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地理總是學不好怎麼辦
一、弄清概念
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恆星日、十太陽日;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物、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物群落;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三、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於這一點,你要多注意老師或網校中的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但實際分布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又具有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這就是個性。具體實際情況中可能個性更具特點。
五、抓「歸納」求「規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反氣旋型)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在中、低緯度海區,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洋流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六、抓「一般」推「特殊」
「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現象,當這種一般現象出現了異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麼,這種特殊性的產生是必與其當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關,從而,我們就可得出相應的結論。如,太陽輻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緯線分布的,根據其熱量的分布狀況,我們將全球化分為五帶。由此可知,等溫線、陸地自然帶等分布也應沿緯線分布。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它們的分布並非都沿緯線分布,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經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的分布還與地表形態、海陸熱力性質、洋流、人為活動等因素有關。具體分析時,就看當地與其它地區之間的差異是什麼?特殊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其特殊性。
七、抓「對比」找「異同」
在地理學習中,你會發現許多相似或類似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理解它們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圖表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如同緯度的歐洲西部和北美,為什麼歐洲西部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而北美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解決此問題,我們可以對照兩個區的地形圖,用表格來比較它們所處的緯度位謾。
八、抓「運算」促「智能」
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為了培養、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做如下分類練習;
1.比例尺與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換算。
2.地方時與區時的換算。
3.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4.垂直氣溫的計算。
5.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6.恆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7.晝夜長短的計算。
8.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9.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
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九、抓「讀圖」明「空間」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
為了培養查閱、填繪地圖習慣,要求:
1.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2.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格填寫地理事物。
3.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求能畫出大體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
2. 地理一直很差,怎麼辦成績提不上去。
地理是文科中偏向理科性質的一門學科,不少學生抱怨地理太難,其實只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好地理還是很容易的。那麼,地理成績很差要怎麼提高呢?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通過聽講,我們可以知道重點所在,通過做筆記,我們可以加深對難點的理解。
地理高考中空間定位非常重要,而對空間定位能力的培養根本還在於地圖。對於地理基礎差的同學來說,看到地圖就會產生恐懼感,厭惡感,要想除去這種感覺,就必須堅持每天強迫自己去看一遍地圖,看得多了,不僅在麻木中適應了地圖,或多或少也能記住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間概念慢慢也能培養起來。在看地圖的同時,最好能把地圖畫下來,不僅加深了對地圖的理解,也能逐步把地圖從紙上裝進腦子里。
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在地理環境的大背景下,各項地理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看到一種事物就要試著去牽出與之相關的其他內容。以日本為例,我們首先可以想到它的氣候---季風氣候,接著地形---山地多,平原少,河流---短小,水能豐富,工業----外向型工業為主...不同地區,地理環境差異也顯著。像長江中下游平原與東北平原,同為我國東部平原,氣候,土壤,農業卻不一樣,平時在學習的時候就要善於發現,善於總結。
理論知識的記憶是基礎,知識的運用才是目的。運用知識的途徑就是要多做題,勤問題。做的多了,問的多了,書本上的理論自然也就熟悉了,命題人的意圖也能漸漸瞭然於心,到高考時就可節省不少分析問題的時間。
(望採納,謝謝~)
3. 廣東湛江的生物地理中考總分45分,但我對生物的分數有質疑,有沒必要去查分啊
貌似生物沒法查,我個人認為沒必要,因為你認為的分數偏差有可能是你填塗答題卡是描的不夠黑,沒掃描上去,生物地理是電腦改卷,一過機分數就出來,一般不會改錯,就算改錯教育局規定也不能改過來,而你如果能去查分你也只能看看分數有沒加錯,你認為電腦會加錯嗎?e而且45分不錯了,你初三努力就行
4. 《自然地理》我認為王光謙的天河工程很正常,氣象部門沒有資格去質疑王光謙的天河工程,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為什麼氣象部門就沒有資格質疑,各種奇葩工程,特別一些國外忽悠中國的工程都有可能,專業的東西就要專業的人來做事,曾經說炸開喜馬拉雅山讓印度洋的西南氣流給新疆帶來降雨的,最後不過是國外愚人節玩弄中國的東西,當年我們還花費大力氣去核實可行性,現在難忽悠咯!
