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海西寧到底是個什麼地方,有什麼習俗 經濟狀況以及氣候。越具體越好
西寧是青海省省會。 西寧市簡稱寧,因取「西陲安寧」之意而得名。地處青海省東部,黃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環山,三川會聚,扼青藏高原東方之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鎖鑰」之稱。西寧市是青海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業基地。西寧有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
西寧市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平均海拔2261米,地理坐標東經101°77′、北緯36°62′。地勢自北向 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東西狹長,形似一葉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匯合於市區,向東流經全市。西寧屬大陸性高原半乾旱氣候。 氣壓低、日照長,雨水少,蒸發量大,太陽輻射強,日夜溫差大,無霜期短,冰凍期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西寧市現轄城東區、城中區(含城南新區)、城西區、城北區、海湖新區、國家經濟開發區及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總面積7649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面積38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11月1日,西寧市總人口達220.87萬人, 佔全省39.25%,城鎮化率達到63.7%。
西寧市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原古城。是我國黃河流域文化組成部分。據城北區朱家寨遺址、沈那遺址和西杏園遺址等考古發現,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產、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漢時期,河湟地區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帶。 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將軍在此設西平亭。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設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為青藏高原與中原的交通中轉站。五代北宋時稱青唐城,是吐蕃唃廝啰的國都,成為東西商貿交通的都會,興盛一時。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軍進入青唐城,改稱西寧州(取名西方安寧之意),建隴右都護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寧府。1914年裁西寧府,設西寧道。1926年,撤銷道,改為西寧行政區,設西寧行政長官。1946年西寧改縣為市,成為青海省省會。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仍作省會。
西寧市文化藝術的發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從文藝的表達方式看,有戲劇、曲藝、歌舞、音樂、民歌等。戲劇主要有眉戶劇、平弦劇、藏戲、燈影戲、豫劇、秦腔。曲藝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賢孝。歌舞音樂主要有漢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禮舞、藏族的鍋庄舞以及藏傳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禮、法會時演奏的寺廟音樂。民歌主要有漢、回、土、撒拉族喜愛的「花兒」 和藏族的「拉伊」等。其中2010年西寧市的「漢族民間小調」,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音樂項目類別(序號7)。此外,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的酥油花、堆綉、壁畫被譽為"藝術三絕",黃南州的熱貢藝術和湟中農民畫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西寧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並存。西寧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結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達100萬之多,有漢、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7.34萬人,占總人口25.96%。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宗教並存,其中,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尤為深遠,塔爾寺是我國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團結奮斗,相濡以沫,賦予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譜寫了燦爛的發展史,創造了輝煌的成就,使西寧顯現出包容、友好、開放、創新的城市文化特點。
