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經緯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A、B、C三點的地理坐標,並在相應位置畫出點D(0°,20°W)
(1)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向東度數越大為東經,度數向西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
(2)在圖中A、B、C三點中,位於北半球的是A,位於南半球的是C,位於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B.
(3)在圖中A、B、C三點中,位於東半球的是BC,位於西半球的是A.
(4)在圖中A、B、C三點中,位於低緯度地區的是B,位於中緯度地區的是C,位於高緯度地區的是A.
(5)在圖中A、B、C三點中,位於熱帶的是B,位於南溫帶的是C,位於北溫帶的是A.
(6)在圖中A、B、C三點中,有陽光直射的是B,四季分明的是C.
(7)在夏至日(6月22日)這一天,圖中A、B、C三點中,按白晝從長到短的順序是A、B、C即從北向南白晝時間越來越短;春分日(3月21日)這一天,A、B、C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夜平分;
(8)圖中ABC三點中,A在C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為:
(1)
(2)A;C;B;
(3)BC;A;
(4)B;C;A;
(5)B;C;A;
(6)B;C;
(7)A、B、C;晝夜平分;
(8)西北.
2. 初一地理的經度緯度上的題目怎麼做
初一地理的經緯網的判讀
1、是某地的經緯度,東西經和南北緯要分清
2、是方向 經緯線指示的方向要記清
有問題可Hi我
3. 地理經緯線題目,求怎麼做,一定要詳細,為什麼選A
在經線上,緯度每差1度,實地距離大約為111千米;
在緯線上,經度每差1度,實際距離為111×cosθ千米。(其中θ表示該緯線的緯度.在不同緯線上,經度每差1度的實際距離是不相等的)。
從理論上講,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無論沿那條經線到南北極的距離都相等。地球上的緯度以赤道為界,向南向北各劃分出90個緯度,全球總共劃分為180個緯度。一條經線的長度大約20000千米,每1°經度地表面的實地長度大約就是111千米。
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長度減小。每一條緯線都劃分為360個經度,因此每1°經度地表面的實地距離不相等。在赤道處1°經度地表面的實地距離最大,由赤道向兩極縮小。
4. 寫經緯度的題怎麼做
這個好辦,圖都是地球儀的局部。左西右東,向東遞增便是東經,向西遞增是西經。
這里別叫它坑了,因為咱看地球儀的時候,北極在上邊,所以你還得看看緯度,北極和南極的方位。一般北緯都標著N,南緯標著S。
一張圖要根據圖上的輪廓,看看是在哪裡。如果啥都沒有的話,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其實不難的,我地理今年剛中考完,7年級的經緯網是必考的,難點就是極地經緯。也難不了哪裡去。
根據么,沒啥根據啊。這很好理解啊
如果非要說的話,應該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吧。經緯網,棋盤,有序實數對,這類都是用來定位的,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5. 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寫出A、B、C、D的地理坐標: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
(1)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0°經線以東、180°經線以西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0°經線以西、180°經線以東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是(80°N,140°E),B點的地理坐標是(40°N,140°W),C點的地理坐標是(20°N,140°E),D點的地理坐標是(20°S,140°W).
(2)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據此讀圖可知:A點位於C點的正北方向;B點位於C點的東北方向.
(3)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讀圖可知,圖中A、B、C、D四點中,位於北半球的是ABC,位於南半球的是D,位於東半球的是AC,位於西半球的是BD;
(4)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終年炎熱,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寒冷,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圖中A、B、C、D四點中,位於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該點位於北溫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A,該點位於北寒帶.
故答案為:(1)80°N,140°E;40°N,140°W;20°N,140°E;20°S,140°W;(2)正北;東北;(3)ABC;D;AC;BD;(4)CD;B;A.
6. 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A、B、C三點的地理坐標(經緯度)分別是:A:______B:______C:______.(2)C
(1)A、B、C三點的地理坐標(經緯度)分別是:A:70°N,110°W;B:30°S,30°E;C:0°0°.
(2)C點位於D的東南方向.
(3)A點位於南、北半球的北半球,東、西半球的西半球;B點位於南、北半球的南半球,東、西半球的東半球.
(4)A、B、C、D四點位於南溫帶的點是B點;位於北寒帶的點是A.
故答案為:(1)70°N,110°W;30°S,30°E;0°,0°;
(2)東南;
(3)北;西;南;東;(4)B;A.
7. 高一地理有關經緯網的,解析過程越詳細越好,追加分~~
一、兩條日期分界線的內涵
在地球上分割日期的界線有兩條:一是國際日期變更線,即理論上的180˚經線,實際上有三處偏離了180˚經線,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統稱人文日界線;
二是地方時為0時(24時)的那條經線,它是當地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統稱自然日界線。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之間的地區即為今天(新一天),而0時經線向西到180˚經線之間的地區即為昨天(舊一天)。對全球而言,絕大部分時間同時存在兩個日期(如圖1)。
當B點的區時為6月22日4時時,0點經線為120°E,所以答案是120°E和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