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拉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為什麼

拉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6 12:50:08

㈠ 拉薩的別稱是「日光城」,濟南、重慶、南京、廣州、昆明、哈爾濱的別稱分別是什麼

拉薩的別稱是日光城,濟南的別稱是泉城,重慶的別稱是山城,南京的別稱石頭城,廣州的別稱是五羊城(羊城),昆明的別稱是春城,哈爾濱的別稱是冰城,福州的別稱是榕城,濰坊的別稱是鳶都,包頭的別稱是鹿城,呼和浩特的別稱是青城,洛陽的別稱是牡丹城,鞍山的別稱是鋼城,深圳的別稱是鵬城,成都別稱錦官城……

㈡ 西藏拉薩被稱為「小四川」是為什麼

說起西藏拉薩,人們都會覺得那裡是一個很美的地方,那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拉薩離四川很近,而且在拉薩有很多的四川人在那裡定居,這里還有著“小四川”的稱號,為什麼人們都稱拉薩為“小四川”呢?

拉薩與四川的地理位置非常的近。在地里位置上,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只隔了一條金沙江,而且四川人又是經商好手,他們沿著茶馬古道進出西藏經商,這自古以來都有歷史上的原因。而且有一些西藏人民說的也都是四川話,這里的四川人也就越來越多。正因為來西藏拉薩總能遇到四川人,有做生意的,居住的,遊玩的,所以這里才會有“小四川”之稱。

㈢ 為什麼拉薩被稱為日光之城

因為年均日照時數長,6-9月為最佳旅遊時節。

拉薩市氣候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年日照時數3000小時,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中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稱。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6-8月較溫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風。僅就氣候而論,到西藏旅遊,3-10月較為適宜,其中6-9月為最佳時節。

(3)拉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拉薩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91°06′,北緯29°36′。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行政區域東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

受下沉氣流的影響,拉薩市全年多晴朗天氣,歷史最高氣溫29.6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16.5攝氏度,年平均氣溫7.4攝氏度。

拉薩市年降水量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稱為雨季。晝夜溫差較大,冬春寒冷乾燥且多風。年無霜期100~120天。

㈣ 拉薩為什麼被稱為"日光城"

因為拉薩每年平均日照總時數多達3005.3小時,平均每天有8小時15分鍾的太陽。所以被稱為「日光城」。

拉薩雖然日照時間很長,但是雨水並不少,它的年雨量是453.9毫米,年雨日為87.8天,比東部地區的內蒙古南部、陝西、山西和河北北部、吉林、遼寧西部還要多些,但是它的日照時間反而更長些。

這是因為拉薩下雨時間80%以上是在當天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之間,夜雨多,而第二天仍是太陽高照,天氣晴朗。

(4)拉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拉薩古稱「惹薩」,藏語「山羊」稱「惹」,「土」稱「薩」。「拉薩」,藏語翻譯為口頭語言「是」,做事只需敬順佛聖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確,不容置疑與改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薩市。

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中,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

㈤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稱,如拉薩就被稱為「日光城」,下面這些城市的別稱,你知道是什麼嗎濟南()重慶

濟南的別稱」泉城」、重慶的別稱是「山城霧都」、南京的別稱,「金陵、石頭城」,廣州,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昆明:「春城、花城」,哈爾濱的別稱是「、丁香城、冰城、天鵝頂上的珍珠、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 」

㈥ 拉薩為什麼被稱為日光城

拉薩被稱為日光城:拉薩是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藏語意為「聖地」。拉薩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北岸,海拔3657米。地處川藏、青藏、中尼公路結合點,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市人口40萬,有藏、漢、回等30多個民族。這里屬高原乾旱氣候區,特點是氣溫偏低,降水較少,空氣稀薄,日照時間長達3000小時以上, 素有「日光城」之稱。
拉薩的歷史悠久,秦時屬古漢、唐為吐蕃之地。唐貞觀七年(633年),松贊干布完成了統一西藏的大業,建立了吐蕃王朝,同時建都拉薩。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在此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和布達拉宮。千餘年來,這里成為了西藏政教活動的中心。 簡稱:0891 省會:850000 位置: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的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北岸。 氣候: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攝氏8度(華氏43°)左右。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比鄰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全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譽。 最佳旅遊時間:拉薩市地處喜瑪拉雅山北側,受下沉氣流的影響,全年多睛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高原季風半乾旱氣候。最高氣溫29℃,最低氣溫零下16.5℃,年平均氣溫7.4℃;降雨量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時間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稱。

宜興素以陶瓷工藝揚名。從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為陶中上品。宜興制陶技術精益求精,不斷改進。宜興陶器發明創造於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成熟於晉宋,大放異彩於明清。相傳春秋時代的范蠡與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如今宜興陶業中心鼎蜀鎮,已由過去的家家做坯、處處皆窯的集鎮,變成了擁有二十多家工廠、近兩萬 名工人機械化生產的多品種陶瓷工業基地。

