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哪些事件與地理知識有關

哪些事件與地理知識有關

發布時間:2022-07-29 14:17:52

㈠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動要用到地理知識

很多活動都要用到地理知識,例如:衣,要看天氣情況,選擇穿什麼衣服;食,各地的飲食習慣受當地的地理環境影響,如北方人喜食麵食,南方人喜食米食;住,傳統民居各地是不同的,其特點也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而建的。

如果沒有地理常識生活中常會出現「南轅北轍」,這是中國古人已經總結出來的事。因為「地理常識」中最基本的就是兩地之間的位置關系。

南轅北轍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人要去楚國。他駕著馬車在太行道上急馳。

路上,他遇到一個同路人,二人攀談起來,當同路人得知他要去楚國時大吃一驚,問他:「楚國在南方,你怎麼朝北走啊?這樣走,什麼時候能到楚國呢?「這人不慌不忙地說:「沒關系,我的馬跑得快,不愁到不了楚國。」同路人提醒他:「這樣走會離楚國越來越遠的。」

這人指指自己的行李說:「我帶的路費、干糧很多,能用好多天,路遠不要緊。「同路人著急地說:「你走錯了,這樣走你到不了楚國的。」那人很自信地說:「我的車夫駕車技術非常好,不用擔心。」同路人見這人如此糊塗,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嘆了口氣。

成語寓意:

這個故事是魏國大臣季梁講給魏安厘王的。當時魏安厘王准備攻打趙國,季梁用這個故事勸諫魏安厘王放棄這個打算。季梁認為成就霸業,是通過誠信樹立威望,取得天下人的擁護。如果用武力成就霸業,恰恰就像去楚國向北走的人一樣,條件越好,離目標越遠。

做人和做事,首先要確立正確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條件越好,花的力氣越大,離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就越遠。

㈡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與地理現象有關的事件

裡面和地理現象有關的很多,但是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諸葛亮的生活經驗運用——赤壁之戰,(諸葛亮老家在南陽,就在赤壁附近)根據他常年的生活觀察,這個冬天的這個時候,將會有冷鋒過境,而這個冷鋒又在赤壁西北一側,因此,長江吹東南風。火可以順勢燒到來自北方的曹操一側。(曹操和他的謀士們,大都來自北方,沒有這種經歷,才會吃這個虧)。

㈢ 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請舉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與地理知識有關的實例

1.沙烏地阿拉伯的一些旅店把床鋪安在屋頂上。

2.日本人愛吃生魚片,市場上海產品琳琅滿目。

3.來自東非高原上的一些選手,在國際長跑比賽中總能取得好成績。

4.我國江浙一帶地區是世絲綢的主要產區。

5.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6.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7.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8.我國的西南地區食物口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並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

9.我國北方乾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地理

㈣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動要用到地理知識

很多活動都要用到地理知識,例如:衣,要看天氣情況,選擇穿什麼衣服;食,各地的飲食習慣受當地的地理環境影響,如北方人喜食麵食,南方人喜食米食;住,傳統民居各地是不同的,其特點也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而建的。

如果沒有地理常識生活中常會出現「南轅北轍」,這是中國古人已經總結出來的事。因為「地理常識」中最基本的就是兩地之間的位置關系。

南轅北轍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人要去楚國。他駕著馬車在太行道上急馳。

路上,他遇到一個同路人,二人攀談起來,當同路人得知他要去楚國時大吃一驚,問他:「楚國在南方,你怎麼朝北走啊?這樣走,什麼時候能到楚國呢?「這人不慌不忙地說:「沒關系,我的馬跑得快,不愁到不了楚國。」同路人提醒他:「這樣走會離楚國越來越遠的。」

這人指指自己的行李說:「我帶的路費、干糧很多,能用好多天,路遠不要緊。「同路人著急地說:「你走錯了,這樣走你到不了楚國的。」那人很自信地說:「我的車夫駕車技術非常好,不用擔心。」同路人見這人如此糊塗,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嘆了口氣。

成語寓意:

這個故事是魏國大臣季梁講給魏安厘王的。當時魏安厘王准備攻打趙國,季梁用這個故事勸諫魏安厘王放棄這個打算。季梁認為成就霸業,是通過誠信樹立威望,取得天下人的擁護。如果用武力成就霸業,恰恰就像去楚國向北走的人一樣,條件越好,離目標越遠。

