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綜合性地理著作是

什麼綜合性地理著作是

發布時間:2022-02-05 11:40:43

❶ 北魏的什麼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什麼是一部綜合性地理學專著

《水經注》是我國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編寫的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記述了許多前人沒有記載過的河流,全書以水道系統為綱,詳細介紹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
故選B.

❷ 水經注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XX著作求回復!!!

《水經注》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

《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在後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許多資料。

(2)什麼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擴展閱讀:

要知道《水經注》,先要知道什麼是《水經》。《水經》是中國第一部記述水系的專著,約一萬余字,有說作者是晉代郭璞撰,另說是東漢桑欽撰。

《水經》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水經注》則是酈道元在《水經》基礎上擴充撰成,記載的河流水道1252條,達三十萬余字,共40卷。

《水經注》之所以備受古人重視,首先在於其記載的廣闊。雖說當時南北政權對立、分裂,但《水經注》記載的地理范圍並不為北魏疆域所限,對於當時南朝治下的自然山川、人文地理,酈道元都著力描述。

《水經注》一書中,區域的劃分,完全以自然山川為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城一邑。

《水經注》還記載了大量的域外地理。酈道元作此書時,可謂廣集天下材料。不少他曾引用的書籍現在已經失佚,但是也因為如此《水經注》描述了當時中國人所知道的「全世界」。

卷一《河水》篇中,酈道元詳細描述了古代印度東南部的恆河、印度河和孟加拉灣沿岸的水文地理和風土人情。在南方,記載的地理范圍達至今越南北部、柬埔寨和馬來半島。在北方,延及長城以外的沙漠地區;西南方則遠達藏緬。

可以說,《水經注》記錄了酈道元時代已知的地理范圍。誠然,由於其足跡所限和文獻記載的不周,其中不乏荒誕不經的內容,但其目光已經超越傳統的華夏地域而達至「天下」。從這意義講,《水經注》是一部關於當時已知世界的地理著作。

最後,酈道元擅長地理描述,《水經注》雖然也對地理現象進行解釋,但更多的是客觀描述,稱之為描述地理學是恰當的。酈道元對地理現象的描述,最突出之處還在於描述地理現象的客觀真實。

酈道元對地理現象的科學描述是建立在文獻分析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基礎上,酈道元一方面印證了古書的記載,從而對地理景觀有更深切的體會;另一方面,他還通過實地考察,更正了許多《水經》的錯誤和前人的訛傳。所以《水經注》可謂中國古代地理學的曠世之作。

❸ 水經注是綜合性地理學著作,綜合性體現在哪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通過為古書《水經》做注,以《水經》為綱,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著作,其綜合性在於《水經注》全書三十多萬字,詳細介紹了我國境內一千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風俗、傳說、歷史等。《水經注》文筆雄健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學名著,也是山水文學的優秀作品~

❹ 水經注中飛清和頹波頹波是指什麼

《水經注》中飛清和頹波指的是瀑布。《水經注》是綜合性地理著作,「飛清」、「頹波」等詞都是《水經注》首創,這兩個詞所描述的自然景觀都是瀑布。

《水經注》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從河流的發源到入海,舉凡幹流、支流、河谷寬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節變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經的伏流、瀑布、急流、灘瀨、湖泊等等都廣泛搜羅,詳細記載。

所記湖泊、沼澤500餘處,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處,伏流有30餘處,瀑布60多處。所記各種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嶺、坂、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

僅山嶽、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處,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記洞穴達70餘處,植物地理方面記載的植物品種多達140餘種,動物地理方面記載的動物種類超過100種,各種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蝗災、地震等,記載的水災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4)什麼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擴展閱讀:

《水經注》一書首見於《隋書·經籍志》。著錄《水經注》對中國的河流考查比《水經》清楚得多。《水經》記載的河流僅137條,大量的支流被忽略了。

《水經注》則記錄更小的支流,所以《注》里記述的大小河流竟多至1252條,是《水經》的10倍,《漸江水》原本只有「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餘杭,東入於海」十六字,《水經注》中的註解竟長達六千字。

此外還有五百多處湖泊和沼澤,湖泊類型名稱有14個,即湖、澤、海、坈、陂、浦、淵、潭、池、藪、渚、塘、淀、沼等。二百多處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伏流有三十餘處,瀑布六十多處,岩溶洞穴四十六處,溫泉三十一處,各種橋梁超過九十座,津渡亦有九十餘處。