5. 《自然地理》很多人在質疑王光謙的天河工程,我不出手誰出手
「天河工程」是採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空中調水。南水北調的西線工程在地上調水牽扯生態問題,大家比較謹慎,清華大學、青海大學和青海氣象局坐在一起,聯合進行此項目研究。如何評價:首先,大氣運動不是規律的,所以雨氣也相應地不規律,在不是規律條件下,如何保證常年調水的可行性;其次,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如「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如何界定?即使能在一定保證程度下界定,那麼以下問題也會給項目的結果帶來很多不確定性:降水改變後,該地的生態影響、生活影響、社會影響如何?該地是否有表達反對的權利以及如何補償?會不會對三江源減少的生態影響不大於對原目的地的影響?等等。
6. 地理咋弄啊。。。愁死我了
地圖冊不離手!每天都看幾眼,便過目不忘了……每說一個地方,就要在地圖上找到,時間長了,便記住了。這東西就是得靠記憶,提高記憶力要多補鋅,多吃堅果!每天晚上睡前看看中國地圖,對你很有幫助!
不要瞎背,最好是,例如中國部分,就要分為東北,華北,華南,西北,西南,繼而經緯度就十分簡單了,(找個特殊位置,如北京就是東經120,其他城市在他的什麼方位,你就可以大概了解了)先記住省份,再接著就是該省什麼地理概述,河流山川什麼的了,都是先記住大的東西,如河流首先就要知道黃河長江珠江,及其水系,然後要知識拓展,河流流經了那幾個省區啊(這就跟你記住省區大概位置,經緯度有關了,所以知識聯系起來很重要),其重要支流啊,還有該地的地理特徵等等……
說這些小方法,都得是在一個條件之上的,那就是熟練掌握地理知識!多看看地圖絕對沒有錯,我特愛看地理雜志,看到某個喜歡的地方,就要在地圖上看看它離我有多遠,它周圍什麼環境,繼而一個個都記住了,然後連成網。我高三的時候,沒事就看地圖,然後幻想旅遊的情景,特別開心,其實學地理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呵~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績,也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7. 地理差怎麼辦
1,看課本,以看懂為目的.....相信你!
2,認真聽,課堂很重要,聽懂聽不懂都得聽。
3,多請教,不懂就問,排除課堂限制,課余找老師。
4,多做題,買點復習資料吧,很必要的。
對於地理,中學地理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其實看課本應該就足夠了。
不過自然地理部分還是要做做題,這樣有利於鞏固。在網上下個地理多媒體課件,配合課本看起來很直觀的,比較容易幫助理解。
再著,弄幾本舊版的高中地理課本,(32開版),應該是共有2本,這個版本的很實用,看多了你一定會明白,而相對新版的課本來說你更容易上手!
