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亞洲地理知識知多少手報

亞洲地理知識知多少手報

發布時間:2022-08-07 09:17:54

Ⅰ 走進亞洲地理手抄報設計簡單又漂亮

走進亞洲地理手抄報設計圖片01 走進亞洲地理手抄報設計圖片02 走進亞洲地理手抄報設計圖片03

亞洲的地理環境

地形

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

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死海)。

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中心

亞洲最中心的點,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的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43°40‘37",東經87°19‘52"。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范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為北緯43°40′37〃、東經87°19′52〃,實地在天山山脈北麓沖洪積扇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東北至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有公路可達。一座高18米,代表性極強的具有典型亞洲區域特色的“亞心”標志塔巍巍聳立在“亞心”點上。

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大洲。海岸類型復雜。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

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將以逐步的趨勢逐漸升高,預計一百年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會再創一個新的歷史新跡。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92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伏爾加河(世界最長)(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和黑龍江)。

河流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

Ⅱ 怎樣做地理手抄報

地理手抄報素材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亞細亞洲」該詞來源於古代西亞等地古人的閃米特語。亞細亞的意思是指東方日出的地方。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詳地,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居民: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體種族,約佔全洲人口的60%。余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自然環境: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592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草原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Ⅲ 高中關於亞洲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手抄報

1.主體在東西半球的東半球,滿北半球的北半球 北臨北冰洋 東臨太平洋 西面深入亞歐大陸深處
南臨印度洋
2.地勢起伏大 平均海拔高 中部高四周低
3.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4.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Ⅳ 地理手抄報資料

1.亞洲地理

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中部一帶地勢高,周圍低,地表起伏大,半島和島嶼多,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伸延至大陸邊緣。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75%,在山地和高原外側分布著一些平原。

亞洲許多大河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方奔流,形成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四大水系,內陸河主要分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等。亞洲的湖泊分布大致可分為北亞、中亞、西亞、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五大湖畔,湖泊類型多樣。

由於亞洲所跨緯度寬廣,缺少伸入內地的海灣,廣大內陸地區和高緯度地區具有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各地受大氣環流和海陸位置影響不同,又有季風性顯著、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特點。
2.歐洲概況

位於亞洲西面,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是歐亞大陸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個大半島。

歐洲海岸曲折多港灣,主要內海有南部的裏海、愛琴海、亞得里亞海和北部的波羅的海;主要海峽有西南端的直布羅陀海峽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峽。
歐洲主要半島有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南部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和伊比利亞半島;主要島嶼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和冰島,南部的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海,直布羅陀海峽是歐非兩洲的分界線

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佔全洲面積的2/3,阿爾卑山是歐洲南面的年輕褶皺山系。歐洲有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為中心的大陸冰川和阿爾卑斯山脈為中心的山嶽冰川,冰川地形廣布。

歐洲的氣候溫和濕潤,西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氣候,向東過渡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 歐洲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北冰洋沿岸為苔原氣候。

歐洲河網稠密,水量豐富,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也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

歐洲的居民絕大部分屬白色人種,語言屬印歐語系,分拉丁語、日耳曼語、斯拉夫語三個語族。歐洲經濟共同體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組成的一個政治和經濟聯盟。目前已有12個國家參加。歐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長率低的一洲。

歐洲現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五部分:東歐、西歐、南歐、北歐與中歐。

2.南歐

南歐指巴爾干、亞平寧和伊比利亞三個半島和附近一些島嶼。有西班牙、葡萄牙、摩納哥、安道爾、義大利、聖馬利諾、梵蒂岡、馬爾他、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等17個國家。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亞平寧半島上的義大利\巴爾干半島的羅馬尼亞等國是面積較大的國家。摩納哥安道爾、梵帝岡、聖馬利諾、馬爾他等是世界上面積少、人口最少的幾個國家。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義大利:首都羅馬位於半島四側,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有許多古羅馬帝國的古跡,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威尼斯位於東北部沿海,是著名的水上城市。

3.西歐

西歐:瀕臨大西洋和北海,范圍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六國。北海是世界著名漁場。西歐是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二次大戰期間,西歐受到消弱。戰後,西歐一些國家在經濟貿易方面採取了一些共同政策,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四部分組成。英國是西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倫敦跨泰晤士河兩岸,是英國首都和最大港口,也是全國新興工業、金融、貿易。交通和文化中心。著名工業中心: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