建築方面記有中外古塔三十多處,宮殿一百二十餘處,各種陵墓二百六十餘處,寺院二十六處。而且觀察得也很仔細,例如對溫泉溫度分5個等級,依次為「暖」、「熱」、「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和「炎熱奇毒」。

有些地方詳細記下了河谷的寬度、河床的深度、水量和水位的季節變化、含沙量、冰期等,如洞庭湖「湖水廣圓五百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華池「池方三百六十步」,黃河孟津河段的冰層厚度「寒則冰厚數丈,冰始合,車馬不敢過。」

〈河水〉一篇,專講黃河及其上游水系,是《水經注》全書最長的一篇,凡五卷,占《水經注》全文的七分之一,《水經注》對二次黃河改道稱之為「大河故瀆」和「王莽河」。〈河水〉卷五甚至描述了古印度的恆河、印度河和孟加拉灣的水文地理。

❺ 水經注是綜合性地理著作同時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非清突波等詞都是水經注首創

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編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記述了許多前人沒有記載過的河流,全書以水道系統為綱,詳細介紹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
故選B.

❻ 為什麼把《水經注》稱為綜合性地理巨著

《水經注》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詳細介紹了我國境內諸多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風俗、傳說、歷史等。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水經注》文筆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在我國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有過深遠影響。

酈道元在任御史中尉時,有個叫丘念的人犯了死罪,他是汝南王的親信,藏在王府中,酈道元硬是設計把他誘出王府捕獲。

汝南王去求太後說情,酈道元頂住太後的壓力,最終還是處死了丘念。

這件事都表明酈道元為官剛正,疾惡如仇,而且不懼權貴,甚至皇親,敢於與惡勢力進行斗爭。

其實,酈道元之所以留名史冊,倒並不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的建樹,而是他完成了一部重要的著作《水經注》。

酈道元酷愛讀書,他讀書范圍很廣,除了正統的經史子集外,其他方術、醫卜、地理、天文類都無不喜讀,尤其是文學方面的書。隨著見聞的日益增多、知識的日益積累,他經常被一種創作的沖動所左右。

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從南朝回來,給他帶來了一本郭璞的《水經注》,他一看大喜過望,接連幾天手不釋卷。

郭璞是東晉時有名的文學家,《水經》由漢代桑欽所作,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系統記述全國河流狀況的書,文字簡略,郭璞為這本書作了注。

酈道元自從有了這本書,總是帶在身邊,有空就翻閱。他似乎從這部書里領會了一些什麼。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一天夜裡,酈道元夢見了郭璞,夢中郭璞對他說:「我為《水經》作注時,正碰上天下大亂,北方的河流沒法詳細記錄,很是遺憾。如你願意為這本書重新作注,老朽願以筆墨相助。」說完就不見了。

酈道元醒來,獃獃地想了很久。從此他的文采大有進步。

這當然都是古人的傳說。但有一點卻是真的,從此酈道元開始了《水經注》的撰寫。

酈道元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盡力收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著作和地圖,並根據圖籍提供的情況,考查各地河流幹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風貌。

他或跋涉郊野,尋訪古跡,追溯河流的源頭;或走訪鄉老,採集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和傳說,然後把自己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

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漢書·地理志》、《水經》等,日積月累,他掌握了許多有關各地地理情況的原始資料,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

酈道元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

酈道元認為,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

為此,他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

《水經注》歸根到底是一部地理學著作,因此它的主要貢獻還是在地理學方面。它是大部頭全方位介紹全國水的專書,是一部以河流為綱介紹全國的地理著作。

同時,將野外考察與地理文獻研究相結合,這對地理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成熟與完善有重大推動作用。此外,《水經注》在文字上十分生動,內容豐富多變,具有相當高的文學水平。

《水經注》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河流,它在自然地理學上的貢獻,首先在河流水文方面。

從河流數量上講,《水經》原文中只列了137條,而注文中記載的達1252條,多出11倍。對這些河流,《水經注》大多記載了它們的發源、流程和流向,敘述緊扣河流的自然地理特點,對於發源地相近的,注文一般將它們歸在一起記述。

