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一地理經緯網怎麼看
橫的線就是緯線,豎的線就是經線,0度經線就是本初子午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東西經180度經線附近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0度緯線就是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南北緯90度緯線就是南北極點。
W表示西經,E表示東經,N表示北緯,S表示南緯。地圖上的方位指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1)七年級上冊地理經度緯度怎麼知道是多少度擴展閱讀:
地圖和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見一條一條的細線,有橫的,也有豎的,很象棋盤上的方格子,這就是經線和緯線。根據這些經緯線,可以准確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在地球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
一個地點的經度一般與它於協調世界時之間的時差相應:每天有24小時,而一個圓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
因此假如一個人的地方時比協調世界時早3小時的話,那麼他在東經45度左右。不過由於時區的分劃也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因此一個人所在的時區不一定與上面的計算相符。但通過對地方時的測量一個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點的經度。
為了計算這個數據,他需要一個指示協調世界時的鍾和需要觀察對太陽經過子午圈的時間。由於地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太陽旋轉,這個計算和觀察比上面敘述的還要復雜些。
B. 初一地理經緯度知識點
C. 初一地理怎麼計算經緯度
打開下面這個網址看吧,那裡很詳細,是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的。
http://..com/question/117553125.html
一、經線、緯線
緯線
經線
1.形狀
圓
半圓
2.大小
赤道最長4萬千米
都等長,2萬千米
網兩極漸短成0千米
3.標數的界限
赤道(0°緯線)
0°、180°經線
以北北緯、以南南緯
0°東180°西為東經度
0°西180°東為西經度
4.標度數的范圍
0°~90°
0°~180°
5.標度數的符號
北緯度N、南緯度S
東經度E、西經度W
6.劃分半球的界限
赤道(0°緯線)
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
赤道以北北半球、
20°W往東到160°E是東半球
以南南半球
20°W往西到160°E是西半球
7.方向
指示東西方
指示南北方
一般左西右東
一般上北下南
二、經度
D. 怎麼看初一上冊地理的地球經緯度
首先橫緯豎經,緯線從赤道分為上北下南,度數向兩極增加,而經線,東經160至西經20為東半球,反之西半球,也就是說需要看度數的增加方向
E. 初一地理如何及孫經緯度
1、根據經緯度查來算經緯度
同一個經線圈,緯度差一度,經線線段差111km
2、根據時間/區時來算經度
A的地方時=a時,經度為A;B的地方時b時,經度B。(A-B)/15=a-b
區時:A地的經度A,所在的時區=(A-7.5)/15[去整(有餘進一)],東經為東XX區或西經為西oo區,A地的區時a,B地縮所在的時區,B地的區時=a+/-(xx-oo)
,東加西減。
我國統一用東八區的區時(120度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國的時間。
而北京所在的地方時實際上是116度經線的地方時。
3、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來算緯度,A為當地緯度,B為直射點緯度
vH=90-(A+/-B)
F. 初一地理的經度與緯度怎樣計算
我現在已經初二了
但你可以聽我的建議
多看圖中的重要地區,判斷其經緯度。
初中地理比較注重記憶和知識量的積累,我個人就很喜歡這門學科,一定要培養識圖能力;
建議你把地球儀在腦海中有個大概印象,會好很多;
還有就是,學過後的書一定要留著,尤其是學文的。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們這里初中的地理舊書都賣到10元一本,呵呵可以升值了;
地球上與北緯35°,東經120°關於地球球心相對稱的點的經緯度(
)
a55°n,120°w
b35°n,60°w
c55°s,60°w
d35°s,60°w
題目不多,但我推薦一本資料
題目少但都是重點
叫北大綠卡
G. 地理經緯度怎麼看坐標初一
01
第一步、判斷形狀:橫緯 , 豎經。
02
第二步:熟悉字母:東西經(E、W)、南北緯(S、N)。
03
第三步:判讀經緯度五部曲:
判大小:按照經緯度數字的變化規律,找出大的數字;
畫箭頭:按從小到大的方向繪制箭頭;
定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判定箭頭的指向;
寫字母:按在箭頭的指向寫上相應方向的字母
讀經緯:最後讀出所在點的經緯度。
(1)找出緯線的特徵:所有緯線自成一個圓圈,被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不等,最長的是赤道,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成一個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的緯線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2)看清緯度的標注方法和緯度的分布排列的規律:緯度從赤道算起,把赤道定為0度,由赤道到北極和南極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緯,代號是N;以南是南緯,代號是S,北緯90度是北極,南緯90度是南極。南緯和北緯的分界線是赤道。