法國:整個領土大致呈六邊形。法國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農業,巴黎盆地是法國最重要的工業區,洛林鐵礦區和里爾煤礦區是傳統的鋼鐵工業區。鋼鐵工業中心有敦刻爾克和福斯。法國的鐵、鋁、鈾的藏量居歐洲前列。法國是歐洲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首都巴黎,馬賽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港口和煉鋁工業中心。

4.北歐

北歐:地處高緯,包括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五國和法羅群島(丹)。北極因通過挪威、瑞典和芬蘭的北部,芬蘭因境內湖群密布,所以被稱為「千湖之國」。北歐五國部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以瑞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首都斯德哥爾摩綠化面積大,環境幽美。經濟以冶金、木材加工和造船為主。挪威的漁業、航運久負盛名,石油為新興工業。芬蘭是紙漿和紙張的重要出口國。丹麥的經濟支柱是乳肉畜牧業和家禽養殖業。冰島是以漁業為主的國家。

5.中歐

中歐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和北海、波羅的海之間,由德國、瑞土、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等九國組成。

德國:二戰後,德國分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兩德重新統一,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首都柏林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德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業區為魯爾區和薩爾區,工業中心有慕尼黑、科隆、漢堡、萊比錫和柏林。

瑞士:瑞士經濟發達,以技術水平高的鍾表、精密儀器、精密機床等著名。日內瓦是著名游覽城市,首都為伯爾尼。

6.東歐

東歐也就是前蘇聯的歐洲部分。它們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俄羅斯: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5億中,俄羅斯人佔81%以上,有100多個民族中通用語言是俄語。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地處高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位於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歐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經濟核心地區,全國大部分工業、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那裡。兩大工業區:一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二是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最大城市和綜合工業中心也是交通中心,主要港口聖彼得堡濱芬蘭灣,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終年不凍港。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烏克蘭:首都基鋪。
摩爾多瓦:首都基希必烏。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Ⅳ 地理手抄報

1.亞洲地理

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中部一帶地勢高,周圍低,地表起伏大,半島和島嶼多,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伸延至大陸邊緣。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75%,在山地和高原外側分布著一些平原。

亞洲許多大河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方奔流,形成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四大水系,內陸河主要分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等。亞洲的湖泊分布大致可分為北亞、中亞、西亞、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五大湖畔,湖泊類型多樣。

由於亞洲所跨緯度寬廣,缺少伸入內地的海灣,廣大內陸地區和高緯度地區具有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各地受大氣環流和海陸位置影響不同,又有季風性顯著、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特點。
2.歐洲概況

位於亞洲西面,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是歐亞大陸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個大半島。

歐洲海岸曲折多港灣,主要內海有南部的裏海、愛琴海、亞得里亞海和北部的波羅的海;主要海峽有西南端的直布羅陀海峽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峽。
歐洲主要半島有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南部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和伊比利亞半島;主要島嶼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和冰島,南部的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海,直布羅陀海峽是歐非兩洲的分界線

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佔全洲面積的2/3,阿爾卑山是歐洲南面的年輕褶皺山系。歐洲有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為中心的大陸冰川和阿爾卑斯山脈為中心的山嶽冰川,冰川地形廣布。

歐洲的氣候溫和濕潤,西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氣候,向東過渡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 歐洲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北冰洋沿岸為苔原氣候。

歐洲河網稠密,水量豐富,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也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

歐洲的居民絕大部分屬白色人種,語言屬印歐語系,分拉丁語、日耳曼語、斯拉夫語三個語族。歐洲經濟共同體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組成的一個政治和經濟聯盟。目前已有12個國家參加。歐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長率低的一洲。

歐洲現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五部分:東歐、西歐、南歐、北歐與中歐。

2.南歐

南歐指巴爾干、亞平寧和伊比利亞三個半島和附近一些島嶼。有西班牙、葡萄牙、摩納哥、安道爾、義大利、聖馬利諾、梵蒂岡、馬爾他、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等17個國家。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亞平寧半島上的義大利\巴爾干半島的羅馬尼亞等國是面積較大的國家。摩納哥安道爾、梵帝岡、聖馬利諾、馬爾他等是世界上面積少、人口最少的幾個國家。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義大利:首都羅馬位於半島四側,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有許多古羅馬帝國的古跡,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威尼斯位於東北部沿海,是著名的水上城市。

