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書上為什麼不學加拿大

地理書上為什麼不學加拿大

發布時間:2022-08-04 02:06:32

⑴ 加拿大作為一個國土廣闊、經濟發達的國家,為什麼歷史書卻不提及

加拿大位於北美最北端和美國北部。因為這個國家有很多楓樹,你可以在特定的季節看到大量的紅色楓葉。因此,加拿大在國旗上印製了楓葉圖案,這也是世界上最受認可的國旗之一。該國總面積已達998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陸地面積僅次於俄羅斯的最大國家,與俄羅斯類似,北部地區也非常寒冷,因此加拿大國民主要集中在南部的五大湖附近。

雖然加拿大的經濟相對發達,但其軍事實力遠遠不足以支持世界大國的夢想。目前,加拿大武裝部隊只有9萬人。在世界大國中,這種力量幾乎不值得一提。加拿大獨立後,加拿大和美國的關系非常密切,因為它們曾經屬於同一個宗主國。加拿大不僅在邊境之間沒有防禦,而且將國防事務完全移交給了美國。

此外,直到今天,加拿大仍然依賴英國的支持。一旦外敵入侵,加拿大除了受到美國的掩護外,還將向聯邦宗主國英國尋求幫助。

⑵ 為什麼中國的地理書上沒有講加拿大這個國家呢

這個事政治原因吧,在西方國家裡加拿大相對來說沒那麼重要

⑶ 學習高中歷史地理 加拿大一直沒有出現過!它算是一個大國了吧 大洋洲的幾個國家 書本也都有涉及 為什麼啊

說歷史,歷史太短;說地理,西伯利亞可以類比;說政治;人家不玩大國政治;說軍事,完全依賴美國的;說經濟,貌似更沒有出彩的。面積比較大,不過在全球宜居國家排名中比較靠前。

⑷ 為什麼世界史里很少提到加拿大啊

說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大部分的加拿大人都有一段離開故土,到加拿大重新開始的經歷。生活在加拿大,就要了解昔日的歷史,它和今天的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

大約在22,000年前,也就是歐洲人還沒有來到加拿大之前,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了。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而"加拿大"一名也是來自印第安語"Kanata",意思是有許多茅屋的小村。在宗教、服裝、語言、風俗、體育和交通工具等許多方面,他們都與中國古代的居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大多數的學者都認為,北美的印第安人是來自亞洲的。

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最早的一批歐洲移民是法國人,他們於1608年移民到魁北克省。因此,法國文化是最早在加拿大建立的歐洲文化。至今全國仍有28%的人說法語,而聯邦政府也規定法語和英語同為加拿大的法定語言。至1613年,英國人也開始移民到加拿大。在後來的幾十年裡,英、法移民不斷地為毛皮貿易和加國的主權而發生爭執,於是,在1756年,雙方終於爆發了一場七年戰爭,結果英國戰勝,並於1763年獲得支配權,成為加拿大唯一的統治者。1774年,"魁北克法案"簽署,允許法裔人士保留其語言、宗教和部分法律。19世紀初,更多的移民來到加拿大,其中包括大批的中國人,他們還參與了1885年完工的跨國鐵路工程。

在19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一場改革運動出現了,它一方面猛烈攻擊了把持政府權力的特權集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多數加拿大人要求自己掌握自己事物的強烈願望。1837年,改革派中的激進分子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武裝暴動,這次暴動雖然失敗了,卻震動了英國政府,使英國政府於1840年通過法案,把加拿大合並成為加拿大省,由總督直接統治,成為自治殖民地。

國徽、國旗、國歌

1856年,在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弗雷澤河發現了金礦,掀起了一股淘金熱潮,吸引了大批美國淘金者蜂擁而至。英國擔心美國人可能因此將該地吞並,於1858年建立了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皇家殖民地。1864年,加拿大的自由黨和保守黨達成協議,建立聯合政府,共同謀求各殖民地的全面聯合,英國政府也予以支持。

"英屬北美法案"即加拿大憲法於1867年2月在英國議會通過,7月1日正式生效,並定次日為加拿大國慶日。1870年,加拿大開始修建橫貫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這使東起大西洋,西到太平洋的加拿大領土版圖完全連接並固定了下來。

從十七世紀起,楓葉一直是加拿大的象徵,因此,1921年,加拿大政府宣布以楓葉為國徽。

1931年,加拿大正式脫離英國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到1965年,制定了楓葉國旗。國旗的兩側紅邊,表示太平洋和大西洋,中央的白底表示加拿大遼闊的國土,紅楓葉更象徵著加拿大的民族。