不要懷疑舊版的和新版的有知識沖突,舊版的在理論上要全面一點。
人文地理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多看地圖,看多了你就會有一個輪廓,很多國家和地區就會象一個模板刻畫在自己的腦袋裡,學習起來也不會抽象。
記住多看地圖很重要。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必有,最好能有掛在牆上的那種。
其次也可以備個袖珍的地圖手冊,無聊了拿出來翻翻,其實你是無意的翻閱,但是久了你就會發現你記住了。
在人文地理後期還有一部分內容(城市地理部分)也要死記,最好能理解,這樣運用起來更為熟練。
脫離校園有2年多了,這些是我上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的一些瑣碎的經驗,大概就是這些,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我想是比較實用一些。
8. 地理方面的問題
在地球上遙望夜空,宇宙是恆星的世界。
恆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從誕生的那天起,它們就聚集成群,交映成輝,組成雙星、星團、星系……
恆星是在熊熊燃燒著的星球。一般來說,恆星的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大。只是由於距離地球太遙遠的緣故,星光才顯得那麼微弱。
古代的天文學家認為恆星在星空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給它起名「恆星」,意思是「永恆不變的星」。可是我們今天知道它們在不停地高速運動著,比如太陽就帶著整個太陽系在繞銀河系的中心運動。但別的恆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以至我們難以覺察到它們位置的變動。
恆星發光的能力有強有弱。天文學上用「光度」來表示它。所謂「光度」,就是指從恆星表面以光的形式輻射出的功率。恆星表面的溫度也有高有低。一般說來,恆星表面的溫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紅;溫度越高,光則越偏藍。而表面溫度越高,表面積越大,光度就越大。從恆星的顏色和光度,科學家能提取出許多有用信息來。
歷史上,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哲學家羅素首先提出恆星分類與顏色和光度間的關系,建立了被稱為「赫-羅圖的」恆星演化關系,揭示了恆星演化的秘密。「赫-羅圖」中,從左上方的高溫和強光度區到右下的低溫和弱光區是一個狹窄的恆星密集區,我們的太陽也在其中;這一序列被稱為主星序,90%以上的恆星都集中於主星序內。在主星序區之上是巨星和超巨星區;左下為白矮星區。
恆星誕生於太空中的星際塵埃(科學家形象地稱之為「星雲」或者「星際雲」)。
恆星的「青年時代」是一生中最長的黃金階段——主星序階段,這一階段占據了它整個壽命的90%。在這段時間,恆星以幾乎不變的恆定光度發光發熱,照亮周圍的宇宙空間。
在此以後,恆星將變得動盪不安,變成一顆紅巨星;然後,紅巨星將在爆發中完成它的全部使命,把自己的大部分物質拋射回太空中,留下的殘骸,也許是白矮星,也許是中子星,甚至 黑洞……
就這樣,恆星來之於星雲,又歸之於星雲,走完它輝煌的一生。
絢麗的繁星,將永遠是夜空中最美麗的一道景緻。
行 星
行星是自身不發光的,環繞著恆星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以至於它的形狀大約是圓球狀,質量不夠的被成為小行星。行星的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行走一般。太陽系內的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 人類經過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紀哥白尼建立日心說後才普遍認識到: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內的九大行星則構成了一個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系—— 太陽系的主要成員。行星本身一般不發光,以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在主要由恆星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顯的相對移動。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從行星起源於不同形態的物質出發,可以把九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遠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行星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公轉,行星公轉的軌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圓性三大特點。所謂共面性,是指九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們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而近圓性是指它們的軌道和圓相當接近。
在一些行星的周圍,存在圍繞行星運轉的物質環,由大量小塊物體(如岩石,冰塊等)構成,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稱為行星環。20世紀70年代之前,人們一直以為唯獨土星有光環,以後相繼發現天王星和木星也有光環,這為研究太陽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衛星是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月亮就是地球的衛星。衛星反射太陽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衛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衛星在大小和質量方面相差懸殊,它們的運動特性也很不一致。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數目不等的衛星。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分布著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沿著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這個區域稱之為小行星帶。此外,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彗星,至於飄浮在行星際空間的流星體就更是無法計數了。
盡管太陽系內天體品種很多,但它們都無法和太陽相比。太陽是太陽系光和能量的源泉。也是太陽系中最龐大的天體,其半徑差不多是地球半徑的109倍,或者說是地月距離的1.8倍。太陽的質量比地球大33萬倍,佔到太陽系總質量的99.8%,是整個太陽系的質量中心,它以自己強大的引力將太陽系裡的所有天體牢牢控制在其周圍,使它們不離不散,井然有序地繞自己旋轉。同時,太陽又作為一顆普通的恆星,帶領它的成員,萬古不息地繞銀河系的中心運動。
9. 高中地理老掛科 復習都掛科 怎麼辦
很多人都是因為必修一地球的運動不會,然後就不學了,這就需要多培養空間想像能力。
另外要多看課本,很多基礎知識都在課本上,雖然有些零碎,但要認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