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四川盆地地理的優勢是什麼

四川盆地地理的優勢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7 10:17:57

A. 四川盆地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是

中國有許多形狀不同,大小不等的盆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四周被群山緊緊環抱著,是一個完整的盆地。只有滾滾長江從盆地的南部橫穿而過。

四川盆地內部並不是平坦的,而是廣泛分布著低山和丘陵,只有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才比較平坦和開闊。在整個盆地內部,不論是緩緩的低矮方山,還是像扇面一樣斜鋪的平原,山上山下,從石頭到泥土,都是紫紅色的土壤,人們常常把四川盆地稱為「紫色盆地」或「紅色盆地」,這種土壤中富含植物所需的各種養料,非常肥沃,可利於發展農業生產。

四川盆地周圍的群山,強有力地阻擋了冬季從北方吹來的冷空氣和寒潮侵襲。盆地內部冬季較溫暖。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可四季常綠。夏季盆地內部氣溫高,炎熱的時間也長,再加上盆地內河湖眾多,水道河汊遍布,雨量充沛,濕度很大,極利於農作物的快速生長。人民群眾充分利用氣候條件優越,水分充足的條件,在成都平原微微傾斜的地勢上,開挖了密如蛛網的人工河渠,進行自流灌溉,其中最有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一項集灌溉、防洪和航運等多種效益的水利樞紐。

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團團圍住,過去人們進出盆地是極為困難的,自古就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今天,這種說法已成為歷史陳跡。人民群眾劈開了秦嶺和大巴山,修通了寶成鐵路,火車開進了關中平原。攀登高山,跨越河谷,修成了川藏公路,汽車開進了雲貴高原和青海、西藏;在長江三峽險關,炸除礁灘,設置航標,輪船日夜航行在長江上;最新式的飛機也翱翔在四川盆地的藍天上,四川盆地跨出了盆地障礙,與全國連通起來。昔日的「天險」,今日已變通途。

四川盆地不僅農產品發達,經濟作物的種植也極為廣泛。盆地中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各種能源。舉世皆知的樂山大佛,「震旦第一」的峨眉山,豐富的旅遊資源,把四川盆地點綴的更加妖嬈,正如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蜀將諸葛亮所
贊美的那樣:「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富饒的「天府之國」更加令人嚮往。

B. 成都的地理優勢是什麼

中國西南地區最大平原和河網稠密地區之一,中國最大芒硝產地。又稱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廣義的成都平原,介於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包括北部的綿陽、江油、安縣間的涪江沖積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等。三平原之間有丘陵台地分布,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狹義的成都平原,僅指灌縣、綿竹、羅江、金堂、新津、邛崍6地為邊界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構成盆西平原的主體部分。因成都適位於平原中央故稱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綿遠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復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第四紀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於發展自流灌溉。遠在公元前250年的秦代就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平原上廣大農田,成為四川省種植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經過不斷的治理改造和擴建,都江堰灌溉范圍比50年代初期大為擴大,灌溉面積增加了3倍。農田水利十分發達,耕地集中連片,屬典型的水田農業區,土地利用率高達60%以上,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和油菜,產量高而穩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糧、油分別約佔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國著名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養豬水平向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生豬基地。但因平原鄰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氣的影響,加之平原河水大多來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時,平原上地勢低窪的古河道地區,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濕。故成都平原無論氣溫、水溫和土溫均較低,熱量條件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區稍為遜色。

===

四川盆地是怎樣形成的,它在地形上有什麼特徵

四川盆地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省東部,四周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脈和高原所環繞,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西面是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大涼山,南面是大婁山,東面是巫山。無論從構造還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它從震旦紀以來就是地殼比較穩定的大型拗陷區。晚三迭紀的印支運動中成為一個內陸湖盆,但范圍要比今日的四川盆地大得多,中生代堆積了厚達3000~4000米的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運動使盆地周圍褶皺成山,中間相對下陷,四川盆地的輪廓基本形成,並使盆地內部地層也發生大規模的變形。東部出現一組北東向的褶皺,稱盆東褶皺帶;中部形成穹窿構造,稱盆中穹窿帶;西部表現為沉陷,成為盆地沉陷帶,這為今天盆地的三個地貌區奠定了基礎。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周圍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對下陷,成都一帶下陷更深。同時,長江切穿巫山,滾滾東流,完成了統一的長江水系,使內流盆地轉變為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積10萬多平方千米。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由於地表形態的不同,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可分為三部分:①華鎣山以東為大致平行的川東嶺谷,由東北—西南走向的許多條狀山體組成,海拔一般在700~800米,谷地中多低丘與平壩,海拔200~500米,是川東農業和人口集中的地方。②華鎣山和龍泉山之間為方山丘陵。區內由於紫紅色砂頁岩傾角平緩,受切割後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海拔350~450米,相對高度幾十米。當地勞動人民利用方山山丘土層深厚的特點,把梯田一直修到山頂。③龍泉山以西為平原。稱為川西平原或成都平原,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是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海拔約600米。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平原得以自流灌溉,加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開發較早,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C. 四川盆地的區位優勢

