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一下地理期中考什麼

初一下地理期中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4 09:23:52

A. 地理七年級下冊期中考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梳理
第一節 位置和范圍
1、半球位置:2、海陸位置:亞洲占據亞歐大陸的絕大部分,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和北臨北冰洋。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3、亞洲緯度北緯81°到南緯11°,經度東經26°到170°.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6個分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著重了解不同分區的一些主要國家。

第二節自然環境
1、地形特徵: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且分在中部,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亞洲大陸沿著北緯30°緯線由西向東呈現:低-高-低的變化。
3、亞洲河流特點——受地形影響,亞洲河流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流長。
4、注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有黃河、長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恆河、印度河、伊洛瓦底江等。
5、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亞洲最大的平原。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馬來群島是世界最大的群島。
6、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三面臨洋,西面深入亞歐大陸內部。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和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分布廣的特點。
7、北冰洋沿岸是寒帶氣候;馬來群島是熱帶雨林氣候;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青藏高原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山地區。
8、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顯著地地區『
9、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業生產,但降水不穩定,易發生旱澇災害。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4頁
第一節日本
1、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島嶼組成。首都是東京
2、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3、、地形特點:以山地丘陵為主(佔3/4),平原面積狹小(關東平原最大)。
4、、日本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從板塊構造學說來說,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也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5、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等有利條件,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需要從國外進口,經濟對外依賴嚴重。世界一旦發生經濟危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6、日本工業分布: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狹長的地帶。
原因:多優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於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而且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7、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與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8、日本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日本文化既有濃厚的大和民族的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西方氣息,東西方兼容的典型。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第二節、東南亞
1、位置及領土組成: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南洋群島)。
2、「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
3、重要海峽: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稱為「海上生命線」。
4、東南亞位於熱帶,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5、東南亞人喜愛吃大米飯原因:水稻喜高溫多雨,單位產量高,需大量勞動力;東南亞高溫多雨,地少人多,有悠久種植歷史。

8、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怒江),紅河(元江);湄公河是流經東南亞國家最多的河流
9、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
2/4頁

10、旅遊: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

4、 印度的氣候特點: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
次年5月;雨季6-9月)。印度的水旱災害頻繁:受季風影響,尤其受到西南風變化的影響:

5、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歸功於印度的「綠色革命」。 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和印度半島的沿海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降

5、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輕工業)發展緩慢。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其中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佔有重要地位。7、俄羅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之一,被稱為石油加工站,但也導致經濟發展不夠持續穩定。俄羅斯發展高新技術領域為國家發展新方向。

9

10、西西伯利亞大鐵路為什麼沿南部山地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分布城市和人口,其次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大,且安全系數較低。