如把發源於太行山東、南山麓的清水,即今衛河、沁水,即今沁河、淇水,即今淇河放在一處。對這3條小型河流,酈道元也很認真,分別敘述了各河源頭的情況。

雖然這3條河發源地相近,但源頭情況並不相同,清水源頭處於一個地下水豐富的小盆地,沁水上源則有許多支流匯成,而淇水源地由於地形復雜,水源是由山間的一瀑布急流形成的。

類似的這些小河並不很有名,酈道元仔細進行研究、記載,給今天研究自然地理和對河流水文的考察都有重要意義。

對於河流的整個流程中,《水經注》對河床寬度、瀑布、急流、峽谷等情況都有詳細的敘述。

比如對岷江上流的記載就很典型:

兩山對開,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江水自此已上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

這是岷江最上游的情況。

接著注文分段敘述了流程情況:

自白馬嶺回行二十餘里至龍涸,又八十里至蠶陵縣,又南下六十里至石鏡,又六十餘里而至北部,始百餘步。又西百二十餘里至汶山故郡,乃廣二百餘步。又西南百八十里到濕坂,江稍大矣。

這樣的注文,就把各個河段的長度和寬度交代得很明白。如果用這段珍貴的古代自然地理資料與現代的情況進行比較,那麼這一河段在歷史上的變化就可以了如指掌了。

峽谷險灘是河流流程中常見的,也是河川研究的對象,《水經注》對這方面的敘述也很豐富。如長江上的三峽、黃河上的龍門、三門、洛水上的伊闕、湘江上的空冷峽等。

全書中記載的峽谷近300處,許多都敘述得繪聲繪色,成為著名的散文名篇。比如酈道元的《三峽》就是其中之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寫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這段文字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寫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文章雖短,但展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奇麗、無限壯觀的景象。

瀑布對河流水文研究也有重要價值。《水經注》共記有60餘處,地理位置准確,還記載了不少瀑布的高度。關於瀑布的名稱,《水經注》中有很多別稱,如「飛波」、「飛清」等,這是《水經注》在語言文學方面的貢獻。

對河流水文的其他要素如含沙量、水位、流速、冰期等,《水經注》也有詳細記載。

黃河的含沙量世界上罕見,《水經注》上說:「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就是說,從河水中提一石水,其中有六斗都是泥沙,可見含沙量是相當大的。

我國北方河流冬季都有結冰期,《水經注》記載黃河「寒則冰厚數丈」,這就是冰層的厚度,還記載了黃河上幾個可以采冰的河段。

《水經注》除了記載河流外,還記載了許多湖泊,據統計超過了500處。有大量的是淡水湖,如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陽湖;還有一些鹹水湖,如蒲昌海,即今羅布泊、內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對這些湖泊的記載,在湖泊地貌、水文方面都提供了許多資料。

湖泊形成後,在地質循環和生物循環的過程中,總是在不斷淤淺,甚至最後變成窪地,這種過程,地理上稱為湖泊的沼澤化現象。

《水經注》就記載了田澤消失過程中的情況:

澤在中牟縣西……東西四十許里,南北二十許里,中有沙岡,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徑通,淵潭相接,各有名焉……浦水盛則北注……

田澤是古代有名的大湖,在先秦的《詩經》中已有記載。但由於湖泊的沼澤化過程,到了酈道元著《水經注》的時候已經分化成了24個小湖,文中所謂「沙岡」,即湖底泥沙增多,湖水變淺的現象,是沼澤化的現象,唐宋以後田澤就完全消失了。

湖泊這種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分散的過程,具體說明了田澤的湮廢過程,《水經注》的翔實記述為我們了解研究湖泊沼澤化過程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數據。

《水經注》中對地下水的記載也很豐富,共記述了泉水200多處,溫泉38處。還記載了分布在各地的水井,對了解古代地下水位很有參考價值。

《水經注》對動植物地理也有許多記載。全書記載的植物達140餘種,包括在我國常見的溫帶亞熱帶的森林,也有西北乾旱地區的草原,荒漠植被,還記載了我國南方和現在中南半島的熱帶森林自然景觀。