西寧市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素有「海藏咽喉」之稱。隨著西部大開發和現代交通建設步伐的加快,以西寧為中心輻射全省的交通網路已初步形成,315、109國道貫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四通八達,鐵路向四周延伸,總鋪軌里程1300餘公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使西寧成為青藏高原鐵路中心樞紐。 西寧機場每年客運吞吐量以45%的速度遞增,現已實現和全國各主要城市的通航。2011年伊始,西寧機場二期工程核心建設項目,航站樓現已開工建設。1997年6月開通的「蘭—西—拉」(蘭州—西寧—拉薩)通訊光纜工程,是青海、西藏聯接全國各地及世界數十個國家的重要途徑。
西寧市把旅遊業作為最具潛力、最具競爭力的生態產業,依託青藏高原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賓客。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後,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青海建設成旅遊名省的戰略規劃。西寧市委、市政府以此為契機,積極響應,不斷挖掘和開發旅遊資源,積極打造「天路起點,中國夏都,健康之旅」旅遊品牌,形成了環西寧200公里「中國夏都」旅遊圈。利用已開辟或正在開辟的環青海湖旅遊線、黃河源旅遊線、唐蕃古道旅遊線、宗教朝聖旅遊線、世界屋脊旅遊線、青藏鐵路旅遊線等十多條精品旅遊線路,充分展示青海湖、日月山、塔爾寺、原子城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風俗文化。西寧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避暑城市,中國十大安靜城市(社會噪音),中國十大最美麗城市及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十大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等。目前西寧正在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及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西寧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現已形成了群眾體育、傳統民族民間體育、競技體育齊頭並進,協調發展的格局。晨練的人數不斷增多,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傳統的賽馬、拉巴牛、摔跤、武術等體育活動有聲有色;競技體育成果顯著,西寧市湟中縣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王麗萍、王軍霞、孫英傑等體育名將均在此進行過賽前集訓。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青海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青海高原世界盃攀岩賽等大型賽事的舉辦極大地提高了西寧的知名度。特別是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為亞洲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國際性公路自行車賽。
西寧市依託全省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青海重要的工業基地,在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水能、動植物、礦產、石油、天然氣、鹽湖等資源已成為拉動青海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全省迄今為止已發現各類礦產123種,其中煤、鋰、芒硝、石膏、鈉鹽、鎂鹽、鐵、銅、鍶、冶金用石英岩等均居全國前列。風能、電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憑借優越的地理環境也得到了大力發展。
隨著一年一度的「鬱金香節」、「青洽會」、「藏毯博覽會」、「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青海民族文化旅遊節」等重大活動的舉辦,極大地提高了西寧的知名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賓客走進高原,走進西寧,旅遊觀光、投資置業。
四海的賓朋,我們尊貴的客人,來吧,雪域古城歡迎您,高原夏都歡迎您,喝一碗甘洌醇香的青稞美酒,溫暖你我熾熱的心靈!
B. 西寧和拉薩比那個城市好點
1、從地理環境來說: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東部,海拔低、氣候條件相對溫和,物產豐富。拉薩海拔高,日照強紫外線強,農業相對發展的慢,主要經濟作物是青稞。
2、從穩定方面來說:拉薩不太穩定。西寧則沒有。
3、從經濟發展的前景來說:西藏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境要求,不適合發展大型工業企業,主要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交通發展的比較慢。青海的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豐富,交通處於樞紐,大型企業發展的基礎好。
4、青海近十年來通過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發展的非常快。加上政府大力對外宣傳大美青海,青海的知名度上升的很快。環湖賽、鬱金香節、黃河搶渡賽、國際攀岩比賽、旅遊用品博覽會、清真食品及用品博覽會等等活動和比賽的舉辦,使青海走向了世界!
所以我認為還是咋青海好!
C. 青海省會西寧,在歷史上為何被稱為海藏咽喉之地
很多人都以為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是一座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城市。西寧富有活力不假,但西寧可不「年輕」,也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另外,西寧並不在控制中原的後趙手中,但後趙也念念不忘西寧。後趙皇帝石虎封大將蒲洪為西平郡公。巧合的是,石虎後來拿掉蒲洪的西平郡公,改封略陽公。西平郡公給了誰呢,這也是員老將,名叫姚弋仲。姚弋仲有個兒子名叫姚萇,此人後來縊殺苻堅,建立後秦。由此可見西寧在北方各國心中的地位。