B. 初一下冊地理期中考試前得復習提綱,要全部都是重點的。人教版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 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洲
就東西半球而言,位於東半球,就南北半球而言位於北半球。2、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海峽與歐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南以 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
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 洲相望 。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 ,該山脈的主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是世界最高峰,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亞洲最大
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亞平原
4、世界最大的鹹水湖是裏海;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湖深 1620米
死海湖面低於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陸地的最低點;世界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
世界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5、亞洲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具有復雜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 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6、亞洲東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與夏季風 常受夏季風 的影響而發生 災害。
7、造成雅庫茨克和孟買氣溫不同的原因是 ;造成哈爾濱和烏蘭巴托降
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10、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是 、 、 。
11、 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是東亞的 ,南亞的 ,和西亞的 。
12、亞洲 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 屬於發達國家,如 ,大部分國家屬於 國家。
13、通常,人們把社會生產的各部門劃分為三類產業。第一產業是 第二產業是 和 。第三產業是 和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4、日本首都 。以著名 的山峰 作為國家的象徵,以 作為國花。
15、日本由 、 、 、 四個大島 組成, 日本位於 板塊和 板塊交界地帶,所以多 、 。
17 、日本的經濟特徵:①經濟十分發達,是世界上的 。② 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 和 進行加工,製成 大 量出口,形成了以 為主的經濟。③ 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 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 ,日本投資建場的主要對象是 、 、 和 。
18、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狹長地帶,主要工業區
有 、 、 、 、 。
19、世界30家大商業銀行中,日本占 家,日本的 儲備佔世界第一位。
20、日本民族構成 , 民族占絕對優勢,日本文化具有 的點。
21、東南亞包括 和 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在 南面而得名。
22、東南亞地處 洲與 洲、 洋與 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於蘇
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的 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
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是連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3、東南亞的氣候類型以 氣候和 氣候為主。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
特徵是: ;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徵是
。 因此, 是東南亞氣候的主要特徵。
24、東南亞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也是世界上熱帶經是濟作物
、 、 的最大產地。其中 稻米出口國有 、 、 ;世界
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是 ;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的 生產國和 出口
國;. 是世界上最大的 棕油 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 生產國
25、中南半島上的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 、 的特點。各大河上游有豐富的 資源,下游形成 平原,這里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農
.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 中南半島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 及 。
26、東南亞居民絕大多數是 種人,其中 和 佔有一定的比重。 是華人
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的國籍,是 ;仍保留中
國國籍的稱為 。被稱為 「僑鄉」的省是 、 。
27、東南亞的旅遊勝地有緬甸仰光的 , 的婆羅浮屠,柬埔寨的
. ,越南的 ,花園城市 等
28、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該國人口已經超過 億,居世界第 位。
29、印度的北部是 山,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 高原。
30、印度地處 帶和 帶,以 氣候為主。該氣候的特點是
. ,6--9月盛行 季風,為 季,10--次年3月
盛行 季風,為 季。該氣候類型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1、 和 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產量居世界的前列。主要受益於20
世紀60年代實行的" "
32、印度的傳統工業具一定規模,而且在 、 、 等高科技領
域也有一定的成就。印度是世界第二 大國,

C.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復習知識點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中國位於東亞,東亞還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蒙古。
7、中國北鄰北亞,西鄰西亞和中亞,西南鄰南亞,南鄰東南亞。
二、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位於亞洲中部,被稱為「世界屋脊」; 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亞洲北部,是亞洲最大的平原;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之巔」;死海是世界陸地最低點。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印度河、恆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原因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5、湖泊: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三、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氣候影響因素:緯度因素~~亞洲跨熱帶、溫帶、寒帶,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海陸因素~~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海洋,降水東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 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因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3、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亞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
4、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它覆蓋了亞洲的中、西部,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5、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其特點是一年中風向隨季節發生大規模變化,降水季節變化大。不足之處是易發生旱澇災害。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總人口共60.55億,亞洲人口約36.8億,占總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其中亞洲有六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3、除南極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數由多到少依次是
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4、除南極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5、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經濟發展差異
1、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大部分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
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的國家有: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500美元的國家有:越南、蒙古、尼泊爾、孟加拉國、印度;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是尼泊爾的145倍。
3、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中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多火山地震: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二、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加工貿易型)
工業區集中分布區:太平洋沿岸、瀨戶內海沿岸。因為這里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廠靠近碼頭,海陸交通便利;沿岸地區城市人口集中,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
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大和民族
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和現代並存
四、讀圖分析要求:
在圖中填註:日本海、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京濱、名古屋、阪神、瀨戶內海、北九州工業區
第二節 東南亞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在圖准確填注出馬六甲海峽的位置
在圖中填注出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稱
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分布: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溫,降水集中雨季,季節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北部
農業生產: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橡膠(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棕油(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 椰子(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出口國)、 蕉麻(菲律賓是最大的生產國)
東南亞發展水稻生產的有利條件:高溫多雨的氣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豐富、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充足的勞動力。
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中南半島)
四、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人種:大多數為黃種人,東南亞是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其旅遊資源豐富
第三節 印度
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國:
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印度地形特點:三大地形區分三大地形區,西北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絕大部分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
世界文明古國: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之一
二、水旱災害頻繁: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季風與降水:旱澇災害頻繁
月份 風向 對降水的影響
一月 東北風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風 多,雨季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 來得晚,退得早,風力不足
三、自給有餘的農業生產
農作物 分布地區 地形 降水
水稻 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 平原 多
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恆河上游 高原、山地 較少
世界農業大國
四、發展中的工業
傳統工業:鋼鐵工業
工業部門 分布中心 資源條件 總結
鋼鐵工業 加爾各達 煤、鐵、錳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棉紡織業 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 棉花
麻紡織業 加爾各達 黃麻
高新技術產業: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發達
五、填圖
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
第四節 俄羅斯
一、國土遼闊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
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洲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
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
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拿河 東西伯利亞山地
大部分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氣溫自西向東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減少,自東向西減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達,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重工業發達:
聖彼得堡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 烏拉爾工業區;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發展較慢,且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相比之下,亞洲部分比較薄弱,導致輕重工業分布不平衡;工業的特點與其資源條件具有密切關系。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鐵礦等資源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有利於重工業的發展
三、發達的交通
亞歐大陸橋
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網明顯稠密,亞洲部分鐵路網相對單一。建在南部山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氣候原因及距離周邊鄰國較近,更便於發展經濟
客運以鐵路、公路為主;貨運以鐵路、管道,其中管道運輸所佔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四、填圖
在圖中填註:
東西伯利亞山地、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及烏拉爾山脈
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伏爾加河
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莫斯科、聖彼得堡、伏爾加格勒、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一亞歐大陸橋

