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1、黑龍江:1、發展兩個大港口:總體上說最佳的發展方向就是走入俄羅斯,現在政治上已經沒有問題,關鍵是資金短缺。哈爾濱原來就是松花江上的港口城市,但是現在的松花江內河上不適合建大港口,應該重點發展松花江和黑龍江交界處的同江港或者是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交界處的撫遠港。這兩個地方在非封凍期時候江面非常開闊,通行萬噸級以上貨輪完全沒問題,可直達廟街入日本海到太平洋。
2、發展兩河特區:黑河應該是一個重點,這里過去就是海蘭泡,可是現在連鐵路都沒通過去。這里可以向中央要更加優惠的政策建特區。綏芬河是另一個重點,但面積太小,最好能從牡丹江劃出來直屬省政府管理,再把東寧劃給綏芬河,面向海參崴建立邊境經濟貿易新區。
3、哈爾濱是個大城市,但相比沈陽市,最近幾年發展偏慢。建議首先從城市建設和綠化開始。其次,應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和軍火產業。黑龍江企業的所有制和企業資本結構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政府幹預太多,官員思想落後及腐敗,可以說是全國最黑。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引進外資和民資。個人感覺可以重點考慮引進溫州資本。讓溫州人的思想去沖擊當地人民和官員的老思想,這是最好的思想解放。
4、齊齊哈爾本來是省會,後來降為地級市,發展偏慢,最近搞了全冬會,建設好些了。但根本問題在於設省。黑龍江西部的齊齊哈爾、大慶、黑河、大興安嶺四地市,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和興安盟,應該合並起來建立興安省,省會在齊齊哈爾。同時把大興安嶺地區改為大興安嶺市,這樣一來也可順便解決大興安嶺地區的多頭管理問題。還有,把興安盟改為烏蘭浩特市,為地級市;把滿洲里升格為地級市和邊境特區。這樣一來,新設立的興安省管轄七個地級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市、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烏蘭浩特市。齊齊哈爾變成省會後,會成為東北經濟的新增長極!
5、大興安嶺地區不讓砍樹後,經濟發展偏慢,應爭取設立國家級的冰雪旅遊區!大興安嶺地區最大的優勢不是砍樹,而是這里的林海、雪原、原始、還有寒冷的氣候,尤其是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可惜這里的本地人和加格達奇的官員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大興安嶺地區一年中有半年都可以滑雪,請問全中國哪裡有這種資源;還有,現在中國各地在冬季的氣溫都變暖,哈爾濱市最冷也就零下三十度,但是大興安嶺地區現在最冷還可以到零下五十度,並且持續幾個月,這就是旅遊經濟的優勢。我是南方人,知道冰雪運動對南方人的魅力,我敢肯定,幾乎所有的長江以南的南方人都沒體驗過零下五十度的嚴寒,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都有一種想去體驗的慾望。現在是你們要迎合:首先建好加格達奇的機場,再把全地區內的運送木材的鐵路和火車全部改造成旅遊專列、把森工企業改成旅遊公司、把大興安嶺林區深處的伐木廠改為小旅館,可以大賺一筆錢。砍樹應該全面禁止!國家要成立植樹公司,僱傭這里的下崗工人,每天去種樹,種樹越多工資越高。
6、伊春市的發展方式和大興安嶺地區基本一樣。由於北靠俄羅斯,還多一個發展邊境貿易的路子。這里的禁止砍樹和鼓勵植樹,也比大興安嶺做得好。
7、雞西鶴崗雙鴨山三個地級市,應該往東邊的俄羅斯移民,不然沒有發展空間,資源遲早會弄完的。佳木斯綏化兩地級市最不好發展,哪裡都不靠,我也想不出辦法。
8、大慶除了油,要利用現在有錢的時候,多想想退路。
2、遼寧:1、沈陽最近發展很快,中央振興東北確實給了不少錢。但缺點是不沿海,最近的出海口就是營口的鮁魚圈區。可以把鮁魚圈區並入沈陽市,作為沈陽市在沿海的一塊飛地。再建一條高鐵連接沈陽市渾南新區和鮁魚圈港即可。
3樓
3、廣東人有很多優點:務實、樸素、低調、勤勞。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確實是很正宗的中華文化傳承人。我很佩服他們那種勤勞創業的精神。但廣東人的缺點在於考慮事情過於偏重經濟利益,大局觀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國稅問題,如果按國稅佔全部稅收的比重,過去的上海,現在的江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廣東。還有,現在廣東上交的稅收並未投入到長三角,而是東北和西部。並且這也是必須的。關於深圳的稅收問題,確實很特殊,但廣東暫時少提為好,因為效果會適得其反。以後深圳的稅制會有個有利於廣東的改變。
4、廣東未來發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裝玩具工廠,而在文化教育。嶺南文化是中國很獨特的一支,廣東很多方言中,所蘊涵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也遠遠超過普通話;甚至有些廣東方言的詞彙就是古漢語,完全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另一方面,推廣應用普通話又很必要,希望廣東的兄弟姐妹能夠理解。在廣東,考慮很多事情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層面,卻要復雜很多。我在廣州曁南大學小住過半年,感受到粵文化的獨特性,粵語更有漢唐之音啊!我很喜歡!呵呵。。。總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話也必須學好。粵語和國語都說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頭兵。呵呵。
5、湛江的未來一個是鋼鐵,一個是造船。茂名和陽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廠。個人感覺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方式應該是整合海岸線資源,走和廣深不同的路子。並且,這里的人崇尚讀書,這在廣東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個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來廣東省應該將發展重點轉到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屬於珠三角,雖政治上歸廣東,但經濟上應該入閩台。汕潮揭三市應趕緊融入海西經濟區,現在中央馬上要拿大筆錢砸到海西經濟區,你們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況,爭取加入海西經濟區,這才是關鍵。還有,到北京後,別光說為了發展經濟,一定要讓中央知道你們加入海西經濟區對統一台灣有多麼重要!