3.西歐

西歐:瀕臨大西洋和北海,范圍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六國。北海是世界著名漁場。西歐是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二次大戰期間,西歐受到消弱。戰後,西歐一些國家在經濟貿易方面採取了一些共同政策,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四部分組成。英國是西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倫敦跨泰晤士河兩岸,是英國首都和最大港口,也是全國新興工業、金融、貿易。交通和文化中心。著名工業中心: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

法國:整個領土大致呈六邊形。法國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農業,巴黎盆地是法國最重要的工業區,洛林鐵礦區和里爾煤礦區是傳統的鋼鐵工業區。鋼鐵工業中心有敦刻爾克和福斯。法國的鐵、鋁、鈾的藏量居歐洲前列。法國是歐洲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首都巴黎,馬賽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港口和煉鋁工業中心。

4.北歐

北歐:地處高緯,包括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五國和法羅群島(丹)。北極因通過挪威、瑞典和芬蘭的北部,芬蘭因境內湖群密布,所以被稱為「千湖之國」。北歐五國部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以瑞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首都斯德哥爾摩綠化面積大,環境幽美。經濟以冶金、木材加工和造船為主。挪威的漁業、航運久負盛名,石油為新興工業。芬蘭是紙漿和紙張的重要出口國。丹麥的經濟支柱是乳肉畜牧業和家禽養殖業。冰島是以漁業為主的國家。

5.中歐

中歐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和北海、波羅的海之間,由德國、瑞土、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等九國組成。

德國:二戰後,德國分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兩德重新統一,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首都柏林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德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業區為魯爾區和薩爾區,工業中心有慕尼黑、科隆、漢堡、萊比錫和柏林。

瑞士:瑞士經濟發達,以技術水平高的鍾表、精密儀器、精密機床等著名。日內瓦是著名游覽城市,首都為伯爾尼。

6.東歐

東歐也就是前蘇聯的歐洲部分。它們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俄羅斯: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5億中,俄羅斯人佔81%以上,有100多個民族中通用語言是俄語。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地處高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位於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歐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經濟核心地區,全國大部分工業、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那裡。兩大工業區:一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二是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最大城市和綜合工業中心也是交通中心,主要港口聖彼得堡濱芬蘭灣,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終年不凍港。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烏克蘭:首都基鋪。
摩爾多瓦:首都基希必烏。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人文關懷思想可以說是幾乎和人類社會存在歷史一樣源遠流長,在2500多年以前,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思想家們就已經開始論述人文關懷的思想。當時他們所論述的人文關懷思想主要是為了人類社會能和諧相處,而對人類社會財富、責任等方面展開的。在古代,雖然世界不同的地方都論述人文關懷思想,但是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把人文關懷歸因於上帝或者其他造物者。可他們卻又同中有異,在一些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別。比如希臘晚期最主要的哲學流派:伊璧鳩魯派和斯多葛派,都把人的道德問題作為研究的中心,都企圖在社會危機和動亂中找到人賴以安身立命的行為准則,但是二者又存在有快樂主義和禁慾主義的區別。伊璧鳩魯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和避免痛苦,人的快樂和幸福是人們生活的出發點和目的;是評判人的一切的標准,是人們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原則。而斯多葛派則認為,人的幸福是理性的完善,實現了理性的完善才是真正的幸福,並可以從中產生最大的快樂。亞洲和歐洲的人文關懷起源在許多方面也有類似這兩個哲學流派的異同,因此,探討亞洲和歐洲人文關懷的起源的異同,對理解它們的人文歷史以及它們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幫助。

