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的集約是什麼意思

地理中的集約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30 12:21:28

『壹』 土地利用中「集約度」是指什麼

土地經營集約度 生產過程中,單位面積土地上投放的資本和勞動的數量。集約度的高低與投入量的多少成正比。土地經營集約度可以分解成兩個相關聯的概念,即初級集約度和次級集約度。初級集約度指在土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直接用於土地的資本或勞動的數量,土地產品包括作物、礦物、辦公樓、住宅空間和高速路等。次級集約度指特定地點加工土地產品過程中使用資本或勞動的數量,例如畜牧產品加工、礦石的冶煉、製造業、商業的經營乃至住宅的使用等。
土地經營集約度和集約方向取決於以下條件:①土地的自然條件。如土壤肥力、水源、地貌、氣候、植被、動物分布等。自然特徵較為優良的土地生產潛力大,集約度高。②土地位置。土地的位置尤其是相對於中心市場位置的遠近,直接影響到土地經營集約度。如城市土地,人口集中,從事工商業建設,建築物要向高空發展,是高度的集約性利用。又如城郊農地,交通方便,用於生產含水分高、易腐變質的蔬菜、花卉、蛋、奶產品,要求投入資金、勞力都多,集約度高,效益也高。③社會生產力水平。農業技術進步,需要增加投資,提高集約度。工業技術進步,以增加農業對自然界的控制、適應和改造能力,並在肥料、病蟲害防治、飼料等方面提供新產品,不但大量節約勞力,還將大量增產。又如從保護地栽培到設施園藝,置農業生產環境於人工控制之下,不但充分利用土地的培養力,還與工業一樣,充分利用土地的支持力和空間,達到高度的集約和較高的產量。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由於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重復利用,其經濟效益更高。④土地的交通條件。技術發展促使交通運輸發展,信息傳遞加快,則空間距離縮短,運輸費用下降,時間上速度更快,供需信息更靈,則農地利用位置差別愈小。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的自給比重大,商品交換范圍狹小,交通影響不大;在商品率提高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交通對農業的集約度關系甚大。城市近郊農業生產成本低,農產品價格高,收益大,資金積累容易,有利於增加投入和提高集約度。而遠離城市的農業,運費高,產品保鮮困難,支出大,收益小,積累能力低,難以高度集約。⑤人地比例。人口壓力也是影響土地經營集約度的因素。人地比例不同,即使在一個國家內部,其資金或勞動力的集約度也會有不同層次的差別。⑥價格因素。產品價格的升降也影響土地經營集約度,產品價格上升會導致土地集約度升高。⑦土地利用與社會經濟體制。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可以自由利用土地,但經營十分粗放,土地生產率極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力有了進步,集約度和產量均有所提高。可是,大量土地被官府、貴族、地主佔有,勞動者與土地分離,難以合理利用土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普遍採用機器,資本投入量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增長較快。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土地公有化以後,創造了集約經營的條件,但採用何種經營形式,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決定。⑧土地利用與經營者的個人條件。資金充足、經驗豐富的經營者會搞集約化生產,提高土地經營集約度;經營管理者對集約經營的態度也嚴重影響著土地經營集約度。
反映集約經營程度或水平的指標有:①單項指標。包括單位面積耕地或農業用地攤得的農具和機器的台數(或機械馬力數)、電費(或耗電量)、肥料費(或施用量)、種子費(或種子量)、農葯費(或農葯量)、牲畜頭數和人工費(或勞動量)等。②綜合指標。包括單位面積耕地或農用地攤得的佔用資金額、固定資產額、生產成本費、生產資料費等。反映集約經營經濟效果的指標有:單位面積耕地或農用地上所獲得的產量、產值、增加值和純收入,以及單位投資所獲得的產量、產值、增加值或純收入等

『貳』 高中地理的集約型農業是什麼意思

世界農業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三個階段,並向知識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現在我國農業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期,也就是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期。實現這個轉變的重要途徑,是發展集約型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傳統農業基本上是粗放型農業,是「人+地」的生產模式。有的山區還存在著刀耕火種、人力拉犁現象,簡直還是原始農業。粗放型農業主要依賴土地、勞力、農資、水資源等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外延投入的擴張,是土地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農業,也可以說是體力型農業,搞的往往是短期行為甚至掠奪性生產經營,追求的是面積擴大、總產增加和產值提高,農產品產、銷經受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相對於粗放型農業而言,集約型農業也可說是精細農業,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精耕細作,最根本的不同點在於科技的進步,在於主要依靠農業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內含投入的增加,是技術密集型農業、知識化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追求的是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金收益率,是農產品品質、市場價值和經濟效益,農產品生產、銷經受自然和市場兩大風險要小得多。
近幾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搞粗放型農業帶來生產成本遞增,今後應該走依靠科技節本增效的集約型農業發展之路。

『叄』 地理 集約式和粗放式 有什麼特徵

集約式和粗放式一般用來表示農業的地域類型.
粗放式的農業指的是投入小,商品率不高,技術條件低下的農業,它的增產主要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加大勞動力等方式,如游牧業.
集約式就與之相反,投入大,商品率高,技術條件好,資金雄厚的農業,它的增產主要通過技術與資金的投入.

