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白酒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汾酒被稱中國「酒魂」
因為汾酒首創了蒸餾酒,開始了一個新的紀元,對所有的酒品都有影響,所以被稱為中國的酒魂。大家都知道,在唐朝以前人們所飲用的酒大多都是米酒,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製成的。等到了唐朝以後,位於山西的杏花村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釀酒手段,就是採用熟的料拌酒麴,然後再蒸餾的方式創造了一種新的制酒方法。通過這種方法釀出來的酒非常的清冽,而且香氣四溢,對後世所有的酒品都有深遠的影響。
所以汾酒被稱為中國酒魂,這代表了人們對汾酒的一種認可,一種尊敬。現在雖然說汾酒沒有其他南方的一些酒在國際上名聲大,但是在人們的心中還是特別欣賞和尊敬汾酒的。
⑵ 中國的四大名酒是那四種
貴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瀘州曲酒,陝西西鳳酒。
茅台酒是一種醬香型大麴白酒,原產於貴州茅台鎮。茅台酒氣味芬芳香醇濃郁,不論氣味與口感均散發強烈香氣。
汾酒作為四大名酒之一,擁有古老的歷史,汾酒名字產生的具體時間無從考證,不過可確知的是,遲至明初便已使用汾酒作為此種清香型蒸餾酒的正式名稱。汾酒早在明清之際大盛。
並在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優勝金質獎章,1918年獲中華國貨展覽會金質獎,1922年參加南洋勸業會賽獲一等獎,1934年獲山東國貨陳列館特等金獎,1935年、1936年蟬聯全國鐵路沿線出產貨物品展覽會特等金獎,
在1952年的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入選四大白酒(亦為八大名酒之一),並在以後的二三四五屆全國評酒會上均獲得名酒稱號。1992年獲法國巴黎國際名優酒展評會特別金獎。
瀘州曲酒為我國名酒之一,具有悠久歷史。瀘州曲酒是一種用大麴釀造的蒸餾酒,用作發酵的窖是一種陳年老窖,瀘州曲酒因此而得名。瀘州曲酒除傳統工藝操作外,老窖、陳年母糟(萬年糟)和大麴(麥曲)是釀酒的三個重要因素。
西鳳酒屬鳳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原料為高粱和泉水。制曲原料是大麥和豌豆。其釀制方法不同於一般白酒,西鳳酒利用土窖和大型容器--酒海。西鳳酒色澤清澈透明,香氣清芬,酒味醇厚、清洌。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將陝西省西鳳酒廠生產的西鳳酒評選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
(2)汾酒為什麼沒有地理標志擴展閱讀
此後在1963年、1978年、1983年和1989年,又先後舉行了第二、三、四、五屆全國評酒會,越來越多的中國名酒從評酒會上誕生,但首屆中國四大名白酒始終傲立酒界,分別是:貴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和陝西西鳳酒。
2012年9月26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主辦的「華樽杯」第四屆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成果發布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揭曉,經評議組委會評測,陝西西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價值為213.72億元,同比增長50.73%,位於全國白酒行業第六位,西北地區第一位。
⑶ 怎麼識別汾酒的真假
汾酒的真假鑒別方法如下:
一、酒質鑒別
1、汾酒,酒液清澈透明、清香純正、醇甜柔和、酒體協調、餘味爽凈、飲後余香悠久,沒有任何沉澱和懸浮物。理化指標為:酒度60±0.5度,總酸度大於或等於0.6g/v,總酯大於或等3.00g/v。
2、假酒酒色不正發白、混濁、香味雜、酒度不一,有害於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標。
2、假的汾酒瓶蓋用料不一樣,蓋上的圖案看不清晰,有脫落現象,內壁色澤灰暗或塗了黃色,內墊為紙墊或暗黃色塑料墊,封口不整齊,瓶蓋外壁沒有開口指示箭頭和英文。
⑷ 茅台和汾酒的淵源是什麼
茅台歷史淵源:
歷史淵源編輯茅台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後,茅台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茅台鎮茅台鎮茅台酒有悠久的釀造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上乘的內在質量、深厚的釀造文化,以及歷史上在中國政治、外交、經濟生活中發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在中國酒業中的傳統特殊地位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三代偉人的厚愛和長期市場風雨考驗、培育的結果。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漢代,今茅台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敬獻武帝,武帝飲而「甘美之」,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這成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於世。
唐宋以後,茅台酒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鎮酒業興旺,「茅台春」、「茅台燒春」、「同沙茅台」等名酒聲名鵲起。
「華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
迄今可查的最早記載茅台酒的史籍,是成書於清代嘉慶年間的《仁懷草志》,該書有「城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稱第一」的記載。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台酒。
清《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台「酒冠黔人國」。
咸豐四年(1854年),黃、白號農民起義軍和同治初年的太平天國石達開部將李福獻的起義軍,先後在茅台與清軍作戰,茅台鎮被夷為廢墟,鎮上酒房全部毀於戰亂,茅台酒的釀造因此中斷。
同治二年(1863年),遵義團溪鹽商華聯輝(字檉塢),因公務前往茅台,為滿足祖母要飲茅台酒的要求,乃找來舊日的酒師,購置了一處廢棄的酒坊,恢復釀制茅台酒。
最初茅台酒只作為家釀自食或饋贈親友,直到10年之後,由於各方需求增大,華聯輝才擴大了生產規模,將產品正式作為商品出售,定名為回沙茅酒,酒房稱成義(亦名成裕)燒房,當時規模只有兩個窖坑,年產1.5至2.5噸,由華氏所經營的永隆裕鹽號經銷,在茅台、貴陽兩地出售。
清末華聯輝死後,成義酒房先後由其子華之鴻、其孫華問渠經營,直至1951年由政府接收。
光緒五年(1879年),在成義酒房之後,出現了第二家茅台酒坊——榮太和燒房,這個燒房是由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立夫聯合開設的。
經營不久,孫全太以石榮霄帳目不清為由,退出股金,榮太和燒房更名為榮和燒房。
其規模較成義小,只有兩個窖坑,年產量1~1.5噸,全部在本地銷售。
王立夫死後,約在1919年,燒房由石榮霄之孫王澤生(石榮霄本姓王,系石家養子)獨家經營。
