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多肉植物反映地理環境是什麼

多肉植物反映地理環境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30 14:55:13

Ⅰ 多肉的生長環境

首先大多數的多肉都比較喜歡充沛的陽光照射和,
其次給予多肉植物適宜的生長溫度是在16度到28度之間,這樣可以使多肉快速生長。
最後多肉喜歡生長在通風度好的環境,並且要保持它的土壤乾燥為宜。

Ⅱ 在你看來,什麼環境適合養殖多肉植物

‍‍‍‍在我看來,大多數多肉適宜生長的環境是,光照充足、空氣濕潤、通風好、溫差大、氣候溫暖。我國雲南部分地區就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被多肉愛好者稱為開掛區。我現在在昆明,以前在廣州待過,的確覺得在昆明養多肉比在廣州養多肉容易了不是一點點。在廣州能伺候的它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而在昆明隨便養養就能爆盆。‍‍‍‍

Ⅲ 多肉植物分類和生活習性

黃麗(景天科景天屬多年生多肉植物)
編輯

黃麗學名Sem adolphii。景天科景天屬,多年生多肉植物、也稱多漿植物。也稱「寶石花」。
中文學名
黃麗
拉丁學名
Sem adolphi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景天科

景天屬

黃麗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習性
3分布情況
4管理養護
5花語
6主要價值

1形態特徵編輯
多年生多肉類植物,植株具短莖,肉質葉,排列緊密,呈蓮座狀,葉片匙形,頂端有小尖頭,葉片鬆散,表面附蠟質呈黃綠色或金黃色偏紅,長期生長於陰涼處時葉片呈綠色,光照充足情況下,葉片邊緣會泛紅,花單瓣,聚傘花序,淺黃色,較少開花。

2生長習性編輯
性喜日照,耐半陰,忌濕,人工繁殖成活率高。

3分布情況編輯
原產墨西哥,現栽培極廣。

4管理養護編輯
蠟質的葉片呈現特別的金黃色,喜歡充足的陽光,日光浴之後,邊緣會變成漂亮的紅色。光線不足雖然也能生長,但顏色會比較暗淡,莖也會伸長。害怕潮濕。春秋是生長季節,盆土差不多全部乾燥的時候澆透水。夏季要保持盆土稍干,避免暴曬。冬天也要減少澆水,否則容易腐爛。[1] 植物葉面勿噴水,盆土保持偏干,切勿積水容易導致植物腐爛,夏季應放在通風透光處養護,忌陽光暴曬。[1]
1、水分
在盆土全部乾燥或干透後澆透水,澆水時要防止積水,注意水最好少噴到葉片及莖部,防止因水濕而腐爛。
2、溫度
生長適溫為15~28℃左右,夏季30℃以上或冬季低於5℃植物緩緩進入休眠。
3、施肥
施肥較少,一般選擇市場已經過稀釋的仙人掌液體肥,注意肥水勿接觸到肉質葉片為好。
4、土壤
要求疏鬆、透氣透水性較好的土壤,可選擇泥炭土、培養土和粗砂的混合土來栽培。
5、病蟲害
黃麗病蟲害較少發生。
6、放置
黃麗盆栽可置於光照充足的窗檯、也可置於半陰的室內,但不宜放置在陽光暴曬以及陰濕的場所。

5花語編輯
歡快愉悅

6主要價值編輯
黃麗常被選取栽培成小盆栽或做配材與其他植物合栽於盆內,裝飾在室內客廳、書房、窗檯等處,可使人精神愉快等。
參考資料

靜夜(景天科多肉植物)
編輯

景天科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也稱多漿植物,屬於較迷你的石蓮花,個頭非常小,很容易群生,日照充分的時候,葉尖會變紅,非常可愛。
中文學名
靜夜
拉丁學名
Echeveria derenbergii

植物界

景天科

擬石蓮花屬
目錄
1繁殖方式
2生長習性

1繁殖方式編輯
葉插與扦插都可以,葉插較容易,但葉插苗長出後養護時間較長,很容易在這期間死掉,不過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繁殖的。自身生長較慢,卻很容易群生。