1、亞洲人文關懷的起源

在亞洲,古代中國和古印度是最早和最多提到人文關懷的國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作為世界最早的人文關懷者,當他看到禮崩樂壞,以至政治、社會及倫理綱常失序紊亂時,就提出了「復周禮」、「行仁政」的思想,欲希望能在亂世中撥亂反正,以求恢復世間的安定與昌盛,人們生活的幸福與安康。孔子在極力推崇周禮的同時,也繼承了西周以來的人文關懷思想。據載,西周的周公一共當國7年,到第6年是就制禮作樂,制定了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他根據周初的政治形勢,提出了「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為主要內容的人文關懷思想。周公的「明德慎罰」、「敬天保民」與西周之前的商代後期的王權至上思想四根本對立的。《盤庚中》記載商王盤庚訓誡臣民時說:「今予命汝無起穢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續乃命於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盤庚的這些話是說,你們一定要聽從商王的意見,不要被其他人的意見所蒙蔽。我替你們向天祁求,目的就是使你們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我不是用我的威勢去壓迫你們,我是為了養育你們。商王盤庚把自己擺到了人民大眾救世主的地位,這在邏輯上就是要民眾服從天的意志,也就是服從君主的意志。鑒於此,周公的「明德慎罰」、「敬天保民」思想,主要是圍繞天命不常、天命與人事相統、敬天保民等方面而展開的。周公的「明德慎罰」、「敬天保民」思想,是商周之際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他甚至明確提出:「天可信,我道惟寧」,①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人文主義的發展路向。孔子的「復周禮」實質就是欲通過一定的制度來確保其人文關懷思想的實施。,因為「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指禮儀制度,也就是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的秩序,是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孔子人文關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實質就是「人」,故有「仁者人也」②之說法。孔子把「仁」等同於「人」,就是因為他認為,人與其他非人的動物一樣,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有生存、繁衍的欲求和物質生活的需要,從這個角度和意義上講,「人」是「仁」的基礎和前提。

然而,孔子又認為,人並非是自然之物,作為社會存在的人,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結構中。作為社會的一員存在,是接受一定的社會規范約束即「禮」而存在的。在孔子看來,禮規定了人們的親疏、貴賤和尊卑,也規定了人們各自的道德禮儀、原則規范、權利義務和政治地位等等。故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從孔子眾多論「仁」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所講的「仁」主要有四層含義:一是「人」是「仁」前提和基礎;二是「為仁」的方法;三是「仁」的內容;四是「為仁」的成就。在「人」是「仁」前提和基礎部分,孔子認為,人必須有真性情,有真情實感,這是「仁」的基礎。故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③又說:「巧言令色,鮮矣仁。」④他把「毅木訥」的人和「巧言令色」的人做了鮮明的比較,認為前者是自己為主,憑著自己的真性情、真情實感做事的老老實實的人,這是接近了「仁」的要求;而後者是以別人為主,做事說話,專以討別人喜歡的虛偽的人,這與「仁」的要求是背道而弛的。從這個對比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仁」的基礎就是人的真性情、人的真情實感,但僅有真情實感、老老實實的人還不一定是仁人,但是弄虛作假、油腔滑調、討人喜歡的人絕對是不可能成為「仁」人的。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為仁」的方法,那就是學「禮」。但是,孔子並沒有拘泥固執於禮的形式,而是將「禮」的根源歸結於人的內心情感與自我要求,故《顏淵》中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子認為,「克己」就是約束自己,「復禮」就是把不符合「禮」的言行納入到「禮」的軌范。《顏淵》中這段話,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是能夠做到約束了自己使自己符合「禮」的原則,就是「仁」。一旦能夠做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他為仁人了。由此可見,孔子對於「禮」的堅持,實際就是出於對「仁」的肯定,也就是所謂的「不知禮無以立也」⑤,把「仁」作為「禮」的內在根源,把「禮」作為「仁」的行為體現,顏淵進一步問什麼是「克己復禮」,也就是「仁」的內容是什麼,孔子答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⑥他認為,只要在視、聽、言、動各方面都不允許越出「禮」的軌范,那就是符合「仁」的原則的人。孔子主張的「禮」主要是針對寇賊姦宄、殺人越貨、不友不孝、犯上作亂、弒君弒父的社會狀況而提出來的。通過學「禮」達「仁」了以後,「仁」有什麼重大的作用呢?這就是孔子「仁」的第四層含義。孔子首先把「仁」作為是君子必要的道德人格,沒有或者失去了仁德,也就不會成為君子。所以孔子把仁作為是人生價值之所在,天下之人皆有追求富貴的慾望,但必須以仁德作為標准而衡量取捨。正如孔子所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且富且貴,於我如浮雲」。⑦這是超越於富貴的道德衡量,是孔子之能夠自處其樂。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富貴的生活,而在於德性生命的成全,這是儒家人文關懷思想的價值取向,也為儒家人文關懷思想者所持守。正如孔子所言:「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⑧明確道出了孔子堅定不移地追求人生的道德價值,並把「殺身成仁」作為是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仁」說,是對人的生命意義的思考,是對人生價值真諦的探究,是對人的自我價值和他人價值的高度關懷,充分展現了孔子從成己成人的道德理想出發,開展了一系列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之道,鮮明地指出了君子除了自我修養,成就自己的德性修養外,更應該「推己及人」地幫助天下之人成全自身的德性,這才是君子道德價值的真正完滿和成全,也是孔子人文關懷思想的最高表現。中國的人文關懷思想,在孔子之前雖有所涉及,但孔子之前的人文關懷思想是比較零碎的、膚淺的、不成型的,有的甚至帶有濃郁的神話和宗教色彩。而孔子的人文關懷思想則從人的生命存在、生命價值以及生命價值的實現途徑等充分展開,因此,在中國,人文關懷思想的鼻祖理所當然歸功於儒家的創始人——孔子。

