問題 發展方向
東部經濟地帶 (1)主要的農業基地
(2)最主要的工業區
(3)交通便利,海運獨具優勢
(4)經濟國際化程度高
(5)科技文化水平最高
(6)城市分布最密集 (1)能源、原材料不足
(2)北方各省區淡水短缺
(3)環境污染嚴重
(4)江河下游的澇年汛期防洪問題突出 (1)充分發揮沿海優勢,建設人才、信息、外貿、國際金融、海洋開發基地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集約化農業
(3)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優勢,加強傳統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革,大力拓展新興產業
中、西部經濟地帶 (1)面積廣闊
(2)能源和礦產豐富
(3)我國主要的牧區和糧食、棉花、油、糖的重要產區
(4)中部地帶有色金屬工業和重工業較發達
(5)中西部邊境貿易有較大優勢 (1)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2)基礎設施落後
(3)生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 (1)充分發揮資源的優勢
(2)改善生態環境
(3)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4)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
三、區域的特徵
A自主學習,舉例說明下列幾個特徵:
1、整體性:

2、差異性:

3、開放性:
開放性的表現 :經濟全球化
B海南島:
閱讀課本海南島的一組地圖,思考下列問題:
1、 海南島地理位置的特點:

2、 海南島的自然地理條件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3、 海南島經濟發展的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

㈡ 怎樣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一、區域地理識記方法 1、 區域地理識記內容: 《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項是地理識記能力。地理識記能力是指:(1)識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2)識記重要地理數據;(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時事。例如:區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等自然地理事物,國際組織、國家、政區、城市交通線、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礦產等的名稱、空間位置和相對位置。地理數據分絕對數據(面積、長度、人口數量等)、比例數據即兩種或多種地理事物間的對比關系的數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礦產的品位、能源消費構成等)、順序數據即同類地理事物的排序數據(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亞羊毛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見諸重要報紙,具有全國或世界意義,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現象等。 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組港口,位於太平洋沿岸的一組是 A、聖弗朗西斯科、 孟買、橫濱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磯、巴拿馬城 D、開普敦、里約熱內盧、波士頓 例2 在我國既不臨海、又不與陸上鄰國接壤的省中,相鄰省級單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 A、隴和寧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 例3 人口超億的亞洲國家共有 A、6個 B、5個 C、7個 D、4個 例4 摩洛哥、幾內亞、波札那、尚比亞、南非五國的最主要出口礦產依次是 A、 磷酸鹽、鋁土礦、黃金、銅、金剛石 B、 磷酸鹽、鋁土礦、金剛石、銅、黃金 C、、鋁土礦磷酸鹽、黃金、銅、金剛石 D、 磷酸鹽、鋁土礦、銅、金剛石、黃金 例5、1996年,美國、俄羅斯、巴西的人口分別為2。7億、1。5億和1。6億,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識記方法 考查區域記憶能力的試題多為選擇題,難度不大,記憶的內容多是感性知識,如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地理事物的演變等,故必須熟記,但不能只採取「背」的簡單方法,對感性知識記憶可參考下面幾種方法:分類記憶;排序記憶;類比記憶;形象記憶;聯想記憶等。 二、區域地理特徵的掌握方法 1、區域地理考查內容: 《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項是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國區域地理特徵及差異;(2)掌握考試內容範圍內規定的世界區域和國家的地理特徵。 區域地理特徵就是指某特定區域內各種自然(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資源等)和人文(經濟、人口、城市等)要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區綜合地理特徵。既有區域內地理事象的描述,還有對其的解釋。區域地理的中心課題是人地關系。 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 例6、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差異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陝甘寧地勢低平,雲貴川地形崎嶇 C、新疆的河流皆為內流河,西藏的河流皆為外流河 D、青海高寒乾旱,甘肅溫暖濕潤 例7、歐洲西部區域的地理特徵是 A、冰川地貌分布較為廣泛 B、氣候南北差異大,東西差異不明顯 C、河網密布,水量充沛且穩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東銳減 例8、讀圖,填下表 北美、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共 同 特 點主 要 原 因 不 同 特 點主 要 原 因 3、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方法 主要採取綜合的方法與比較的方法。 綜合的方法,即從整體認識和分析該區域地理突出特徵。區域特徵是通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方面來認識。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區的其他自然(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等)和人文(無常住居民)。 比較的方法,就是通過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對照、比較和分析,找出他們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區域地理特徵。多採取列表法。例如: 我國秦嶺—淮河南北的比較 主要地形區 冬季氣溫 年降水 溫度帶 干濕區 植被 耕地性質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是綜合的方法和比較的方法結合、配合使用。 4、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注意: (1) 首先弄清區域范圍和位置,這是分析區域特徵的前提,也是區域特徵重要成因。 (2) 充分利用地圖,樹立明確的空間觀念,利於區域特徵的掌握和成因分析。 (3) 學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

