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小課題是什麼意思

高中地理小課題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8-01 06:55:11

『壹』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報告(周圍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現象)

現階段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以下熱點:1)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2)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不同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因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經濟向低能耗、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能源消費增長速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3)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資源仍比較豐富,但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未來,伴隨著能源消費的持續增長和能源資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對能源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爭奪的方式也更加復雜;同時,化石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和全球氣候的影響將日趨嚴重。面對以上挑戰,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將向多元化、清潔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場化趨勢發展。鑒於國情,我國應特別注意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尋求能源的清潔化利用,積極倡導能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能源安全體系。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但由於世界能源資源產地與能源消費中心相距較遠,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人口的劇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續增大,由此導致對能源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環境污染加重和環保壓力加大。近幾年我國出現的「油荒」、「煤荒」和「電荒」以及前一階段國際市場超過50美元/桶的高油價加重了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擔心,促使我們更加關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現狀和趨勢,也更加關注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問題。

一、世界能源消費現狀及特點

1. 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
隨著世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世界能源消費量持續增長。1990年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為26.5萬億美元(按1995年不變價格計算),2000年達到34.3萬億美元,年均增長2.7%。根據《2004年BP能源統計》,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僅為57.3億噸油當量,2003年已達到97.4億噸油當量。過去30年來,世界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不同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增長速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
過去30年來,北美、中南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等六大地區的能源消費總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經濟、科技與社會比較發達的北美洲和歐洲兩大地區的增長速度非常緩慢,其消費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歐洲地區則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能源消費佔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已進入到後工業化階段,經濟向低能耗、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高能耗的製造業逐步轉向發展中國家;二是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節能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
自19世紀70年代的產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消費量急劇增長。初期主要是以煤炭為主,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與消費持續上升,石油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超過煤炭,躍居一次能源的主導地位。雖然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但世界石油消費量卻沒有絲毫減少的趨勢。此後,石油、煤炭所佔比例緩慢下降,天然氣的比例上升。同時,核能、風能、水力、地熱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漸被開發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並存的能源結構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應中約佔87.7%,其中,石油佔37.3%、煤炭佔26.5%、天然氣佔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雖然增長很快,但仍保持較低的比例,約為12.3%。

由於中東地區油氣資源最為豐富、開采成本極低,故中東能源消費的97%左右為石油和天然氣,該比例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亞太地區,中國、印度等國家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所佔比例相對較高,其中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所佔比例高達68%左右,故在亞太地區的能源結構中,石油和天然氣的比例偏低(約為47%),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除亞太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石油、天然氣所佔比例均高於60%。

4. 世界能源資源仍比較豐富,但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
根據《2004年BP世界能源統計》,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餘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1565.8億噸,其中,中東地區佔63.3%,北美洲佔5.5%,中,南美洲佔8.9%,歐洲佔9.2%,非洲佔8.9%,亞太地區佔4.2%。2003年世界石油產量為36.97億噸,比上年度增加3.8%。通過對比各地區石油產量與消費量可以發現,中東地區需要向外輸出約8.8億噸,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產量也大於消費量,而亞太、北美和歐洲的產消缺口分別為6.7億、4.2億和1.2億噸。
煤炭資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為9844.5億噸,儲采比高達192(年),歐洲、北美和亞太三個地區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區,三個地區合計佔世界總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175.78萬億立方米,儲采比達到67。中東和歐洲是世界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兩個地區佔世界總量的75.5%,而其他地區的份額僅分別為5%~7%。隨著世界一些地區能源資源的相對枯竭,世界各地區及國家之間的能源貿易量將進一步增大,能源運輸需求也相應增大,能源儲運設施及能源供應安全等問題將日益受到重視。

二、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趨勢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預測結果,隨著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未來世界能源需求量將繼續增加。預計,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將達到105.99億噸油當量,2020年達到128.89億噸油當量,2025年達到136.50億噸油當量,年均增長率為1.2%。歐洲和北美洲兩個發達地區能源消費佔世界總量的比例將繼續呈下降的趨勢,而亞洲、中東、中南美洲等地區將保持增長態勢。伴隨著世界能源儲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對能源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爭奪的方式也更加復雜,由能源爭奪而引發沖突或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隨著世界能源消費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塵顆粒物等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和全球氣候的影響將日趨嚴重。據EIA統計,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215.6億噸,2001年達到239.0億噸,預計2010年將為277.2億噸,2025年達到371.2億噸,年均增長1.85%。
面對以上挑戰,未來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將向多元化、清潔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結構先後經歷了以薪柴為主、以煤為主和以石油為主的時代,現在正在向以天然氣為主轉變,同時,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也正得到更廣泛的利用。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能源供應成本和可供應能源的結構變化決定了全球能源多樣化發展的格局。天然氣消費量將穩步增加,在某些地區,燃氣電站有取代燃煤電站的趨勢。未來,在發展常規能源的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將受到重視。在歐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風電要達到4000萬千瓦,水電要達到1.05億千瓦。2003年初英國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書》確定了新能源戰略,到2010年,英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英國發電總量的比例要從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達到20%。