2生長習性編輯

多肉植物靜夜[1]
夏季高溫日照強烈時會休眠,要適當遮陰、減少澆水量。對葯物比較敏感,用葯時要注意,最好不要誤噴到葉片。缺少光線會徒長的非常難看,莖拔高生長,葉片鬆散。所以盡量多給一些日照吧!自身生長較慢,卻很容易群生,群生後的效果也很棒!怕熱,夏天容易被曬死所以放在半陰涼處,怕潮濕。可以選擇一個別致的花器單獨栽培。

初戀(多肉植物)
編輯

初戀(Echeveria cv. Huthspinke),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擬石蓮花屬的交配品種,
中文學名
初戀
拉丁學名
Echeveria cv. Huthspink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景天科

石蓮花屬(擬 )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習性
3栽培要點

1形態特徵編輯
葉面覆有薄薄的白粉。半日照時,葉片的中心部分是青綠色。陽光充足的話,顏色就呈現這般的深粉色,宛若陷入初戀的少男少女。

2生長習性編輯
喜溫暖、乾燥和通風的環境,喜光,耐旱,耐寒、耐半蔭,主要生長季節是春秋兩季,無明顯休眠期,冬季最好放於室內向陽處養護。土完全乾透後澆透水,夏季減少澆水。

3栽培要點編輯
生長適溫15-25度,冬季不低於5度;配土一般用泥炭+蛭石+珍珠岩各一份,並添加適量的骨粉,也可用腐葉土3份、河沙3份、園土1份、爐渣1份混合配製;生長期澆水干透澆透,空氣乾燥時可向植株周圍灑水,但葉面,特別是葉叢中心不宜積水,否則會造成爛心;生長期施肥一般每20天左右一次;繁殖方式一般有分株、扦插和播種繁殖。

姬秋麗
編輯

姬秋麗 Graptopetalum mendozae 是景天科風車草屬多肉植物。
葉片飽滿圓潤,夏天為綠色,秋冬天日照足葉片會出現可愛的粉色,在強光下,葉片會出現可愛的橘紅色,在陽光下會有輕微的星星點點金屬狀光澤。時間久了葉片上會有輕微的白蠟,樣子非常可人。姬秋麗是非常非常迷你的品種,單頭也就約1厘米。花白色,五瓣花,花的形狀和秋麗花是一樣的,就顏色與大小的區別。
中文學名
姬秋麗
拉丁學名
Graptopetalum mendozae

植物界

景天科

風車草屬
姬秋麗 Graptopetalum mendozae 是景天科風車草屬多肉植物。
葉片飽滿圓潤,夏天為綠色,秋冬天日照足葉片會出現可愛的粉色,在強光下,葉片會出現可愛的橘紅色,在陽光下會有輕微的星星點點金屬狀光澤。時間久了葉片上會有輕微的白蠟,樣子非常可人。姬秋麗是非常非常迷你的品種,單頭也就約1厘米。花白色,五瓣花,花的形狀和秋麗花是一樣的,就顏色與大小的區別。

赤鬼城
編輯

赤鬼城,景天科、青鎖龍屬多肉植物,為亞灌木,盆栽觀賞,很是可愛。
中文學名
赤鬼城
拉丁學名
Crassula fusc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景天科

青鎖龍屬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習性
3繁殖方法
4管理養護

1形態特徵編輯
亞灌木,不容易長高。植株葉片對生且緊密排列在枝幹上,葉片長且窄。新葉綠色,老葉褐色或者暗褐色,溫差大的季節整個植株葉片呈現紫紅色,非常漂亮。赤鬼城開花簇狀,白色小花。異花授粉,花朵較小。[1]

2生長習性編輯
赤鬼城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能夠忍耐零下4度的室內低溫且保持盆土乾燥,零下4度葉片會微微顯得不精神,有凍傷感,不過沒有關系,溫度回升就會恢復飽滿。赤鬼城稍耐半陰,陰久了葉片變綠葉片基部也容易徒長拉長,葉桿變的嫩弱。雖然植株需要光照,但是夏天最好不要暴曬,適當遮陽就可以,並且少水。[1]

3繁殖方法編輯
赤鬼城的繁殖可以在早春砍頭扦插,剩下的莖上會群出櫱芽,也可以葉插,取健康的葉片,扦插在微濕的土裡,陰涼通風等待出新根長葉片就可以。期間干透了是可以給水的。很好繁殖的品種。[1]