㈢ 認識一個區域可以從那些從哪些方面入手

①運用地圖和資料,認識該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況
② 運用歸納的方法,認識該地區域地理特徵
③ 運用綜合分析的方法,認識這些地理特徵的成因
④運用比較的方法,認識該區域與其他區域地理環境的異同
第一步:搜集區域的相關資料.自然條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條件(包括人口、經濟、文化、歷史沿革等).
第二步:資料的分析與整理.文字整理歸類:成因分析、數據分析、圖表繪制等.
第三步:區域差異分析、比較.區域發展條件、優勢和劣勢.區域經濟分析.區域發展
第四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可持續發展模式.

㈣ 中國地理區域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中國國土遼闊,地理環境十分復雜,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無論是民眾認識國情,科研機構及專家認識區域地理格局,還是各級政府有效實施區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對中國區域進行區域劃分(簡稱區劃)。

地理學中的區域劃分,是立足於地域分異規律的客觀基礎上,根據一定的目的、按相應原則和方法進行的地理系統分區。它是區域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方法。

按照所進行區劃的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區劃可以分為行政區劃、自然區劃、經濟區劃、農業區劃、綜合區劃等不同種類。

下面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就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行政區劃、中國經濟區劃的主要方案及其演變作一簡單介紹。

一、中國自然區劃

(一)自然區劃的概念和意義

自然地理區劃(簡稱自然區劃)是根據自然地理環境及組成成分發展的共同性、結構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過程的統一性,將地域劃分為一定等級系統的研究方法。

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

(二)自然區劃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幾代地理學家對中國自然區劃做了持續的探索性研究。綜觀不同歷史時期的區劃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自然區劃的形成和發展歷程(表1),對中國自然地理的地帶性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自然區劃是在研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上,探討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特徵、變化和分布規律。主要體現溫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異,提供自然生產潛力的系統資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布局和制定各種規劃的基礎,也是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的宏觀框架、改善生態環境和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

1.羅開富方案

最初發表於1954年,兩年後由科學出版社以中華地理志叢刊第1號《中國自然區劃草案》正式出版。它首先將全國分為東西兩半壁,東為季風影響顯著區域,西為季風影響微弱或無影響區域。然後提出最冷、最熱、最乾和空氣稀薄四個相對極端的區域,其間再劃出幾個過渡區。最後將全國劃分為7個基本區,即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康滇區、青藏區和內蒙古新疆區,其下再以地形為主要依據劃分為23個副區。

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異的狀況,並對各類自然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所表現的特點作了一定探討,強調基本區是按自然特徵劃分的,其含義和范圍與行政或經濟方面習慣所用不同,例如,把遼河下游平原和遼東半島劃入華北區,而不屬於東北區。

㈤ 中國地理怎樣快速認識省級區域

分片記:東北、西北、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自西向東一對一對地記、西南五省、南部沿海自南向北有順序的記憶,這樣重復幾次就記住了,各省輪廓發揮想像記憶,想像成各種形狀的好吃的等等。

㈥ 地理:如何界定一個區域

地理區域是一個有聯系性、相容性、協調性、地區性、地理地勢性、種族性的分區。為了各個體單位的更加和諧,所以就有必要來劃分一定的區域。 區域的介定有的是依靠地形地勢的,例如:山川、河流等,各大洲的分界線大都以江河湖海及山脈來分隔;有地理:如何界定一個區域

