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有哪些國家全國卷地理經常考到

有哪些國家全國卷地理經常考到

發布時間:2022-08-01 14:33:47

A. 近十年來全國卷高考地理考了那些地區

中國,日本,歐洲,非洲東岸,西海岸,撒哈拉,中東,馬達加斯加,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俄羅斯,中美洲,巴拿馬,墨西哥,美國五大湖,加拿大,澳洲,,,,,,,,很多考點,需牢記

B. 世界區域地理中,常考的區域或國家有哪些謝謝!!!

如果是初中常考慮的區域有:日本,南亞包括印度,東南亞,埃及,歐洲西部,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美國、巴西、澳大利亞。考試內容包括這些國家和地區瀕臨的大洋、海灣,大的地形區,氣候類型,大河、湖泊,城市、工業區名稱,農業發展情況,主要人種情況等。

如果是高中,現在的考試都沒有常考區域和不常考區域之分,任何一個區域或者這個區域的一部分和另外一個區別的一部分的結合,都可能成為考試的內容。這也是地理高考靈活性的體現。建議把所有區域的重點內容都詳記為好。

C. 地理經常考的地點(外國)的河流、山脈、平原、高原、資源!有哪些

河流:恆河,尼羅河,亞馬遜河,密西西比河,鄂畢-額爾齊斯河,剛果河,萊茵河。
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乞力馬扎羅山,
平原:亞馬遜平原,美國中央大平原,東歐平原,波德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恆河平原,尼羅河三角洲平原
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巴西高原(最大),德干高原(印度),中西伯利亞高原(俄羅斯) ,蒙古高原(蒙古),伊朗高原 (伊朗),衣索比亞高原 (衣索比亞),東非高原 (地跨多國,位於非洲東部),南非高原 (非洲南部),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巴西高原 (巴西),科羅拉多高原 哥倫比亞高原 拉布拉多高原(美國),中央高原(法國),南極高原(南極)
=================================
資源多了去了:

世界礦產資源的分布 一般分為能源礦產(或稱燃料礦產)和非能源礦產資源兩大類。能源礦產指石油、天然氣、煤炭、鈾等。非能源礦產資源又分為黑色金屬礦產(或稱鐵、鐵合金金屬)資源,指鐵、錳、鉻等;有色金屬礦產(或稱非鐵金屬)資源,按物理、化學、價值和在地殼中的分布狀況,有色金屬分為五類,即重、輕、貴、半金屬和稀有金屬等。還有非金屬礦產,其中又把鉀鹽、磷、硫等稱為農用礦產資源。目前在世界廣泛應用的礦產資源有80餘種,其價值高、利用范圍廣、在國際市場與佔有重要地位的非能源礦產有鐵、銅、鋁土、鋅、鉛、鎳、錫、錳、金和磷酸鹽等10種,分述如下。 世界非能源礦產資源分布總特徵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少數國家和地區。這與各國各地區的地質構造、成礦條件、經濟技術開發能力等密切相關。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美國、中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較豐富的國家有:巴西、印度、墨西哥、秘魯、智利、尚比亞、扎伊爾、摩洛哥等。 主要礦產資源的分布 世界上10種主要礦產資源的分布:鐵 世界總資源量8500億噸,探明儲量4000億噸,含鐵量930.8億噸。主要分布在巴西(佔17.5%)、俄羅斯(16.8%)、加拿大(11.7%)、澳大利亞(11.5%)、烏克蘭(9.8%)、印度、中國、法國、南非、瑞典、英國等。其中富鐵礦1400億噸,以澳、巴西、俄、烏、印度、瑞典、南非等居多。 銅據國外統計,現銅儲量為6.41億噸(金屬含量),70%分布在4個不同的地質一地理區:①智利和秘魯的斑岩銅礦區,是世界最大銅礦藏區,佔世界總儲量的27%。②美國西部的班銅礦區和砂頁岩型銅礦,約占總儲量的20%;③尚比亞北部與扎伊爾毗鄰處的砂頁岩銅礦帶,約占總儲量的15%,分布在長55公里、寬65公里的帶狀區,是世界儲量最大、最著名的銅礦帶。④俄羅斯、哈薩克各類銅礦佔10%。按國家分,智利居首位(20.9%)、次為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尚比亞、秘魯、扎伊爾、加拿大、哈薩克等。近年波蘭、菲律賓等國也有新的發現,並進入世界前列。 鋁 世界鋁土礦總儲量250多億噸。主要分布在幾內亞、澳大利亞、巴西、牙買加、印度等國。五國合占總儲量的60%。還有中國、喀麥隆、蘇利南、希臘、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等。 鉛鋅 在自然界中多為鉛鋅復合礦床,其消費量僅次於鐵、鋁、銅居第4(鋅)和第5(鉛)位。已探明鉛儲量1.5億噸,鋅1.15億噸。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和哈薩克等國。合計約占鉛儲量的70%和鋅儲量的60%。 錫世界探明儲量1014萬噸。錫礦呈帶狀分布,太平洋地區是主要蘊藏區,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東亞兩大錫礦帶。東南亞錫礦帶北起緬甸的撣邦高原,沿緬泰邊境向南經馬來半島西部,延伸到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伴生有鎢,故有「錫鎢地帶」之稱。其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60%。東亞錫礦帶:①西起中國雲南個舊,向東沿南嶺構造帶延伸到廣西:②南起朝鮮北部,經中國東北地區一直延伸到俄羅斯的西伯利亞;③從中國的海南島起,沿中國東南沿海延伸到香港一帶;④日本本州島北部的小型錫鎢礦,是中國大陸錫礦帶的側端。此外,南美洲安第斯錫礦帶,非洲中部等地也有錫礦分布。從國家看以印尼、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玻利維亞等國儲量較多。 錳 現世界已探明儲量120億噸,集中分布在南非(佔45%),烏克蘭、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中國等國。 鎳 世界總儲量1.1億多噸,集中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亞、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印尼等國。 金 屬貴金屬。世界總儲量4.1萬多噸,主要分布在南非(69%)、俄羅斯(約佔10%)、美國(9%)、加拿大等國。 磷礦 世界總儲量760多億噸,商品級磷礦石的儲量為155~164億噸左右。多集中在摩洛哥(56.2%)、美國、俄羅斯和西撒哈拉等國和地區。