4管理養護編輯
養殖的土壤可用肥沃又排水透氣好的養殖土種植,風箏用的是煤渣混合點泥炭蛭石珍珠岩,差不多透氣就可以,土表鋪上顆粒的天然河沙。赤鬼城在冷涼季節里生長非常明顯,夏季因為溫度高會短暫休眠但時間不很長。整個夏季風箏也是給大水的,基本是兜頭淋。根系好,就不會有問題,花友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夏季的赤鬼城避免兜頭淋,不如容易爛哦。一般夏季是在同樣下山二個小時後給水。[1]
中文名:旭鶴
別稱:
拉丁學名:GraptoveriaBAINESII
科屬:景天科擬石蓮屬
產地分布:

旭鶴是朧月的雜交品種,不耐低溫,不要低於零下3℃,屬於夏型種,夏天照常生長,冬天有休眠,春秋季可以適當多澆點水。和初戀比較相似,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呈紫紅色,但是葉片比初戀厚很多,看起來肥嘟嘟的,很可愛

白牡丹(多肉植物)
編輯

白牡丹(GraptoveriaTitubans)景天科石蓮花屬多肉植物
中文學名
白牡丹
拉丁學名
GraptoveriaTituban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景天科

石蓮花屬

白牡丹
目錄
1形態特徵
2習性
3繁殖方式
4地理分布
5栽培技術

1形態特徵編輯

多肉白牡丹(3張)
莖葉多肉化,葉色灰白至灰綠,葉片表面有淡淡的白粉,葉尖在陽光下會出現輕微的粉紅粉,莖健壯,互生葉排列成蓮座形,葉片倒卵形,先端急尖,白色的葉子如牡丹花綻開,子株堅韌而繁多。歧傘花序自葉腋伸出,花半開形,5枚花瓣濃黃色,花瓣上有紅色細點,開花期春季。

2習性編輯
春天和秋天是生長期,可以全日照。夏天輕微休眠。通風遮陽,炎熱夏季每個月4到5次水,不澆透。以維持植株的正常生長就可以,夏季水太大容易腐爛。冬天溫度低於5度就要逐漸斷水,3度以下保持盆土乾燥,盡量保持不低於零下3度,寒冷的冬季水分大了會爛根。白色的葉子如牡丹花綻開,子株堅韌而繁多。生長速度快,枝葉茂盛。

3繁殖方式編輯
繁殖主要靠植株側芽,葉插和砍頭,砍頭後從殘存莖根上長出的新芽來延續後代,且非常容易長側芽,存活率比較高,葉插可以獲得大批的苗,是大棚繁殖的首選,春季是側芽爆發的季節,此時繁殖生長最快了,白牡丹可以四季繁殖的,小葉片丟土表或者插土裡就可以長出獨立的植株來。

4地理分布編輯

最為常見的多肉植物之一,是新手入門必選,所以被多肉愛好者在各地廣泛種植

5栽培技術編輯
春至秋為生長時節,土干透了再澆水,澆水過勤容易腐爛,夏季注意通風。冬天進入休眠期,控制澆水量,在室內過冬。[1] 大部分時間都呈白色[2] 。平常為白色,日照時間增加後葉尖及葉邊會變為粉紅色。幾乎全年都可以生長,夏季同樣要做好防曬與通風工作,一定要多見陽光,缺少陽光後會變得非常難看與不健康,同時容易滋生病害。[3]
每天日照六七個小時左右
每個月澆水三次

千佛手
編輯

千佛手,又名菊丸,景天科景天屬,無明顯休眠期。屬於多肉植物,又名多漿植物,比較矮小。
中文學名
千佛手

植物界

景天科

景天屬

千佛手
分布區域
各地
目錄
1簡介
2栽培要點
▪ 溫度
▪ 水分
▪ 土壤
▪ 光照
▪ 施肥
3繁殖方式
▪ 葉插繁殖
▪ 種子繁殖
▪ 分株繁殖

1簡介編輯
千佛手[1] (Sem sediforme),又名菊丸、王玉珠簾,景天科景天屬,無明顯休眠期。千佛手開花的

千佛手開花的樣子
樣子非常別致,剛開始被綠色葉子所包攏保護,葉子張開的時候才露出花苞,花為黃色,多在春夏季開放。[2]
景天屬約60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的高山上,我國約140種,南北均產之,以西南高山為多,主

