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托勒密是古代天文學的權威
最佳嚴格來說,托勒密不是希臘人,他生於埃及,並活躍於亞歷山大里亞(今埃及亞歷山大)。我們今天之所以說托勒密是希臘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是因為古希臘文化有兩個時期:狹義上的希臘文明和泛希臘化時期,大概可以以亞里士多德的死亡為界。狹義的希臘文明時期是指圍繞「雅典-斯巴達」.托勒密一生創作的作品很多,其中《天文學大成》就是依據喜帕恰斯的研究寫成的網路全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闡述了地心體系,認為地球是居於中心的,而太陽,月亮以及其他星體都是圍繞著地球運行的。另外一部作品《地理學指南》,這本書是關於地理知識的概括的,它參考了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資料撰寫而成。
托勒密認為地理學是對整個地球的意義重大,他用一些地名和測量來代替地理描述。他在《地理學指南》里把想像成有人居住的地方連成一片陸塊,中間有一些海盆,還在地圖上將印度洋的南面還有一塊沒被發現的大陸表示出來。直到十八世紀才被消除這個錯誤。
有人猜測塞翁可能是他的老師,但這個並沒有得到證實,托勒密有許多的作用都送給了賽魯斯。也有人認為馬里努斯是托勒密的恩師,因為他在《地理學》中多次提到了馬里努斯的資料。以上大致信息便是托勒密簡介。
❷ 最著名的地理學家是誰
著名地理學家:1、裴秀2、酈道元3、徐霞客4、魏源 5、李四光
一、裴秀
西晉時,中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Claudius,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觸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圖資料。由於才華出眾,所以青少年時代就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贊賞。
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已廣泛用於戰爭和國家管理,秦漢以後損失嚴重。出於政治和軍事需要,裴秀立意製作新圖。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這是中國和全世界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地圖集。為了便於應用,他還將一幅篇幅過大(用娟八十匹繪制)的《天下大圖》縮製成以寸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圖》,圖上載有名山都邑,為軍政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後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
這是他對中國地圖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直至今天地圖繪制考慮的主要問題除經緯線和投影外,裴秀幾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裴秀提出的這些制圖原則,是繪制平面地圖的基本科學理論,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它一直影響著清代以前中國傳統的制圖學,在中國地圖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世界地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酈道元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生年有皇興三年(469),延興二年(427)之說,但都缺乏可靠依據,卒於孝昌三年(527)。
生於仕官家庭,父親酈范作過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看來他一生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建樹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希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聲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於地理學的研究。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並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
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因此,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為此,酈道元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
《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水經》的基礎上,酈道元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出身於江陰的天資聰穎。童年上私塾時,即聽背經書,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沒興趣,有興趣的是看古今史書,尤其是地方誌,從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願。
幼年好學,博覽圖經地誌。因見明末政治黑
❸ 托勒密是什麼國家的人物,為什麼
嚴格來說,托勒密不是希臘人,他生於埃及,並活躍於亞歷山大里亞(今埃及亞歷山大)。
我們今天之所以說托勒密是希臘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是因為古希臘文化有兩個時期:狹義上的希臘文明和泛希臘化時期,大概可以以亞里士多德的死亡為界。