D. 高考地理要記住哪些地圖

地理分:世界地理和區域地理。
(一)世界地理:又分為陸地和海洋。
陸地:板塊分布圖、地形圖、氣候圖、河流圖(高考考了兩年:08全國卷一剛果河,09全國卷一尼羅河)
海洋:鹽度分布圖、溫度分布圖、洋流走勢圖、太陽輻射分布圖。注意下南北極。
區域地理:國家:美國、巴西、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家。
掌握好它們的:經緯度、工農業地域類型、地形特點、周邊海洋(海、灣、海峽、運河)。
(二)中國地理:熟記地形圖(階梯分布、外流內流河分布、濕潤半濕潤分布、乾旱半乾旱分布)、等降水量圖、1月7月氣溫分布圖、河流分布圖(長江、黃河、珠江、東北三江流域、雅魯藏布江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海洋分布圖(洋流、鹽場、漁場)、工農業類型分布圖、地質災害分布圖等。

答題口訣:水、氣、土、地、勞、科、市、政、交、能、資、個、慣

E. 廣東高考地理常考的國家有哪些。他們的區域特點是什麼。要詳細的。謝謝

世界地理的八個國家是重點。
日本
印度
埃及
德國
俄羅斯
美國
巴西
澳大利亞
區域特點請查閱網路。
http://ke..com/

F. 全國甲卷哪些省

全國甲卷的省份有: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西。

其實全國大部分考生使用的都是全國卷。教育部統一命題依據同一份考試大綱來命題,試卷的試題結構基本相同,區別不大。

使用全國甲卷在我國西南區域、不管是經濟水平和教育水平都落後全國水平。國家設置不統一的高考試題是在依據各地區基本情況的基礎上保證相對的協調發展。否則地區間教育差距有可能會越來越大。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的區別

從分科類別而言:傳統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學期或高二上學期分開文理科,文科學習的科目除去語數外,還有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的學習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物。新高考不分文理,學生自由組合。

從考試科目而言:傳統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數外+文綜(政史地)/語數外+理綜(理化生)分值語數外都是150,文理綜都是300分。新高考選考科目為3+3,第一個3指的是語、數、外三門,第二個3指的是6選3(浙江為7選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門技術(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各佔50分)。滿分是100分。

從考試時效而言:傳統高考一考定終身,當年當次有效;新高考語數當次有效,英語及選考科目兩年有效。

G. 求高中地理重要國家及首都,高考可能考到的。

A

阿富汗 - 喀布爾
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
埃及 - 開羅
衣索比亞 - 亞的斯亞貝巴
愛爾蘭共和國 - 都柏林
奧地利 - 維也納
澳大利亞 - 堪培拉

B
巴基斯坦 - 伊斯蘭堡
巴勒斯坦 - 耶路撒冷(參看巴以沖突)
巴拿馬 - 巴拿馬城
巴西 - 巴西利亞
白俄羅斯 - 明斯克
保加利亞 - 索菲亞
比利時 - 布魯塞爾
秘魯 - 利馬
冰島 - 雷克雅未克
波蘭 - 華沙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 薩拉熱窩
不丹 - 廷布

C
朝鮮- 平壤

D
丹麥 - 哥本哈根
德國 - 柏林

E
俄羅斯 - 莫斯科
厄瓜多 - 基多

F
法國 - 巴黎
梵蒂岡 - 梵蒂岡城
菲律賓 - 馬尼拉
芬蘭 - 赫爾辛基

[編輯] G
甘比亞 - 班珠爾
剛果共和國 - 布拉柴維爾
剛果民主共和國 - 金沙薩
哥倫比亞 - 聖菲波哥大
哥斯大黎加 - 聖何塞
格瑞那達 - 聖喬治
喬治亞 - 第比利斯
根西島(英國)- 聖彼得港
古巴 - 哈瓦那
蓋亞那 - 喬治敦

