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中央10地理中國內容是什麼

中央10地理中國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6 18:35:26

① 《地理中國》每集知識點是什麼

《地理中國:百年地理大發現》每集知識點:

1、鳥之謎

鳥類的特徵不在於翅膀和飛翔,而是羽毛,自然界中只有鳥類有羽毛;當時沒有鳥類的過渡性化石,鳥類是由其他物種進化而來。

1861年(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第三年),德國生物學家馮·邁耶在德國索倫霍芬小鎮發現距今1.45億年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化石。

他提出假說,始祖鳥長著翅膀,而且還有羽毛,但是翅膀末端有發達的爪子,長著長長的尾椎骨以及整齊的牙齒,都呈現出爬行動物的特徵,證明這是一隻具有爬行動物特徵的過渡性的鳥。

1868年,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提出鳥類恐龍起源假說,他分析出始祖鳥後腿與獸腳類恐龍後腿有35處相同特徵,但是其他科學家認為這是趨同進化的結果。

2、風吟大漠

地球上約有1/5的陸地是沙漠;1895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從新疆喀什向東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尋找喀拉墩,樓蘭、米蘭、且末、尼雅、丹丹烏里克,喀拉墩,公元七世紀之後就沒有了。

一五計劃修建包蘭鐵路,中間穿過騰格里沙漠,在沙坡頭治理流沙,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撰寫《向沙漠進軍》。

1959年,29歲的朱振達被竺可楨委以重任帶領中國第一支沙漠考察隊隊長。

中國西北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塔克拉瑪干沙漠(世界第一大流動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柴達木沙漠、庫姆塔格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地、渾善達克沙地、科爾沁沙地、呼倫貝爾沙地。

乾旱地區的稱為沙漠,半乾旱地區的稱為沙地;以賀蘭山為界,賀蘭山以西的沙漠面積廣闊,但形成已有已有百萬年的歷史,是由於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擋了細潤的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原因;而賀蘭山東部,數百年時間內大片草原變成沙地。

蘇聯專家傳來了草方格沙障,中國改良從5米見方改為1米見方,麥草長度20厘米;草方格內沙子表面出現一層薄薄的殼狀物,麥草腐爛,藍藻結皮的生物土壤結皮,以後會發展成為更加穩定的蘚類結皮,地衣結皮。

3、問天冷暖

19世紀末,阿爾卑斯山上奧地利氣象學家漢恩,提出氣候穩定不變理論,在一定的時間尺度內,氣候是一種穩定不變的常態。

20世紀初,美國人霍普金斯用物候現象,提出了霍氏生物物候定律,北美溫帶區域,維度每向北移動1度,經度向東移動5度,或者海拔上升122米,春季和初夏的物候期將延遲4天,秋季相反。

北美是一個比較標準的大陸,沒有高山峽谷的阻斷,適用霍氏生物物候定律,中國由於佔1/4領土的青藏高原而有改變。

國學功底深厚的竺可楨研究中國古籍上記載的物候現象梳理歷史氣候演變規律,主要是《四庫全書》,匯集了從先秦到清代的歷代主要典籍,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負責《四庫全書》在戰爭時期的轉移。

亞洲象,5000年前在燕山(京津冀一代)腳下,3000年前在秦嶺一帶,1500年前在長江中下游一帶,500到1000年前在廣西廣東一代,現今只在雲南邊境有。

4、黃土天書

1870年,寫就了《中國》這部巨著的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在黃土高原上遭遇到沙塵暴,提出「風成假說」。1950年前後,蘇聯學者帕夫林諾夫依據故鄉伏爾加河洪水泛濫的研究經驗,提出黃土高原的「水成假說」。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發建設黃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劉東生來到黃土高原研究。黃土紅土交替,紅土成因:土壤中的CaCO3隨雨水溶解並在在紅土層下方沉積成鈣結核,俗稱料姜土,相對堅硬,而土壤中的Fe被氧化使得土壤逐漸變成紅色,形成紅土層。

紅土層下半部分由於鈣結核的沉積堅硬結實,成為能抗壓的重要的支架層,建造窯洞時被利用在窯洞的頂部,所以窯洞頂部大多都為紅土層。

黃土各處厚度相同,上下層顆粒大小沒有明顯區別,並沒有洪水沖擊淤積的厚度不一,大塊顆粒在下層的特點,而且太行山上也有黃土存在,所以「水成假說」不對。

劉東生在黃土高原考察了東西走向4條,南北走向6條的10條大剖面,得出黃土顆粒大小區別,並根據黃土帶的方向推斷出風來的方向在西北方,提出了「新風成說」。

紅色土的形成需要充足的雨水,所以推斷紅色土和黃色土的交替可能是沉積層形成時氣候的濕潤程度不同;黃土層中的蝸牛殼是乾冷型的,紅土層中的蝸牛殼是溫暖型的。當時學術界普遍認同第四紀有四次大冰期的觀點,但是黃土層紅土層的交替卻有32層,因此第四紀有32次冷暖交替。