2. 清潔化
隨著世界能源新技術的進步及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未來世界能源將進一步向清潔化的方向發展,不僅能源的生產過程要實現清潔化,而且能源工業要不斷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清潔能源,清潔能源在能源總消費中的比例也將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費能源結構中,煤炭所佔的比例將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氣將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將維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時,過去被認為是「臟」能源的煤炭和傳統能源薪柴、秸桿、糞便的利用將向清潔化方面發展,潔凈煤技術(如煤液化技術、煤氣化技術、煤脫硫脫塵技術)、沼氣技術、生物柴油技術等等將取得突破並得到廣泛應用。一些國家,如法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等國家已經關閉其國內的所有煤礦而發展核電,它們認為核電就是高效、清潔的能源,能夠解決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費的效率差別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潛力巨大。隨著世界能源新技術的進步,未來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將日趨提高,能源強度將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變價計,1990年世界的能源強度為0.3541噸油當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噸油當量/千美元,預計2010年為0.2759噸油當量/千美元,2025年為0.2375噸油當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區能源強度差異較大,例如,2001年世界發達國家的能源強度僅為0.2109噸油當量/千美元,2001~2025年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強度預計是發達國家的2.3~3.2倍,可見世界的節能潛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於世界能源資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越來越難以依靠本國的資源來滿足其國內的需求,越來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資源供應,世界貿易量將越來越大,貿易額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以石油貿易為例,世界石油貿易量由1985年的12.2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21.2億噸和2002年的21.8億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46%,超過同期世界石油消費1.82%的年均增長率。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石油凈進口量將逐漸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2.96%。預計2010年將達到2930萬桶/日,2020年將達到4080萬桶/日,2025年達到4850萬桶/。世界能源供應與消費的全球化進程將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產國和能源消費國將積極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場的全球化進程中。

5. 市場化
由於市場化是實現國際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世界各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世界各國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為將越來越少,而政府為能源市場服務的作用則相應增大,特別是在完善各國、各地區的能源法律法規並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場環境方面,政府將更好地發揮作用。當前,俄羅斯、哈薩克、利比亞等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正在不斷完善其國家能源投資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這些國家能源生產的市場化程度和規范化程度將得到提高,有利於境外投資者進行投資。

三、啟示與建議
1. 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潔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能源資源儲量結構的特點及中國經濟結構的特色,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將不大可能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差異將繼續存在,這就要求中國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勘探生產、能源利用、環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應有別於其他國家。鑒於我國人口多、能源資源特別是優質能源資源有限,以及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等情況,應特別注意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尋求能源的清潔化利用,積極倡導能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能源安全體系
為保障能源安全,我國一方面應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完善能源法律法規,建立能源市場信息統計體系,建立我國能源安全的預警機制、能源儲備機制和能源危機應急機制,積極倡導能源供應在來源、品種、貿易、運輸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場化程度;另一方面應加強與主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對話,擴大能源供應網路,實現能源生產、運輸、采購、貿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樓主,看我粘貼的這么辛苦,採納我吧 ——czh製作。

『貳』 高中地理研究性課題怎麼寫

依據課題指南,做好課題選題、課題論證以及課題組,課題申報找尚捷文化網

『叄』 如何從高中地理教學中挖掘科技創新的研究課題

有些學生在確定研究課題時,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光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的課題遠離自己現實生活,超越了學生的觀察、研究能力范圍,可查閱的資料又極其有限,教師與學生都感到十分的困難,最後只得翻閱一些書籍、上網下載草草收場,失去了研究的意義。
二、課題的來源
1.地理教材內部。
地理是研究人與環境的科學,是一門與社會現實關聯性很強的學科。一切地理環境的發生、發展與變化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課本上,很多地理問題的探究本身就是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下面我列舉一些高二地理選修6課本上出現的部分研究性課題:
以上我列出了高中地理課本選修6中的教學內容部分課題,都是課本提出來供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通過主體的探索、研究求得問題解決,從而掌握了課本知識,體驗和了解科學的探索過程,形成自主探究、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增長知識,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
2.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匯點。