做人和做事,首先要確立正確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條件越好,花的力氣越大,離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就越遠。

㈤ 請你列舉兩個運用地理知識搞好生產生活的事例。

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梔」不同的地域對於同一個作物會有不同的結果。在四川種的棉花,枝幹高大,產量缺很低。在新疆種植棉花,株小而花多。農業要很注重因地制宜。
不同地理環境的產生不同的礦物資源。這和遠古時期當地的地貌特徵是直接的關系。比如在億萬年前,新疆、青海、西藏的地貌和現在完全不一樣。青海西藏是海洋,新疆是沿海的大森林。經歷了如此漫長的演變。現在新疆地下的油氣儲備豐富,原因是以前的森林和動植物屍體的演化,形成了煤、石油和天然氣。了解區域早期的地貌特徵對與礦產的開發有著重要的作用。

2.新疆盛產棉花,長江中下游平原盛產大米,華北平原是產麥區

3.遙感技術
1.防災減災
2.城市布局規劃
3.天氣預報
全球定位技術
1.衛星監控,導航
根據某地的氣候地形水源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工業
例如 珠三角的基塘生產
山東壽光蔬菜基地
歐洲畜牧業

㈥ 生活中與地理有關的現象(10個)越多越好哦

雨,雪,霜,霧凇等。

生活中最普遍的自然現象就是降水,降水分為兩種:一種是液態降水,這就是下雨;另一種是固態降水,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雪是大氣固態降水中的一種最廣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大氣固態降水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美麗的雪花以外,還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還有我們不經常見到的雪霰和冰粒。

大氣固態降水分為十種:雪片、星形雪花、柱狀雪晶、針狀雪晶、多枝狀雪晶、軸狀雪晶、不規則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種統稱為雪。為什麼後面三種不能叫做雪呢?原來由氣態的水汽變成固態的水有兩個過程,一個是水汽先變成水,然後水再凝結成冰晶;還有一種是水汽不經過水,直接變成冰晶,這種過程叫做水的凝華。所以說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經凝華而來的固態降水。

霰:夏天,在高山地區,天空里經常有許多過冷水滴圍繞著結晶核凍結,形成了一種白色的沒有光澤的圓團形顆粒,氣象學上把這種東西叫做霰,許多地方口語稱它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徑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間,性質鬆脆,很容易壓碎。霰不屬於雪的范疇,但它也是一種大氣固態降水。

冰粒和冰雹,夏天,在北方平原地區,常常會遇到另外兩種大氣固態降水,這就是冰粒和雹。冰粒和雹是比較大的能夠流淌的水滴圍繞著凝結核一層又一層地凍結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氣象學上把粒徑不超過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徑超過5毫米的叫做冰雹。冰雹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危害。據記載,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頭還大,直徑超過十厘米,重量超過一公斤。

霜、雨淞和霧淞,除了大氣固態降水之外,地面上還經常出現另一種所渭「地表生長型」的固態降水,這就是霜、雨淞和霧淞。這些固態降水,雖不屬於大氣固態降水,僅僅是水汽在地表凝華結晶和凍結而形成的。但這些固態降水,對人類的生產活動也影響較大。

霜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它經常讓農業減產。為了避免霜害,人們付出了艱巨的勞動。雨淞和霧淞對人類也並不是很友好的,它們一般在高山地帶出現。在過冷天氣里,微小的雨滴或霧滴碰到劇烈冷卻的物體表面時,便在上面形成雨淞和霧淞。

㈦ 與地理知識有關的事件15件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研究對象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paz

學科分支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 綜合性
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 部門性
o 地貌學
o 氣候學
o 水文地理學
o 土壤地理學
o 生物地理學
+ 植物地理學
+ 動物地理學
o 化學地理學
o 醫學地理學
o 冰川學
o 凍土學
o 物候學
o 火山學
o 地震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 社會文化地理學
o 人種地理學
o 人口地理學
o 聚落地理學
o 社會地理學
o 文化地理學
o 宗教地理學
* 經濟地理學
o 農業地理學
o 工業地理學
o 商業地理學
o 交通運輸地理學
o 旅遊地理學
* 政治地理學
o 軍事地理學
*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㈧ 清舉出一些生活中出現或遇到的與地理有關的事情

冬季,教室門窗禁閉,
教室裡面CO2多了特別暖和,
窗外冷,在窗玻璃上有一層水汽,
這就是下雨的原理,冷暖空氣相遇形成降水。

㈨ 哪些事物與地理有關

日食、月食、潮汐、地震、台風、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四季變化、流星等等等··········
天文地理,范圍太廣了,不計其數啊!