千佛手/菊丸
供觀賞用。草本或亞灌木;葉互生,有時小而覆瓦狀排列;花排成頂生的聚傘花序,常偏生於分枝之一側;萼4-5裂;花瓣4-5,分離或基部合生;雄蕊與花瓣同數或2倍之;心皮4-5,離生,有時基部連合,有胚珠多顆;果為一蓇葖。

2栽培要點編輯
溫度
生長適溫一般為18-25度,冬季

千佛手
不低於5度;
水分
水分,依照干透澆透的原則就行(非常耐旱,盡量少澆水);一個月澆水1~2次,無需過多,否則會爛根;
土壤
土壤,用多肉專用土最方便,如泥炭(草炭)+礫石+珍珠岩;
光照
喜光,可以全日照,夏季通常

千佛手
遮些蔭;
植物編輯

白美人
【品名】:白美人
【類別】:窗檯觀葉植物 室內綠色小盆栽
【形態特徵】: 廣布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喜半日照或明亮的散射光,喜溫暖濕潤環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本產品通常放於室內明亮或露天遮蔭處,耐寒性稍弱,冬季溫暖保持在12℃以上,生長適溫25-28℃,超過30℃和低於12℃則生長緩慢。
【養殖提示】:盆土保持一定的濕潤,補水時約為20-30ml,如表土過濕,易滋生青苔,不要澆茶葉水或施有機肥,免生蚊蠅。葉面經常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也可養護一段時間後移植在庭院內供觀賞。

藍松(多肉植物)
編輯

藍松(Senecioserpe)菊科,千里光屬,原生地位於南非南部沿海地區。在受到強光照射時,會變成絢麗的紫色。比起其它的多肉品種,更加耐熱。
中文學名
藍松
拉丁學名
Senecioserpen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菊科

千里光屬
分布區域
南非海角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習性
3分布情況
4栽培方法
5主要價值

1形態特徵編輯

藍松
多肉植物,有著特別的天藍色葉片,在受到強光照射時,會變成絢麗的紫色。

2生長習性編輯
比起其它的多肉品種,更加耐熱。

3分布情況編輯
原產於南非海角,現世界多地可栽培。

4栽培方法編輯

藍松(5張)
要用透氣性好的植料種植,普通泥土易導致根部腐爛。春秋季節,等土完全乾後再澆透水。夏天是生長旺季,可以正常澆水。冬季停止澆水,防止凍傷。

生石花
編輯

石生花 即 生石花 。
生石花,又名石頭玉,屁股花,屬於番杏科,生石花屬(Lithops sp.)(或稱石頭草屬)物種的總稱,原產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區,常見於岩床縫隙、石礫之中。被喻為「有生命的石頭」。非雨季生長開花。在原產地的礫石中生石花是很難被發現的,這被稱為「擬態」。因其形態獨特、色彩斑斕,可用做觀賞植物。
中文學名
生石花
拉丁學名
Lithops pseudotruncatella (Bgr.) N.E.Br
別 稱
石頭花、石頭草、象蹄、元寶、女仙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中央種子目

番杏科

生石花屬

生石花
分布區域
原產非洲南部、南非納米比亞等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習性
3分布情況
4栽培技術
▪ 繁殖方法
▪ 管理養護
▪ 病蟲防治
5主要價值

1形態特徵編輯
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莖很短,常常看不見。變態葉肉質肥厚,兩片對生聯結而成為倒圓錐

生石花(8張)
體。品種較多,各具特色。3-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從對生葉的中間縫隙中開出黃、白、粉等色花朵,多在下午開放,傍晚閉合,次日午後又開,單朵花可開3-7天。開花時花朵幾乎將整個植株都蓋住,非常嬌美。並且在部分品種年限達到後會分頭生群生。[1]

2生長習性編輯
喜冬暖夏涼氣候。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怕低溫,忌強光。喜陽光充足,生長適溫為10~30℃。宜生長在疏鬆的中性沙壤土。冬夏兩季記得對水分適當減少有助蛻皮。[2] [3]

3分布情況編輯
原產非洲南部、南非納米比亞等極度乾旱少雨的沙漠礫石地帶,現世界多地可栽培。[4]