故因此稱呼 陶都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一步吞並楚國,他看中了位於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干里一帶,召見他的謀士范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佔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石頭城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志.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里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關於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置金陵邑,並在今清涼山上築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 他看到以鍾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贊嘆,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遷移到秣陵(今南京),並改稱秣陵為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為最主要的水軍基地。此後數百年間,這里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環山築造,周長「七里一百步」,相當於現在的六里左右。北緣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開二門,東開一門,南門之西為西門,城依山傍水,夾淮帶江,險固現時勢威。城內設置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在城牆的高處築有報警的烽火台,可以隨時發出預報敵軍侵犯的信號。至南朝時,石頭城作為保衛都城的軍事要塞的地位依舊未變。

景德鎮在東晉叫新平鎮,唐武德四年改鎮為縣,仍叫新平。因其雄居昌江南岸,又叫昌南鎮。北宋真宗時(公元1004--1007年)改名為景德鎮。當時,景德鎮燒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揚海內,真宗皇帝趙恆派官員到鎮督造瓷器,貢奉朝廷,並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寫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號,從此以後,這個地方就改名為景德鎮,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景德鎮瓷器名聞天下,但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製造瓷器的,目前尚無定論,據史書記載:景德鎮陶瓷業是從公元一世紀左右,即東漢時代開始的;經過三國、魏晉到公元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的陳朝,它的瓷業生產已較有名氣了;唐代景德鎮產的瓷器被稱為「假玉器,且貢於朝廷,」名震天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發現唐代及唐以前的窯址和實物,在這個地區所發現的最早的窯址及瓷片,均為五代時期。在沒有找到新的實物證據前,只能把五代作為景德鎮瓷業的開始。

五代景德鎮 五代時,景德鎮瓷業已初具規模。當時,景德鎮制瓷還沒有使用高嶺土作瓷坯原料,僅用瓷石作原料。這種單一的原料制胎,史稱「一元配方」。用瓷石製成的坯,在高溫下易變形。為減少變形,陶瓷工就把底足加厚加重,以承受上面的壓力,這樣瓷器的造型風格受到一定影響。五代時,景德鎮的主要產品是青瓷和白瓷。青瓷,胎呈灰色,與當時名噪南方的浙江越窯製品風格相近,其質量上乘的製品幾乎達到亂真的程度。白瓷較精,白瓷胎緻密堅實,吸水率低,色調純正,與北方白瓷接近,但透光度更好。五代景德鎮燒制白瓷的成就,對於該地區宋代青白瓷的製作以及明清時期彩瓷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景德鎮也是南方最早生產白瓷的地方,它開始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但從全國范圍來說,那時的制瓷格局是「南青北白」,即南方以浙江越窯青瓷為代表,北方以河北邢窯白瓷為代表,景德鎮窯同它們相比,還稍遜一籌。五代是景德鎮瓷業的起步階段。

宋代景德鎮 宋代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社會恢復安定,生產得以發展,制瓷業也進入到一個「百花齊放」的繁榮時期,各地名窯名瓷不斷涌現,其中官窯、汝窯、定窯、鈞窯和哥窯被後人稱為五大名窯,成為當時制瓷水平最高的代表。受其影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日益成熟,規模迅速發展(瓷窯多達300餘處),質量也有很大提高。宋代景德鎮主要燒制青白瓷一種品種。這種瓷器因釉色青中顯白,白中泛青,介於青、白之間,故得名(也稱為影青、映青、隱青)。青白瓷,清淡高雅,俊秀挺拔,享有「饒玉」之稱(即饒州之玉,因景德鎮在宋時屬饒州)。它是景德鎮獨創的一種瓷器,因而也成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極珍貴的品類。

青白瓷以日用器為主,飲食具有碟、盤、碗,酒具有注子、注碗、杯;衛生具有缽、洗和各式香薰,照明具有燈盞,瓷枕有象枕、獅枕等,盛化妝品和香料的盒更是豐富多彩,還有浮雕人物。齊全的品種說明,景德鎮瓷工已經熟練掌握了各種器物的成型方法;而且還出現了較細致的分工。

此時,瓷工們對成型質量非常講究,坯胎已做得很薄,坯體表面也加工得十分精細,再輔之刻花、篦點、篦紋和印花裝飾,與影青釉相互配合,相互輝映,使青白瓷真正收到了光致茂美的藝術效果。它常見花紋有牡丹、蓮、梅、卷草、鳳、魚、嬰戲等。北宋前期,青白瓷多光素無花紋,器形規整,釉質潤潔,有「冰肌玉骨」之譽。北宋中期以後,刻花、篦點、篦劃紋飾在器物上大量出現。南宋以後,盛行印花裝飾。其紋飾題材,布局方法,明顯受到河北定窯影響,因而又被稱為「南定瓷」(即南方的定窯)。如果從瓷器的緻密度、透光度、燒制技術等方面比較,青白瓷比定窯瓷好,青白瓷的白度和透光度都很高,已接近現代細瓷的標准。此後,社會上大量使用的白瓷都是在青白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青白瓷的出現,使景德鎮躋身於宋代名窯之林,它以其獨特的風姿而具備了與同時代的其它名窯名瓷一爭高下的實力。

