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東西方存在什麼差異地理

東西方存在什麼差異地理

發布時間:2022-08-04 12:06:22

Ⅰ 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存在哪些差異

人們常說的東西方國家劃分有三個標准: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政治體制。若只考慮地理位置,英法美等處於西半球的國家可稱為西方國家;若從文化背景上講,西方國家多信奉基督教;從政治體制上講,西方國家自認為實行民主制度。
但是受冷戰結束以及全球化的影響,目前對東西方國家劃分的界線也逐漸模糊。
除了傳統的東西方國家劃分以外,俄羅斯和日本是比較特殊的兩個大國,雖然俄羅斯在文化背景上屬於西方文化的分支,但是因為其政治制度原因,所以一直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同。
日本在地理上雖然屬於東方,但是因為政治上實行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一般被認為是西方國家。

Ⅱ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根本在哪裡

1、東西文明的差異,可以說,地理因素是基本原因之一。不過,起源主要是古希臘諸城邦的地理因素和商朝地理因素的不同。當初,阿力山大建立的龐大國家--馬其頓帝國(其實是封建國家)。馬其頓帝國和秦帝國的存在正是東西文明差異的起源。馬其頓帝國把希臘的城邦文明傳播整個歐洲,而後來的歐洲文明,其實正是繼承了希臘的城邦文明。可以說,直到今天在西方強國身上,都能看到希臘城邦議會文明的影子。古希臘的地理導致產生古希臘的城邦議會文明,而阿力山大通過征服戰爭把文明種子種在西方。馬其頓帝國本身就是封建國家,和秦帝國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制度,和秦之前的封建國家商周倒是相似的。不過,商朝已經不是城邦議會封建國家了,而是家長制度的封建國家。秦帝國對於東方文明的影響就在於創立了真正的中央集權帝制,真正廢除了封建制度。加上漢帝國繼承秦帝制後用了宗法思想--儒家捆綁法家來統治,徹底固定了家長式的的中央集權帝國制度。可以說,法家和儒家本質都是家長式的統治學術--正是它們締造了東方帝國(專指中國和)之後的東方文明。而希臘的議會封建制度本質是契約式的統治制度,正是它們締造了西方的馬其頓帝國和之後的西方文明。並且這種分歧一直延續到現在。
2、東方帝國文明的循環和西方封建文明的發展。當初,大家同樣是封建文明,不同的是家長制和議會制。而東方封建文明發展得更快,比西方早了接近1500年升級到新階段--中央集權帝國(家長式)。要知道,東方封建文明和其延續影響(到漢武帝尊儒術後約200年)表現出的文明是比西方封建文明先進約1000年的。所以,東方封建文明就遠遠先於西方封建文明進入新階段。西方封建文明要到工業革命,才開始進入新階段:議會式的中央集權國家。比東方拋棄封建文明遲了1500年。
但是呢,東方帝國文明雖然發生得早,但是,其不幸捆綁的統治學說是鄙視勞動和科技的儒家學說,而不是重視發明的墨家。儒家的宗法性(三綱五常)是迎合帝國的需要的,但是其鄙視勞動科技發明,結合上法家的重農抑商,簡直就是絕配--奠定了東方帝國文明的結局--在循環中生生不息,堅持不進步約1600年,直到清朝末年。正所謂禍福相依難以預料啊。提早了1500年,卻循環了1600年。可以說,法家和儒家是家長制度在封建時代,血緣繼承統治權社會的頂級家長制度學問,東方在交通通訊極其落後的時代能建立持久的帝國原因在於此。如果沒有它們,中國斷然無法提早離開封建時代進入中央集權帝國時代--原因就在於疆域過大。中國古代皇朝許多都是由於地方割據勢力壯大而滅亡的,這本身就說明了法家制度儒家思想一直要和疆域過大而交通通訊慢導致的地方割據傾向作斗爭。這個問題,只有交通和通訊提升速度才能真正解決--否則只能依靠法儒--法儒卻敵視商業和科技,導致交通和通訊無法速度提升夠多。看,就是這個死循環。如果當初的法家思想,是重農重商的,儒家思想是重勞動重科技的,嘿嘿,就算是家長式的帝國,中國也早進入家長式的工業帝國領域,而不用在農業帝國中循環不休。可惜,歷史沒有如果的,開始許多的偶然性造就了後來的必然性。
西方封建文明沒有法家和儒家,所以沒法在科技足夠發達之前拋棄封建形式進入中央集權形式。但是也沒有法家和儒家的禁錮,經歷了中世紀黑暗的宗教封建社會,終於在文藝復興中重啟古希臘理性、注重實踐的哲學,打開科技發展的道路。在繼承了東西文明的科技基礎上,進行了科技革命,引發工業革命,進入商業社會,最終建立出工業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國家。很快就超越了東方以農業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國家。同時,西方是議會制度的。東方是家長制度。
結果:西方的,議會制度的,工業中央集權文明,打敗了東方的,家長制度的,農業中央集權文明。
3、 東方文明的進化。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碰撞中徹底敗下陣來。科技是最直接的因素。為洗刷屈辱,東方文明進行迅速變革。先花了幾十年,學習科技。然後是拋棄統治權的血緣繼承製度,跟著拋棄了儒家思想。但是,家長式的統治本質沒有拋棄(蘇聯的家長式統治思想馬列主義使然),為了繼續給家長式統治合法性,於是就選擇了某些強調家長式統治合法性的手段。直到今天。其中的禍福在這里就不說了。而西方文明,則從議會式進化出鮮明的契約式中央集權文明,大步前進。
綜述整個東西方文明發展差異,我們可以看到,至今還存在的較大差異就是家長式統治和契約式統治方式。這就是今天東西文明本質性的差異。