狹義的希臘文明時期是指圍繞「雅典-斯巴達」為中心的城邦時期,這個時期有重要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泛希臘化時期指的是在雅典-斯巴達等城邦衰落、馬其頓王國東擴之後,環繞地中海希臘文化帶,此時學術中心已經移到亞歷山大利亞。他們的文化在地域上不屬於希臘半島,但是其精神與根源是與古典希臘文化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著名人物就包括托勒密、阿基米德、歐幾里得。(阿基米德是迦太基人)
所以我們也經常把托勒密、阿基米德、歐幾里得等人稱為希臘的**家。
❹ 關於托勒密有哪些介紹
克羅狄斯·托勒密(約公元90年—168年),是「地心說」的集大成者,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光學家。主要著有《天文學大成》、《地理學指南》和《四書》等。
公元127年,托勒密被送到亞歷山大去求學。在那裡,他閱讀了不少的書籍,並且學會了天文測量和大地測量。他曾長期住在亞歷山大城,直到151年。
托勒密曾在亞歷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學大成》(13卷),是根據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寫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學網路全書,主要論述宇宙的地心體系,認為地球居於中心,日、月、行星和恆星圍繞著它運行。此書在中世紀被尊為天文學的標准著作,直到16世紀中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地心說才被推翻。
另一部重要著作《地理學指南》(8卷)是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知識的總結,主要以馬里努斯的工作為基礎,參考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資料撰成。第1卷為一般理論概述,闡述了他的地理學體系,修正了馬里努斯的制圖方法。第2卷至第7卷列有歐、亞、非三大洲8100處地點位置的一覽表,並採用喜帕恰斯所建立的緯度和經度網,把圓周分為360份,給每個地點都註明經緯度坐標。第8卷由27幅世界地圖和26幅局部區域圖組成,以後曾多次刊印,稱為《托勒密地圖》。
托勒密認為地理學是對地球整個已知地區及與之有關的一切事物作線性描述,即繪制圖形,並用地名和測量一覽表代替地理描述。他在《地理學指南》中採用了波西東尼斯錯誤的地球周長數字,又在繪制陸地向東延伸中增加了誤差。把有人居住的世界想像為一片連續不斷的陸塊,中間包圍著一些海盆,並在地圖上表明:印度洋的南面還存在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見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直到18世紀英國探險家J·庫克的探險航行,才消除這個錯誤。他在《地理學指南》中還提出了兩種新的地圖投影:圓錐投影和球面投影。
127年到151年,他在亞歷山大一個大城進行天文觀測,所觀測的結果都寫在了《至大論》中,這是關於他生活年代、工作地點的可靠的資料。見於《至大論》書中的托勒密天文觀測記錄,最早的日期為公元127年3月26日,最晚的日期為141年2月2日。
由此可知,托勒密曾活動於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在位)和安東尼(公元138—161年在位)兩帝時代。《至大論》是托勒密早年的作品,此後他還寫了許多著作,由這些著作推斷,托勒密在哈德良皇帝時代已很活躍,而且他一直活到馬可·奧勒留(公元161—180年在位)皇帝時代。
由托勒密留下的觀測記錄來看,他的所有天文觀測都是在埃及(當時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的亞歷山大城(今埃及亞歷山大省的省會)。
托勒密的著作集古希臘天文學之大成,但是對於他個人的師承,迄今幾乎一無所知。《至大論》中曾使用了塞翁的行星觀測資料,有人認為塞翁可能是他的老師,但這僅是猜測而已。
托勒密的不少著作題贈給一個不知誰何的賽魯斯。還有人認為泰爾的馬里努斯是托勒密的老師,托勒密在《地理學》一書中使用並修訂了馬里努斯的不少資料。所有這些情況都還不足以確定托勒密的師承。
❺ 托勒密,布魯諾哪國的
托勒密 古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
布魯諾 義大利哲學家和思想家。 主要著作有《論無限宇宙和世界》,書中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並明確指出:「宇宙是無限大的」,「宇宙不僅是無限的,而且是物質的」。還著有《諾亞方舟》,抨擊死抱《聖經》的學者。
❻ 托勒密是古希臘人還是古羅馬人
外國古代地理學家,托勒密 Ptolemaeus,Claudius;Ptolemy(約90,埃及托勒馬達伊~168,亞歷山大城)
古希臘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曾譯托勒玫、多祿某。長期進行天文觀測。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學大成》(又稱《大綜合論》13卷)主要論述了他所創立的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日、月、行星和恆星均圍繞地球運動。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系統研究日月星辰的構成和運動方式並作出成就的科學家。此書被尊為天文學的標准著作,直到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地心說才被推翻。另一重要著作《地理學指南》(8卷)主要論述地球的形狀、大小、經緯度的測定,以及地圖的投影方法,是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知識的總結。書中附有27幅世界地圖和26幅區域圖,後人稱之為托勒密地圖。他製造了供測量經緯度用的類似中國渾天儀的儀器和角距儀;通過系統的天文觀測,編有包括1028顆恆星的位置表,測算出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為29.5倍於地球直徑,這個數值在古代是相當精確的。對幾何學也有研究。還著有《光學》(5卷)等。