『肆』 人文地理的工業集約和粗放的概念與政治經濟學中的集約與粗放概念有什麼差別

集約就是密集型的意思 指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科技等等 如大牧場放牧業 但游牧業就是粗放型的

『伍』 (高中地理)什麼是粗放農業、密集農業集、集約型農業

粗放農業是農業中的一種經營方式。是把一定量的勞動力、生產資料分散投入較多的土地上,採用粗放簡作的經營方式進行生產的農業。對一定面積的土地投入較少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實行廣種薄收的農業,稱「粗放農業」。其主要特點是:對土地的投入較少,而且投入中勞動所佔的比重較大,生產資料的投入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不佔主要地位;影響農業品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面積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這種農業經營方式是同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狀況相聯系的。同粗放農業相對應,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通過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措施來增加農業品產量的農業,稱「集約農業」。 這種農業主要依靠數量較多的土地和自然肥力較高的土壤來獲得農產品與增加產量。其農產品總產量的增長,主要通過擴大耕地面積的途徑來實現。因粗放農業在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很少,故產出很低。它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產物。一般在地多人少、邊遠偏僻、生產比較落後的地區,多採用粗放經營方式。如非洲的乾旱和沙漠地區,中國的內蒙古、青海、西藏等乾旱或高寒地區和雲南、貴州等邊遠山區均為粗放農業。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粗放農業將逐步向集約農業轉化。 粗放農業包括:熱帶雨林遷移農業(自給農業)、游牧業(自給農業). 密集農業是農業的分類中按投入多少分類。如果投入的生產資料或勞動力較多,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方法來增加農業的產出,這樣的農業稱為密集農業。現代世界的農業主要是密集型的。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蔬菜 花卉 養豬 養禽等農業,出現了技術和資金密集的工廠化生產。 農業集約經營是與粗放經營相對的農業經營方式。粗放經營是在較低的技術水平下,對土地進行淺耕粗作,實行廣種薄收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集約經營與粗放經營相反,它是通過採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措施和裝備,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並改善經營方法,以提高單位面積總產量的農業經營方式。

『陸』 什麼是密集型,粗放型,集約型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資、擴大廠房、增加勞動投入,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外延型增長方式。主要的粗放型經濟形式有兩種:一是遷移農業,二是游牧業。

密集型經濟是對稱勞動密集型經濟。在資本的有機構成中,投資於生產資料的比重大於投資於勞動力的一種經濟類型。資本密集型經濟通常也是技術密集型經濟。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在生產規模不變的基礎上,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進機器設備、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內涵型增長方式。其基本特徵是依靠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消耗較低,成本較低,產品質量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較高。

(6)地理中的集約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特徵

(1)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術創新、人力資本積累、資源轉移、規模經濟、學習效應等因素形成的動力所推動;

(2)在同樣的增長規模和增長速度下 ,所受的資源約束和通貨膨脹壓力較小;

(3)如果宏觀調控得當 ,則增長過程基本上可以保持持續穩定的狀態,一般只存在較小的屬於動態經濟的自然波動;

(4)產品的品種較多、質量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庫存積壓較少。這是一種增長代價較小 ,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較高的增長方式。

『柒』 高三那地理關於集約化!!很急啊!!要高考了!!

關鍵是理解集約化的概念。
農業集約化: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勞動、資金和技術,以期取得較多的單位面積產量,又能減少每單位產品勞動耗費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它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前提。而農業的粗放經營則與此相反,是在較低的技術水平下,以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較少的投入為特徵,主要靠擴大種植面積來增加產量。集約經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增加農業經營的經濟效益,而同時避免由於不斷擴大耕地面積而帶來的生態問題和社會經濟問題。
勞動力集約化就是投入更多的勞動力,所以分布在勞動力資源數量多的國家和地區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地理中的農業專業化與農業集約化有什麼區別

農業專業化:例如我國太湖平原的自然環境最適合糧食作物中的水稻生長,那麼該處的農民往往在選擇種植糧食作物種類的時候優先選擇水稻,這就是農業地域專業化的含義,在地理上簡稱為農業專業化。
農業集約化:原本分散的單個農戶自然或者半機械化的農業生產變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農場經營者從事非常現代化的科學種植/養殖,這叫農業的集約化。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中的集約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