㈦ 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可以從

1. 半球  海陸  經緯度

㈧ 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應該從哪些方面描述

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區域特徵是各種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形成的,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上來認識。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地區的其他自然特徵(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資源豐富等)和人文特徵(無常住居民)。
通過對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進行比較和分析,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多採取列表比較的形式。例如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南、北方的區域特徵有顯著差異,具體表現在自然和人文兩大方面。

高中地理最常見的區域定位

地理學注重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因此區域性是地理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全國文綜卷注重對區域地理的考查,區域地理試題所佔比重大,而且很多試題往往是以區域為背景,來考查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因為許多地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只有落實到某一區域中才能加以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首先,列出主要經緯線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表格,圖文對照進行填圖練習。
一、世界地理區域定位
1.主要經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經線

穿過地區

附近的地理事物



歐洲和非洲西部、大西洋

倫敦、英吉利海峽、巴黎、伊比利亞半島、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幾內亞灣

30°E

歐洲中部、非洲東部

摩爾曼斯克和莫斯科、東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黑海、小亞細亞半島、地中海、開羅、尼羅河、東非高原、東非大裂谷、維多利亞湖、南非高原

60°E

亞洲西部、印度洋

烏拉爾山脈、鹹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東側、阿拉伯海

90°E

亞洲中部、印度洋

葉尼塞河(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界河)、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恆河三角洲、孟加拉灣

120°E

亞洲東部、澳大利亞西部

勒拿河與大興安嶺、北京、上海、台灣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

150°E

亞洲與澳大利亞東部

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大分水嶺、堪培拉、悉尼、塔斯馬尼亞島

180°

日界線、太平洋中部

白令海、阿留申群島、中途島、斐濟群島、紐西蘭

150°W

阿拉斯加、太平洋

夏威夷群島

120°W

北美洲西部、太平洋

落基山、溫哥華、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

90°W

北美洲中部、太平洋

蘇必利爾湖、密西西比河、墨西哥灣、中美洲

60°W

南美洲中部、大西洋

格陵蘭島、紐芬蘭島、加勒比海、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布宜諾斯艾利斯、南極半島、長城站

30°W

大西洋中部

同時說出以上經線穿過的主要氣候區。
2.主要緯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緯線

穿過地區

附近的地理事物

赤道

非洲中部、東南亞、南美洲北部

剛果盆地、東非高原、維多利亞湖、乞力馬扎羅山、馬來群島、新加坡、基多、亞馬孫平原

北回歸線

北非、亞洲、中美洲

撒哈拉沙漠、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華南和台灣島、夏威夷群島、墨西哥高原、墨西哥灣

北極圈

歐洲、北亞、北美洲

冰島(南)、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

南回歸線

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南美洲中部

南非高原、馬達加斯加島、澳大利亞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嶺、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部、里約熱內盧、聖保羅

南極圈

南極大陸外圍

同時說出以上緯線穿過的主要氣候區。
3.七大洲的經緯度位置:

大洲

經度范圍

緯度范圍

位置特徵

亞洲

26°E—169°E

10°S—169°N

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跨南北半球和高、中、低三個緯度,赤道穿過馬來群島

非洲

17°W—51°E

35°S—37°N

赤道和南北回歸線穿過,跨南北半球,以熱帶為主,「熱帶大陸」

歐洲

10°W—66°E

36°N—71°N

北半球,北極圈穿過,中高緯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半球,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跨高中低三個緯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歸線穿過,熱帶面積廣大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和日界線穿過島嶼,跨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同時存在兩個日期

南極洲

360°

62°S以南

跨經度最廣的洲,以南寒帶為主

4.四大洋的位置特徵:

大洋

位置特徵

太平洋

大致以150°E和赤道為中心,跨東西半球

大西洋

大致以30°W和赤道為中心,跨東西半球

印度洋

大致以80°E和南回歸線為中心,東半球

北冰洋

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二、中國地理區域定位
1.四條經緯線框出骨架:40°N、23°26´N,120°E、90°E,分東北區、華北區、西北區和華南區等。
2.主要經線穿過的地區:

經線

穿過的省區及附近主要城市

穿過的主要地形區、河湖及名山

80°E

新疆、西藏

天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昆侖山、青藏高原、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