4栽培技術編輯
繁殖方法
播種
春季4-5月播種,因種子細小,一般採用室內盆播,播後覆土宜薄,盆土

生石花
干時應採取浸盆法澆水,切勿直接澆水,以免沖失種子。播種溫度15-25℃。播後約半個月發芽。出苗後讓小苗逐漸見光。幼苗僅黃豆大小,生長遲緩,管理必須謹慎。實生苗需2-3年才能開花。[1]
分株
生石花每年春季從中間的縫隙中長出新的肉質葉,將老葉脹破裂開,老葉也隨著皺縮而死亡。新葉生長迅速,到夏季又皺縮而裂開,並從縫隙中長出2~3株幼小新株,分栽幼株即可。[1]
管理養護
生石花屬於室內花卉,一年四季都要放在溫室內養護,不宜露天種植,也不宜地栽。盆栽也要用磚將花盆墊高或放在有一定高度的架子、檯子上,以避免暴雨時溫室進水將花盆淹沒,造成植株腐爛。
換盆
生石花的換盆、栽種均在秋季進行,換盆時將植株從土壤中取出,抖掉根部的土,盡量不要傷及毛細根。對於乾枯的老根以及腐爛的根系則予以剪除,然後再用新的培養土栽種。既可將同一個品種的生石花,甚至不同品種的生石花栽種於一個較大的花盆內,也可每株單獨栽種於一個小花盆中。盆土要求疏鬆透氣,排水性良好,具有較粗的顆粒度。可用腐殖土2份、粗河沙或蛭石3份混合配製,摻入少量的骨粉作基肥以及殺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葯物。也可用赤玉土、仙土等人工合成材料栽種,效果很好,但生產成本較高。[3]
水肥
春季的2至4月是生石花的蛻皮期,此時應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使原來的老皮及早乾枯。有人喜歡在植株開始有脫皮跡象時用手將老皮剝掉,讓裡面的小植株盡快見到陽光,以利於生長發育,使其矮壯敦實,但經驗不足的種植者剝皮時會傷到幼株,應謹慎操作。在脫皮基本結束時再追施一次復合肥,使其生長健壯。[3] 澆水時間一般在晚上或清晨溫度較低的時候,不要在白天溫度較高的時候澆水,以免因溫度突然降低對植株造成傷害。栽培中要避免雨淋,特別是長期雨淋或暴雨淋,否則會因吸水過多造成植株頂部破裂。[3]
秋季氣溫涼爽,晝夜溫差較大,是生石花的主要生長期,也是生石花的開花季節,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使植株徒長,肉質葉變的瘦高,頂端的花紋不明顯,而且難以開花。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也可將少量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放在土壤中供其慢慢吸收。[3]
光照與土壤
生石花在夏季高溫時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止,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給予充足的光照,等土壤完全乾透後澆少量的水。如果土壤透氣性不好、栽培環境通風不良,還會使植株腐爛。如果在夏季通風不好的溫室中栽培,則要避免強光直射,並控制澆水,甚至完全斷水,使植株在乾燥的環境中休眠,度過炎熱的夏季。[3]
進入盛夏要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同時,要加強種植場所的通風,從而降低其溫度和濕度,盡可能地提供適合生石花安全度夏的環境。在度夏期間不可隨意搬動植株,以免因小環境改變而影響其安全度夏。[2]
病蟲防治
主要發生葉斑病、葉腐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螞蟻和根結線蟲、根粉蚧的危害,用換土法減少線蟲和根粉蚧侵害,也可以用阿維菌素灌根。防止螞蟻,可用套盆隔水養護,使螞蟻爬不到柔嫩多汁的球狀葉上。[1]

5主要價值編輯
葉形葉色較美,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亦可栽植於室內以吸收甲醛等物質,凈化空氣。

5主要價值編輯
葉形葉色較美,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盆栽可放置於電視、電腦旁,可吸收輻射,亦可栽植於室內以吸收甲醛等物質,凈化空氣

不死鳥(植物名稱)
編輯

不死鳥又名落地生根、錦蝶,拉丁學名:Kalanchoe daigremontian hybrid,長吊吊的、球莖旁又長球莖的、球莖上面長球莖的、葉子上長孢子的、葉子裡面長種子的、插片葉子就長根的……
中文學名
不死鳥
拉丁學名
Kalanchoe daigremontian hybrid