1980年7月1日國慶日,在渥太華議會上舉行了國歌命名儀式,"O Canada" 正式成為國歌。
1982年,英國女王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正式脫離英國獨立,並簽訂了"加拿大法案",此法案正式取代了"英屬北美法案",標志著加拿大最終獲得全面完整的主權,消除了殘存的殖民地痕跡,正式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
參考資料:http://www.canachieve.com.cn/immigration/canada/about/culture/20020501.html

⑸ 為什麼我們學習的歷史和地理很少有加拿大的

加拿大本來歷史就短,沒有影響世界的特別事件發生,地理環境也相對單一

⑹ 為什麼初中地理不學加拿大

因為初中地理主要是講中國地理的呀,加拿大又不是中國的地盤,不是嗎?他就是介紹一點的話,也主要是介紹一些國家的,大概的要學世界地理的時候才會講到一些國家的。

⑺ 為什麼就是學不好地理

怎樣才能把地理學好
1.抓「概念」重「消化」
復習時,要十分重視概念,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時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產、礦床;岩溶、熔岩;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教學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問題中進行。老師重視概念教學,學生對概念就特別留心,「扣」得很嚴。經過長期訓練後,學生分析、回答問題時就嚴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3.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這不僅僅是緯度位置決定的,與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向)、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如,上海為什麼能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這要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所處地形區、農業基礎、原料來源、歷史因素、技術力量等方面綜合評估。
(2)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往往是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破壞生態環境。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證實地理環境的綜合性特點。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壞,就會引起水蝕、風蝕,加劇水土流失,導致氣候惡化。這些變化又會影響植被的恢復。這一惡性循環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足以證實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綜合性的特點。掌握了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後,就可避免觀察事物時的單一性、片面性、簡單化,從而認識地理事象的復雜性、整體性、內在聯系性。
4.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每一區、一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就是同一區域內部也不會一模一樣。如:為什麼歐洲有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卻沒有?為什麼亞洲季風盛行而歐洲卻沒有形成?這一問題要從海陸位置、氣壓差異和所處的氣壓帶、風帶上去思考,也只有從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這類「個性」問題還有很多,如:為什麼地處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為什麼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乞拉朋齊成為「世界雨極」?為什麼緯度較高的吐魯番盆地成為全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
5.抓「歸納」求「規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形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流的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6.抓「一般」推「特殊」
這是一種演繹推理的思維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後,就可推知個別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徵。如,從氣壓帶、風帶和世界氣候圖上,可找出這樣一條規律:凡是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都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此可知,英國、法國西部、美國和加拿大西部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同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智利西部南緯40°-60°的地帶,同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7.抓住「對比」找「異同」
用比較法學習地理是一種常見而且有明顯效果的方法。比較的范圍可大可小,比較的內容可多可少。即可綜合比較,也可單項比較;既可從自然條件方面比較,也可從經濟條件方面比較;既可進行縱向比較,又可進行橫向比較;既可對同類事象比較,又可對相關而不同的事象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8.抓「運算」促「智能」
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的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9.抓「讀圖」明「空間」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
為培養查閱、填畫地圖習慣,要求:
(1)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2)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格填寫地理事物。(3)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求學生會勾畫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4)對於老師來說,講課時要做到邊講邊畫。
10.抓「新知」拓「視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識。所以,對報刊上的「新聞」不可不留神。諸如:(1)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2)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的開工和竣工。(3)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4)國內外新開辟的自然保護區和旅遊勝地。(5)地學新理論、新探索。(6)人類面臨的問題---資源、人口、環境。這些信息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對他們靈活掌握地理知識很有幫助。

⑻ 為什麼書籍中很少出現有關加拿大的歷史

我們國家的教科書一般是不會去講解別國的歷史的。一般學習的也是世界歷史。或者在世界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國家。加拿大和美國本來的歷史就是很短的。只到歐洲殖民者發現美洲哦大陸到現在北美洲也沒什麼歷史可講的。一般要學習和了解的歷史是對我們的國家或者我們的民族有一點聯系或者說影響的。美國因為直接的介入了二戰所以關於它的歷史也會多一點。歐洲也是世界文明發源地有悠久的歷史。對亞洲和我們國家也有很大影響所以說的也多一些啊。加拿大就沒什麼可講的了。就算你專門去尋找關於加拿大的歷史你也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的。被英國人統治。後來獨立。也都是短暫的近代史。加拿大主要是法國人和英國人。是當時從歐洲過來的。

閱讀全文

與地理書上為什麼不學加拿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