色質如玉的青白瓷一出現,就倍受人們喜愛。這也使它的銷售市場極為廣闊,不僅銷往全國大部分地區;還大量銷往海外。青白瓷對江南地區的瓷窯影響很大,出現了許多模仿青白瓷的瓷窯(共計有8省

34個縣),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以景德鎮為中心的青白瓷系。青白瓷系是江南地區兩大瓷窯之一,影響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

宋代是景德鎮瓷業全面發展的階段。

元代景德鎮 元王朝於1278年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專門燒制官府用瓷。為什麼元王朝要把唯一的為皇室服務的瓷局設在景德鎮呢?這是因為蒙古統治者崇尚白色,以白為貴,當時,景德鎮大量燒造青白瓷,這種白色調瓷器博得了蒙古統治者的喜愛。這便是他們把瓷局設在景德鎮的主要原因。浮梁瓷局的設立,使景德鎮倍受「關懷」,它得以集中全國各窯場的優秀工匠,得以壟斷優良的原料等,這為瓷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元代結束了宋、金、西夏對峙的分裂局面,社會趨於穩定,蒙古統治者雖不善於治國之術,卻大力提倡海外貿易。那時,中國的瓷器輸往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達的海上貿易和廣闊的海外市場,必然刺激各種手工業發展,它對於在宋代已有廣大市場的景德鎮制瓷業來說,無疑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元代景德鎮瓷業的輝煌成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元代景德鎮瓷工憑借其出奇的創造力,在制瓷工藝上取得了巨大突破,發現了新的優良的制瓷原料——高嶺土,並把它摻進瓷石制胎,這便是著名的「二元配方法」。高嶺土(此土產於景德鎮市東北45公里處的東埠高嶺村的高嶺山,故名之,它也是國際通用的專門術語。此後,就把這種能制瓷的白色粘土通稱為「高嶺土」)的應用,是元代景德鎮的偉大創舉,在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其一,迎來了瓷業的繁榮。南宋後期,景德鎮出現了原料危機,上層優質瓷石枯竭,瓷業生產陷入困境。高嶺土的應用,使過去無法利用的藏量巨大的中下層瓷石得以使用,從而使景德鎮瓷業安然渡過了南宋以來的原料危機,迎來了元代瓷業的興旺發達,也為明清景德鎮瓷業的蓬勃發展開辟了廣闊的新天地。其二,減少製品變形。高嶺土摻進瓷石制胎,提高了瓷胎中氧化鋁的含量,使製品的燒成范圍增寬,變形減少,成品率提高。高嶺土在瓷胎中起到骨料作用,因而能燒造頗具氣勢的大件瓷器。高嶺土的應用,改善了瓷器的理化性能,景德鎮瓷器由低火度的軟質瓷變成高火度的硬質瓷,從而完成了中國陶瓷史上一次巨大的、質的飛躍。其三,降低了成本。高嶺土是土質原料,採掘方便,僅需淘洗即可使用(瓷石需經長時間粉碎後才能使用),這樣,瓷器的成本必然會有所降低。高嶺土的應用,是元代景德鎮瓷業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給景德鎮瓷業帶來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樞府器」是元代官府機構樞密院在景德鎮定燒的一種白胎白釉瓷器(因有的器物上刻有「樞」、「府」二字,而得其名)。同青白瓷相比,樞府器胎體稍厚,釉色偏白,呈鵝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瓷器。它具有燒成溫度高,胎釉結合緊密的特點,而成為一代名品。卵白釉瓷分精、粗兩類。精製的製品基本為白乳濁釉色,有印花裝飾;較粗的製品一般胎體厚重,素麵無紋飾,釉色白中略顯灰青。卵白釉的出現,為青花和釉里紅的藝術效果提供了物質條件。元代景德鎮另一個巨大成就,就是燒制出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瓷是指一種在瓷胎上用鈷料著色,然後施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藍彩瓷器)。清新明麗的青花瓷取代了元代以前的刻、劃、印花等裝飾技法,而成為我國陶瓷裝飾的主流,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青花瓷的出現,使其它大部分古老的窯場都相形見絀,它昭示著景德鎮瓷業的高度發展。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優良的使用價值,贏得了古今中外人士的喜愛,為此,青花瓷的生產歷經數百年而不衰。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器絕大部分供外銷,主要銷往伊斯蘭教地區。銷往這一地區的青花瓷器多數是大件器,各式盤的口徑一般在35--45厘米之間,大的達58厘米之多。這是適應當地生活習慣,為人們圍在一起,席地而坐吃抓飯時所使用的。釉里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的又一重要發明。釉里紅也是釉下彩,在操作上亦與青花相同;與青花不同的是,青花的著色劑是氧化鈷,釉里紅則為氧化銅的呈色。元代釉里紅的呈色紅而不鮮,朴實無華,

閱讀全文

與拉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