Ⅲ 中西方飲食、節日、建築方面存在的差異與地理上有什麼聯系

建築方面 中國古代大多以木製結構為主 而歐洲大多以石制為主 這主要區別是由於自然帶決定的,中國地域廣闊,所跨自然帶有亞寒帶針葉林帶 溫帶季風帶 亞熱帶 和熱帶 等多種類型 也擁有很大的自然林區 而整個歐洲以溫帶海洋帶為主 多多汁牧草而很少高大樹木 再加上空氣潮濕不利於木製結構的建築保存所以造成兩地建築風格的差異 同樣因為多汁牧草的豐盛 導致歐洲畜牧業發達所以歐洲以乳酪 牛扒 等為主 而中國多為平原而且是季風類氣候適合小麥 稻穀等作物的生長所以造成飲食方面的差異 另一方面 比如法國的氣候特別是東南方盛產葡萄所以葡萄酒比較流行而中國因為小麥稻穀等的盛產 所以多白酒 節日方面中國的春節 主要是因為中國大多處於季風氣候一年四季明顯且分明 而歐洲為海洋性氣候並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 一年四季多不明顯 所以沒有類似的節日 而西方的萬聖節 多以南瓜為主要 說明該地區的南瓜為主要生產對象 間接反映地理差異

Ⅳ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具體體現在哪裡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單說中國內部各省之間的文化就有很多差異,更別說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了。想要弄清楚這些差異,我們首先要從這些差異產生的物質條件來談起。


對於女性的審美,中西方文化也有差異。由於東方文化中的保守和克己復禮的思想,東方人對於女性的美有一種恐懼心理,我們認為紅顏是禍水,商朝滅亡是因為妲己,周朝滅亡是因為褒姒,唐朝滅亡是因為楊貴妃,總之在古代女人太過美麗似乎是一種罪過。而在西方,人們對於女性的美是毫無保留的贊美與欣賞。甚至人們對於太過美麗而引起戰亂的哈倫也沒有去譴責她。雖然中西方文化中有許許多多的差異,但同為人我們也有著共同的追求,我們追求正直善良與人為樂,我們渴望平安幸福,追求真理。