D. 簡述西寧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市區西向東貫穿市區。海拔2261米,西寧周圍群山環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大陸高原半乾旱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E. 青海省西寧市的氣候環境怎麼樣
西寧屬大陸性高原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的河谷之間,獨特的地形造就了這里獨特的氣候,也是這里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避暑勝地。西寧由於地理位置和海拔等眾多的因素,使得這里形成了夏季沒炎熱的酷暑天氣,而冬季則沒有超低溫的寒冷的氣候特點。
西寧歷史沿革:
西寧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國黃河流域文化組成部分。據城北區朱家寨遺址、沈那遺址和西杏園遺址等考古發現,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產、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漢時期,河湟地區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帶。
西漢時設軍事和郵傳據點西平亭,神爵初屬金城郡臨羌縣。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
F. 我想了解一下西寧市的地理,歷史概況,以及現在
在中國版圖的西北角,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上,座落著有著二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古城-西寧。這里是華夏民族的搖籃-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里是萬山之祖的家園,這里是風雨之後最亮麗的彩虹,這里有獨特的高原民族文化。藍天誘惑著白雲,草原誘惑著牛羊,神秘的西部雪域誘惑著每一位虔誠的智者;藏傳文化的博大放射著智慧的光芒。這里的每一個生靈都是那樣的珍貴,那樣的樸素,充滿著無窮的力量。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黃河支流煌水上游;位於北緯36°34′13〃,東經101°49′17〃,總面積7665.2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總人口 200多萬人,是一個漢、回、藏、蒙、土、撒拉等34個民族居住的地區,市區平均海拔2275米,屬大陸概要半乾旱氣候。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大自然賦予西寧一個非常涼爽宜人的夏天,夏天平均氣溫在10-25」C之間,無炎熱相逼;無蚊蟲叮咬,非常涼爽,在這里六月份蓋棉被睡覺不是天方夜談。
這里的天是湛藍的,這里的水是清澈的,這里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是自然與文化相輝映的旅遊聖地;它是世人公認的「中國夏都」。這里有藏傳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古老而神奇的塔爾寺是一座佛教藝術寶庫,獨具特色的
「藝術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綉屬於世界文化遺產;藏漢團結、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見證-日月山是中國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水嶺;中國第二大懸空寺-北禪寺,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東關清真大寺更是聞名遐邇。這里擁有古老悠久的宗教文化,江河源獨特的奇石文化,流金溢彩,令人神往的天然森林公園、集雪山、峽谷、丹霞地貌、奇峰、草地為一體,是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它已逐漸被國內外遊人所接納,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夏都。
西寧古有「西海鎖鑰」之稱,是古「絲綢南路」和「唐善古道」的重鎮,是古代東西往來的必經之地。這里不僅有豐厚的人文歷史旅遊資源,還有宗教文化、民族風情等觀光旅遊資源。以西寧市為中。心200公里范圍內,薈萃了青海省旅遊資源的精華,塔爾寺、日月山、察罕河森林公園、群加森林公園、青海湖、鳥島、兩彈基地、互助土族風情、柳灣彩陶中心、孟達天池、撒拉族風情、坎布拉自然風光、海北金銀灘大草原等等,構成了青海旅遊的三大黃金旅遊圈。
一是以西寧為主的青海王牌景點(青海湖、塔爾寺、日月山)生態、人文景觀旅遊圈;二是以格爾木、柴達木鹽湖、昆侖山道教景觀為主的西部區域旅遊圈;三是以玉樹、果洛、黃南等州為主的南部區域旅遊圈。
形成了五條旅遊精品線路,一是西寧-日月山-青海湖-條卡鹽湖-格爾木-敦煌-嘉峪關-張掖-大通森林公園-西寧;二是西寧-互助民俗村-大通森林公園-海北原子城-青海湖-日月山-西寧;三是西寧-城南新區-塔爾寺-群加森林公園-李家峽-坎布拉森林公園-西寧;四是西寧-塔爾寺-日月山-青海湖-海北原子城-西寧;五是西寧-同仁熱貢藝術-循化民族風情-孟達天池-西寧。
隨著青藏鐵路線的延伸,西寧將成為青藏鐵路的橋頭堡,為做大做強西寧旅遊業,抓住青藏鐵路通車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加強地區間的區域聯合,實現旅遊資源共享,我們正在努力策劃和實施西寧—一拉薩青藏高原鐵路沿線風情游這一世界級的王牌旅遊精品線路,從而進一步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
G. 青海西寧這個城市怎麼樣說一下氣候,環境,會不會有高原反映,要具體的,經濟怎麼樣
我可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哦!