王澤生之後由其子王秉乾經營至解放後。
1929年,繼成義、榮和之後,在茅台鎮又出現了第三家茅台酒坊——衡昌酒廠,它是由貴陽商人周秉衡創設的。
建廠之後,雖有窖坑17個,但因流動資金不足,年產量只有幾千斤。
1938年,衡昌酒廠並入資本家賴永初為首組織的大興實業公司,1941年周秉衡為了賠賞其子周扶常虧損大興公司的2萬多銀元,將衡昌酒廠賣給賴永初,廠更名為恆興酒廠。
1915年以前,兩家茅台酒廠產量不過1萬公斤左右,自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獎後,需求量大增,兩家茅台酒的產量增加一倍多,加上新建的恆興酒廠的產量,每年產酒都在2.5萬公斤以上。
1931年,川黔、川滇、黔桂等公路通車,貴陽、遵義過往客商增多。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國民政府遷到陪都重慶,沿海工商企業大量遷入貴州等原因,使茅台酒的銷量進一步擴大,三家酒廠都積極擴大生產,年產量增加到4萬公斤以上。
據統計,1947年三家酒廠有工人近百人,窖坑41個,共產酒6萬余公斤:成義酒廠2.1萬公斤;恆興酒廠3.25萬公斤;榮和酒廠0.7萬公斤。
銷售地區擴大到上海、重慶、長沙、廣州、漢口等地,抗戰勝利後,賴永初將300瓶茅台酒帶往香港試銷,當即被搶購一空,茅台酒從此進入了國際市場。
1949年前,茅台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恆興酒坊」,稱「賴茅」。
1951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恆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並,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台酒廠成立。
1996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
2001年,茅台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國務院又批准將「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茅台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3年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調整「茅台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2001年9月開始,茅台集團就」國酒「商標曾9度發起申請均被駁回,2019年6月12日,茅台集團宣布6月30日前停用「國酒茅台」商標,6月29日起正式更名為「貴州茅台」。
2019年9月17日,茅台集團在「國宴」商標訴爭上被駁回。
汾酒的歷史淵源:
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於何時,尚待進一步考證,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這個酒名。
《北齊書》中記載,北齊武成帝高湛從晉陽寫給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說:「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宋《北山酒經》記載。「唐時汾州產干釀酒」,《酒名記》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說的都是汾酒。
當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國尚沒有蒸餾酒,史料所載的「汾清」、「干釀」等均系黃酒類。
宋代以後,由於煉丹技術的進步,在我國首次發明了蒸餾設備。一九七五年從河北省青龍縣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鋼制燒鍋,可證明至少在宋代我國已有蒸餾酒。我國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優白酒在內,都是由黃酒演變和發展起來的。
明清以後,北方的白酒發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黃酒生產,此時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餾酒,並蜚聲於世。
茅台酒品質特性
茅台酒是中國大麴醬香型酒的鼻祖,它具有色清透明、醬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細膩、入口柔綿、清冽甘爽、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台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風格的典型。
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茅台酒香氣成分眾多,有人贊譽「風味隔壁三家醉,雨後開瓶十里芳」。
茅台酒香而不艷,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曾長期是全國名白酒中度數最低的。具有喉嚨不痛、也不上頭、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等特點。」
⑸ 同樣的汾酒背面標簽為什麼不一樣有的背面有純糧固態標識!有的卻沒有求權威發布!
沒有的是假貨,汾酒是純糧釀造的,
⑹ 為什麼老白汾酒盒,有的有防偽標簽,有的就沒有,到底哪個是真的
有防偽標志的是真的,沒有防偽標志的是人家製造的假酒
⑺ 網上買的青花瓷汾酒為什麼沒有標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4
⑻ 我家裡有兩瓶汾酒。。商標都基本沒有了。。不知道值錢嗎
汾酒也算得上是中國名酒,但你的酒缺損商標,就失去了收藏價值,
想出手,但很少會有人收購,還不如找幾個朋友一起分享算了。
⑼ 中國的國酒是什麼酒
中國的國酒是茅台酒。
茅台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國的國酒,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9)汾酒為什麼沒有地理標志擴展閱讀:
茅台酒相關事件
1996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台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務院又批准將「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0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茅台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3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調整「茅台酒」(貴州茅台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2018年08月13日,貴州茅台宣布,放棄「國酒茅台」商標注冊申請,撤銷訴訟申請,並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致歉。
2018年10月,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國酒」字樣今後要在茅台的宣傳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