《水經注》記載的動物有許多已在我國絕跡或在分布上有很大變化,使我們更便於研究古今動物地理分布的變遷。

如《水經注》中記載了一種稱為「水虎」的動物,就是今天的揚子鱷,當時還可在今漢水中看到,可現在的揚子鱷只有在長江下游的少數地方還有少量分布。揚子鱷分布地區呈現出逐漸退縮的狀況,數量也大減,因此我們就更要保護它了。

《水經注》在人文地理學方面也有諸多記載。

酈道元很重視農業生產,而農業生產與水的關系極其緊密。《水經注》中處處體現著酈道元對農田水利的重視。對許多大型設施的記載都很詳細。

在重視農業的同時,《水經注》也留下了對手工業介紹的珍貴資料。

書中記載手工業的門類比較齊備:采礦、冶金、紡織、造紙、食品等。還記載了能源礦物,如石油、天然氣、煤,金屬礦物如金、銀、銅、鐵、錫等,非金屬礦物,如硫黃、鹽、雲母、石英等,對它們的分布和用途都有介紹。

在所有手工業中記載最多的是制鹽業。古代鹽是關系民生的大事,所以酈道元很重視。《水經注》中記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多種。

卷第三十三篇中記載了四川井鹽的位置、數量,並說「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有不成者,形亦必方,異於常鹽矣。」可見四川井鹽的質量是較高的。

卷第六篇《涑水注》記載了當地的池鹽。池鹽在今山西省西南的安邑一帶。從先秦時代開始,這種池鹽就行銷中原廣大地區,有的商人就靠販運池鹽發家致富。

酈道元是這樣描述的:

今池水東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潭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

這里的產量相當穩定。而且提取方便,所謂「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所以長盛不衰。

《水經注》的記載與其他史書的記載互相映照,不難看出,安邑池鹽在中原地區佔有重要的地位。《水經注》把漢代與北魏鹽池做了比較,這種資料是很珍貴的,對我們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鹽池也有現實意義。

《水經注》對沿海鹽場的分析和採制也記述得很普遍,卷第九篇記載了今渤海沿岸的鹽場。全書共記鹽礦、鹽場20多處,包括了當時國內的著名鹽產地,有的地方還帶述了境外的岩鹽。

在陸路交通並不很發達的古代,水運是很便捷的交通方式。《水經注》所記河道,大多都涉及航運。而峽谷,險灘就成為航道中的險段。

如卷四記黃河在砥柱山以下,「合有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卷第四十篇記浙江在壽昌,「建德八十里中有十二瀨,皆峻險,行旅所難。」

《水經注》對陸路交通也同樣重視,書中記載了當時許多國際陸路通路:

卷第一篇的蔥嶺、天竺道通向北印度、中亞地區;卷第三篇的雞鹿塞道通向漠北草原;卷第二十七篇的通關勢為溝道關中和漢中的要道;卷第三十六篇記述了現在雲南省曲靖縣境內一段叫降的道路:「降賈子,左擔七里。」

這里的商販為走山路、要用在肩擔走七里不能換肩。「左擔七里」,只4個字就把山路的險窄勾勒出來。

大量水陸交通道路必然形成許多道路交叉點,注文中相應出現了大量的橋梁和津渡,共達200多處。《水經注》中出現的橋等形式很多,有石拱橋、木橋、索橋、浮橋等。

比如卷第十九篇《渭水注》記載了宏大的秦渭橋:

秦始皇做離宮於謂水南北……南有長樂,北有咸陽宮,欲遞二宮之間,故造此橋,廣六丈,南水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間,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

即使在今天看來,這也是一座大橋。

城市是人口集中居住區,酈道元自不會放過。全書共記縣以上城市盡3000座,古都達180座,其中大部分與今天已經成為遺址。

酈道元對古都的記載最為詳盡。卷第十六篇注文中竟用7000字的篇幅來詳細描述當時北魏的都城洛陽。對古都長安、鄴都也有詳盡描述,其他的古都還有平城、成都等。

對這些歷史名城的介紹,都結合歷史的史實,對宮殿、園苑、池台、巷市的遺址調查,詳盡周到,讀者從中不僅能增長地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歷史和考古知識,增長了見識。

《水經注》還記載了國外的城市。卷第一篇記載了現今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境內的一些古都,如波羅奈城、王舍新城等。卷第三十六篇記載了古代林邑國的區粟城和和典沖城,位於今越南中部。對其位置、形勢、建築規模等都描繪無遺。