四川盆地 (Szechwan Basin )亦作Ssu-ch'uan P'en-ti或Sichuan Pendi。亦稱「紅盆地」(Red Basin)。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中國地勢劃分的第二級階梯上相對凹下的部分;因為地表廣泛出露侏羅紀至白堊紀的紅色岩系,又稱為紅色盆地。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遼闊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屬中國地勢劃分的第二級階梯。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成都平原成了中國歷史上農業和手工業都十分發達的地區,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糧食供給基地和賦稅的主要來源,故稱「天府」。四川盆地周圍都是崇山峻嶺,交通閉塞,古稱「四塞之國」,在冷兵器時代,它具有易守難攻的特殊戰略地位,因而避免了歷史上很多次戰爭的破壞,得到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這就有利於她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史上許多有眼光的戰略家,如張良、諸葛亮等都把四川當作可以立國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關中發生戰亂時,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亂,當時的成都, 在他們的眼裡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當時就被稱為「天府之國」了。那麼,「天府之國」的名稱到底是怎麼得來 四川盆地風景的?據考證,「天府」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本是一種官名,是專門保管國家珍寶、庫藏的一種官吏,後人用以來比喻自然條件優越,形勢險固,特產富饒的地方。歷史上最早稱四川為「天府」出自諸葛亮的《隆中對》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晉代著名史學家常璩在所著《華陽國志》中稱:「蜀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在歷代文人學者筆下逐漸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詞。

四川盆地的面積26萬余平方公里,佔四川省面積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 四川盆地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紅色砂岩和頁岩組成。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我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國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稱。四川盆地底部面積約16萬多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異,又可分為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東平行嶺谷三部分。

(1)在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的盆西平原,系斷裂下陷由河流沖積而成,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為我國西南最大的平原,因成都位於平原之中, 故稱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海拔460米~750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表平坦,相對高差一般不超過30米~50米,它由氓江、沱江、涪江、青衣江等八條河流沖積聯綴而成,土壤肥沃,河渠稠密,有著名的都江堰自流灌溉,素有「天府」之稱。
(2)在龍泉山和華鎣山之間的盆中丘陵,地勢低矮,海拔大多在300米~500米之間,相對高差50米~150米,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岩層近於水平,在流水的長期侵蝕切割作用下,形成台階狀的方山丘陵,南部多淺丘,北部多深丘。丘陵地表軟硬相間的紫紅色砂、頁岩極易風化為紫色土,富含磷鉀,自然肥力較高,宜種性廣,是四川全省糧食、經濟作物主產區。
(3)華鎣山以東為盆東平行嶺谷區,由多條近東北西南走向的條狀背斜山地與向斜寬谷組成,山地陡而窄,高700 四川盆地--峨眉山米-1000米,其中,華鎣山高1705米,為盆地底部最高峰。山地頂部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蝕後,常成凹槽,故山地大多具有「一山二嶺一槽」或「一山三嶺二槽」的特色。山嶺間的谷地寬而緩,海拔300米~500米,其間丘陵、平壩交錯分布,是平行嶺谷區工農業生產主要地區。四川盆地邊緣山地區四川盆地邊緣山地區屬強烈上升的褶皺帶。地貌顯著特徵是,海拔高,過渡性明顯,均為一系列中山和低山所圍繞。盆地北緣米倉山、大巴山近東西走向,是著名的秦巴山地南翼部分,海拔一般在1500米~2200米之間,山勢雄偉,山坡陡峭,溝谷深切,相對高差可達500米~1000米;南緣大婁山屬氣勢磅礴的雲貴高原之一部分;西緣有龍門山、邛崍山、峨眉山,山脊海拔都在1500米至~3000米以上,相對高差可達1000米,峨眉山頂峰高3099米,與附近的平原相對高差達2660米,山勢巍峨秀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生物資源
四川盆地中植物近萬種,古老而特有種之多為中國其他地區所不及。在盆地邊緣山地及盆東平行嶺谷尚可見水杉、銀杉、鵝掌楸、檫木、三尖杉、珙桐、水青樹、連香樹、領春木、金錢槭、蠟梅、杜仲、紅豆杉、鍾萼木、福建柏、穗花杉、崖柏、木瓜紅等珍稀孑遺植物與特有種。在濕熱河谷可見桫欏、小羽桫欏、烏毛蕨、華南紫萁、里白等古熱帶孑遺植物。已在金佛山和縉雲山分別設立了自然保護區。盆地東南緣的酉陽還有世界上最高大的白花泡桐,最高者達44米。 四川盆地的地帶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其代表樹種有栲樹、峨眉栲、刺果米櫧、青岡、曼青岡、包石櫟、華木荷、 大包木荷、四川大頭茶、楨楠、潤楠等,海拔一般在1600~1 800米以下。其次有馬尾松、杉木、柏木組成 的亞熱帶針葉林及竹林。 邊緣山地從下而上是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寒溫帶山地針葉林,局部有亞高山灌叢草甸。
四川盆地是中國動物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地區之一。據統計,除魚類外,盆地底部共有動物417種,盆地西緣、北緣和南緣山地分別為487種、317種與288種,其中經濟動物均佔一半以上。盆地西緣山地是中國特有而古老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屬於一類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灰金絲猴、白唇鹿等。還有珍貴特有動物小熊貓、雪豹、鬣羚、短尾猴、獼猴、毛冠鹿、水獺及鴛鴦、血雉、紅腹角雉、綠尾虹雉、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等。 盆地西緣的平武、青川、北川、寶興、天全、洪雅、馬邊等地,均為中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已設立唐家河、王朗、卧龍(見卧龍自然保護區)、蜂桶寨、喇叭河等7處大熊貓、金絲猴等自然保護區。 酉陽、馬邊、平武等盆地邊緣山地溪溝中的大鯢及長江、金沙江中的中華鱘、白鱘也為四川所特有,均屬國家保護動物。
水力資源
四川盆地的水資源和水力資源很豐富。水力資源蘊藏量近0.5億千瓦。
礦產資源
四川盆地有煤、鐵、天然氣、石油、鹽、芒硝、石膏、磷、鋁、硫、銅、錳、金、石墨、汞等礦產資源,其中天然氣、芒硝為中國之冠,並有中國重要的鍶礦。川東北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富集區之一,川中和南充等地鹽岩礦儲量很大。