『肆』 求幾個高中地理課題!!最好是人文地理的,要貼近生活的=。=

「城市化趨勢」---- 一般研究地理的多是根據歷史環境和現代社會發展,或者看一下其他地方的人文景觀和民族、民俗風情都可以當作課題的研究

『伍』 高中地理課題

太陽能現在的人工利用方式一般是兩個途徑,其一是熱能的利用,也就是利用陽光在地球表面產生的熱量轉化為有用的能量,比方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利用透鏡來進行點火試驗也屬於這一種,還有就是利用儲熱材料,將太陽能進行儲存,之後放熱進行利用。第二種就是直接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進行儲存,這是最為方便的一種方式,太陽能汽車也是電能驅動。過度溫室效應可能造成兩極的冰蓋融化,從而導致海洋水量增加,引起海平面上升,但也有研究表明,海洋上升的速度會比預計的慢,原因是更多的水會使得海底底層受壓下陷,從而減慢了上升的速度

『陸』 高中地理研究性課題

來地理教師網,

『柒』 高中地理中的小課題有哪些

  1. 高中地理中的小課題,可以來源於高中生日常生活實際。比如,霧霾天氣及防治、XX地區化工廠外遷觀察分析、校園垃圾分類調查等。

  2. 高中地理中的小課題,可以來源於高中地理教材。現行高中地理教材每章後附的「問題研究」及某些「活動」(探究類、辯論類的),也是很好的選題。可引導高中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開展調查研究。

『捌』 地理學科在研學中要遵循的四個基本步驟是什麼

1. 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實現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
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與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都是建立在新課程促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定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是從學生的培養與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的特點來定位,在總目標的指導下確定階段目標。新的地理課程目標強調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能力。兩者的目標定位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兩者目標整合就是要把共性目標和個性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與人文相結合、能情意合一的整體教學目標。
研究性學習課程有利於打破嚴格的地理學科內容體系,有利於加強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與實際生活、社會建設相結合。新地理課程目標提出「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關於家鄉的情況是綜合的,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習,收集、整理綜合信息,在整合多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起綜合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課程使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少量原則性的教學建議,而是具體的教學要求。地理學科能力需要學生在探究式學習和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中形成。例如,能力培養目標之一「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課堂教學雖然有小組討論、辯論等合作學習,但時間短,難以深入。而研究性學習倡導小組協作完成任務,並將研究成果公開展示、交流,這種學習過程有效保證了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
因此,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大力推行探究式的學習、增加實踐活動的方式,促進地理學習方式變革,有效促進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

2. 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整合
學科課程是以間接經驗為基本內容,是學校課程的主體部分。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普通高中新課程計劃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種課程的直接目的不同。掌握必要的體現於學科中的間接經驗是地理課程的直接目的,而研究性學習課程以獲取關於探究學習的直接經驗,發展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直接目的。另外,課程學習的載體也不同,地理學科課程中,學習的載體是教材,而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具有開放性,問題是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課程區別於學科課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學習方式的不同。地理學科課程強調接受式學習,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嘗試,在實踐中體驗、學會學習。
同時,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也存在內在聯系。研究性學習作為學習方式不僅運用於研究性學習課程,也運用於地理學科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與地理學科課程中獲得的間接經驗,是交互作用、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地理學科課程教學是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科學文化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才能在研究性學習中得心應手。就知識而言,學科教學更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學習關注知識的聯系和運用。另外,研究性學習方式滲透於地理學科課程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可和地理學科課程教學打通進行。
整合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首先是教學過程中教法與學法的整合。加強地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和研究性學習中的「指導性」,做到教法與學法整合,在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強化綜合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發現式、小組合作式等教學方法,使地理課堂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共同擁有一套基本教法與學法優化整合的方法體系。其次,地理學科教學中穿插專題研究性學習,開展地理小課題研究,使地理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相互滲透、優化整合。

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教學整合的一種形式,即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安排研究性學習課程,結合相關專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期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鞏固深化學科知識的雙豐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突出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的整合,在課程的內容和目標上按照分清層次、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來規劃與構建。基本原則如下: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旨在構建一種積極、主動、自主的教學活動。由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研究過程。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主要是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一個將課堂知識加以綜合和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刻意追求大綱以外的新知識。研究內容應是學科知識的延伸、拓展,學科知識是出發點,同時也是歸宿。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過程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但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研究,它不要求所有學生的研究都有結果,但要求激發和培養所有學生的創新精神。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指向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並以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為先導。同時推進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原則上以一學期為一個周期。具體實施流程如下圖: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流程圖