酈道元沒有到過國外的城市,上述記載都是從《林邑記》中抄錄的。現在《林邑記》早已散失了,這段文字就成為孤本,是記載這兩個城市的唯一古代材料,對研究越南古代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可見,《水經注》的價值已遠遠超過了地理學的范圍。

酈道元生活在戰爭頻發的年代,他雖反對不義之爭,但並不是消極地反對。《水經注》中也保留了大量軍事地理的資料。

酈道元常把在戰爭中發生重大作用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如河流、橋梁、道路、津渡等進行軍事上的評價,這種做法在以前還不多見,對後代的軍事地理學者有很大影響。

比如卷第三篇對戰役的評價就是一例:「山下有長城,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自闕北入荒中,闕口有城,跨山結局,謂之高闕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桿,以防塞道。」對有些戰役的描寫也很詳盡,與戰場的山川形勢相系,有重要的軍事地理價值。

《水經注》對地名學的貢獻也很大。地名學是一門研究地名的學科,它研究地名的形成、發展變遷,以及地方命名的原則和得名的淵源。

在《水經注》以前的古地理書中已經出現了許多地名,但與《水經注》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水經注》中記載的地名據統計達20000左右,這是前所未有的。

河流地名是各類地名中最多的,佔全書地名的1/5。江在古代指長江,河專指黃河,這是專稱,後來都成為通稱。北方河流後來多稱「河」,而南方河流多稱「江」,其他河流稱「水」,人工開鑿的河流又多稱為「渠」。

《水經注》在記述名河名稱,還記了許多河流的旁名、別稱。黃河的名稱就不少,如「河水」、「河」、「大河」、「黃河」、「濁河」等。

《水經注》還擔負著解釋地名的工作,它解釋的地名共達2400處。其內容非常豐富多彩,可謂洋洋大觀。自《水經注》以後,地名淵源的研究分析,逐漸成為我國一切地理書中的必備內容。

《水經注》的貢獻尤為卓著,豐富了地名學的研究內容。

總之,《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水經注》是6世紀前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❼ 《水注經》是綜合性地理著作,〞飛清〝、〞頹波〞等詞都是《水注經》首創,這兩個詞描述的自然景觀是:

都是指瀑布。

❽ 關於紀曉嵐,下列話題正確的是 A他著述了一部綜合性地理著作 B他編纂了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 C他主持編纂了

D

❾ 什麼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說什麼做

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北魏時酈道元所著,全書三十多萬字,詳細介紹了中國境內一千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風俗、傳說、歷史等.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是中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水經注》文筆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在中國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有過深遠影響.自明清以後不少學者從各方面對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專門研究,形成了一門內容廣泛的「酈學」.《水經注》與《三國志注》(裴松之),《世說新語注》(劉孝標),《文選注》(李善),並稱「四大名注」.

❿ 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名著是什麼

中國科學八大名著:《水經注》、《農政全書》、《九章算術》、《齊民要術》、《夢溪筆談》、《徐霞客游記》、《本草綱目》、《天工開物》。

1、《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2、《農政全書》

《農政全書》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

由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王禎的《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

3、《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成於公元一世紀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

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該書內容十分豐富,全書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

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4、《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全書10卷92篇,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勞動人民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系,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網路全書」。

5、《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據現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6、《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7、《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

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

卷3~4為「百病主治葯」,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葯」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葯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葯手冊。卷5~52為各論,收葯1892種,附圖1109種。其總例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類從,目隨綱舉。」

其中以部為「綱」,以類為「目」,計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60類。各部按「從微至巨」、「從賤至貴」,既便檢索,又體現出生物進化發展思想。部之下為60類,各類中常將許多同科屬生物排列在一起。

各葯「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即一葯名下列8個項目(即「事」)。其中「釋名」列舉別名,解釋命名意義;「集解」,介紹葯物出產、形態、採收等;「辨疑」(或「正誤」),類集諸家之說,辨析糾正葯物疑誤。

「修治」,述炮炙方法;「氣味」、「主治」、「發明」,闡述葯性理論,提示用葯要點,其下每多作者個人見解;「附方」,以病為題,附列相關方劑。

8、《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葯、紡織、染色、制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閱讀全文

與什麼綜合性地理著作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