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祁連山哪裡,在那個省,什麼市。
甘肅省張掖市。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
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
山脈自西北至東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祁連山脈的地貌特徵
祁連山脈西段由:走廊南山、黑河谷地,托萊山,托萊河谷地,托萊南山、疏勒河谷地,疏勒南山、哈拉湖盆地,黨河南山、喀克吐郭勒谷地,賽什騰山、柴達木山、宗務隆山等一系列山脈與寬谷盆地組成。
祁連山脈東段有:冷龍嶺、大通河谷地,大通山、大坂山。在一系列平行山地中,南北兩側和東部相對起伏較大,山間盆地和寬谷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之間,谷地較寬,兩側洪、沖積平原或台地發育。
疏勒南山以東的北大河、黑河、疏勒河、大通河和布哈河等五河之源所在的寬谷盆地海拔高達4100-4200米。祁連山海拔45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區現代冰川發育,現代冰川和古冰川作用的地貌類型都較豐富。
祁連山區由於多年冰土的下界高程一般為3500-3700米之間,使大多數山地和一些大河的上游都發育著冰緣地貌。在凍土帶以下的地貌作用中,東部以流水作用為主,西部風成作用較為明顯。
2. 祁連山,太行山,武夷山,南嶺分別位於那些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交界處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1]
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
山脈自西北至東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太行山(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
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數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
武夷山脈位於中國江西省、福建省兩省邊境。北接仙霞嶺,南接九連山,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是贛江、撫河、信江與閩江的分水嶺。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位於江西省鉛山縣與福建省武夷山市交界處,為中國大陸東南部最高峰。1979年建立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佔地5.73萬公頃。1957年建成的鷹廈鐵路,在江西資溪、福建光澤之間穿過此山隘口。
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於中國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廣東省(粵),廣西壯族自治區(桂)4省(區)邊境。約當北緯24°00′~26°30′,東經110°~116°。橫亘在湘桂、湘粵、贛粵之間,向東延伸至閩南。東西長約600公里,南北寬約 200公里。因南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5條主要山嶺所組成,故又稱五嶺。 廣義的南嶺還包括苗兒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嶺、瑤山、九連山等。
3. 祁連山是青海和內蒙古的分界線嗎
祁連山系位於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
祁連山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著名的一大山系,地處
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會地帶。位於青海和甘肅的交界處,是草原地帶和沙漠戈壁的分界線。祁連山涵養的水源是甘肅河西走廊綠洲地區和下游內蒙古受益地區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源泉,也是這一區域生態環境的生命線。
4. 祁連山脈是什麼分界線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
祁連山脈在我國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它是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我國2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河西走廊與柴達木盆地的分界線;甘肅省與青海省的分界線;我國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的分界線。
5. 祁連山地形分界線
我國第一級與第二級階梯的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級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其中,祁連山是青海省和甘肅省的分界線;太行山是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線.
故選:BD.
6. 祁連山是哪兩個省(區)的分界線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7. 從三大自然區來看祁連山脈它是什麼和什麼的分界線
是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祁連山是我國多個地理分界線,分別如下:
1、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
2、我國2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
3、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4、河西走廊與柴達木盆地的分界線;
5、甘肅省與青海省的分界線;
6、我國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的分界線;
7、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8、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7)祁連山位於什麼地理分界線擴展閱讀:
祁連山位於中緯度北溫帶,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它又處於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由於青藏高原對大氣環流的特殊影響,使夏季來自東南季風的濕潤氣流得以北進西伸,波及本區;冬季受內蒙古乾冷空氣,西北寒冷氣流的影響,致使本區冬季降溫幅度大,氣溫年較差較大。
多種因素的疊加構成了祁連山林區主要的氣候特徵,即大陸性高寒半濕潤山地氣候。表現為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溫涼濕潤,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本區由淺山地帶向深山地帶,氣溫遞減,雨量遞增,高山寒冷而陰濕,淺山地帶熱而乾燥。
隨著山區海拔的升高,各氣候要素發生有規律自下而上的變化,呈明顯的山地垂直氣候帶。自下而上為:淺山荒漠草原氣候帶、淺山乾草原氣候帶、中山森林草原氣候帶、亞高山灌叢草甸氣候帶、高山冰雪植被氣候帶。
8. 祁連山脈是什麼走向它是哪兩個省的分界線
祁連山脈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叫南山,在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是兩省的分界線。
是西北--東南走向的
望好評
謝謝
9. 祁連山是哪兩個省的分界線
祁連山是青海與甘肅兩個省的分界線。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
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
山脈自西北至東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