D. 初一地理期中知識點

E. 初一地理期中會考什麼呀

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七年級地理期中考試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關於地球形狀的說法, 正確的是 ( )
A. 接近正圓的球體 B. 大地如覆蓋 C. 天圓地方 D. 地方如棋局
2.由於地球是圓形的, 所以在海邊有帆船從遠方駛來, 總是先看到 ( )
A. 船身 B. 船頭 C. 船尾 D. 桅桿
3.關於本初子午線的敘述, 錯誤的是 ( )
A.本初子午線就是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經線
B.本初子午線就是1800 經線
C. 本初子午線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
D.本初子午線就是00經線
4. 符合經線特點的敘述有 ( )
①與地面垂直 ②長度不等 ③與緯線垂直相交 ④連接南北兩極
A. ③④ B. ①③ C.②④ D.①②
5. 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是 ( )
A. 赤道 B. 200W經線和1600E經緯
C. 200E經線和1600W經線 D. 本初子午線和1800經線
6. 表示東徑的符號是 ( )
A. S B.W C. E D.N
8. 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 )
A.自西向東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 自東向西
13. 下列各項不屬於地圖要素的是 ( )
A. 圖例 B. 方向 C.分層設色 D. 比例尺
14. 下列所列的四個比例尺中, 最小的是 ( )
A. 圖上 1 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00千米 B. 1/50000
C . 五十萬分之一 D. 1: 1000000
15.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從低處向高處凹進, 可以判定為 ( )
A. 山谷 B. 盆地 C. 陡崖 D. 山嵴
16. 下列有關地圖的敘述, 正確的有 ( )
① 在任何地圖上都可以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別方向
② 地形圖上, 等高線在陡崖處出現重合
③ 有了地圖, 就可以知道圖示範圍內的地形高低起伏狀況
④ 地圖的比例尺大小不同, 所表示的內容詳略程度就不同
A.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7. 外出旅遊最常用的地圖有 ( )
①導游圖 ②地形圖 ③政治地圖 ④交通圖
A. ②③ B.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18.下列有關以南極點為中心的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東經度和西經度的度數均按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
B. 東半球的經度按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
C. 西半球的經度是按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
D. 地球自轉方向呈順時針方向
19. 從衛星照片上看,地球表面最顯著的差別是 ( )
A.草原和沙漠的分布 B. 山脈和河流的分布
C. 城市 和農村的分布 D. 海洋和陸地的分布
20. 下列關於海陸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有 ( )
①兩極周圍均是陸地②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③東、西半球海陸分布比較均勻
④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21.關於世界海陸分布的說法, 正確的是 ( )
A. 七分是陸地, 三分是海洋, 海洋彼起連成一片
B. 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陸地, 海洋彼起互不相連
C. 七分是陸地, 三分是海洋, 海洋彼起互不相連
D. 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陸地, 海洋彼起連成一片
2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亞洲
23. 下列各組所列的兩大洲中,以運河作為分界的有 ( )
①亞洲、非洲 ②亞洲、歐洲 ③歐洲、非洲 ④北美洲、南美洲
A. ②③ B.③④ C. ①④ D.①②
24. 根據下列陸地輪廓判斷,不屬於大陸的是 ( )

