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湖南耒陽是一個市嗎它那裡最著名的風景都是什麼,最有名的小吃都有什麼
是一個市,景區有蔡倫故居,蔡倫紀念園,杜甫墓,杜甫公園,耒陽凌雲塔,發明家廣場,耒陽烈士陵園,漢代古縣廷,神農廣場,小吃有爆炒田螺
Ⅱ 湖南耒陽的地理位置
耒陽市位於中國湖南省東南部,耒水中游。秦置耒陽縣。隋改洡陰縣,唐復改耒陽縣。1983年屬衡陽市。1986年11月撤縣置市(縣級)。2008年末,總人口125.97萬人,漢族為主,完成生產總值1614406.5萬元人民幣。耒陽位於湖南省東南部,總面積2656平方公里,總人口130萬,市區常住人口30萬。耒陽是偉大的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故鄉,素有「荊楚名區」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耒陽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著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致力打造「三湘明珠」,社會、經濟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耒陽南臨廣東,是湖南省經濟戰略重點「五區一廊」的南大門,是內陸地區主動接受粵、港、澳經濟輻射、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前沿地。水陸空交通俱全,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縱穿南北,連通閩南、贛南、湘南的1817省道橫貫東西,即將興建的武廣高速鐵路穿越全境,並設耒陽站;耒水、舂陵江四季通航;楓沖機場擬軍民兩用。去廣州、武漢、南昌、桂林等地均可在5小時內到達,已全面融入「中南5小時經濟圈」
Ⅲ 湖南耒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因神農創耒而得名的耒陽,是中華民族版圖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自然地理得天獨厚。耒陽地處湖廣要沖,湘南福地。四季分明,景色宜人,處處山青水秀。南連逶迤騰細浪的五嶺,北接五嶽獨秀的的南嶽,東靠中華鼻祖炎帝陵和紅色聖地井岡山,西鄰帝子翠微的九嶷冊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和正在籌建的武廣鐵路縱貫南北,桂閩公路橫穿東西,耒水、舂陵水四季通航,方便快捷的交通網路和通訊網路使天涯近在咫尺。 悠久歷史溯及五千餘年。耒陽是中國造紙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發祥地,既是炎帝神農氏創造耜的地方,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誕生地。秦初置縣,東漢立郡,元代設州,民國時一度成為臨時省會。1986年撤縣設市。總面積2656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31個鄉鎮及1個經濟開發區。 人文景觀美不勝收。耒陽遠古的農耕文化、蔡倫文化、稻作文化、秦漢文化、三國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使湖湘文化更為神奇。境內有漢代古縣廷、蔡侯祠、環秀樓、凌雲塔、雕龍塔等名勝古跡;有杜棱書院、淝江書院、雲峰書院等文化教育勝地;有鹿峰寺、金錢寺、紫霞寺、盤古廟、神農寺等宗教聖地;有蔡倫紀念園、發明家廣場、農耕文化博物館、黃市竹海、湯泉旅遊度假村等旅遊景區、景點。底蘊豐厚、特色獨具的耒陽文化,牽動了人們無限遐想和嚮往,吸此了八方遊客駐足觀光和游覽。 地方特產馳譽遐邇。耒陽物產富饒,韞玉藏珠,是有名的『油茶之鄉』、『楠竹之鄉』、『能源之鄉』、『漢白玉之鄉』,電能資源居湖南之首,大理石漢白玉玉儲量居全國之首,高嶺土儲量列亞洲之冠,耒陽發明的插秧機和『三牛牌』耕整機、開發研製的超牌重鈣等創國家名牌和國際名牌;坐落在境內國家重點企業有湖南白沙煤電集團、大唐耒陽發電廠、新生煤礦、湘南新區、歐陽海灌區、韶能集團。耒陽的土特產品有傳統佳釀張飛湖子酒、享譽海內外的壇子菜、紅薯粉皮、精製茶油、綠色大米等特色綠色食品。神奇的耒陽之旅回味無窮,終生難忘。
Ⅳ 湖南耒陽有農什麼特產有什麼特別好玩的地方
耒陽特產素有「油茶之鄉」、「楠竹之鄉」、「漢白玉之鄉」的美譽
精製茶油、紅薯粉皮、耒陽藠頭、張飛胡酒、木子鹹菜、楠竹砧板、天河干筍等土特產品馳名中外。
耒陽好玩的地方有:蔡倫紀念園.烈士陵園.黃市竹海.東湖溫泉等等.