❼ 誰知道關於拖勒密
托勒密
一、 生平簡介
托勒密(公元90~168)是古希臘著名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約公元90年誕生於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在公元168年去世,終年78歲。
二、科學成就
1.托勒密體系作為一種天文學理論有很高的歷史地位。 托勒密於公元127年到151年在亞歷山大里亞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的天文觀測,托勒密把這些天文觀測成果和地心體系總結成十三卷巨著《大綜合論》,後來阿拉伯文譯本改名為《至大論》。托勒密的體系由於較好地容納瞭望遠鏡發現之前的天文觀測,所以一直被作為最好的天文學體系,統治了西方天文學界一千多年。 托勒密的地心體系
2.托勒密的另一巨著是八卷《地理學指南》,書中最早提出了類似於現代經、緯度的概念。計算出了幾千個地點的地理位置,繪制了包括、歐、亞、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的早期世界地圖。他已經知道馬來半島和中國。
哥倫布用的世界地圖是希臘地球繪制師托勒密在2世紀時繪制的。地圖上的世界不包括美洋大陸、澳洲或太平洋。
3.托勒密對物理學的重要貢獻包括在他的《光學》一書中。他研究了光在平面鏡上的反射和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的時候發生折射的現象。托勒密還做了定量的實驗,給出了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折射數據表,遺憾的是他沒有用數學公式把實驗結果表達出來,這本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三、趣聞軼事:不準確的地圖導致新大陸的發現
托勒密關於地理位置的計算很不準確,據說他算出的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亞洲的距離,比真實距離小得多,這導致哥侖布企圖從西班牙向西面駛往亞洲印度,結果到了美洲,發現了新大陸。
托勒密
托勒密(約公元100—170),古希臘一埃及著名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數學家。托勒密的地心說統治了歐洲天文界乃至思想界達1400年之久。他出生於托勒密城,一生的大部分時常是在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度過的。當時,古希臘天文學已經經歷了一段發展時期,並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托勒密總結他的研究成果,加上他自己的研究觀察,完成了重要的天文學巨著《天文學大成》(又譯《大綜合論》)。他在該書巾通過系統的幾何學證明,建立起宇宙地心體系,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地心說。這部著作最初用古希臘文寫成,後來流傳到了阿拉伯人手中,公元827年,該書被譯成阿拉伯文, 12世紀後半期,傳入歐洲,被傳譯成拉丁文。在元代,該書即傳入我國,但直到明末,才在徐光啟等人編寫的《崇禎歷書》有簡要介紹。《天文學大成》一書共13卷,分別闡述地和天的概念,基本觀測事實和
數學基礎。書中論證地為球形,居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其他天體均繞地球運動;還敘述了太陽、月亮、行星運動規律,如何推算日食、月食,確定行星位置等。在地理、物理、數學等方面,托勒密還寫了不少著作。
❽ 克羅狄斯·托勒密的生平
127年到151年,他在亞歷山大城進行天文觀測。關於托勒密的生平,至今所知甚少。最主要的資料來自他傳世著作中的有關記載,其次是羅馬帝國時代和拜占廷時代著作家們傳述的一些說法——通常頗為可疑。在托勒密最重要的著作《至大論》(Almagest)(《天文學大成》的古阿拉伯翻譯版本)中,記載著一些他本人所作的天文觀測,這是確定他生活年代、工作地點的最可靠的資料。見於《至大論》書中的托勒密天文觀測記錄,最早的日期為公元127年3月26日,最晚的日期為141年2月2日。由此可知托勒密曾活動於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年在位)和安東尼(Antoninus,公元138—161年在位)兩帝時代。《至大論》是托勒密早年的作品,此後他還寫了許多著作,由這些著作推斷,托勒密在哈德良皇帝時代已很活躍,而且他一直活到馬可·奧勒留(MarcusAurlius,公元161—180年在位)皇帝時代。
由托勒密留下的觀測記錄來看,他的所有天文觀測都是在埃及(當時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的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今埃及亞歷山大省的省會)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出生於上埃及的托勒密城(Ptolemais,今埃及的圖勒邁塞),這可能是正確的,然而此說出於後世(晚至約1360年),且無旁證。
托勒密的姓名中,保存著一些信息,可供推測。Ptolemaeus表明他是埃及居民,而祖上是希臘人或希臘化了的某族人;Claudius表明他擁有羅馬公民權,這很可能是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Claudius,公元41—54年在位)或尼祿(Nero,公元54—68年在位)贈與他祖上的。
托勒密的著作集古希臘天文學之大城,但是對於他個人的師承,迄今幾乎一無所知。《至大論》中曾使用了塞翁(Theon)的行星觀測資料,有人認為塞翁可能是他的老師,但這僅是猜測而已。托勒密的不少著作題贈給一個不知誰何的賽魯斯(Syrus)。還有人認為泰爾的馬里努斯(MarinusofTyre)是托勒密的老師,托勒密在《地理學》(Gography)一書中使用並修訂了馬里努斯的不少資料。所有這些情況都還不足以確定托勒密的師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