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山具體的位置在哪裡
黃山這個概念比較大,黃山有別人說的黃山市,還有黃山市下面一個區縣叫黃山區,也有人稱為黃山,還有一個就是黃山風景區,就是世界有名的旅遊景點,而黃山風景區南門,也就是正門的山腳下就是湯口鎮,北門是耿城鎮,西門是焦村鎮,東門是譚家橋鎮,這就是「四門」,「四門」中湯口鎮可謂是正門就是南門。
② 古代徽州在四大地理區域哪個地區
徽州,簡稱「徽」,歷史地理名稱,古稱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現歙縣徽城,前四個縣現屬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中國四大區域: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形區域。所以古代徽州在現在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南方地區。
③ 徽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徽州是現在的安徽省黃山市。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國,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覺地使自己的思想生活化、世俗化的。
徽州歷史厚重、文風昌盛,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當時的教育辦學。宋元以來,徽州共建有書院260多所。書院絕大多數都是宗族主辦或宗族子弟創辦,同時,也有少數官辦。
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主要內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歷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學、新安醫學、程大位珠演算法、徽派朴學、徽州戲曲、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畫、徽州工藝、徽州刻書、徽州文獻、徽州文書、徽派建築、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等。
④ 微州是現在的哪裡
安徽的黃山市。
徽州,簡稱「徽」,歷史地理名稱,古稱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現歙縣徽城,前四個縣現屬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4)徽州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歷史沿制
微州,唐羈縻州。貞觀十一年(637年)改羈縻西利州置,治深利縣(今雲南永仁縣)。轄境相當今雲南省蜻蛉河下游以北與金沙江之間地區。屬姚州都督府。天寶中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府治所在為歙縣(徽城鎮為府縣同城),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明清時徽商(六縣商人)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1934年由於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
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此為徽州歷史上的兩次婺源隸贛事件。1987年為響應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展旅遊業,績溪因與太平縣交換被劃入宣城,徽州地區改名黃山市。
⑤ 徽州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安徽省黃山市。
徽州區,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風景區南麓,是古徽州域名唯一傳承地,黃山市重要的工業基地、物流基地、休閑觀光旅遊接待基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環境優良的城市新區。徽州區國土面積443平方公里,轄4鎮3鄉、1個社區辦、54個村(居),總人口101023人(2011年)。2013年,徽州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5.8億元,增長12%以上。
徽州區長期來來一直為徽州歙縣地治,1987年黃山市成立後,徽州地區更名為黃山市,劃歙縣岩寺鎮和潛口、呈坎、羅田、西南溪、洽舍、富溪、楊村7鄉以及鄭村鎮的瑤村置徽州區。
⑥ 徽州區的地理環境
徽州區位於東經118°04′10″-118°53′50″,北緯29°30′25″-30°09′10″。地處皖南盆地中心,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北高南低。豐樂河流貫中部,注入新安江。徽州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年降水量1700毫米。
⑦ 徽州在哪裡徽州是個地名嗎
徽州是地名,地處黃山與天目山脈間,東臨吳越故都杭州,與浙西的金、衢、嚴三州唇齒相依,風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牆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築與之相得益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府治所在為歙縣(徽城鎮為府縣同城),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明清時徽商(六縣商人)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徽州,簡稱「徽」,古稱歙州(源於東、西兩座山,西邊黟山即黃山,東邊---白際山脈即歙縣的發祥地,主峰擱船尖。黑白兩山,龍飛鳳舞,形成黑白徽州的格局),又名新安,由黃山市的歙縣(含現徽州區及黃山區湯口鎮)、黟縣、休寧(含現屯溪區)、祁門及婺源(現屬江西上饒)、績溪(現屬安徽宣城)六個縣組成。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雛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後安徽之「徽」的來源。新安亦指徽州與嚴州之新安江(錢塘江北源)及分治前之新安郡,嚴州現已並入杭州。太平天國時期江南飽受兵蠡之禍,徽州曾短暫歸屬浙江代管。
1934年由於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此為徽州歷史上的兩次婺源隸贛事件。1987年為響應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展旅遊業,績溪因與太平縣交換被劃入宣城,徽州地區改名黃山市。
⑧ 古徽州指什麼地方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古稱歙州、新安。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
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其中原來的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8)徽州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徽州屬《禹貢》「揚州」之地。春秋時屬吳國,句踐滅吳後屬越國。戰國後期屬於楚國。秦漢時置歙縣、黝縣,屬會稽郡。南朝時設置新安郡,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縣。
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臘之亂後,將歙州改名為「徽州」,屬於江南東路。元升為「徽州路」。
明清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縣,下轄歙縣、黟縣、休甯、祁門、績溪、婺源六縣。康熙六年(1667年)將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徽州府屬安徽。
1912年,民國廢府,各縣由省直轄,「徽州」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1934年,婺源縣劃歸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仍劃歸江西。
1949年設徽州專區,專署駐屯溪,轄屯溪市及歙縣、旌德、績溪、休甯、祁門、黟縣6縣。其後轄境屢有變動。1970年改稱徽州地區。
1987年11月27日,撤銷徽州地區,設立地級黃山市,原縣級黃山市改為黃山區,並設立黃山市徽州區,以歙縣、休寧縣各一部分為其行政區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徽州
⑨ 徽州指的是現在哪個城市/
徽州指的是現在的安徽省黃山市。
黃山市,安徽省省轄地級市,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 ,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上饒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杭州市淳安縣、臨安區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毗鄰。1987年撤銷徽州地區,以境內山嶽「黃山」之名設立地級黃山市。
1986年6月,黃山市(縣級)改由徽州地區代管,徽州地區轄屯溪、黃山(縣級)2市和歙、休寧、黟、祁門、石台、績溪、旌德7縣。1987年11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安徽省調整徽州地區行政區劃的批復》,撤銷徽州地區、屯溪市和縣級黃山市,設立地級黃山市。原屬徽州地區的石台縣劃屬池州地區,績溪、旌德2縣劃屬宣城地區。1988年4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屯溪、黃山、徽州3區和歙、休寧、祁門、黟4縣。
拓展資料: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上饒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杭州市淳安縣、臨安區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毗鄰。全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
⑩ 徽州在哪個省
徽州在安徽省。
簡介:
徽州,簡稱「徽」,古稱歙州(源於東、西兩座山,西邊黟山即黃山,東邊---白際山脈即歙縣的發祥地,主峰擱船尖。黑白兩山,龍飛鳳舞,形成黑白徽州的格局),又名新安,由黃山市的歙縣(含現徽州區及黃山區湯口鎮)、黟縣、休寧(含現屯溪區)、祁門及婺源(現屬江西上饒)、績溪(現屬安徽宣城)六個縣組成。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雛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後安徽之「徽」的來源。
徽州地處黃山與天目山脈間,東臨吳越故都杭州,與浙西的金、衢、嚴三州唇齒相依,風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牆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築與之相得益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府治所在為歙縣(徽城鎮為府縣同城),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明清時徽商(六縣商人)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1934年由於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此為徽州歷史上的兩次婺源隸贛事件。1987年為響應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展旅遊業,績溪因與太平縣交換被劃入宣城,徽州地區改名黃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