(3)特殊的緯線:
0度緯線:即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30度緯線:低、中緯度的分界線。
60度緯線:中、高緯度的分界線。
90度緯線:即南北極點,北緯90度是北極點,南緯90度是南極點。
23.5度緯線: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有無太陽直射現象的分界線。北緯23.5度是北回歸線,南緯 23.5度是南回歸線。
66.5度緯線:極圈,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有無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分界線。北緯66.5度是北極圈,南緯66.5度是南極圈。
(4)看清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東轉的,箭頭的方向是東,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H. 怎樣看經緯度---初一地理
設置經緯度主要是用來辨別東西與南北方向的。經度方面,地理學把它劃分成東經和西經各180度共360度。每一條經線的任何點在南、北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設置經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計算時間差,即時差,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一般地,靠東邊的地方總是比靠西邊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另與地形因素有關聯)。辨別東西方向的方法: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經度逐漸增大的是東經,反之是西經。這樣,即使地圖沒有具體標注東西經,但只要有度數,就可以辨別。
緯度方面,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南北半球各劃分成90°緯度,自赤道往南、往北各自逐漸遞增直至90°,是南北兩極的極點。在同一條緯線上的任何點在東西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設置緯度的目的還有為了反映太陽直射點在地球的變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地理現象和規律,在以後課程中會學到。
所謂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一個平面概念,誰都可以掌握,要真正掌握方向必須以立體的概念來理解和判斷(地球是球體,「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其實是膚淺的平面概念,學習地理不懂得從立體的空間概念來判斷往後必將大吃苦頭)。
地理位置的精確表示方法必須包含經緯度,如(30°N、70°E)這個點,表示北緯30°緯線與東經70°經線的交點(S--South英文縮寫,下同,表示南方,N--- north--北方,E-- East--東方,W--West--西方)。
I. 七年級地理經緯度坐標怎麼看
七年級的地理第一堂課就是認識地球的經緯坐標,會每個學生人手一個地球儀來學習。把地球儀擺正,經圈就是豎著的圓圈,每個經圈都穿越南極和北極,經線就是把經圈按照南北極一分為二,面朝你的從北極到南極的那個半圓是一個經度(假定為x度),和它相連的背朝你的是另一個經度(假定為y度),則x+y=180°(x、y是經度的數值,不算東西經)。緯度(緯線)是橫著的圓圈,0°緯線表示赤道,向北極或向南極緯度遞增,記為北緯某度或南緯某度。一個地方的經緯坐標,以相較於該地的經線和緯線的度數來表示。
J. 初一地理怎麼看經緯度
經度分為360度,每15度1個時區,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線,是第一個進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後向西每過1個時區就相差1小時。緯度是指某點與地球球心的連線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線面角,其數值在0至90度之間。赤道的緯度為0°,將行星平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
經緯度怎麼看 經緯度是怎麼看的
緯度是指某點與地球球心的連線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線面角,其數值在0至90度之間。位於赤道以北的點的緯度叫北緯,記為N,位於赤道以南的點的緯度稱南緯,記為S。
經緯度怎麼看 經緯度是怎麼看的
緯度數值在0至3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低緯地區,緯度數值在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中緯地區,緯度數值在60至9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高緯地區。
經緯度怎麼看 經緯度是怎麼看的
經緯度1度=60分=3600秒,這個六十進制是古巴比倫人定製的,我們今天仍然在使用,只要關於角度和圓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