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產業活動有哪些類型地理

產業活動有哪些類型地理

發布時間:2022-07-29 13:02:38

『壹』 地理:不同類型工業的特點

(1)
資源密集型——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電力、采礦業、農業
(2)
勞動密集型——對勞動力依賴性較高,傳統紡織業、食品加工、鋼鐵、造船等。
(3)
資本密集型——大量資本購買原材料鋼鐵、冶金、化工
(4)
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對知識(研究單位、大學的知識、科研突破)、技術(靠大
量技術的投入、掌握復雜的技術的勞動者)依賴性較高,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信息產業、生物工程、遺傳工程、激光等)
(1)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貨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
(2)市場導向型工業——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貨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
(3)能量導向型工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5)技術導向型工業——技術要求高的工業。
望採納。。。。。。。。。。。。

『貳』 地理中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是什麼意思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三次產業: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它是世界上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工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叄』 高考常考的地理工業名稱類型,求大神

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1)輕工業,例如高新電子產業。(2)重工業,例如鋼鐵工業。

二、根據歷史發展長短,分為:新興工業和傳統工業;
三、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四、根據集約程度,可分 (1) 資源密集型——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電力、采礦業、農業
(2) 勞動密集型——對勞動力依賴性較高,傳統紡織業、食品加工、鋼鐵、造船等。
(3) 資本密集型——大量資本購買原材料鋼鐵、冶金、化工
(4) 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對知識(研究單位、大學的知識、科研突破)、技術(靠大
量技術的投入、掌握復雜的技術的勞動者)依賴性較高,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信息產業、生物工程、遺傳工程、激光等)

『肆』 請問高考地理中 產業類型 ,產業結構 ,工業結構 ,工業類型 應如何區分作答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分工越來越細,因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生產部門。這些不同的生產部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會在增長速度、就業人數、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等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因此,在一個經濟實體當中(一般以國家和地區為單位),在每個具體的經濟發展階段、發展時點上,組成國民經濟的產業部門是大不一樣的。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例關系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產業的構成、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內的結構特徵概括為產業結構。產業類型: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氣、衛生部門;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業、運輸、通訊業、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工業結構指各工業部門組成及其在再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技術經濟聯系。常指部門結構、輕重工業結構和採掘—原材料—製造工業結構三種。工業類型
概念:工業戰略產業——指在今後一段時間中要求優先發展的產業類型。

『伍』 有關地理的

工業類型有很多種劃分方法,根據產業在生產活動中對生產要素的依賴程度進行的劃分類型如下:
(1) 資源密集型——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電力、采礦業、農業
(2) 勞動密集型——對勞動力依賴性較高,傳統紡織業、食品加工、鋼鐵、造船等。
(3) 資本密集型——大量資本購買原材料鋼鐵、冶金、化工
(4) 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對知識(研究單位、大學的知識、科研突破)、技術(靠大
量技術的投入、掌握復雜的技術的勞動者)依賴性較高,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信息產業、生物工程、遺傳工程、激光等)。
工業的產業功能分類還有其他:
(一)工業戰略產業
主要類型:(1)瓶頸產業——要當前和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工業產業結構體系中已出現
和可能出現的短線產業,前向聯系部門需要該產業提供的投入品多於該產業的最大生產能力,或者它的最大加式能力遠小於其所有後向聯系部門所提供的投入品。中國目前的瓶頸工業為能源。造成長線部門的資源、生產力的浪費;造成工業部門結構不合理使工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下降。對瓶頸產業必須進行重點投資。
(2)支柱產業——指在當前或未來中,在工業的總產值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產業。可能是產值和提供的積累在工業中所佔的比重較大的部門,也可能是國家為完成對經洗滌劑 戰略所必須依賴的部門,也可能性是有關國計民生、使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的部門,食品、紡織、化學等。
(3)主導產業——指在工業產業結構體系中,與其它工業產業和國民經濟其它產業聯系非常多的工業產業。可能具有比一般工業產業更多的後向或前向聯系部門、需求的代替性較弱,其它相關產業對其依賴性較強,其盛衰直接影響到其它產業的發展,其產品質量提高可促進相關產業的技術改進,具有較強的連帶推動效應。
一般而言主導產業在區域經濟增長中處於支配地位通過與其它產業較為廣泛的聯系可影響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進而對區域經濟增長起到帶動作用。主導產業有兩個重要的功能,生產規模大,產品輸出率較高在國內同類產品中佔有重要比重,可波及整個區域的經濟活動。
(二)其它工業類型
(1)關聯產業——指直接與主導產業在產品的投入產出、技術等方面有聯系,為主導產業發展進行配套、協作的產業,據聯系方式又可分為前向(是利用主導產業產品的產業)與後向(為主導產業提供資料的產業)、側向聯系(為主導產業提供技校、能源與其它服務的產業)。
(2)基礎性產業——為國民基礎其它產業部門提供生產資料和其它支持(生產、生活、社會)的基礎性產業部門,如交通、保健、衛生,我國農業、原材料、能源、運輸、郵電等。
有人還將其分為消費趨向性(可運輸性差只能就地消費)廣布性(產品的需求量大、消費地工廣、布局條件局限性不高)、產品不能在空間上流動。
(3)潛導產業——(未來可能的主導產業),當前規模較小,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不大,但代表了產業發展方向的、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產業。
按照區位和成本因素分類:
(1)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貨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
(2)市場導向型工業——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貨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
(3)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5)技術導向型工業——技術要求高的工業。