西寧市青海的省會城市,近年來發展的還不錯啦,西寧還是遠近聞名的夏都,因為西寧夏天的平均溫度在25-30攝氏度。而且只有6-8月天氣良好,有時候5月份都下雪呢。
青海的紫外線很強,風沙也大,氣候也乾燥。所以這里的人們臉上都有「高原紅」尤其州縣的更為嚴重。青海的天氣與外地不同,外地可能多半是多雲天氣,潮濕發悶,但是這里都是晴朗的藍天白雲,人長久的站在太陽下,會曬得「皮開肉綻」誇張了點,但是太陽確實很厲害,會曬得發疼。但是一到陰涼處或是房屋中,可能還會感到冷。遇到下雨天,那氣溫就驟降,一般都要穿外套才行。最重要的是這里早晚溫差大,早晚是要穿外套的。
關於高原反應,就不知道你身體好不好,如果是林黛玉型的還是不要來了,一般是沒有什麼反應的,因為海拔也就2000多米。但是不能極限運動,因為高原,空氣稀薄我們本地常住的人的肺要比外地人的大一些,適應這種壞境,不適應的人極限運動後最嚴重的就是出現休克,一般的也就是胸悶氣短。
關於經濟,消費水平很高哦,畢竟不是運輸樞紐什麼的,物價要比外地貴一些。
關於人,這里的人很好的(本地人)純朴善良。重要的是少數民族多,他們都有一些忌諱的,比如不能在回族面前提豬。不能跟藏族開玩笑,後果很嚴重。
來旅遊的話最好的季節是7月,不僅賽事活動多,攀岩賽、自行車環湖賽、黃河搶渡賽。。還有各種藝術節,藏毯節、油菜花節、民族文化節。。。歡迎你來西寧
H. 西寧的地理環境
青海境內有野生獸類103種、鳥類294種,分別佔到全國的1/3和1/4。截至2012年,已查明的有經濟價值的動物250多種。有國家級保護動物野駱駝、野氂牛、野驢、盤羊、白唇鹿、雪豹、黑頸鶴、蘇門羚、黑鸛等10種,二類保護動物20種,三類保護動物9種。省內江河湖沼中,有各種魚類37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15種,大部分有待開發利用。
畜牧青海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和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全省草原面積3644.94萬公頃,佔全省面積的53.6%。草原載畜量2300萬頭(只)。每年產出13萬噸牛羊肉和400多萬張牛羊皮。其中被稱為雪山之舟氂牛500多萬頭,接近全國的一半;綿羊1400多萬只。纖維長、拉力強的西寧毛馳名中外。 截至2012年,已發現各類礦產123種,探明儲量的有97種。在全國的總儲量中,有51種的儲量居前10位,11種居首位。已經國家審定上儲量表的礦產有70多餘種,保有儲量的潛在價值達81200億元。
鹽湖資源被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共有33個鹽湖,經濟價值最大的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鋰礦區——東台吉乃爾湖和全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區——察爾汗鹽湖。已初步探明氯化鈉儲量3263億噸,氯化鉀4.4億噸,鎂鹽48.2億噸,氯化鋰1392億噸,鍶礦1592萬噸,芒硝68.6億噸,上述儲量均居全國第1位。其中,鎂、鉀、鋰鹽儲量均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而且,鹽湖資源品位高,類型全,分布集中,組合好,開采條件優越。
石油天然氣資源共發現16個油田、6個氣田。石油資源達12億多噸,已探明2.08億噸;天然氣資源2937億立方米,已探明663.29億立方米。
金屬和黃金資源礦種多,品位高,產地遍布全省各地。有色金屬礦產有:銅(儲量180萬噸)、鉛(110萬噸)、鋅(153萬噸)、鎳、鈷、錫、鉬、銻、汞等。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鉻、鈦、釩等。另有貴重金屬礦產金、銀、鉑;稀有稀土金屬和稀散元素礦產鍺、鎵、錮、鎘、鍶、鈹等,保有儲量佔全國的63%。
非金屬礦產資源共發現礦產36種,有5種列全國第一。主要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劑石英石、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
I. 西寧海拔多少米缺氧不
西寧市區海拔2261米,一般不會產生缺氧反應。
西寧市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處在湟水及三條支流的交匯處。呈東西向條帶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四周群山懷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2012年底西寧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1°77′、北緯36°62′。
西寧屬大陸性高原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9)西寧地理環境怎麼樣擴展閱讀:
一、行政劃分
西寧市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另外設有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南新區(屬城中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海湖新區。
二、水資源
青海地處黃河、長江、瀾滄江源頭,境內河流縱橫,而且河床陡峭,河谷狹窄,落差較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尤以黃河、長江水能資源最為集中,開發潛力極大。
據勘探,全省有1萬千瓦以上水能資源的干支流共108條,總蘊藏量2337.46萬千瓦,分別佔全國和西北地區總量的3.3%和27.8%。
可開發的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為2099萬千瓦,其中裝機25萬千瓦以上的電站可建17座,2.5萬至25萬千瓦的可建51座。
西寧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十分豐富,湟水河貫穿市區,全年徑流量18.94億立方米,自產地表水資源量7.0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6.98億立方米,水資源量13.99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