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寫的什麼內容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寫的什麼內容

發布時間:2022-07-31 12:18:15

A.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內容簡介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B.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內容簡介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內容》簡介
劉興詩/著

在世界東方的一片遼闊的土地上,屹立著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她是誰?她就是我們親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本書對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統介紹。同時,該書還精選了許多副精美圖片。可謂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立體再現一幅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歷史是一面鏡子,它鮮活、真切、有血有肉,讓它成為親切的叮嚀,讓孩子們重溫先人的世界。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先秦1
原始時代
這兒講的什麼故事?
盤古和女媧的神話
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
中國的「亞當」和「夏娃」
汾河邊的小哥倆
愛美的山頂洞姑娘
一萬年前的弓箭手
媽媽當家的黃金時代
爸爸當了一把手
四千年的三次「世界大戰」
神秘的顓頊
帝堯禪讓的傳說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夏商
這兒講的什麼故事?
「家天下」的揭幕式
撲塑迷離的第一五朝
漂漂亮亮的壞國王
仁慈的「大巫師」商場
甲骨文記錄的歷史篇章
暴君商紂王的下場
謎樣的三星堆
文明歷史幾多長
西周、春秋和戰國
……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2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宋元明清3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近現代4

C. 教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你好,是指《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這套書么?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3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D. 地理手抄報可以寫些什麼內容(具體一點)

地理手抄報

可以寫些時下比較熱們的地理或天文內容

……

地理

是研究地球物理學現象的科學

其實

在很多的時候

地理學上的內容

在很大程度上含有天文學內容

地球本身就是太陽天體星系中的一個成分

在研究地球物理時

就會牽涉到太陽和陽光

否則

就不會形成地球物理學的現象

譬如

地理學上的大氣和生物

都是在陽光的主導下生成的

……

為此

在做地理手抄報時

可以討論一下地球的未來

以及地球上的某些問題等

……

譬如

在五十萬年以前

炎黃禹是怎樣勘測和測繪經緯線工程的

在測繪經緯線工程中

都涉及到了哪些技術

如造船技術航海定位技術等

這樣的議題

肯定會引起廣大同學們的興趣

您說呢

E.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可能寫什麼內容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給寫的,肯定有很多東西,但是寫的內容也一定必須要有很多東西也可以