做出黃土高原的岩心的古地磁的磁化率分析,海洋科學家用深海鑽探技術提取海底沉積物的有孔蟲化石並進行氧同位素研究繪制出對應遠古地質時期氣候冷暖變化曲線,與黃土高原岩心古地磁曲線相符,推翻了經典的第四紀四次大冰期學說。

黃土高原、極地冰芯、深海沉積並列成為研究全球氣候變遷的三大支柱。劉東生2002年獲得國際環境科學的諾貝爾獎「泰勒獎」,迄今為止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中國大陸人。

5、遠古奇花

在地球上迄今為止找不到從無花到有花,從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的過渡性物種。有花植物化石應該最早出現在熱帶,但是找不到更早的化石,只有一億年的化石。孫革在黑龍江找到了1.25億年的被子植物化石,星學花序。與一位美國學者在以色列找到的化石「以色列古花」相同。

1.25億年前中東和遠東都有相同的植物,植物的傳播需要時間,那麼一定還有更早的被子植物。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克拉西洛夫在蒙古發現了比星學花序早幾百萬年的「古爾萬果」化石可能是被子植物。

古爾萬果的底層也產狼鰭魚,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早的真骨魚類,肯定是比星學花序的底層早。遼西也產狼鰭魚,孫革去了遼西,1996年發現了1.3億年前的被子植物化石遼寧古果;而且在地層中發現了古爾萬果是裸子植物。

遼寧古果的莖枝太細,不足以支持沉重的上部分,猜測被子植物起源於水中。2000年在遼西發現了中華古果化石,被子植物,莖枝細弱,葉子細而深裂,根部不發達證明不用很深吸收水,證明了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起源於水中。

6、地心烈焰

世界上四大陸地斷裂帶:東非大裂谷,東亞大裂谷(安徽山東渤海黑龍江西伯利亞),萊茵河裂谷、盆地山嶺省。中國國內活火山很少,近百年只有昆侖山有一次爆發。劉嘉麒師從著名地質學家劉東生,寫就了《中國火山》一書。

1997年,劉嘉麒來到雷州半島的廣東湛江湖光岩,湖光岩是一個瑪珥湖,瑪珥式火山噴發是指岩漿上涌的過程中,遇到地下水發生爆炸,巨大的水蒸氣噴出地表,使地面塌陷形成低平火山口,然後逐漸積水所形成的火山湖就是瑪珥湖。

湖光岩的瑪珥湖與德國西部艾菲爾高原的瑪珥湖並成為姊妹湖。東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大陸斷裂帶,南起莫三比克中部,在希雷河口分為東西兩支,一路北上刺穿紅海,直到歐亞大陸,長度將近赤道六分之一周長,擁有世界上四大火山帶之一,東非裂谷火山帶。

世界上四大火山帶:環太平洋火山帶,大洋中脊火山帶,東非裂谷火山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帶(地中海-印度尼西亞火山帶);世界上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震帶;劉嘉麒認為東非大裂谷最終將走向平靜,不會繼續裂開。

② 觀看中央10台《地理中國》欄目觀後感至少1000字 急用!!

2019年1月28日中央電視台cctv-10,頻道播放了錄像節目,題目是坑底異像,其中間的一段異像是有一處鍾乳石是橫著的方向生長的。在觀看電視的時候我拍了五張照片,我是頭一次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這個橫向生長的鍾乳石。電視中貴州師范大學的王恆松教授認為是風的作用才產生了這個橫向生長的鍾乳石。我對這個結論產生了質疑,我認為如果是風的作用的話,那麼在這個橫向生長的鍾乳石左右大約五十公分的左右還有向下生長的鍾乳石,為什麼那兩處距離較近的鍾乳石沒有受到風的影響。根據我的觀察,這個橫向生長的鍾乳石是由於這塊產生鍾乳石的太空岩石,或者是由地底拱出來的岩石當時是呈現融化半融化的狀態,當鍾乳石的溶液向下流淌的時候,逐漸冷卻而固定了,可是這個流淌的鍾乳石的基礎由於較厚還是呈現半融化的軟化狀態,這塊基礎的岩石較重,受到地球的引力下垂於上面的岩石脫離,又由於左面基礎岩石的粘連拖累促使這塊岩石面下沉左面牽扯這個已經與地面垂直流淌的鍾乳石順時針旋轉了90度,才把那個原來豎著流淌的鍾乳石橫了過來,由於這個橫著的鍾乳石還沒有徹底冷卻,受到地球的引力產生了微小的彎曲,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的這個發現,是建立在鍾乳石並不是經過幾十百千萬年才形成的,而是在很短的時間里瞬間形成的,我的這個想法看法不一定正確,還有待於科學界科學家們做出科學的判斷。我當時看過這期節目後幾天給節目組的主持人於勝春郵寄過掛號信,問過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迴音也不知道收到沒有?我的名字:劉君電話號碼:13703619431.我還有我自己認為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科學發現,可是沒有找到地方發表,希望看到這段評論的,聯系我微信號是實名頭像是紅色背景大海中的帆船,謝啦