植物界

景天科

伽藍菜屬
亞 屬
落地生根屬
分布區域
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部
目錄
1簡介
2種植方法
3種植提醒
4扦插要點

1簡介編輯
多肉植物、也稱多漿植物 景天科 Kalanchoe屬

不死鳥
學名:Kalanchoe daigremontian hybrid
經常出現在屋檐牆角的景天科多肉植物
生命力超強 一點點土粉就足以讓它繁衍
即使在垂直90度的牆上都可發現它
真的是名符其實的不死鳥
葉片上會長出不定芽
掉落土中即可成為新的植株

2種植方法編輯
不死鳥是景天科多肉植物,品種非常繁多,但養殖方法基本相同。不死鳥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時溫度最好保持在2度以上,則能平安越冬。
不死鳥身上掉下來的小芽苗在盆土乾燥的狀態下也能存活,也許與它們本身葉片富含水分有關吧。不死鳥不耐寒,在零度以下大植株會被凍傷,葉片被凍成果凍狀,太陽出來後就變白枯萎掉。
不死鳥對土壤沒什麼要求,只要通風透氣就可以,一般菜園里的土也可以養得很好。不死鳥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從葉片上取下大點的不定芽,撒在養殖土上即可,進行適當的噴霧,擺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基本都會發根長大,光線越足,植株生長就越好看,葉片緊湊。不死鳥非常耐干,一個月不澆水也不會死亡。[1]

3種植提醒編輯
多肉植物都忌澆水過頻、過濕、不通風,容易造成根部腐爛,養殖時要盡量通風帶光照(忌強光直射);定期翻盆有助於植物生長哦。

4扦插要點編輯
多肉植物大部分皆可扦插,選擇健康、汁液飽滿、表面無傷、無蟲害的葉片,取下葉片後,盡量晾置2-3天,時間寧長勿短,待傷口充分癒合之後再進行扦插,不要擔心葉片死亡,傷口癒合時葉片有些乾巴巴屬正常;插時將葉片平置於扦插基質表面,或稍微傾斜,將葉柄少量埋入基質土壤中,然後放置在陰涼處,並保持空氣濕度和環境溫度,基本都可成活。

Ⅳ 多肉植物是不是地理課本里講的地中海氣候下的硬葉林

不是~大部分多肉植物的原產地在南美非洲那種炎熱的地方~

Ⅳ 多肉植物的生長環境是怎麼樣的

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喜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主要的生長期在春秋兩季,特別是秋冬季節,氣候乾燥、早晚溫差大,有利於多肉植物上色,是一年當中多肉植物最美的季節。但整體而言,10-32℃的環境溫度下,多肉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長。此外酷暑時節需要及時給多肉植物遮陽或移至涼爽通風處養護;冬季環境溫度接近0℃時則需要保持盆土乾燥,移至室內或其它相對溫暖的環境下越冬。
新手怎樣才能養好多肉植物?
1、合理配土:
栽培多肉植物適宜採用疏鬆透氣的顆粒土,一般以泥炭和椰糠為主,適量添加珍珠岩、蛭石、麥飯石等顆粒基質。顆粒比例可根據多肉植物的生長階段進行調節,幼苗期顆粒比例略少,老樁顆粒比例則適當增加,在40%-70%之間皆可。
2、科學澆水:
多肉植物耐旱性強,頻繁澆水不僅容易徒長,還會導致積水爛根,所以澆水一定要有節制,最好是根據盆土干濕度進行,生長期每月澆水2-3次即可,冬季則適宜不幹不澆。
3、保持良好的光照:
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是喜陽光的,生長期需要保持充足的光照,不但有利於防止徒長,對上色也有幫助。除此之外,夏季需要適當遮陽,避免暴曬;冬季長時間低溫和缺少陽光的狀態下則可以藉助補光燈短時間內給多肉植物補光。
4、每年換盆換土一次:
多肉植物可耐貧瘠,只要配土合適,結合每年換盆換土一次,即使不施肥也是可以的。換盆的時候適當修剪掉老化和過長的須根系再進行換盆換土即可。體型較大的老樁以及換盆時葉片容易脫落的多肉植物換盆間隔可適當延長一點,比如:玉墜、新玉綴、虹之玉、熊童子等,生長期勤施薄肥即可,使用翠姆氨基酸葉面肥即可。
總結:
養多肉有個徐徐漸進的過程,大部分人在沒有上手前都覺得很難,上手後卻發現多肉比一般的盆栽植物生命力更頑強、更好養。隨著多肉植物價格普遍走低,養多肉的成本也隨之降低,想養多肉植物的朋友們可嘗試買兩三棵普通品種體驗一下。