6、深圳的問題,一言難盡,去過十次,感覺說深圳的問題太復雜。深圳的問題不是被誰拋棄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拋棄掉一些東西,比如低端產業和過多的低素質民工。在政治上要低調,不要再講升直轄市的事情,避免被香港猜疑,被廣州打壓。不要再想著去中央要政策,除非你想要的這個政策能有利於統一台灣,否則肯定要不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說多做,最好能人均GDP超過香港。
7、在廣東考慮問題和在北京考慮問題,差別非常大!簡直就是兩種方式,就好象本港明珠翡翠和CCTV的差別一樣大。我年輕時在這兩地都生活過,出國多年後再回頭看此事,平心而論,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很重要,一個人如果兼備這兩種方式,那才是最好的思維。
5、浙江:1、中國最富裕的省份,發展最平衡的省份,毫無疑問是除直轄市外中國能最早實現現代化的省份。該省總體實力肯定不是中國最高,但發展水平肯定是最高,並且未來十年肯定還是第一。廣東要超新加坡,有點吹,但浙江超韓國,卻太有可能了,最快2015年。
2、韓國9.9萬平方公里,浙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韓國人口4500萬左右,浙江人口4600萬左右。都是沿海的地區,都有較長的海岸線,都有較多的沿海島嶼。由此可見,浙江韓國很相似,非常適合對比。我曾經去韓國旅遊,總體感覺比浙江發達,但發展速度低於浙江。個人認為浙江10年內完全可以超過韓國,浙江超韓國肯定比廣東超新加坡更加容易。2007年浙江人均GDP官方公布的數據按07年匯率折算為6500美元,韓國為22000美元。浙江最近的發展速度是人均GDP每四年就翻一番,未來速度會慢些,2015年大概為20000美元。考慮到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折算過來至少有3萬美元。韓國2015年的人均GDP大概也在3萬美元左右。
3、杭州GDP超過首爾大概要八年,但寧波GDP超釜山五年後就可能實現,寧波港吞吐量超釜山港三年後就可實現。除GDP和人均GDP外,浙江的森林覆蓋率、地表水質量、高校知名度、研發能力、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事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港吞吐量、空港吞吐量等指標,都有可能超過韓國。浙江的缺陷在於中小企業過多而大企業不足,尤其是知名國際大型企業,浙江的重工業水平也偏低。
4、溫州太怪異,我一直在觀察這種現象,覺得溫州的發展模式在國內少數地區可以推廣應用,但是大規模推廣卻不行。溫州未來的發展應該是繼續面向海外,成為中國與世界融合的節點。還有,溫州的交通發展還應該再快些,這么多人在外面,回去一趟都不方便。
5、金衢麗三市相對落後,但比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都發達,比蘇北也發達。我很佩服浙江人這種全面發展的思想,在中國,各地市能整體協調發展的省份真的很少。
6、浙江人的視野很國際化,對全國各地的了解也很廣泛,對商機的把握很快。就算是普通的浙江農民,他們也知道中國的什麼地方好賺錢,浙江農民在這一點上和廣東農民只知道坐在家裡收租金很不同。所以我看好浙江。
7、說了這么多優點,最後必須要說缺點,浙江的富人有的喜歡擺闊氣,有的喜歡攀比財產、有的喜歡吹牛、有的浙江富人的孩子們已經丟失了父輩的勤勞踏實的作風了、有的浙江富人有點暴發戶的味道了。要注意啊!在低調這一點上,多學學廣東人,富貴不過三代啊!