D. 為什麼四川盆地能成為中國最最重要的「戰略備份區」

有三點原因:一是四川盆地在地理上易守難攻,二是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幾乎可以獨立運轉,第三四川人口眾多,有八千多萬人口。所以國家即是到了危難關頭,只要四川還在,就有翻盤的希望。

對地理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四川是一個盆地。盆地中央是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盆地四周全是大山,所以就像李白的詩所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果盆地里的人要拒絕外面的人進來,是輕而易舉能做到的,比如三國的姜維,就能依託劍閣天險抵擋鍾會的十萬大軍。所以從軍事上來看,四川盆地也是最佳的防守基地。

基於以上的眾多原因,四川盆地才能成為中國的戰略備份區,而國家也確實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把四川作為一個大後方來均衡發展的。

E. 為何從古至今,四川盆地都是全國最重要的戰略備份區呢

自古以來都流傳一句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話不是空穴來風,古時,要從別的省進入四川,是非常艱難的,四川四周都被山川圍繞,與陝西省接壤處有秦嶺山,西藏這邊有高原,還有橫斷山脈。

這樣先天的地理位置優勢。易守難攻地勢。讓四川成為大後方,歷朝歷代的大後方。 當然也就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備戰區。

F. 四川的地理優勢是什麼

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緊鄰成都平原,北部與青海、甘肅省相鄰,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成都、綿陽、

德陽、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會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對較好的區位優勢。

旅遊、水能、生態和礦產資源優勢明顯。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及大熊貓故鄉卧龍自然保護區等世界級旅遊景區聞名遐邇。有馬爾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崗直波碉樓(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牆、壤塘棒托寺、錯爾機寺、營盤山和姜維城遺址、日斯滿巴碉房、阿壩州紅軍長征遺跡等8處(22個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水卡斯達溫、九寨溝舞、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羌族瓦爾俄足節等4 項民族文化遺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獨特的藏、羌民族風情、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G. 四川盆地的地理特徵

四川盆地的地理特徵:盆地四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00米~750米。地表廣泛出露紅色岩系,稱為紅色盆地。盆地西部地勢低平,土質肥沃,西北部灌縣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盆地東部為低山丘陵。盆地中部為方山丘陵,占總面積的62%,主要由紫紅色砂岩、頁岩組成。盆地內還蘊藏煤、石油、天然氣以及鹽、磷灰石、硫磺等礦產。舊時對外交通不便,今已修建成渝、寶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鐵路,整治長江航道,開辟成都、重慶飛往全國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線,交通形勢有根本改變。成都、重慶是其重要經濟和交通中心。

H. 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徵

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四川盆地位於秦巴山地以南,地處亞熱帶地區,地勢四周高,中部低,西部有成都平原,比較平坦,盆地東部為低山丘陵;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乾燥;有大面積的紫色土壤,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

閱讀全文

與四川盆地地理的優勢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