③ 《地理·中國》2019 各期主要內容

主要講述了中國的地征地貌和風土熱情。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

④ 中央電視台10頻道《地理中國》欄目 重播時間

欄目名稱: 地理中國
首播頻道: CCTV-10科教頻道
主持人: 於勝春
播出時間: 首播:每周一至周日 17:30
重播:次日 09:45
類別: 科教

⑤ 地理•中國

天山網訊
自8月17日起,中央電視台10套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攝制組來到新疆和靜縣,前往世界自然遺產地巴音布魯克草原,以計劃開通建設的巴音布魯克牧區
第二條觀光旅遊公路為主線,用紀錄片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巴音布魯克獨特地理特徵、開都河流域、旅遊、人文等方面的優勢資源。

《地理中國》是央視科教頻道推出的一檔關注地質科普的品牌電視欄目。欄目以地理、地質科考活動為主線,對祖國遼闊版圖中,變化萬千的自然風光、自然
現象,紛繁復雜的地質地貌構成、演變等內容進行展現,傳播自然科學知識,解析自然規律,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贏的重大主題。以行進中的地理、地質科考活動為
線索,從自然角度解讀中國,以科學認知關注人的生存發展。

在這為期十多天的采訪中,攝制組以開都河為導向,沿著即將建設的第二條和靜至巴音布魯克旅遊觀光公路,或乘車,或騎馬,或步行,將哈爾薩拉溫泉、賽
汗托海、阿爾夏特阿爾先、奎克烏蘇湖、達楞達板等一處處還不為眾人所了解的迷人景色,一一記錄。為了將和靜美麗、神奇、絢麗的自然風光展現給全國的觀眾,
攝制組不辭幸苦,每天清晨六點追逐太陽升起,夜晚伴著落日收工。攝制組還邀請地質專家、原新疆156煤田地質隊工程師李憶祖詳細闡述「開都河」的形成原
因、獨特的地質構造情況。

⑥ 急求三篇cctv10的《地理中國》的摘要(每篇300字)

《神奇的硅化木》1月9日播出

上個世紀70年代,硅化木在北京延慶縣的山區被當地農民發現,引來地質學家的關注。由此,專家們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科考,最終確定,硅化木孕育於距今一億年前的侏羅紀,而它的形成,則是億萬年復雜地質運動和外力作用的結果。本片將跟隨地質專家,一探硅化木的成因之謎

《大峽谷的奧秘》1月8日播出

四川大渡河大峽谷最深2675米,是世界最深的大峽谷之一。正因為深,在峽谷兩岸,保存完好並充分暴露的不同地質時代的岩層,從谷底向上整齊排列。岩石中含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是一部完整且形象的「地質及生物衍變的教科書」,厚達數千米的完美地質剖面,記錄了十多億年來地質演化的歷史。

《走近瓊海火山群》1月7日播出

上個世紀90年代,地質專家白志達在海南瓊海地區考察時,偶然發現了海口附近分布著大量古火山遺跡,而且火山的形態種類非常豐富。通過十餘年的考察,白志達和海南的地質工作者,確定瓊海、湛江地區在新生代曾有過大規模火山噴發,並繪制出該地區的古火山分布圖,為進一步研究瓊州海峽的演變提供了翔實的依據。

《紅岩石瀑之謎》1月6日播出

在湖北省隨州市大洪山琵琶湖,有一處寬度達50多米的瀑布,令人感到十分驚奇的是,構成瀑布的並非是水流,而是紅褐色的岩石。這一地質奇觀吸引了中國地質大學李江風教授一行前來考察。伴隨著考察的一步步深入,紅岩石瀑形成的奧秘一步步揭開,而大洪山數億年間滄海變桑田的地質變遷也隨之浮出水面。

⑦ 地理中國每集概括至少50字,謝謝。

《地理·中國》觀後感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於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
《地理·中國》欄目,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並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 「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通過觀看《地理·中國》,是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更加堅定了我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之棟梁才的理想信念。

⑧ cctv10節目表

cctv10的節目表有:

1、地理中國:

時尚科技秀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首檔融媒體科技日播欄目,每集十分鍾,讓觀眾了解三個科技點。意在「展示科技新創意,新產品,新發明」,讓百姓在享受科技之美的同時,了解科技內核,體驗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切實改變。

⑨ 中央10套《中國地理》節目內容是什麼

尋找恐龍

⑩ 央視《地理中國》有關地理知識

從世界上看——位於從東西半球來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她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為止關系看,她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我國位於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
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勢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
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悠久歷史.
我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2分30秒)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3度52分)
我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40分)
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33分)

閱讀全文

與中央10地理中國內容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