Ⅵ 多肉植物是適合潮濕環境還是乾燥環境

多肉植物適合在各種濕度環境中生存,只要其根部不要泡在水裡就行了。濕度大的環境,可以很久不需要澆水,濕度小的環境,可能澆水的頻率要頻繁一些。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同的多肉植物,可能對環境的要求不一樣,所以對於不同的多肉要區別對待。

多肉植物養護要注意:

1、光照:大部分多肉都喜歡陽光,每天有5小時以上的陽光直射時間,多肉們就會非常漂亮。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平時2小時的日照也可以。要注意陽光的強度,春秋交替時日照強烈,要適當遮蔭。另外,目前大部分多肉都是在溫室內培育繁殖的,回家後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然很容易曬傷。一般南面陽台或露台最合適,需要注意多肉植物並不適合放在電腦前或者床頭。

2、通風環境:空氣流通對多肉植物十分重要。像高山多肉植物,長期待在密閉的環境里,會處於亞健康狀態,嚴重的還會死掉。打開窗戶就能流通空氣,或者在悶熱的夏季使用小風扇,當然,有條件可以直接種到戶外。

3、溫度:最適合多肉植物生長的溫度是15~25℃,夏季高於35℃時,部分多肉植物會進入夏眠狀態,當溫度達到40℃以上就非常危險了,一定要想辦法加強通風,不然很容易悶死。而冬季溫度低於5℃時,也會停止生長。當低溫達到0℃,或者低於0℃時會出現凍傷或者凍死的情況。

4、土壤:大部分多肉植物都喜歡沙質土壤。買回家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土壤,如果是黃泥或者黑色腐質性特別強的土,一定要第一時間換掉。常規培土方法:松軟的土壤1份(泥炭土、椰糠),沙子1份(粗沙)1:1。如果家附近有小飯店在燒蜂窩煤,也可以去撿一些回來敲碎當粗沙使用。如果再有一些鋸木面和土混合在一起加點花肥那樣植物更加茂盛。

5、澆水:初期可以採用定時定量的方式,春秋季節5~7天澆一次,夏季15~20天澆一次,冬季20~30天澆一次。後期可根據自己對植物的了解,慢慢改變澆水方式。可以通過觀察植物狀態來判斷是否需澆水,例如葉片變軟,出現褶皺,都是缺水的信息,這時候就可以少量澆水來補給植物。特別要注意,夏季要避免澆水後暴曬,那樣很容易使植物悶死。

6、一定要注意病蟲害,

夏秋交接,天氣由熱變涼的時候,正是容易產生病蟲害的季節。一般在天氣「由冷變暖」和「由熱變涼」之時正是病蟲害最容易突然爆發的時間段,也就通常是指夏轉秋、冬轉春時較為容易爆發,這兩個時間段蟲卵會大量孵化。

其中有一種害蟲是傳播性非常廣的,也是讓廣大花友們的頭痛不已的一個傢伙,那就是「粉蚧」(下圖)。為了不引用惡心的網路圖片,就隨手勾畫了一下。應該不至於那麼容易讓人起雞皮疙瘩。渾身帶粉末的蟲子我是最討厭的,例如飛蛾之類的。俗話說雁過留聲,蟲過留「粉……

粉蚧是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小型吸汁昆蟲。體表被白色或乳黃色蠟質覆蓋物,酷似白粉披身。這個「同翅目」可是充斥著一些臭名昭著的害蟲。例如花友們熟知的蚧殼蟲、蚜蟲、粉虱等等,都屬於同翅目。而且這些蟲蟲的特點都是:

1、行動遲緩(速度0)

2、喜歡分泌蠟狀、粉狀、膠狀物質(魔法3)

3、外殼較厚,抗葯性強(裝甲2)

4、都靠用針狀口器吸食植物汁液為生(療傷葯1)

不過,還好這幾個小怪物還不算BOSS級的,稍微費點勁也能搞定。

閱讀全文

與多肉植物反映地理環境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