4. 建立以培養地理學科能力為核心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模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認識到培養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是中學地理教學三項任務的核心。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是否能夠完成學科能力培養的目標呢?採取什麼途徑來完成學科能力培養目標呢?
4.1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在培養地理學科能力上的目標定位
研究性學習課程特別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特別注重學習的過程及學生的實踐和體驗。地理學科課程更注重知識的系統、學科能力的培養。課程實踐中,地理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具體地說,這樣的課程整合體現了以下目標定位。
第一,促進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提高
地理學科知識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就給學生創造了一次地理實踐的機會,利用地理實踐過程運用已知地理知識、學習未知地理知識,通過活動不僅提高掌握地理知識的能力,而且提高地理實踐能力。
有幾位高一學生想要研究「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及運動周期」,老師認為這個課題難度太大,不是現有地理知識所能解決的,勸他們換一個題目。在學生們的堅持下,課題組確立了。組員們廣泛收集資料,上網收集關於獅子座流星雨的相關報道、親自觀看獅子座流星雨、走訪大學和天文台的專家。他們把收集的資料全部整理編成了一本關於獅子座流星雨的完全介紹手冊。雖然都是間接經驗,但他們獲得了直接經驗,他們的研究目標基本達到,因為他們按照自己的認識完成了手冊的編制。按學科教學的評價標准,他們的成績不應優秀,因為他們都是照抄照搬他人的成果。但研究性學習課程評價重參與、重過程、重體驗。他們的學習表現應該是合格的。
第二,積極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分析判斷能力是地理思維能力的核心之一,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為學生能力培養創設了一個開放性環境,通過生活實際問題的提出、解決,從中需要學生站在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能力實踐的機會,更是一次提高分析判斷地理問題能力的機會。
幾位同學選擇校園附近的公園——長春南湖為例,以《城市公園環境的污染現狀與治理研究》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實地考查了公園環境,有訪問公園管理人員的、有訪問公園清掃工人的、有定點觀察遊客環境意識的、有實地尋找公園污染源的。在整理第一手信息的基礎上,分析得出公園污染物的主要來源,進而提出公園環境治理措施。學生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主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並根據信息分析、判斷,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設想。
第三,培養綜合概括地理問題的能力
幾個喜歡時政熱點的同學組成了《伊拉克問題研究》課題組,組內成員在研究時有分有合、先分後合。一位同學側重地理學科,研究伊拉克地理位置、周圍鄰國、能源分布、民族宗教構成、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等;另一位同學從歷史角度側重研究二戰以來中東局勢、兩伊戰爭、海灣戰爭、聯合國經濟制裁等;還有同學搜集時事新聞。最後綜合信息,多角度、多側面地對伊拉克問題的前途進行展望。課題研究進行了一個寒假,最終遞交了一份質量較高的研究報告,並作了精彩的匯報,從伊拉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伊拉克戰爭爆發的原因和目的、伊拉克問題的事態走向、戰爭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等四個標題進行了分析。
綜合性是地理科學的一大特點,綜合思維也是地理思維的特點。社會生活實際問題往往都是綜合的問題,需要我們運用綜合思維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全面的分析問題。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學生多選擇生活實際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有利於綜合概括地理問題能力的訓練、提高。
第四,促進學生地理思想的形成
地理思想觀念的形成是高層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在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廣泛運用地理知識的基礎產生升華,變成理性認識而形成。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需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發揮自身、集體的思維能力,在豐富的地理信息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思想。普通的地理課堂教學,問題比較簡單,綜合性弱。研究性學習課題則是復雜的大問題,需要學生多方位地去研究,開發自己、集體的潛能,從而促進地理思想的形成。
幾位同學的課題是《長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家鄉的變化及發展》。他們從地理、政治、歷史、生物等學科入手,通過長春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到長春經濟發展的現狀中的優、劣勢分析,最終提出長春未來發展的設想,而且把方案寄給了城市建委。我們不去跟蹤設想的結果,這些同學在研究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了集體的思維能力,通過親自體驗運用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地理科學的整體觀念,城市環境的生態觀念,人類社會發展的可持續觀念等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並且能將這些觀念應用到其他實際問題的思考中去。

『玖』 高中生能做什麼關於地理的課題

LZ您好
您這是開放性的研究課題,選題遇到困難了么?
譬如,你可以查找資料,研究歷史地理變遷(比如,上海是怎麼"上"海的)
或者和生物結合,探究你家(或城市周邊郊外)物種分布,這些物種適應你家鄉氣候的原因,列個表
當然上面那個課題也可以探究下你城市周邊河流水的成分,水位變化,污染情況年際變化.....
或者和社會經濟學相關,通過采訪走訪了解你家附近的商業區,大家多是賣什麼商品的,為何開這樣的店,有何區位優劣?
實際總歸而言,這類開放性的課題,只是問你平時有沒認真觀察生活,並給出思考罷了.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小課題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