Ⅳ 中西迥異的地理條件造成了怎樣的經濟文化差異

地理環境差異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異的重要原因

在古時候,人們出行不易,交通不像我們現代社會這樣發達,有人甚至終其一生也不能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在各地區的人們,其可能達到的
區域是有限的,如果是定居的農民其生活的區域就更加有限了。因此早期的文明,特別是定居文明非常受其所在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當我們放眼任何一個國家或是
文明時,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他們的地理環境。因此,對地理環境的研究對比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的!
本論文從地理環境入手,比較中西方古國文化的不同發展經歷,對兩者形成現如今的政治、經濟、科學、思想原因作出簡要地分析。並希望能以此為加強兩方對彼此觀念沖突方面的互相理解與包容做出貢獻。
1.文化與地貌綜述
1.1中國地理環境與文化概況
中國大陸的地理概況是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總面積的66%,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4%。即平
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全國近70%的縣區分布於山區。近海地區在東部與南部,南北長約5500公里,東西寬約5200公里。而中華民族文化的源
頭,卻最先從內陸的黃河流域產生。由於中國內地距海洋距離較遠,故中國人文文化應該是以黃河、長江所組成的兩河流域牧耕經濟孕育的文化,其中以黃河流域文
化為代表。
1.2西方文化與地理環境概況歐洲大陸基本呈現南寬北窄的梯形,半島和島嶼的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3。
陸地與海灣犬牙交錯,加上歐洲面積本不大,這就使歐洲各地到海洋距離都不遠,歐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過700公里,東歐距海最遠處也只有約1600公
里左右。因此,歐洲人文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濟與內陸經濟相互參融而催生的文化。而歐洲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臘文化。
1.3對比對象經過對上述概況的分析可以得知,本文所對比的中西方古文化以古黃河流域文化和古希臘文化
為代表。文化是居住在不同地區人民歷經千年智慧與心血的結晶,是歷史的沉澱,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同時,文化也是由許多不同的內容構成的,本文主要對經
濟、政治、思想、科技藝術、精神幾方面進行探討,以得出我的結論。
2.地理環境對經濟的影響
2.1中國的農業經濟 眾所周知,中國的古代經濟的基
礎就是農業經濟,可見,中國的地理環境十分適宜農業的發展。也由於農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中國人流傳有一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可見農業在人們心目中
地位的重要。事實上,早在公元前5000年,黃河流域的半坡人與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就已發展形成了成熟的稻穀培育技術。農業的發展需要幾個自然要素,肥沃
的土壤,豐沛的灌溉水源,充足的陽光。
2.1.1土壤 中國的農業經濟是典型的大河流域經濟,重要的農耕帶都在大江大河的周圍。因為我國河流分布眾多,擁有許多由河流沖擊沉澱的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區。這些地方不只是土壤肥沃又較松軟還地勢平坦,十分有利於開展大規模農業。
2.1.2水源 中國農業不是只能依靠河流的灌溉,因為中國地區的降雨量也是十分豐富的。
根據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中的敘述,有所謂15英寸等雨線的
概念,在等雨線的東南,我國平均每年有至少15英寸的雨量,適合發展農業。美國學者羅茲·莫菲著《亞洲史》,則有所謂季風亞洲的概念,我國與亞洲其他部分
之間多有高山阻隔。夏季,遠離海洋的亞歐大陸中央區會迅速升溫形成熱空氣團,熱空氣上升,周圍海洋飽含水蒸氣的較冷空氣湧入,到達陸地上空,特別是遇到丘
陵或高山時,被迫上升的濕氣團迅速冷卻、凝結形成降雨。
2.1.3光照與溫度 光照不只代表陽光還代表了溫度。中國基本處在北溫帶,而且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擁有充足且適度的陽光和溫度,非常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2.1.4不利於其他經濟模式的因素 中國形成一個自然封閉的地理環境,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存在古人無法克服的地理障礙。
東北方向為大、小興安嶺、外興安嶺以及嚴寒的西伯利亞;正北方向為蒙古高原及嚴寒的西伯利亞;西北方向,通過河西走廊,可進入新疆,但將面臨沙漠與高山的阻隔;西南方向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即便是今天我們也很難翻越;東方和南方則是大海,以古人的技術條件,尚不具備在風高浪大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處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環境中,古代人的科技水平有限,東無法渡海,西不能翻越青藏高原和沙漠,北方少有人煙,因此四周的自然阻隔是他們無法逾越的天然屏障,也就無法開展主要以貿易經商為主的經濟模式。
可見,地理環境對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2.2古希臘經濟 古希臘經濟的特點是航海、貿易、移
民和奴隸制,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在古希臘為什麼沒有出現東方式的農業文明,我們也可由地理環境解釋。阿提卡是雅典所在的地區,被稱為「希臘的
希臘」,這個地方最能體現古希臘的精神氣質。但是這里的自然條件是惡劣的,由於土層淺薄,而且多石,不適於發展農業。