90°E

新疆、西藏、青海西緣;烏魯木齊、拉薩

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吐魯番盆地、羅布泊、阿爾金山、柴達木盆地、昆侖山、三江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

100°E

內蒙古、甘、青、川、滇;酒泉、玉門、西寧、麗江、昆明、大理

內蒙古高原、祁連山、青海湖、黃河、巴顏喀拉山、長江、瀾滄江、(怒江)、橫斷山

110°E

內蒙古、陝、鄂西、湘西、桂、粵西、瓊;包頭、呼和浩特、西安、桂林、南寧、湛江、海口

內蒙古高原、陰山、黃河、黃土高原、秦嶺、巫山、長江、雪峰山、兩廣丘陵、珠江、五指山

120°E

內蒙古、遼西、魯、蘇、浙、閩東;秦皇島、青島、連雲港、南京、滬、杭州、福州、台北

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遼河、渤海、山東半島、淮河、長江、太湖、東南丘陵、玉山

130°E

黑龍江、吉林

黑龍江、小興安嶺、東北平原、松花江、長白山

3.主要緯線穿過的地區:

緯線

穿過省區及附近主要城市

穿過的主要地形區、河湖及名山

50°N

內蒙古、黑龍江

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

40°N

新、甘、內蒙古、晉、冀、京、遼;敦煌、玉門、酒泉、北京、秦皇島

塔里木盆地河、內蒙古高原、賀蘭山、黃河、太行山、海河、華北平原、渤海、遼東半島

30°N

藏、川、渝、鄂、皖、浙;拉薩、成都、重慶、宜昌、武漢、杭州

喜山、岡山、怒江、瀾滄江、長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鄱陽湖、杭州灣

北回歸線

滇、桂、粵、台;廣州

雲貴高原、兩廣丘陵、珠江、台灣山脈、玉山、日月潭

先以上表為參考進行填圖練習,再用空白地圖對照表格說出或填出以上的區域定位內容。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省時高效,比拿著地圖死記硬背的效果要好。

第二,在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定位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以點定面」訓練。
經過以上的填圖練習,考生對區域地理的位置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以上表格內容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全部記在腦海中,也不需要記全部記住,要求是「不求記住,但求熟悉」。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以點定面」的訓練,即先確定某點,再以該點為中心(或作為參照物)推測某區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圍。參照點的選擇應具備代表性和典型性,如可以選擇大洲或大洋的中心或某地形區的中心或某重要城市。但參照點不宜太多,否則難於記住而達不到目的。

第三,根據經緯線簡圖,寫出區域名稱。
這屬於較高層次的讀圖訓練(其給出條件類似高考試題),要求根據給出的經緯線快速判斷出區域名稱。舉例如下:

70°

80°

90°

30°

20°

10°

100°

110°

120°

130°

20°

10°



10°

一、世界地理區域定位

80°

100°

120°

140°

60°

40°

20°

80°

60°

40°



20°

40°

120°

150°

20°

30°

40°

120°

100°

60°

50°

40°

30°

90°

120°

150°

180°

70°

60°

50°

60°

50°

60°

70°

80°

50°

40°

40°

50°

60°

70°

40°

30°

20°

30°



20°

40°

23.5°



23.5°



20°

40°

60°

70°

55°

40°

140°

100°

60°

60°

40°

20°

以上12個區域的名稱依次是(從左至右,從上到下):東亞、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拉丁美洲、中亞、西亞、非洲、北亞、澳大利亞、美國。
二、中國主要地形區定位

80°E 100°E

38°N 30°N

100°E 120°E

42°N

105°E 115°E

37°N

100°E 110°E

28°N 23.5°N

80°E 90°E

40°N

95°E 38°N

120°E 135°E

53°N 40°N

110°E 120°E

30°N

115°E

120°E
(40°E、33°N) (105°E、30°N) (80°E、45°N )

以上11個地形區的名稱分別是(從左至右,從上到下):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在每次測試前,可對照以上區域定點陣圖表用5分鍾左右時間默認一次。這樣經過多次反復,可以建立比較清晰的「心理地圖」。區域地理是高考復習的基礎,而區域定位又是區域復習的基礎,熟練的區域定位是解答地理試題的基石和突破口。

閱讀全文

與地理如何認識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