F. 歷史地理學的內容

歷史地理學以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為其研究對象。這里所謂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是限於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理環境。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而在自然環境中打上了人類活動的烙印,甚至創造出只有在人類的活動下才能出現的地理現象。
但是,人類的活動所引起的地理環境的變化是個逐漸演變的過程,這一演變過程只是在原始農業出現之後才日益明顯和重要。據今所知,原始農業的起源至今將近一萬年,距今一萬年前在地質史上是第四紀全新世的開始,在考古學上則是由舊石器時代進入到新石器時代。
在此以前,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屬於古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在此以後,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則屬於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范圍。事實上,古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是相互滲透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歷史地理學研究主要限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克拉克等特別強調了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現在多數學者認為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除去理論和方法論的探討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區域歷史地理和歷史地圖。
歷史自然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達比的一系列著作,為歷史自然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中國自50年代以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是這一時期的初步總結。歷史自然地理學如同現代自然地理學一樣,也有各種不同的分支和領域,現在研究較多的是歷史氣候、歷史植物地理、歷史地貌和歷史水文地理。
歷史人文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人是改造自然的主導者,是各種人文地理現象和環境的創造者。農村、城市、田園、礦區、道路、進口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場所,都是人類長期活動的產物。與此同時,創造了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因此,歷史人文地理學與現代人文地理學一樣,也有許多分支,但研究程度遠不如現代人文地理學。其中研究較多的是歷史人口地理、城市歷史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等。
隨著歷史自然地理學和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深入,區域歷史地理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代表性著作有達比關於英格蘭歷史地理的幾本專著,布朗的《美國歷史地理》,蘇聯德羅華熱夫的《蘇聯歷史地理》。中國有《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和在台灣省出版的王恢編著的《中國歷史地理》等。
從3世紀時中國裴秀的《禹貢地域圖》至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至今不少國家已有大型的國家歷史地圖集的出版。例如1987年出版的由哈里斯主編的《加拿大歷史地圖集》,很有特色。但對歷史地圖的理論和繪制內容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歷史地理學是從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分化出來的,而它的發展又大大豐富了現代地理學的內容。歷史地理學的任務,不僅要盡可能地去「復原」過去時代的地理環境,而且還要揭示地理環境發展演變的規律及其特點。因此,歷史地理學研究不僅有助於地理科學的前進和理論發展,也影響到歷史科學的發展。
歷史地理學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如在現代沙漠歷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國西北地區一些前漢時期的草原後來變成了荒漠,以及這一演變的具體過程。這不僅加深認識當前該地區的地理環境,而且有助於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區的工作。
又如對城市的研究,僅滿足於現狀及其目前地理諸因素的考察,是難以通明一個城市的起源及其發展規律的。惟有通過歷史地理的研究,「復原」已經變化或消失了的當初賴以發展的各種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認識這一墟市的起源和發展的全過程,揭示出其發展的規律,從而為其今後的規劃和建設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
歷史地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的進一步發展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加強理論上的研究以促進本門學科的進一步發展;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如何積極引進新的科學技術。
近年來放射性碳測定、孢粉分析、樹木年輪等方法,已經開始被應用到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中來,但計量方法和航空熱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還有待引進。它們的引進必將有助於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自然、人文地理現象以及人地關系發展演進規律的科學。現代意義上的歷史地理學是在歷史學和地理學交叉處誕生、具有明顯邊緣性質的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經歷了二千多年的發展之後,中國歷史地理學已成為當代的一門顯學,並呈現出蓬勃興旺的發展勢頭。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主要是因為其前身沿革地理學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兩漢時期;說它年輕,主要是因為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地理學遲至本世紀50年代初才得以確立。縱觀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學術發展史,不難看出,這門學科的發展明顯經歷了以沿革地理學為主體的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地理化」逐步加強的近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化」的現代中國歷史地理學這三個主要階段。
中國的歷史地理學是從沿革地理學發展而來的,這是學術界公認的結論。歷史上第一篇比較成熟同時也最優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數學者皆將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學的開山鼻祖。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自班固而後,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在相當長時間內確實以沿革地理為主要內容,但是在班固以前,處於萌芽時期的中國歷史地理學,卻並非以沿革地理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來說,其有關沿革地理的學問亦明顯受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書·禹貢》、《周禮·職方》以及《史記·河渠書》的影響(註: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3輯。)。這樣一來,如果追溯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淵源, 就必須從《尚書·禹貢》等著述談起。