25. 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氣候變化 ② 人類活動 ③ 地殼的變動 ④ 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26. 世界著名的「低地國」 是 ( )
A. 芬蘭 B. 荷蘭 C. 愛爾蘭 D. 波蘭
27. 對於大陸漂移假說的理解,正確的是 ( )
A. 是科學家在掌握大量科學證據的前提下提出的
B. 僅僅是一種假說,永 遠不會被 人類證實
C. 它的提出,使人類重新認識了地球
D. 是根據一次偶然發現而提出的,缺乏科學依據
28.下列各項,可以作為大陸漂移假說證據的是 (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陸輪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著不會飛的同種
海牛和鴕鳥 ③喜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A.③④ B.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29. 喜馬拉雅山仍在不斷上升的原因是 ( )
A. 位於板塊交界處 B.位於板塊擴張部位
C. 位於火山、地震帶上 D. 位於板塊擠壓部位
30. 根據 板塊運動的規律推測,以下敘述正確的有 ( )
①大西洋面積將擴大 ②地中海將會消失 ③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將分離 ④非洲
大陸與南美大陸將發生碰撞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二、綜合題 (40分)
31.(8分) 將下列經緯網中特殊點的地理位置用地理坐標正確表示出來,並填入表格:

34.(6分)讀「某地區平面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學校在農業實驗區的_____方向,科技園區在火車站的____ ___方向。
(2)沿公路從學校去科技園區,大約要走_______ 米。
(3)圖中的比例尺是______式比例尺,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比例
尺改為數字比例尺表示是______。
35. (5分) 讀「海拔的計算圖」,完成下列要求:
(1)海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圖中,甲點的海拔為_______米,乙點的海拔為________米。甲、乙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是_ ________米。

36.(5分)將下列左側山地不同的部點陣圖像與右側的等高線形態用直線一一對應起來:

F. 初一地理難不難,期中考重點考什麼、

其實我原來地理超差,單元考試沒有及格呢,但是之後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期中考了90分。不知道你們那裡考到哪裡,我們這里是考到第二章的第一節。對於經緯度啊那些的,最好能買一個不太大的地球儀,晚上好好看看,把五帶都搞清楚了,然後就是分清楚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知道經度向東增大為東半球,向西為西半球,向南為南半球,北為北半球,給你個經緯網圖你能看明白。地圖呢,要弄清地圖三要素,然後把書上的那些地形圖的樣子記住,萬變不離中心,無論圖怎麼變,都是有相似之處的。知道等高線密集坡越陡,越稀疏越緩,等高線向里高度增加為山頂,向里減少為盆地;等高線想外突出為山脊,向內突出為山谷。。。。地球,要知道他是自東向西轉,從北極點看是逆時針,南極點是順時針;知道地球自轉引起了時間差異和晝夜交替,其他大部分都是公轉引起的了。第二章主要就是看地圖和地球儀,知道有七大洲四大洋,亞洲面積最大,大洋洲面積最小;太平洋面積最大,北冰洋面積最小。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最廣的是北冰洋。知道各大洲的分解,比如,南美和北美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大洋洲是托雷斯海峽,南極洲和南美洲是德雷克海峽。。。。。知道大陸漂移說是德國魏格納提出的,然後板塊運動啊,海平面升降,人類活動啊,都是引起大陸漂移的原因。差不多了。

G.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復習提綱

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1、亞洲的地理位置:P2圖6.2亞洲的范圍,地處東半球、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亞洲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它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2、亞洲地形P4圖6。5,能在圖中找出下列主要地形區及河流: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大山脈)、珠穆朗瑪峰(最高峰,8844.43米)、青藏高原(最高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亞洲最大平原)、裏海(最大的湖)、貝加爾湖(最深蓄水量最大湖泊)、死海(世界陸地最低點)、阿拉伯半島(最大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半島、馬來群島(最大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亞洲地形的特點:1)地面起伏大2)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四周。
3、P7圖6.9,亞洲氣候的特點:1)復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共計9種主要的氣候類型特點及其分布范圍,如分布最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夏季溫和濕潤,冬季嚴寒而乾燥。)
在世界各種氣候類型中,亞洲缺少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4、P9圖6.12,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由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熱帶雨林,熱帶草原,亞熱帶和熱帶沙漠,地中海氣候。南北對稱的原因是(1)以赤道為中心,南北緯度對稱(2)地形分布差異較小。