Ⅳ 耒陽的地理環境
耒陽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衡陽盆地南端,五嶺山脈北面,東北鄰安仁縣,東南及南面連永興縣,西南角與桂陽縣接壤,西臨舂陵水與常寧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縣。
地處東經112度38分~113度13分,北緯26度8分~26度43分。 地處衡陽盆地南緣向五嶺山脈地過渡地段。從東向西,由海拔478.5米遞降到70米;自南向北,由海拔301米遞降到70米;由西南向西北,從海拔623米遞降到66米,形成東、南、西南高,中、西北部低,自東南向西北形成一個波浪式的傾斜面,恰似一個朝西北開口的馬蹄形。
地形較為復雜,山、丘、崗、平地俱全,但崗地、丘陵地貌為主。山地最高點坪田鄉元明坳(海拔845米),地勢比降19‰,東、南、西南由元明坳、五峰仙、侯憩仙、鼎豐坳、神嶺、馬仔山等45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和165座海拔300~500米的山逢;山地前沿丘陵起伏,海拔200~300米,為市境地的油基地;
中部和西北部地勢低平,起伏和緩。崗地、平原相間,海拔65~130米左右。市內較大的垌田主要有遙田垌、仁義十里垌、夏塘垌、馬水垌、三都垌、高爐垌等15個。全市陸地與水面之比是9.5:0.5。 耒陽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08小時。常年平均氣溫為17.9℃。常年最熱為7~8月,平均最高氣溫34.7℃,極端高溫一般年份為38~39℃,最熱時市區曾達到40℃。常年最冷為1~2月,平均最低氣溫為-0.5℃。
Ⅵ 耒陽有啥特別事物
壇子菜是耒陽著名的土特產。其品類之全,色澤之鮮,香氣之純,口感之脆,是任何腌菜都無法與之相媲美的。
耒陽的壇子菜不同於泡菜、醬菜等腌菜,它突出的是「壇子」,壇子越老越香,新置的壇子,要經過非常嚴格的技術處理後才可使用。耒陽人家家都有一溜壇子,有的壇子傳了幾代,即使將菜簡單地處理一下放入這些老壇子,也可腌出獨特的味道,如果精心加工,其味妙不可言。因此壇子菜不是簡簡單單地叫鹹菜,鹹菜只是壇子菜中的一個種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壇子菜從做法到吃法,都帶有一種原始部落的遺風。
首先在做法上,體現了農耕時代對富有食物的處理藝術。原始農耕時代,可食之物並不多,為渡過飢荒,必須對鮮菜進行加工儲存,通過實踐,人們選擇了用陶罐封存食物,於是壇子菜便產生了。經過數千年的口傳心授,推陳出新,壇子菜發展成一種風味獨特、品種多樣的地方特色品種。
壇子菜的主要特色是香、脆、咸、辣、酸、甜,它營養豐富,能刺激食慾。其加工藝非常講究,可謂花樣百出。以蘿卜為例,首先是用料講究。用來製作壇子菜的蘿卜,最好最耒陽新市街的土產,新市蘿卜大如拳頭,形如球狀,含糖量多,水分適中,口感極佳。製作壇子菜的蘿卜,洗凈後要切塊烘烤,烘烤後的蘿卜又白又脆,烘乾的程度視俺製品類而定。壇制的蘿卜有酒浸蘿卜、豆腐乳蘿卜、豆醬蘿卜、鹽水蘿卜、悶座蘿卜、甜酸蘿卜,品種達數十種之多,口味則層出不窮。烘乾後的蘿卜,分別調上湖子酒、辣椒粉、剁辣椒、豆瓣醬及各種配料,和勻上壇,密封嚴實。數天後開壇,滿屋益香,用牙一磕嘎吱脆,吃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在耒陽,幾乎所有的蔬菜都可用來製作壇子菜。有的通過深度加工,風味更佳。如豆腐乳類壇子菜,做法相當復雜。豆腐乳的製作有講究,首先將豆腐用中火煮沸去鹵,經發酵長霉,再文火烘烤縮水,加鹽、酒、糖、辣椒粉和多種原料,然後入壇,上面淋上茶油,加蓋密封,半年之後再開壇食用,開壇後異香撲鼻,令人垂涎,是農家待客上品。豆腐乳塊吃完之後,餘下的湯法,再放入辣椒、菜心、蘿卜、蒜苗等菜腌漬一周以上,其味香辣可口,或佐粥,或伴飯,或下酒,或就白開水食用,無不令人滿口生津,胃口大開。
Ⅶ 湖南耒陽市有什麼特產
紅薯粉皮:有名的經的煮,好吃。
張飛胡酒:好像倒閉了,胡酒算特產。
江頭茶:目前耒陽產茶的地方,喝茶的人說還不錯!