《禹貢》是《尚書》的一篇。關於《禹貢》的著作時代,晚近大致有四種說法:(1 )辛樹幟的西周說(註:辛樹幟:《禹貢製作時代的推測》〔J〕,《西北農學院學報》1957年第3期。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亦曾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2 )王成組的春秋孔子說(註:王成組:《從比較研究重新估定禹貢形成的年代》〔J〕, 《西北大學學報》1957年第4期。);(3)顧頡剛的戰國中期說(註:見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禹貢(全文注釋)》〔M〕,科學出版社,1959年。);(4 )日人內滕虎次郎的戰國末至漢初說(註:〔日〕內滕虎次郎:《禹貢製作年代考》〔M〕, 載江俠庵譯:《先秦經籍考》,商務印書館,1931年。)。目前歷史地理學界普遍採用的是戰國說,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看法,顧頡剛先生認為「《禹貢》的作者是西北人」,並推測說「可能是秦國人」,而史念海先生在所著《論〈禹貢〉的著作時代》(註:載《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一文中,則據《禹貢》中有「南河」、「西河」之稱,認定作者為魏國人(註:關於《禹貢》著作年代和作者的綜合性論述,詳參靳生禾:《中國歷史地理文獻概論》第29~30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劉起@①:《〈禹貢〉作者》,載譚其驤主編:《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
《禹貢》全文僅有1189字,篇幅雖小,但卻是先秦時期最富科學性的地理著作。其「九州」一章分述了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各州的疆域、山川、原隰、土壤、賦稅、貢物、貢道等,「導山」和「導水」章記述了全國山川分布大勢,「五服」一章提出了一個以甸、侯、綏、要、荒五服為構架的理想的大一統政治藍圖。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禹貢》的內容已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諸多方面,可稱是我國第一部結集性的地理著作。正因如此,明人艾南英在《禹貢圖注·序》中說:「《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清代學者李振裕在為胡渭《禹貢錐指》作序時亦稱:「自禹治水,至今四千餘年,地理之書無慮數百家,莫有越《禹貢》之范圍者」。可見《禹貢》對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影響之大。應該特別強調的是,《禹貢》雖為托古之作,但其內容基本上是以夏代史實為基礎的。以戰國人而寫夏代事,這顯示《禹貢》應是一部歷史地理著作。惟處於地理學萌芽時期的地理著作,大都是當代地理與前代地理不分,《禹貢》亦不例外。
與《禹貢》大約同時期的《山海經》和《穆天子傳》,也是比較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山海經》由《山經》(又稱《五藏山經》)、《海經》、《大荒經》三個部分組成,全書30825字, 其中《山經》21265字,佔全書近百分之七十的篇幅。《山經》中包括有大量的山名、 里程、植物、動物、水系、礦產等項資料,對研究歷史地理有重要的價值(註:於希賢:《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略》〔M〕第47~51頁,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穆天子傳》開我國游記體地理撰述之先河,今本《穆天子傳》共六卷,前五卷記周穆王西遊的經歷,第六卷記盛姬死事。是書「記載各地山川地理,顯得真實而且形象」(註:史為樂:《〈穆天子傳〉的作者》〔J〕, 載譚其驤主編:《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亦有較高的地理學價值。不過比較而言,與開「征實的一派」的《禹貢》不同,《山海經》和《穆天子傳》皆屬「幻想的一派」,豐富的地理素材附麗於神話傳說之中,多少減弱了其科學性,因而其學術價值自不能與《禹貢》相提並論。
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一直到兩漢時期才趨於成熟,其標志性著述為司馬遷《史記》中的《河渠書》和《貨殖列傳》以及班固《漢書》中的《地理志》。《史記·河渠書》專記川流變遷和歷代水利,兼歷史水文地理與歷史經濟地理於一身,而《貨殖列傳》不僅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註: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3輯。), 更是研究歷史風俗地理和歷史商業地理的重要素材(註:吳宏岐:《司馬遷的地理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年第2 輯。)。《漢書·地理志》首次將「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對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功績顯赫。這篇地理著作固然以記述西漢政區地理為主,但亦論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地理,而且兼述春秋、戰國、嬴秦和王莽。「在當時來說,這是上起夏代,下迄王莽,相當完備的沿革地理,不過中間只是強調了西漢一代而已」(註: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3輯。)。《史記·河渠書》、《史記·貨殖列傳》和《漢書·地理志》三篇著作,皆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全無虛構成份,並首次將當代地理與前代地理區分開來,敘述歷史地理的變化沿革,條理分明,一目瞭然,因而不僅是成熟的地理著述,更可視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典範之作。
以往的學者每以沿革地理學與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相提並論,於是認定班固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開山鼻祖。實則如果以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眼光來衡量,班固的《漢書·地理志》由於採用了行政地理志的體裁,所述內容相當局限,地名沿革情況雖然一覽無余,但卻未考察諸多歷史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司馬遷的有關歷史地理著述則有所不同,皆採用專題研究形式,更能充分體現地理事物的綜合性、區域性和時空發展特徵,學術價值之高,應在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之上。
兩漢以後,歷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為正宗,拋棄了司馬遷的專題研究方法,只講地名沿革,鮮及其他內容,這樣一來,沿革地理學遂儼然成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繼《漢書·地理志》之後,先後有十六種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為郡國志、州郡志、地形志、郡縣志、職方考),分別是《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舊五代史·郡縣志》、《新五代史·職方考》、《宋史·地理志》、《遼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地理志》。這十六種地理志,除了寫進各自時代獨有的疆域政區特點外,基本內容和寫作體例與《漢書·地理志》大同小異,而且學術質量也遠非後者可比。除正史地理志外,受《漢書·地理志》的影響,大多數官修或私修方誌,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樂資的《九州要記》、闞yīn@②的《十三州志》和黃恭的《十四州記》,唐代李泰的《括地誌》、賈耽的《郡國縣道記》和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王存的《元豐九域志》,以及後來的《大元大一統志》、《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和顧祖禹的《讀史方域紀要》等,內容雖更為浩繁,但撰述體例卻無大的革新。古代地理學家中,只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明人劉獻廷的《廣陽雜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清初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少數著作,能夠承繼司馬遷的地理學思想,對專題地理問題做過一些探索,但論其影響,皆不足與正史地理志和官修一統志相抗衡。
應該承認,司馬遷的《史記·河渠書》和《史記·貨殖列傳》與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一樣,都是作為正史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但司馬遷有關歷史地理的專題研究更接近現代歷史地理學的要求,而班固的《漢書·地理志》將研究視角集中在地名沿革方面,只能起到輔助歷史學的作用。由於後世地理著作多以《漢書·地理志》的撰述體例為准繩,雖代有新作,但皆不出沿革地理范疇。這也正是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長期作為歷史學附庸而存在的主要原因。