按照柏拉圖的說法:
所有肥沃松軟的土壤都流失了,留給一個國家的只是皮和骨頭。雅典人的作法是種植橄欖樹,把橄欖油裝入陶罐,運往斯基泰換取穀物。航海和貿易的需求促進了阿提卡制陶業和造船業的發展。貿易的需求又促使雅典人開始開采阿提卡的銀礦,從事開採的是由海外輸入的奴隸。這一切又促使雅典逐漸獲得了整個愛琴海及之外的海上霸權。
從整個希臘的角度而言,希臘是一個多山地、丘陵,狹小、地形復雜、海岸線復雜,多海灣、海峽、島嶼的地區。多樣性的地理條件和狹小的土地,即便有一些地區適宜農業,也無法發展到很大規模,向海外移民、航海經商幾乎成為當時人們自然的選擇。
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古希臘與中國完全不同的經濟模式。
3.地理環境對政治的影響
有句真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與古希臘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經濟基礎,他們的上層建築也就會不同。
3.1中國政治中國的農耕經濟要求環境的安泰。因此,需要民族整體的強勢,這樣即可以抵禦外族的侵略,
又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對農耕環境加以改造。那麼能產生這種效應的國家形態只能是民族的整體統一,治理權力的中央集中。不論是主張「以法治國」的法家,還是主
張「以禮治國」儒家,他們的理論主張都是以「君權一統」
為主旨。其核心是,期望以人民較少的自由賦以君主較大的權力,來換取較穩定的社會形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重視耕戰,最後由位於西北方耕戰問題解決
的最好的秦國完成了統一。自此之後中國基本一直處於統一的情況下,即便有好幾個戰亂時期,但整個趨勢仍然是要形成統一的專制帝國。從此以後,以農業經濟為
基礎,倡導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君主世襲制是其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
3.2古希臘政治如果航海、移民、貿易成為城邦中最重要的事物,世襲的君主制是很難維持的。在古希臘早
期,還是存在所謂世襲國王的,但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過渡到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造船業、航海貿易業發展了起來,同時大大地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越來越
多的人,包括一些以前種地的平民和佔有地的貴族,也開始從事工商業,逐漸地,這里有了人數眾多的強大的工商業階層。,但卻沒有政治權利,經常受到土地貴族
的侵犯盤剝。因此,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他們就會和農民一起反對土地貴族的專制政權,要求擁有政治權利。政權從土地貴族手中奪過來之後,新的政權必須以維護
工商業從業者的利益為目的。而工商業發展的首先要求是自由和平等。沒有自由和平等,工商業從業者無法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所以新政權必須保護每個合法公民
的自由平等和私有利益。這樣,民主制國家產生了。
4.科技
中國與古希臘都是文明古國,都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在這些文明中最表象象徵的就是他們的科技藝術。科技,我將其理解為科學和技術。我認為,中國文化中更
多的是技術而非科學,真正的系統科學起源於古希臘。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眾多,單單四大發明就享譽世界,甚至對西方的科技發展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受農業經濟
以及政府「重農」政策的影響,很大一部分的科技成就是與農業有關的。例如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令,各式各樣的水車、播種工具,甚至有很多種歷法也
是以適合農業生產為原則創立的,其他的工藝創造也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或間接為農業生產生活服務而創造的。這些發明精巧絕倫,是古代人民千年智慧的結晶,但
是,我國古代的科技不能形成一種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因此,不能稱為科學,應該是技術。即使是某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知識體系,但是也只是我國文化科技方面中
的一小部分,不具有代表性。
科學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這不是在受到束縛而且十分封閉的農業經濟、君主集權的條件下能夠產生的。但是在民主制社會中,個人可以自由平等地生活,個性天賦能得到發揮,總有一些
人天生喜歡研究學問,熱衷於思考古人流傳下來的種種問題,也可以自由地爭論,工商業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了不同理論的交流,這樣,追求真知的哲學學問能夠得到
發展。而研究萬物本原的工作必然會促使認識方法的提高,直至產生正確的認識方法------科學。
哲學的發展乃至科學的產生,必須要有自由的社會環境。而自由的民主制社會的產生必須要有強大的工商業階
層力量對抗土地貴族專制,而強大的工商業階層只能出現在適合工商業大發展的地區,而適合工商業發展的地區必須有這樣的地理環境:有方便的對外聯系,附近是
古老文明地區,自身環境不適合農業,但有自然礦藏,適合航海,有優良港灣。
這樣的地區,在我們地球上,其實只有一個。這就是愛琴海區域的希臘半島上的雅典地區。幸虧有雅典地區,使得在公元前3世紀時,人類終於有了科學。
5.宗教信仰 比較中西方的宗教信仰,會發現一個顯著
的不同:歐洲敬神,中國敬人。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社會心理是聖人情結。我們民族是一個宗教意識淡薄的民族,在傳統社會的社會生活中其實是沒有宗教的。我們沒有本土宗教,宗教是外來的,
道教是宗教外來後才產生的,不是自己產生出來的,而且即使是道教,他所遵奉的教主也是真人—老子。我們不崇拜神,崇拜人,而且是真人崇拜。在中國的神話傳