如果不帶走的特產就多,吃遍耒陽城!
耒陽新市街米粉是一絕:耒陽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耒陽炒田螺:這個是一絕,有永和的老式炒田螺,河邊街現世炒田螺,還有家庭式梭葉炒田螺。每個味道都是一絕!耒陽不吃會後悔!
彬彬大排檔的酸蘿卜炒雞,好吃!辣點!
雲森商業城的麻辣燙。還有八角亭的粉皮。南正街的回族燒烤。南門口的豬腳。鹿奇峰的夜景。耒陽豪夠許究嗆究嗆夠!
Ⅷ 湖南耒陽有什麼特產啊
耒陽素有「油茶之鄉」、「楠竹之鄉」、「漢白玉之鄉」的美譽
精製茶油、紅薯粉皮、耒陽藠頭、張飛胡酒、木子鹹菜、楠竹砧板、天河干筍等土特產品馳名中外。
Ⅸ 耒陽最出名的是什麼
耒陽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的故鄉,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城,因地耒北而得名。
據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耒陽境內已有人類生息繁衍。
戰國時代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嘉慶一統志》載:「耒陽故城,在今縣東北四十五里。」具體地點失考。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分長沙郡北境置長沙國,南境置桂陽郡,改耒縣為耒陽縣,隸桂陽郡。漢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封其庶子劉發為長沙定王。景帝後元二年(前142),諸王朝帝,舞拜,定王動作吊滯,帝問其故,劉發答:「臣國小地狹,不足以迴旋。」景帝喜其對答,即詔令增益武陵、桂陽。自此,耒陽縣隨桂陽郡歸屬長沙國。
王奔新朝天鳳元年(14),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36),廢南平亭,復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後,劉備南征武陵、零陵、桂陽、長沙4郡,次年領荊州牧,建安十六年,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桂陽等郡,耒陽隸屬劉備治下的桂陽郡。建安二十年(215),劉備、孫權爭荊州,後和解,以湘水為界,東部的江夏、長沙、桂陽3郡歸孫權,西部的南郡、零陵、武陵3郡歸劉備,耒陽改屬孫權治下的桂陽郡。
三國時,耒陽一直是吳國的屬地。吳孫亮太平二年(257),析耒陽縣為4縣:舂陵水以西之地置新平、新寧二縣(即今常寧縣),耒水以西、舂陵水以東之地置梨陽縣(不久改名利陽縣),耒水以東這地仍為耒陽縣。新平、新寧、犁陽三縣隸湘東部,耒陽且隸桂陽郡。西部均屬荊州。
西晉,今耒陽境內有耒陽、利陽二縣,前者隸桂陽郡,後者隸湘東部,兩郡均上屬荊州(治襄陽,今湖北襄攀市)。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陽並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州。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梁元帝時(552-554),遷耒陽縣治於 山口(一作鰲山口,即今大陂市),改隸湘東部,上屬湘州。陳朝未變。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耒陽縣更名為耒陰縣,縣治仍在 山口,隸衡山郡(湘東郡改),屬刑州。
唐武德四年(621),復名耒陽縣,治所遷回漢晉故治,即今砂耒陽城,隸衡州。屬貞貞觀元年(627)起,上屬江南西道。