第二節 人文環境
1、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共計6個。分別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印度尼西亞.
2、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
3、P12圖6.16亞洲的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是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 印度河流域(古印度);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古巴比倫),原因: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4、理解P13頁圖6.17亞洲不同地區的住房,服飾的等不同人文差異。

第七章第一節、日本
1、 P18頁圖7.2,能在圖中找到四大島、日本瀕臨的海洋和鄰國,東京、橫濱、神戶、大阪、名古屋、長崎、北九州等城市,最大的平原為關東平原,最高峰富士山
2、 日本的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四大島組成,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橫濱、神戶是日本最大的兩個對外貿易港口。
3、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氣候: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此日本的河流短而水流急促,水能資源豐富。
4、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P20圖7.5)
5、經濟類型:加工貿易型經濟,特點:對外依賴嚴重,對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品。P22圖7 .9-7.12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
島國多優良港口; 海上航運便利
不利條件: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6、P23圖7.13(要求能在圖上找到五個工業區),主要有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原因(P23的圖表):1、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2、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進口;3、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4、產品主要出口。
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第二節、東南亞
1、 P27頁圖7.18,請將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印度洋,南海,太平洋,中國落實到圖上。
2、 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3、 馬六甲海峽被稱為「十字路口」的咽喉位置: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重要性:它是連接了太平洋與印度洋,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
2、氣候: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馬來群島等)和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中南半島等)
3、P29圖7.22,東南亞國家主要農作物的分布:
①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②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
③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④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
4、中南半島上地形特點: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在我國叫瀾滄江)、薩爾溫江(在我國叫怒江),其中湄公河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也是一條國際性河流。
6、東南亞是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主要來自於中國的廣東、福建。

第三節、印度
1、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的地形特點: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在P35頁圖7.34中找出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恆河並記住位置和名稱)
3、P37圖7.39和7.40,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氣候特徵:全年高溫,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雨季(每年的6-9月)盛行西南風,旱季(每年的10—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
4、印度水旱災害頻繁與西南風有關。

水災 旱災
西南季風的變化 風力強盛,來得早,退得晚,雨季長。 風力不足,來得晚,退得早,雨季短。
為抵禦水旱災害採取的措施: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如北部恆河、印度河流域的規模龐大的灌溉系統,南部的防旱貯水池等。

第四節、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上最大,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
2、P41圖7.45,在圖中找到瀕臨的海洋:北面—北冰洋,西面—波羅的海, 西南面—黑海,裏海;東面—太平洋(白令海峽,鄂霍次克海)
2、地形與河流:以平原,高原為主。(P41圖7.45,在圖上找到以下各地形區和河流)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拿河
東西伯利亞山地
河流:伏爾加河,被喻為母親伏爾加,注入裏海;歐洲第一長河;五海通航;
4、氣候:俄羅斯大部分位於北溫帶,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5、工業與城市:在P44圖7.48找出下列的知識點,並記住其位置:
俄羅斯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工業區由東向西依次是:聖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礦產中心由東向西依次是: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庫茲巴斯煤礦。工業分布與資源的關系:工業區多分布在資源產地附近。
摩爾曼斯克(北極圈以北的終年不凍港),聖彼得堡(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參崴,亞歐大陸橋的起點),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這里有著名的紅場,克里姆林宮。

H. 七下地理期中考試范圍

主要考世界第一大洲。
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印度河、恆河注入印度洋。

I. 初一下冊期中考,地理考到哪在考西亞嗎(請詢問過地理老師或就是地理老師的人回答)

我們期中考剛考完,不過我們考到青藏地區為止,黃土高原(氣候、地理位置)還有中國的地理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主要的山脈、挺重要的,還有珠江三角洲(廣州、經濟特區、特別行政區的位置)。我很有經驗。。。如果教材不一樣的話,我就不知道了,我們這里叫 歷史與社會 的