說中,人類的一切聰明才智都集中在英雄身上,人類的基本生存技能都來自於「三皇五帝」的智慧。象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分別發明了燧石和鑽木取
火、結網和弓箭以及牲畜的飼養、五穀的種植和中醫葯術。而五帝之首黃帝則是做衣冠,造舟車,制音律,創文字等等。而這些都是由當時人類生存環境及經濟活動
決定的。中國頻繁的災害和頻繁的戰爭,造就中國農業基本上是天災與人禍後的餘存。戰勝天災,避免人禍就成為農耕民族的普遍期望。而黃帝逐蚩尤、大禹治水的
成功實踐,使華夏先民真切感受到,英雄救世比神仙救世更實際一些。所以說,中國的神都是人格神,是人的化身。舉個最簡單常見的例子,店鋪中所供奉的財神爺
不就是關公嗎?
與中國不同,西方人認為神靈賜予自己理性,如廣泛流傳歐洲的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的弟弟神厄庇墨透
斯點化人和動物各種天賦,盡管一時疏忽,好象留給人類的天賦少了些,但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卻賦與人以最重要的智慧,普羅米修斯乾脆從太陽神那裡偷出火種補償
給人類,使人類成為世界生靈的主宰。西方人崇拜神,而且基督教的神是無形的,基督教的教義中上帝沒有形狀,不是人格神。他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因此
超越所有的人,因此才可能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平等理念只有在民主制的國家才可能實現,更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可能產生。
6.精神面貌與道德標准
我相信,生存在不同地方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存之道。依附於不同生存模式的人們所表現出的精神面貌與道德標準是不同的。
6.1中國式的含蓄謙虛包容之美 在古時候,大部分的
中國人其實就是中國農民。中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收獲,而其收獲的不只是稻穀,還有精神。他們教育子女都是說:「要學習稻穗,它們吸足了水,都會把
頭謙虛地低下來!」因此,中國人敬仰大地的包容與貢獻,學習稻穀的含蓄與謙虛。中國的成語里就十分稱頌這種美德,像是「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猶太人的文化具有一種侵略性,他所到之處都會或多或少的改變該地方原有的精神文化。但是,唯有到了中國,他的侵略性完全不起作用,甚至被中國文化所吸收。這就是中國文化本身的包容性的表現與作用。
每當中國人被人稱贊時,都會謙虛地說:「不敢當」,而西方人則會十分坦然地接受。
6.2古希臘式的冒險求真之美 古希臘人的生活就是航海、貿易和移民,這使得他們要常常面對大海。如果說中國文化的老師是大地,那古希臘就是海洋。人們在陸地上可以自由行走,沒有任何顧忌,更沒有生命危險。但是海洋就不同了,它詭異莫測,凶險異常,一個不慎,所要面臨的就是沒頂之災。
因此,與海洋打交道的人就要具有或是說被鍛煉出一定的精神品格,那就是開放性的冒險精神、樂觀精神與求
實的精神。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直面大海,勇敢的人會十分樂意於冒險。當一個人不畏懼危險時,他就會樂觀地面對一切人事物。要與大海進行對抗,就需要精密的儀
器、豐富詳實的海洋知識、先進的造船技術,這些就要求人們對事物抱有求實的精神。
這些就是古希臘人在自己生存環境中所培養出的性格、精神,也影響了後人。
7.藝術 藝術不只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繪畫、雕塑、書法、文章等等,更是本民族自身精神的升華與體現。
7.1中國藝術 中國的含蓄精神在藝術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並逐漸演化為一種朦朧之美。
7.1.1繪畫 中國繪畫的代表是國畫,即水墨畫。重在寫意,即意境,而非寫實。沒有任何一位畫家會跑到山的面前畫這座山,而是強調心中有丘壑,下筆成嵐峰。
7.1.2文章 中國古代文章中表現這種朦朧美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描寫。只是寥寥幾句的簡單描寫,並沒有說明其具體的面貌長相,但是他的身形樣貌在我們的腦海中卻是栩栩如生,讓人浮想聯翩。而且,不只是外貌等表象描寫的需要人們自己去想,文章字里行間所內涵的一些東西也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
可以說,中國的文章十分含蓄內斂,因為中國古代政治的壓迫,因為中國歷來含蓄精神的影響。
7.2西方
與中國的含蓄寫意不同,西方的藝術更注重寫實,應該說是他們求實精神的體現。
7.2.1繪畫 只要說起西方的繪畫,就會讓人想起素描、油畫。這些都是十分寫實的繪畫藝術。幾乎每一幅素描與油畫都有它的參照物,而且強調真實。著名畫家達芬奇為了更真實更科學的畫出人體,甚至不惜盜取屍體將其解剖,以更好地了解人體肌理骨架結構。
7.2.2文章 西方人的文章我看過不少,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寫得真詳細。描寫人物,會從他帽子上的羽毛一路描寫到帶珍珠的鞋子,甚至是男士的襪子、女士的襯裙。你不用猜測書中人物的真正想法,因為作者會用很大的篇幅來詳細地描寫他們的心理活動。
8.綜述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同的地理環境使得中西方古國形成了不同的經濟基礎,在不同經濟基礎的影響
下造就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科技藝術形式,宗教信仰……這種種的一切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雖然不能絕對地說,地里差異造成了中西方文化差異,但地理因素絕對是
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我前面說得那樣,文化是一種歷史的沉澱,一代一代的人留下了他們創造下的文化,文化也影響了後面的每一代人。當今
社會正處於大融合的時代,中西方貿易往來,文化交流頻繁,難免會出現碰撞與分歧。但是,不管是怎樣的分歧,都是由各自所生活在的社會文化背景所決定的,而
這社會文化環境是幾十代人在自己國家地區生存數千年來所積累下的生存經驗與法則。所以,當我們在面對那些分歧時,應該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去理解對方思想,
包容對方的行為,如此一來,我相信,世界將會更加美好、和諧。