五代十國時,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封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楚王,史稱南楚,建都潭州(今長沙市),轄地囊括全湖南及廣西東北部分。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共45年(907-951),耒陽為馬氏楚國屬地,直隸衡州。後周廣順元年(951),南唐滅楚。次年,馬氏舊部趕走南唐軍,佔有南楚湖南部分土地,臣服後周,耒陽仍隸衡州。
宋朝,改名為來陽縣,隸衡州衡陽郡,屬荊湖南路安撫司。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因耒陽民眾繁富,升為州,直隸湖廣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洪武三年(1370)三月,耒陽因遭兵災,人口驟減,復降為縣,隸衡州康,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朝仍為耒陽縣,隸衡州府,屬衡永郴桂道(初為衡永郴道)。
民國3年(1914),改衡永郴桂道為衡陽道,耒陽隸衡陽道,屬湖南省。民國11年(1922),廢道存省,耒陽縣直隸湖南省。民國26年(1937)12月,湖南省分置9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4月,將全省改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33年7月3日,日軍侵佔耒陽城,縣政府決定上堡街(今屬黃市鎮),後遷嚴塘鎮(含屬長沖鄉)。次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5日境內日軍繳械,耒陽光復,縣政府遷回縣城。
1949年10月7日耒陽解放,12日成立縣人民政府,隸衡陽專區。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並成立湘南行署,耒陽隸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縣兩個專署,耒陽隸郴縣專區(1960年改名為郴州專區,1979年更名為郴州地區)。1983年7月1日,改隸衡陽市。
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改為耒陽市。仍以原城關鎮為市區范圍。1989年3月,撤銷城關、灶市2鎮,設置蔡子池、水東江、灶市街3個街道辦事處,並將三架鄉的一時在牌村民小組劃歸水東江街道辦事處管轄,三架鄉的錫里村民委員會21個村民小組、余慶鄉的聯平村民委員會11個村民小組劃歸灶市街道辦事處管轄。3個街道辦事處共轄8個居民委員會、16個村民委員會。
Ⅹ 耒陽有什麼特色好玩的地方
1、蔡倫竹海風景區
蔡倫竹海旅遊風景區地處衡陽耒陽市黃市鎮、衡陽市區90公里、耒陽城區38公里,距京港澳高速公路公平互道口12 公里,位於耒水風光帶上游,公路、水路、鐵路直通景區。地處京珠速、衡昆高速、衡大高速;京廣鐵路、武廣高鐵、永耒鐵路等構成三角中心地帶。
2、蔡候祠
位於耒陽市城北蔡子池畔,蔡侯祠原為東漢造紙術發明家蔡倫(公元63—121年)故宅,後人就其宅基建祠,紀念蔡倫。
3、鹿岐峰
鹿岐峰,位於湖南省耒陽城區2.5公里處的耒水東岸,緊臨京珠高速公路。三面環水,峻峭挺拔,層巒疊嶂,文化底蘊濃厚,交通便利。為耒陽八景之首,有詩「白雲靄靄鹿岐峰」之句,相傳為漢名儒蘇耽悟道升天之所。史載明狀元羅洪先在修煉成道之地。譽為耒陽的「蘇仙嶺」。
4、寨下仙
寨下仙也稱蔡下仙、寨下山,坐落於耒陽市境西北壇下鄉境內。
是耒陽唯一的「丹霞地貌」景觀。山下古道是耒陽通往桂陽等地的必經要道,古道兩邊山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相傳,三國蜀將張飛曾率軍隊在「蔡下仙」的高山上安營紮寨,智退司馬懿,後人為紀念張飛的功績,遂在寨上築壇以祭祀之用,不而久之,人們習慣稱山下四周為「壇下」,現壇下鄉總面積7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