2019-01-03 10
其他回答
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是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中國國家政區: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城市 -- 城鎮 -- 村落。
世界政區:洲--國家--各國首都--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還有氣候地圖,地形圖等等)

㈩ 生活中10個與地理有關的現象,和10個地理現象的成因

1.泥石流 泥石流經常發生在峽谷地區和地震火山多發區,在暴雨期具有群發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間爆發,是山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2.颶 風

颶風又稱台風、龍卷風,形成於赤道海洋附近的熱帶氣旋。颶風常常行進數千公里,橫掃多個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3.火 山

火山口是地球釋放熱量、氣體的裂口。火山由地球深處的岩漿等高溫物質穿過地殼裂縫,噴發出地面而形成的錐型山體。地球學是又稱堆積山。有活火山、死火山之分。活火山即人類歷史記載中經常或周期性噴發的火山;死火山即人類歷史記載中沒有噴發過的火山,但誰也無法得知他們什麼時候會在睡夢中突然醒來。 4.地 震

在科學不發達的過去,人們對地震發生的原因,常常藉助於神靈的力量來解釋。在我國,民間普遍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他們說地底下住著一條大鰲魚,時間長了,大鰲魚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鰲魚一翻身,大地便會顫動起來。用現代人的眼光分析這種傳說,簡直是荒誕不徑。但持這種說法的國家,並不只有中國。5.洪 水

洪水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災害系統,因為它的誘發因素極為廣泛,水系泛濫、風暴、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都可以引發洪水,甚至人為的也可以造成洪水泛濫。在各種自然災難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口佔全部因自然災難死亡人口的75%,經濟損失佔到的40%。更加嚴重的是,洪水總是在人口稠密、農業墾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溫帶、亞熱帶。中國、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水災最頻繁、肆虐的地方,美國、日本、印度和歐洲也較嚴重。 6.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原因

厄爾尼諾已成為當今婦孺皆知的「氣象怪物」,不少人對它頗有神秘之感。而厄爾尼諾一詞的原意也確實給人以神秘的想像,它是西班牙語「上帝之子」或「聖嬰」之意。但現在的氣象上的含意已完全沒有這些意思了。它表示一系列的海--氣反常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東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冷水區的消失,(2)太平洋赤道地區東南信風的消失,(3)西太平洋赤道地區的熱水向東部擴散,(4)由上述三種現象引起的一系列氣候反常。從厄爾尼諾出現伴隨的三種現象可知,在非厄爾尼諾時期應出現與上述三種現象相反的現象,即(1)東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有一片冷水區,(2)太平洋赤道地區吹著東南風,(3)西太平洋赤道地區堆積著大范圍的熱水,如能搞清這三種現象的原因,對厄爾尼諾的起因也就不難了解了。
7.龍卷風

不久前上映的美國大片《龍卷風暴》真實再現了龍卷風這種自然界不可抗拒,到處肆虐的災害性氣候現象。影片的情節並不是獨立於現實生活,在短短兩星期內,美國境內就出現了兩次龍卷風: 5月27日,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包括首府奧斯汀在內的4個縣遭受龍卷風襲擊,造成至少3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據報道,在離奧斯汀市北部40英里的賈雷爾鎮,有50多所房屋倒塌,已有30多人在龍卷風喪生。遭到破壞的地區長達1英里,寬200碼。這繼5月13日邁阿密市遭龍卷風襲擊之後,美國又一遭受龍卷風的地區。
8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中國北方的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容易發生凌汛。 9自然災害——海嘯地球的終極毀滅者,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自然力:海嘯Tidal Wave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 10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直徑一般為5 ~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雹的直徑越大,破壞力就越大。冰雹常砸壞莊稼,威脅人畜安全, 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雹災嚴重的國家已進行了人工防雹試驗。

閱讀全文

與哪些事件與地理知識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