在古印度(古印度並不是我們現代所講的古代的印度,而是指古代印度次大陸,簡稱為次大陸,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其文化是神權至上文化,主要是關於神的存在、靈魂以及宇宙成因的探索,然而在神學至上的文化里也有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對神權教義的挑戰,其中主要是對神權神秘主義和禁慾主義的挑戰。在公元前700多年,有一個叫布利赫斯伯斯(Brihaspathy)的人寫到:「在世界的另一極,既不存在天堂,也不存在最終的解脫,更不存在靈魂和等級制度」,這可以說是古印度最早的人文關懷思想的萌芽。布利赫斯伯斯(Brihaspathy)發出這樣的呼聲,是基於嚴密的社會等級制度的社會現實,以及針對當時神學宗教的蒙昧主義的。以婆羅門時期為例子,古代印度社會就分為奴隸、平民、貴族、祭司四個等級,在如此森嚴的等級社會里,下層人的生命都難得到保障,更談不上人的價值、尊嚴和人格了。雖然古印度作為佛教的發源地,佛教的許多教義雖然也有對人的關注。但是以「慈」、「悲」為核心的佛教人文關懷思想雖然有「不求自己得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的高尚精神,但佛教那種輕生重死、忽視現實重視虛無的要求卻是從根本上背離了人文關懷思想的要求。古印度形成這種忽略世俗人文關懷的原因,就是由它獨特的社會歷史決定的。據記載,公元前2000—1500年,雅利安人遷移到印度,剛開始的時候是信仰多神教的,而對多神教的贊歌就形成了吠陀經。吠陀時代信仰善惡二神,其中陀羅代表善神,其主要任務是在天上和人間建立秩序,主持公正和正義,這樣就開始了對人的思考。進入到奧義書時代就出現了瑜珈,主張通過修煉把人的靈魂和宇宙靈魂等同起來,人們企圖藉助瑜珈修持而顯現主體的自由,這是人文關懷的一種形態,但這是忽視現實意義的人文關懷。佛教視世俗生活為苦,盼解脫的思想就與奧義書傳統有直接的聯系。

2、歐洲人文關懷的起源

中國學者周國平認為,西方傳統文化中的人文關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人文關懷是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廣義的人文關懷就是由西方哲學所培育的那種歐洲的精神文化傳統。本書是按照廣義來理解人文關懷,因此歐洲的人文關懷實際上就是從古希臘開始的一種精神文化傳統,它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是把人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的價值。