G. 希利爾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世界地理和藝術史怎麼樣

希利爾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世界地理和藝術史
本書講述世界藝術史,分為繪畫、雕塑和建築三部分。作者不是簡單介紹那些赫赫有名的藝術家和他們流傳千古的作品,而是通過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故事,講述作品誕生的過程——偉大藝術品和偉大的藝術家皆有賴於專注力、熱情、天賦和機會,他們背後是一個崇拜藝術、欣賞美的時代。希利爾的目標在於,將藝術世界以生活化的姿態呈現在孩子們面前,為他們注入持續一生的對於真、善、美的熱愛。
1、 巴黎的聖母院是為了紀念聖母瑪利亞建造的.
2、 如果在海邊看到海鷗,說明船快到岸了.
3、 有些城市是根據寓意而取名的.
4、 法國人很注重藝術,喜歡在室外用餐.
5、 亞洲的駱駝通常只有一個駝峰.
6、 阿拉伯人大部分都信佛教.
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非洲.
8、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勢力漸漸減弱,許多原來受英國統治的小國家都紛紛獨立了.
通過這本書還讓我了解了地球,地球曾經是一個火球,後來火球慢慢冷卻不再燃燒,成為一個炙熱的岩石球.蒸汽團圍繞著地球使地球漸漸冷卻,蒸汽團受熱變成水, 不停地下在地球表層,形成巨大的大洋覆蓋在整個地球上.地球冷卻後開始收縮、枯萎、變皺,就像楊梅的表皮,這些皺褶被抬高露出洋面就成了大陸的山脈.地殼最大的特點是分層,一層疊著一層,好像果醬蛋糕里的層一樣,不過這里的層由沙子、殼類或者煤、小石子組成.在一些層中則有金、銀、鑽石和寶石、油田等.在岩石層下面只有堅硬的大石頭,越往下溫度越高,地球的這部分從未冷卻過,岩石不再堅硬,處於一種融化狀態.地球現在仍在收縮,這時候就會伴隨有震動和搖晃,我們稱之為地震.
在我們的記憶中,太陽一直是從東方升起,西邊落下.但挪威和瑞典北部的小朋友可不這么認為,因為在他們那有半年時間,太陽一直低低掛在空中,離地面很近,一直都不落下去,整整半年每天都是白天.這半年內,太陽離地面越來越近,最後終於落下去了.但接下來的半年,哪裡的小朋友都見不到太陽,每天都是黑夜.

H. 有看過陳衛平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書么

有的,《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是一套適合10歲以下孩子閱讀的歷史書,選出了自盤古開天闢地到清朝末年,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包括文學家、藝術家、冒險家、發明家、教育家……用說故事的方式講述這些歷史人物的精彩事跡,為孩子構建一個完整清晰的中國歷史輪廓。書中配套的有聲故事運用聲音的力量,在孩子熟悉文字元號之前,讓歷史提前走進他們的生活。

作者陳衛平曾經編寫了《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出版後獲得巨大的反響,意料之外的是,有更多的家長提出了他們的心聲與期望,希望孩子在更小的時候就能開始接觸歷史。

因此,作者策劃了《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一全新作品,重點考慮了怎樣將歷史人物和事件通過最有效、最能吸引孩子的方式傳達給他們。在孩子讀歷史、聽歷史的過程中,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和「模擬體驗」的感受,同時激發孩子對歷史的多元化思考。

(8)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寫的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陳衛平 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寫給兒童的人文小網路》《誰需要國王呢?》等。

陳衛平此前憑借《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14冊)在大陸童書界佔有重要一席,這本書不僅榮獲第10屆文津圖書獎,還多年雄踞當當童書暢銷榜首位,至今銷量近千萬冊。

而《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是他專門為10歲以下兒童創作的歷史作品,與《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說給兒童的偉人故事》一起,算得上是其所在的台灣小魯文化的壓箱底之寶,在台灣已經暢銷近30年。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陳衛平說,這是一部用文字和聲音共同表達的給孩子的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作家網-陳衛平:歷史應成為真正的生命學問

I. 適合小學生看的歷史,地理書有哪些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

鏈接:

提取碼: 3ddy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J.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中啟發你思考的文段,五個

覺得唐玄宗、楊貴妃太任性,吃個荔枝,還要讓人大老遠送過來,日子未免過得太驕奢!

不過,驕奢是驕奢,這首詩,也確實體現了杜牧的諷刺意味。但我忽略了詩里的一個重要的歷史地理信息:

騎手為了讓荔枝新鮮可口,想必是快馬加鞭拚命往前趕。可是,給楊貴妃進貢的荔枝,大致產自涪陵一帶。

從涪陵到長安,少說也有七八百公里的路程,路途如此遙遠,騎手不得累死,馬兒不得跑死嗎?

後來大點兒了才弄清楚,送荔枝的,豈止一個騎手呢?

閱讀全文

與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寫的什麼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