Ⅵ 東西方文明產生的地理環境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地方多了。
歐洲有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等以地中海為中心,可以歸為海洋文明。
中亞有伊朗文明、伊斯蘭文明,地理主要是沙漠和高原。
南亞有印度文明,熱帶氣候、大雪山、恆河。
東亞中華文明,黃河與黃土高原等氣候。
各個地方氣候都不一樣,要細說的話一時半會說不明白

Ⅶ 中西方的差異大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我覺得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主要有,西方喜歡研究細節,喜歡把事物拆分開來,而中方的文化喜歡研究整體,重整體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西方的文化還非常崇尚自由,中方的文化崇尚規規矩矩辦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東西方文明的差異和相同點

1、東西文明的差異,可以說,地理因素是基本原因之一。不過,起源主要是古希臘諸城邦的地理因素和商朝地理因素的不同。當初,阿力山大建立的龐大國家--馬其頓帝國(其實是封建國家)。馬其頓帝國和秦帝國的存在正是東西文明差異的起源。馬其頓帝國把希臘的城邦文明傳播整個歐洲,而後來的歐洲文明,其實正是繼承了希臘的城邦文明。可以說,直到今天在西方強國身上,都能看到希臘城邦議會文明的影子。古希臘的地理導致產生古希臘的城邦議會文明,而阿力山大通過征服戰爭把文明種子種在西方。馬其頓帝國本身就是封建國家,和秦帝國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制度,和秦之前的封建國家商周倒是相似的。不過,商朝已經不是城邦議會封建國家了,而是家長制度的封建國家。秦帝國對於東方文明的影響就在於創立了真正的中央集權帝制,真正廢除了封建制度。加上漢帝國繼承秦帝制後用了宗法思想--儒家捆綁法家來統治,徹底固定了家長式的的中央集權帝國制度。可以說,法家和儒家本質都是家長式的統治學術--正是它們締造了東方帝國(專指中國和)之後的東方文明。而希臘的議會封建制度本質是契約式的統治制度,正是它們締造了西方的馬其頓帝國和之後的西方文明。並且這種分歧一直延續到現在。

閱讀全文

與東西方存在什麼差異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