歐洲的人文關懷思想主要是體現在古希臘神話中。古希臘神話源遠流長,主要流傳在從古希臘文明時期到公元前七世紀這一漫長的時期。它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在民間流傳,記載在荷馬史詩、赫西俄德神譜以及希臘時期的文學、哲學和歷史等著作中。古希臘神話中的世界,一方面是力量無比的神所統治的世界,另一方面是人類進行著的有聲有色的活動和斗爭的世界。人與神之間的對立和斗爭,構成了神話的一個內在的根本矛盾。大力描寫人的生活、生產、品德、智慧、功業、斗爭等,成為希臘神話的一個中心題材,也是人文關懷思想誕生的標志,希臘神話中的人文關懷思想主要通過英雄人物來體現的。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相當的多,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英雄體系,但都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人類對神的反叛精神,表現人文關懷的思想。比如古希臘神話中希臘最著名的智勇雙全和德才兼備的英雄赫剌克勒斯,不僅以其極大的力量和過人的智慧,消滅了河神、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與兇猛的野獸、還戰勝了各樣的強盜和暴君,而且還具有極其可貴的品質—為人民造福。他一方面為民除害、造福於民,另一方面救死扶傷。他在高加索山谷救出英勇不屈的普羅米修斯,從大海中撈出大工藝美術家的兒子卡落斯的屍體,救過美麗善良而賢淑的阿爾刻提斯。另一方面他勇於打破尊卑、主奴和等級等傳統觀念,把戰俘當作人來看待,給予憐憫和優待,他可以稱得上是希臘人文關懷者的化身。其次,古希臘神話中體現了人文思想最為明顯的是神祗的形象和屬性是不斷發展的。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祗先是人神同形,取得了人的形象並逐漸朝著人性過渡,接著是表現出具有人的生活、習慣、道德。例如神話中的希臘諸神雖然住在奧林匹斯聖山上,但卻有人的任性、享受、虛榮、嫉妒、復仇、好鬥、偷情等性格,且同人的聯系相當密切。如作為眾神之首的宙斯,他同女神赫拉結為夫妻,但他貪色無度,卻鑒於赫拉的監視,只能背著赫拉下凡偷情。這些對眾神的描繪,實際上就是對人間現實生活的折射,對眾神的褻瀆就是對人間現實生活的贊揚,這也是古希臘神話中人文關懷的一個體現。再次,古希臘神話對祭祀方式的描述表現了對人的地位的重視,這也是人文關懷思想的一個表現。在古希臘神話中,祭神儀式是極其隆重的,用作祭祀的動物都要統統燒掉,以示對人的至尊極敬,但對物質生活機器落後的人類來說,實在是一個特大的浪費。普羅米修斯為此特代表人類向神靈請求,要改變這種祭神的方式,最終達成協議:只用動物的骨頭象徵全部的祭品,而把肉剝下來留給人類吃掉。這就把人類對物質生活的需要提高於敬神的需要。最後,古希臘神話中的樂生主義也是人文關懷思想的一個表現。根據希臘不少的神話記載當時的希臘人的一個普遍觀念就是把聲、生命當作快樂、幸福和美德。希臘神話中樂觀向上、生生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成為西方人文關懷思想的一個重要的來源。歐洲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表現在古希臘神話中,古希臘神話其內容和形式講是虛無縹緲的,但是它又同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就其內容而言又是非常現實的。這個現實性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包含一些最原始的人文關懷思想,成為我們追溯歐洲人文關懷思想發軔軌跡的最初線索。

3、亞洲和歐洲人文關懷思想起源的異同

亞洲和歐洲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可以說是代表了世界人文關懷思想起源的特徵。亞洲與歐洲作為人類文明的兩個中心,它們的人文關懷思想有一定的異同點。

亞洲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首當其沖以中國為代表,而歐洲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理所當然是古希臘。我們把中國的人文關懷思想起源和古希臘神話的人文關懷思想起源做一個比較。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的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主要是偏重於關注活生生的個人,以神話形式來表現人文關懷思想的很少。雖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通過神話的形式來表現一些英雄人物,但這些所佔的比重都是相當少的。即使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和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但這些只是反映了中國先民渴望擺脫自然奴役的一種美好願望,並沒有體現人的尊嚴、價值和意義的人文關懷思想,因此,早期中國的神話並不象希臘神話一樣具有濃郁的人文關懷思想在裡面。希臘神話是藉助神話的形式體現人擁有能動創造的本質力量,反思和探索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通過對神的頌揚來體現人的意志及人格的偉大,以神的形式來體現人的一種人文關懷的精神。中國的神話文化並沒有具有希臘神話中的這些特徵,因此我們只能說中國的人文關懷思想起源於孔子。因為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自始至終都是關注現實中的人,具有明顯的直接性,這就是亞洲人文關懷思想和歐洲人文關懷思想的一個明顯的區別。即使是在古印度,其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也是直接面對黑暗或不公平的社會現實提出來的。

亞洲和歐洲的人文關懷思想的起源,雖然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它們都有人文關懷思想的主要特徵,那就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把人看作是宇宙間的最高價值。認為人比物更重要,人比神更重要,肯定了人在這個塵世間的幸福,認為人的價值應該在這個世界上實現,而不是推脫到塵世的彼岸和遙不可及的將來,人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參考文獻:①《尚書.君奭》 ②《禮記.中庸》 ③《論語.子路》 ④《論語.學而》