『陸』 什麼是產業活動范圍

又稱國民經濟部門分類。按照一定的原則對經濟活動進行分解和組合而形成的多層次的產業概念。由於研究問題的角度不同,產業分類也不一樣,目前常見的分類有:

(1)聯合國產業分類法

又稱聯合國標准產業分類法,是聯合國為了統一世界各國產業分類而制定的標准產業分類法。它把國民經濟分為十個部門:農林漁獵;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供水;建築業;批發、零售、旅館、飯店;運輸、儲運、通訊;金融、保險、不動產;政府、社會與個人服務;其他經濟活動。每個部門下面分成若干小項,再將小項分解為若干細項,大、中、小、細共四級,並對各項都規定了統計編碼。這種產業分類將全部經濟活動不遺漏地給以分割,並使之規范化。基於這種分類法所作的統計有很高的可比性。聯合國產業分類法的顯著特點是和三次產業分類法保持著穩定的聯系,其分類的大項,可以很容易地組合為三部分,從而同三次分類法相一致。

(2)三次產業分類法

把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和第三次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兩名詞最早流行於20世紀20年代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當時把農業、畜牧業、漁業、林業和礦業稱為「第一產業」,把製造業稱為「第二產業」。1935年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阿倫·格·費爾希提出了第三產業的概念。1940年英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科林·克拉克在其著作《經濟進步的條件》中運用三次產業分類法,研究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變化之間的規律,把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和第三次產業。由於研究產業結構的角度和目的多種多樣,各國對三次產業的劃分不完全一致,歸納起來有三種分類辦法:(1)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分類辦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畜牧業、漁業、林業、礦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運輸業;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和保險、不動產、個人服務業。(2)日本1947年《經濟白皮書》的分類辦法。第一產業包括林業、漁業、水產養殖業;第二產業是製造業、包括礦業、製造業、建築業、電力、煤氣、自來水、運輸業和通訊;第三產業指服務業,包括質量、金融、不動產、個人服務、商業、家務、職業服務、政府和國防。在我國第一產業指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等;第二產業指工業(含礦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建築業等);第三產業則指商業、服務業、郵電通訊業、金融保險業及科研、文教、衛生等行業。另外,現已出現第四產業的說法。

所謂第四產業,即對傳統產業通常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某些新興產業的概括稱謂。它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對產業結構的一種劃分。主要包括:設計和生產電子、計算機軟體的部門,應用微電腦、光導纖維、激光、遺傳工程等新技術部門,以及高度電子化和自動化的產業部門等。

(3)資源密集產業分類法

亦稱資源集約度產業分類法。在產業結構分析中,根據不同的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對資源依賴程度的差異,劃分產業的一種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法把產業大致分為:

①資源密集型產業。亦稱土地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較多的土地等自然資源才能進行生產的產業。土地資源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泛指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種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和自然基礎。與土地資源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農礦業、包括種植業、林牧漁業、採掘業等。

②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中,勞動力投入比重較高的產業。是對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而言的。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出現勞動密集型和資金技術密集型兩種不同的產業類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物化勞動消耗比重較低,活勞動消耗比重較高。

③資本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中,資本(資金)投入比重較高的產業。

④技術密集型產業又稱知識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復雜先進而又尖端的科學技術才能進行生產的產業,或者在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中知識密集程度高的產業。

(4)按產業是處於增長或衰退狀態可將產業分為

①朝陽產業。隨著新技術革命的進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在開發新產品、開辟新市場的競爭中處於興盛狀態的產業部門。主要指目前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如微電子、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空間開發、海洋開發、衛星通訊、生物工程等產業部門。其特點是技術先進、知識密集、低能耗、高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各項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的擴大,朝陽工業對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際分工的深化。由於這些產業的發展有如早上初升的太陽,蒸蒸日上,故形象地稱為「朝陽產業」。

②夕陽產業。隨著新技術革命的進展和社會需求變化,在開發創造新產品、開辟新市場的競爭中處於衰亡狀態的產業部門。它主要指發達國家的傳統基礎產業,如煤炭、紡織、鋼鐵、汽車、鐵路等。其特點:主要以簡單的電力機械原理為基礎、消耗大量能源,產生大量廢棄物和污染物,生產周期長,技術要求低,勞動作業重復,產品標准化,以及高度的集中控制。就世界范圍來看,由於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沖擊,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傳統產業正在明顯衰退,設備利用率低、生產能力過剩、就業人員減少。因此,人們形象地稱為「夕陽產業」

『柒』 產業類別有哪些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7)產業活動有哪些類型地理擴展閱讀:

產業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力不斷發展的產物。產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它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而產生,並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而發展。在遠古時代,人類共同勞動,共同生活。20世紀20年代,國際勞工局最早對產業作了比較系統的劃分,即把一個國家的所有產業分為初級生產部門、次級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

後來,許多國家在劃分產業時都參照了國際勞工局的分類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國家大多採用了三次產業分類法。產業劃分,世界各國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均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① 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② 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③ 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捌』 地理三大產業分別是哪三大產業佔得比重

地理三大產業: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包括流通部門,如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為生產服務的部門,如綜合技術服務和信息咨詢服務等單位;為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如旅館、理發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單位;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體素質服務的部門,如學校、醫院、體育館,電影院等單位;為社會管理服務的部門,如國家各級行政機關、社團組織等。

閱讀全文

與產業活動有哪些類型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