[編輯] H
哈薩克 - 阿斯塔納
海地 - 太子港
韓國 - 首爾(預期2012年遷都到世宗)
荷蘭 - 阿姆斯特丹(官方),海牙(行政)
黑山 - 波德戈里察
宏都拉斯 - 特古西加爾巴

[編輯] J
吉里巴斯 - 塔拉瓦
吉布地 - 吉布地
吉爾吉斯斯坦 - 比什凱克
幾內亞 - 科納克里
幾內亞比索 - 比紹
加拿大 - 渥太華
迦納 - 阿克拉
加彭 - 利伯維爾
柬埔寨 - 金邊
捷克 - 布拉格
辛巴威 - 哈拉雷

K

科威特 - 科威特城
克羅埃西亞 - 薩格勒布
肯亞 - 內羅畢

L

寮國 - 萬象
黎巴嫩 - 貝魯特
立陶宛 - 維爾紐斯
盧森堡 - 盧森堡
盧安達 - 基加利
羅馬尼亞 - 布加勒斯特

M

馬爾地夫 - 馬累
馬來西亞 - 吉隆坡(立法),布城(行政)
馬紹爾群島 - 馬久羅
模里西斯 - 路易港
美國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蒙古 - 烏蘭巴托
孟加拉國 - 達卡
緬甸 - 奈比多
摩洛哥 - 拉巴特
摩納哥 - 摩納哥
墨西哥 - 墨西哥城

N
南非 - 開普敦(國會所在地);比勒陀利亞(行政首都);布隆方丹(司法首都)
尼泊爾 - 加德滿都
挪威 - 奧斯陸

P
葡萄牙 - 里斯本

R
日本 - 東京
瑞典 - 斯德哥爾摩
瑞士 - 伯爾尼

S

沙烏地阿拉伯 - 利雅得
蘇丹 - 喀土穆
索羅門群島 - 霍尼亞拉
索馬里 - 摩加迪沙

T
泰國 - 曼谷
坦尚尼亞 - 多多馬(官方),達累斯薩拉姆(行政)
土耳其 - 安卡拉

W
委內瑞拉 - 加拉加斯
汶萊 - 斯里巴加灣市

X
西班牙 - 馬德里
希臘 - 雅典
新加坡 - 新加坡
紐西蘭 - 惠靈頓
匈牙利 - 布達佩斯

Y
牙買加 - 金斯敦
伊拉克 - 巴格達
伊朗 - 德黑蘭
義大利 - 羅馬
印度 - 新德里
印度尼西亞 - 雅加達
英國 - 倫敦
約旦 - 安曼
越南 - 河內

[編輯] Z
尚比亞 - 盧薩卡
智利 - 聖地亞哥(司法和行政),瓦爾帕萊索(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北京

希望有幫助~~
高考順利O(∩_∩)O~

H. 期考,高中地理經常考哪裡……求救啊各位大哥大姐

地理高考主要考考綱。我給你一些地理重要只是吧

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① 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 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 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⑵ 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 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
⑤ 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 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⑦ 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1.摸型記憶.拆圖拼圖.
2.地點形向化.把國名,地名看成動物或好記的東西.

1.經度的遞變
2.緯度的遞變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
5.東西經的判斷:
6.南北緯的判斷:
7.東西半球的劃分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圖
11.等值線的疏密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
地球運動專題
1、天體的類別2、天體系統的層次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耀斑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晨昏線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時差+ 途中時間
14、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捨五入) 區時差=時區差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准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1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8、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 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 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 ③西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19、公轉 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26、典型的季節現象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1.地球公轉: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
2.正午太陽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3.晝夜長短: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4.等溫線: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5.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北移;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6.雪線:雪線上升;雪線下降
7.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8.我國的降水:夏李風影響,降水多;冬李風影響,降水少
9.我國的河流:內流河因高溫導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風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
分春汛、夏汛;大部分進入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部分河流有斷流現象
10.我國的季風: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
11.我國的農業生產: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到兩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區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水熱充足,可生產反季節蔬菜、瓜果
12.氣象災害:旱澇(華北春旱、長江伏旱)、暴雨、台風(表現:強風、暴雨、風暴潮);寒潮、沙塵暴、乾旱、暴雪
13.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較多;較少
第三單元 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雲,氣溫不高(雲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雲,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平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雲雨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平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叫風,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並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平運動並相遇)
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後,出現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18、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
①三圈環流(垂直分布)
畫出右面三圈環流循環圖
②氣壓帶、風帶(水平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北撇南捺」)
③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窗口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窗口要避開東北方向。
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①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梅雨(准靜止鋒)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 進入「伏旱」(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③旱澇災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24、氣候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2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①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o——40o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o--60o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o--55o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人口與城市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主要的區域河流開發荒漠化的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理信息技術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國家全國卷地理經常考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