⑤《論語.堯曰》 ⑥《論語.顏淵》 ⑦《論語.述而》 ⑧《論語.衛靈公

Ⅵ 亞洲地理知多少,手抄報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7條。
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黑龍江-阿穆爾河、勒拿河和葉尼塞河

按地區分有許多河流是跨地區的河流,地理學上經常使用的是按水系分類。

按水系分
太平洋水系主要有 黑龍江-阿穆爾河、鴨綠江、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瀾滄江-湄公河、元江-紅河、湄南河

印度洋水系主要有 怒江-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獅泉河-印度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Ⅶ 關於亞洲的地理知識,詳細

黃種人(蒙古利亞人種)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高加索人種),棕色人(澳大利亞人種)、黑種人(尼格羅人種)(很少)及人種混合類型。在中亞地區分布有由黃向白過渡的民族,就是圖蘭人種;西亞地區居民均屬於白色人種;東南亞有少數黃種人(蒙古利亞人種)與棕色人(澳大利亞人種)的混血人種;印度多數屬黑種人(尼格羅人種)。
主要分布語言:分屬於蒙語系 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
宗教:亞洲是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四大宗教發源地。
氣候: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不具備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草原性氣候。
自然資源: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經濟: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經紡工業佔主要地位。
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地形
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裏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鹹水湖;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群島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2]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鄂畢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亞洲的地形
地勢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勢高聳,四周地勢較為低下。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形成眾多較長的外流河。
亞洲的地勢特點總結為三點:
1.地形復雜多樣;
2.中部高,四周低;
3.地勢起伏大。
亞洲的河流特點為:由於河流多發源於高山地帶,所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於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育。
中心
亞洲最中心的點,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的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43°40『37",東經87°19『52"。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范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為北緯43°40′37〃、東經87°19′52〃,實地在天山山脈北麓沖洪積扇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東北至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有公路可達。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極強的具有典型亞洲區域特色的「亞心」標志塔巍巍聳立在「亞心」點上。
之最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大的山脈,海拔超過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
西西伯利亞平原——亞洲最大的平原,面積約260萬平方千米。

亞洲
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散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共有島嶼2萬多個,面積243萬平方千米。
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鹹水湖,面積約37萬平方千米(同時屬於歐洲)。
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於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由於湖水含鹽量過大,人可以輕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馬六甲海峽——太平洋與印度洋,亞洲與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是重要的石油運輸路線,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西藏東南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拐彎處的大峽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長、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峽谷。平均深度超過5000米,最深處6009米,峽谷全長504.6千米。
京杭大運河——古代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長度約1800千米。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永豐鄉包家槽子村,東經87°19』52」、北緯 43°40』37」。
孟加拉灣——世界第一大海灣,面積217萬平方公里。

Ⅷ 七大洲除了南極洲,還有四大洋的手抄報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1.6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10.32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28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甲方。
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太平洋

1520年,麥哲倫在環球航行途中,進入一個海峽(後稱麥哲倫海峽),驚濤駭浪,走出峽谷時風平浪靜,於是稱這個水域為太平洋,因為這個名字吉利,所以被全世界承認了。

大西洋

大西一詞,出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傳說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統一定名為大西洋。

印度洋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道非洲好望角,向東尋找印度大陸,將所經過的洋面稱為印度洋。1570年的世界地圖集正式將其命名為印度洋。

北冰洋
位於北極,終年冰封。1845年在倫敦地理學會上正式命名為北冰洋。

Ⅸ 初一地理手抄報 關於七大洲 四大洋

亞洲 非洲 歐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1 七大洲:亞洲面積最大,大洋州面積最小
2 四大樣中太平洋面積最大,北冰洋面積最小
3 世界上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非洲
4 世界上人口增長速度最慢的大洲--------------歐洲
5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
6 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奈及利亞、最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島、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最多盆地剛果盆地、最高的山峰乞力馬扎羅山
7 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俄羅斯;經濟實力最強、對外貿易額最大的國家德國
8 德國最大的城市柏林,最大的海港汗堡
9 俄羅斯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綜合性工業中心莫斯科
10 美國人口最多、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工商中心紐約;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落杉磯;西部最大的海港舊金山;華人最多的城市落杉璣、舊金山。
11 澳大利亞最多城市和港口悉尼

閱讀全文

與亞洲地理知識知多少手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