J. 地理七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復習提綱

初中地理知識復習提綱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於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盪。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後(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7、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一、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1、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4、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24、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來西西、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佔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位於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帶。在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廣大的嚴寒帶針葉林帶,末開發的熱帶雨林帶,乾旱的沙漠地區,以及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人口稀少。28、人口向城市遷移及產生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的70%以上為城市人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只佔人口的30%多一點。現在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29、世界的人種 白種人的膚色、眼色、發色一般較淺,頭發呈波狀,鼻樑高、嘴唇薄,體毛較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黃種人的皮膚呈淡黃色或棕黑色,頭發黑直,面龐扁平,體毛中等。他們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膚色黝黑,頭發捲曲,嘴唇較厚,體毛較少,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32、世界地埋區域的劃分 共分為13個地區。圖見書本第一冊P83。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徵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面積比較狹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鄰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島太平洋沿岸的神戶和橫濱,是全國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比較豐富。全國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山間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圖見第一冊P90。
37、東南亞 圖見第一冊P94。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南部狹長,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馬來半島。東南亞的國家,除了寮國是內陸國外,其他都是臨海國或島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亞。領土由13000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多的國家。因此有「火山國」之稱。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39、南亞 圖見第一冊P108。南亞是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南亞北部有綿延高聳的喜馬拉雅山。這一部分叫做「南亞次大陸」。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恆河沖積而成,是南亞的主要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印度半島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佔據。南亞的降水受季風的影響,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風,為旱季。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邊,東到紅海海濱,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蘇丹熱帶草原,約占非洲面積的1/4。終年高溫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豐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與伊斯蘭教 西亞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區,主要為白色人種。通用阿拉伯語,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祥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城被稱為伊斯蘭教的聖城。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看做聖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庫 西亞和北非是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西亞以波斯灣為中心,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石油帶,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亞主要的產油國家。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2,產量約占總產量的1/4。所產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摩洛哥一國的磷酸鹽儲量佔世界的3/4。48、埃及 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境內的西奈半島,也是埃及的領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狹長的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處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發源於非洲東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開羅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紅海之間的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彼此相連,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繞道非洲好望角縮短了8000-10000千米。過去,埃及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長絨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運河、僑匯和旅遊收入都超過了棉花,成為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勝古跡是旅遊的主要景點。
52、歐洲西部 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海岸線十分曲折。主要的半島,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有伊比利亞、亞平寧和馬爾干三個大半島。主要的島嶼有不列顛群島和冰島。主要的內海有北部的波羅的海,南面的地中海,東南部的黑海。地中海位於歐、亞、非三大洲之間,西經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北海是重要的邊緣海。55、法國 是歐洲西部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以平原和丘陵為主的地形、溫和濕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園藝業發達,尤以出產葡萄著名,所產的葡萄酒世界聞名。目前,法國是歐洲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首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艾菲爾鐵塔,凱旋門、蓬皮杜中心、巴黎聖母院是有名的旅遊勝地。同時巴黎還是著名的時裝與化妝品中心。法國的烹調在世界上享有盛名。58、俄羅斯 領土面積為17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面。歐洲部分集中了全國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位於歐洲部分中央。伏爾加河發源了東歐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區,注入裏海,是歐洲最長的河流。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60、美國 美國國旗內有50顆白色五角星。本土有48個州,位於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於太平洋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國的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美國面積為93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美國人口中白色人種佔80%以上,華人與華僑在舊金山,紐約一帶。近幾十年來,有不少人從東北部向南部西部「陽光地帶」遷移。美國是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美國農業的另一特點是地區生產專門化,美國的農業生產可分為可抑制棉花帶、玉米帶、小麥帶、乳畜帶、畜牧和灌溉農業區等主要農業帶。美國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美國工業的分布,可分為三大地區。東北部地區:紐約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港口。南部地區: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發展中心。西部地區:加利福尼亞洲是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舊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矽谷」是新興的電子工業中心。洛杉磯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產飛機,精密機械等。這里的好萊塢是美國電影、電視工業中心,舊金山和洛杉磯也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閱讀全文

與初一下地理期中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