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坐標系的應用
地理坐標系,事實上早已應用於早期的天文地理的應用中。以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地圖來看,已經十分主要經緯以及所在地區的地圖比例等問題。盡管受制於當時地域限制,人們的視野無法顧及到更遠的地方,但有關的地理研究卻在不斷進行中。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此延伸出來的是古人類對地理坐標還是有著相當系統的研究和認識。
現今,隨著衛星等勘測手段的進步,由此也引發了對地理坐標系的更精確定位。中國北斗導航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就是當今各領域對地理坐標系的精確定位提出更高要求的產物。
㈡ 投影坐標系 地理坐標系用於什麼情況
投影坐標系或者地理坐標系在你出圖的效果上體現不出來的,選擇坐標系要看你應用的需求了
出圖的話,一般是二維效果,所以出圖都應選擇投影坐標系。應用需求方面,我是這樣理解,有的是投影是能保證變形,還有面積,長度,角度一致,所以我們還是選擇相應的投影來滿足就行了。
㈢ 什麼時候用地理坐標系,什麼時候用投影坐標系。
投影坐標系或者地理坐標系在你出圖的效果上體現不出來的,選擇坐標系要看你應用的需求了
㈣ 什麼時候用地理坐標系,什麼時候用投影坐
在野外用地理坐標系,整理資料包括剖面還有儲量計算什麼,都要投影。
地理坐標系:為球面坐標。 參考平面地是橢球面,坐標單位:經緯度;
投影坐標系:為平面坐標。參考平面地是水平面,坐標單位:米、千米等;
地理坐標轉換到投影坐標的過程可理解為投影。(投影:將不規則的地球曲面轉換為平面)
㈤ 什麼時候用地理坐標系,什麼時候用投影坐標系.地理出
地理坐標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使用三維球面來定義地球表面位置,以實現通過經緯度對地球表面點位引用的坐標系。一個地理坐標系包括角度測量單位、本初子午線和參考橢球體三部分。
㈥ 地理坐標系與直角坐標系,在gis中應如何選擇使用
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白,地理坐標系和投影坐標系(直角坐標系)的區別。地理坐標系,是以經緯度為地圖的存儲單位的,很明顯是球面坐標系統。而投影坐標系(直角坐標系)則是球面(地理坐標系)轉投到平面上的直角坐標系。對應的應用選擇也就很明了了。
球面和平面。呵呵,謝謝採納~~有什麼不懂的,歡迎追問~(*^__^*) 嘻嘻……
㈦ 地理坐標是什麼
地理坐標是用緯度、經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均稱為子午面。地理坐標,就是用經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的球面坐標。在大地測量學中,對於地理坐標系統中的經緯度有三種提法:天文經緯度、大地經緯度和地心經緯度。
地理坐標分為天文坐標系、大地坐標系與地心坐標系。
(1)天文坐標系
天文坐標系是以鉛垂線為基準、以大地水準面為基準面建立的坐標系,它以天文經緯度(λ,ψ)表示地面點在大地水準面上的位置,其中天文經度λ是觀測點天頂子午面與格林尼治天頂子午面間的二面角,地球上定義為本初子午面與觀測點之間的二面角;天文緯度ψ定義為鉛垂線與赤道平面間的夾角。
(2)大地坐標系
大地坐標系是以橢球面法線為基準線,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建立的坐標系,它以大地坐標(L,B,h)表示地面點在參考橢球面上的位置,其中大地經度L為參考橢球面上某點的大地子午面與本初子午面間的二面角,大地緯度B為參考橢球面上某點的法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北緯為正,南緯為負;為h為大地高,即從觀測點沿橢球法線方向到橢球面的距離 [3] 。我國常用坐標系為1954北京坐標系、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以及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
(3)地心坐標系
地心坐標系是地固坐標系的一種,是指以總地球橢球為基準、原點與質心重合的坐標系,它與地球體固連在一起,與地球同步運動。 [3] 它以(L,B)來表示點的位置,其中L為地心經度,與大地經度一致;B為地心緯度,指參考橢球面上觀測點與橢球質心或中心連線與赤道面之間的夾角。
㈧ 地理坐標系和大地坐標系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地理坐標系(GeographicCoordinateSystem),是使用三維球面來定義地球表面位置,以實現通過經緯度對地球表面點位引用的坐標系。
2、大地坐標系是大地測量中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建立起來的坐標系。
二、作用不同
1、地理坐標系:定義了地表點位的經緯度,並且根據其所採用的參考橢球體參數還可求得點位的絕對高程值。
2、大地坐標系:是大地測量的基本坐標系,它是大地測量計算,地球形狀大小研究和地圖編制等的基礎。
(8)什麼情況下用地理坐標系擴展閱讀
我國大地坐標系經歷了幾次重要變化。
1、建國初期,為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急需,在天文大地網邊布設邊平差的基礎上建立了1954北京坐標系。
2、20世紀80年代,在全國天文大地網整體平差的基礎上建成了1980西安坐標系。
3、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在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全國UPS一/二級網和全國UPSA/B級網等整體平差的基礎上又建成了新一代國家大地坐標系—2000中國大地坐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