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市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武漢市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漢江平原東緣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區,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間,大部分在50米以下。
(1)武漢地理位置北緯多少度擴展閱讀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
截至2017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⑵ 武漢是南方還是北方
武漢是南方。
眾所周知,劃分南北方的標准就是秦嶺-淮河線為准,秦嶺-淮河線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方地區,反之以北就是北方地區,而武漢正好處於秦嶺淮河以南,所以是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東南部與河南信陽市、南陽市。
地理位置
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於中國腹地中心、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
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隻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山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⑶ 武漢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特點
1、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
2、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
3、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3)武漢地理位置北緯多少度擴展閱讀
武漢的景點介紹:
1、黃鶴樓:黃鶴樓自古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許多千古絕唱,雖歷經重建,但黃鶴樓獨特的雄偉氣質卻依舊壯麗,登樓遠眺,武漢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2、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上世紀50年代建成的長江大橋,至今仍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大標志,也是武漢打卡地首選。
3、黎黃陂路:黎黃陂路建於1900年,是武漢著名的慢生活街區,保留了老漢口獨特的生活氣質,後經政府整修,變得更加洋氣,潮流、小資的生活,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喜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
⑷ 武漢經緯度是什麼
武漢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之間。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武漢是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中心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歷史。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武漢簡介。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
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 ,居世界第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⑸ 武漢市在長江的南邊還是北邊
武漢市武昌在長江南邊,漢口在長江北邊漢江以東,漢陽在漢江以西。
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土地面積8494平方公里,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區鼎立的壯美景觀。武漢也被譽為「百湖之市」,擁有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和眾多湖泊。城市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武漢地理位置為北緯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5)武漢地理位置北緯多少度擴展閱讀
武漢市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13個行政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
1、武昌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位於武漢市東南部,長江南岸,與漢陽、漢口隔江相望,北至余家頭羅家港與青山區毗鄰,東南與洪山區接壤,西臨長江,東擁東湖。
2、漢陽區為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因位於古漢水之陽而得名,地處武漢市西南部,長江和漢江交匯處,與武昌、漢口隔江鼎立形成武漢三鎮。
3、江漢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南臨長江、漢江交匯處,分別與武昌區、漢陽區隔江相望;北抵張公堤,與東西湖區接壤;東、西兩面各與江岸區、硚口區相鄰,漢口地區中部、是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之一,總面積為28.29平方千米。
⑹ 武漢的經緯度分別是多少
武漢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之間。
⑺ 武漢在北緯多少度
武漢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之間。
武漢是湖北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7個中心城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52.61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1076.62萬人,全市城鎮化率79.77%。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武漢市政府網站:網頁鏈接
⑻ 武漢的地理位置是
武漢
-
地理位置
武漢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東經113°41』~
115°05』,北緯29°58』~
31°22』。
東西距最大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為155公里。武漢處於江漢平原東部,東與黃岡市的團風縣、鄂州市的華容區、梁子湖區、黃石市的大冶市接壤,南與咸寧市的嘉魚、咸寧市區相連,西與荊州市的洪湖市、仙桃省轄市、漢川毗鄰,北與孝感市的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黃岡市的紅安縣、麻城市相接,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長江與其最大的支流漢水交匯於此,將武漢分為漢口、漢陽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稱武漢三鎮。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丘陵為輔,且市內湖泊塘堰眾多。武漢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譽,現有湖泊147個,水域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4強。在中國經濟地理中,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水、陸交通十分發達,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