8、在全國各省上報中央的經濟數據中,浙江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都少報了,其他的都是多報。因為這兩個省都有藏富於民的傳統。但是廣東省內經濟發展的差距太大,簡直是歐洲和非洲的差距,因此我認為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為全國各省最高。
6、山東:1、從長遠規劃、發展潛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實力、科教水平、文化影響力等深層次因素上說,山東到2020年的時候,許多人均指標肯定還不是全國第一,但絕大多數總量指標都將會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總值。到那時候,山東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山東是中華第一省
太多了 你說個郵箱 我發給你
。
⑵ 新鄉的 地理情況和 人文
新鄉地理位置 新鄉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是豫北的經濟和交通中心,新鄉市總面積8629平方千米。總人口565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衛濱區,郵編:453000。代碼:410700。區號:0373。拼音:Xinxiang Shi。重要的製造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城市84位。現轄兩市(輝縣市、衛輝市)、六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四區(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工區、小店工業區。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其中市區規劃面積625平方公里,人口90萬。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鄉市轄4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23個街道、55個鎮、69個鄉。 新鄉市 面積8629平方千米,人口565萬(2003年)。
衛濱區 面積 5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453000。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
紅旗區 面積 99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郵政編碼453000。區人民政府駐新生巷。
鳳泉區 面積 115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郵政編碼453011。區人民政府駐區府路。
牧野區 面積 80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郵政編碼453002。區人民政府駐學院路。
衛輝市 面積 882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郵政編碼453100。
輝縣市 面積2007平方千米,人口79萬人。郵政編碼453600。市人民政府駐城關街道。
新鄉縣 面積 36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453700。縣人民政府駐新鄉市紅旗區。
獲嘉縣 面積 473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郵政編碼4538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原陽縣 面積1339平方千米,人口68萬人。郵政編碼453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延津縣 面積 946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郵政編碼453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封丘縣 面積1220平方千米,人口74萬人。郵政編碼453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長垣縣 面積1051平方千米,人口82萬人。郵政編碼4534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歷史文化
</SPAN> 歷史遺跡眾多,文物資源豐富。新鄉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古稱庸國,春秋屬衛,戰國屬魏,漢為獲嘉,至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鄉縣至今已有1400餘年。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會所在地。古老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明。仰韶、龍山文化遺址,依稀可辯;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古跡依存;姜尚衛河垂釣、比干拋心忠諫、圍魏救趙、張良刺秦、官渡之戰、陳橋兵變都源於這方熱土;孔子講學「杏壇」猶在,李白放歌於忠臣之前;張蒼逞思於《九章算術》,陳玉成天國殉難;明神宗胞弟潞簡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鑒……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環境,給新鄉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市擁有各類自然景觀數百處,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國家級森林公園一處,國家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一處,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50餘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歷史文化名城一處,歷史文化名鎮一處。比干廟、潞王陵、白雲寺、百泉、萬仙山、八里溝、京華園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使新鄉成為旅遊度假的絕佳去處。現已開發三條旅遊熱線。新飛集團被確定為國家級工業旅遊試點單位。2005年榮獲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SPAN>
⑶ 什麼是人文地理優勢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人文地理,「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水平,工農業基礎,歷史傳統, 宗教信仰
自然地理;地形,氣候(即氣溫與降水),土壤,水文,植被
知道了人文地理,相信人文地理優勢也就不難理解了,祝你進步!
⑷ 高中地理是人文地理內容多還是自然地理多
地理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修一是自然地理部分,相對來說需要理解的東西比較多,而必修二和三是人文地理部分,記憶的東西比較多!在高考裡面自然地理難點,因為需要理解和思考!
關於以後能不能學好,是要看自己的了,不管什麼科目你用心了、努力了都是能學好的!地理怎麼說也是一門文科,你多下功夫肯定沒問題的。
高考對自然地理的考察多一些,必修二選修一和二基本上都是在自然地理基礎上的。人文地理還是很簡單的,基本上的內容無外乎農業工業城市之類的。所以找到規律還是很簡單的。如果要選擇文科的話,必修一要好好補一補呢.一般高考對自然地理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如果以後選文科,我給你提幾點建議:
1.建議你把必修一學好,相比較後面的比較難些,但是是基礎啊。話說這個地方出的題量不大,但是分值挺高,挺值錢的。如果你比較幸運,這部分出的題少,簡單,就沾大便宜了,萬一這個部分出的題目多,又難一些的話,會比較痛苦的。
2.高考前會把初中地理都拿來補習的。。和高中學的聯繫到一起。初中學的主要是地圖啦,經緯線,區域定位什麼的,再和高中的理論聯系起來出題。不過也不用怕,不會出很偏僻的地方的,都是比較好判斷的,代表性比較強的。。高考前的突擊訓練能基本練一遍,應該不會出現沒見過某個地方那種問題。。
3.人文地理(必修二三,還有部分選修)比較簡單,但是卻是出題的重點。不同意上面某些童鞋說的只是背啦。。也是有方法的。個人認為背不是最重要的,在學會基本理論的前提下,學會應用,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理解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然後再加上些答題技巧,就可以了。話說高考題比平時的練習題高明許多,等走到考場上你會發現原來背過的好多東西都用不到,老師補充的更用不到,只著眼於課本。只要把課本里的東西了解了,就可以了,真的沒必要背的多滾瓜爛熟。還是那話,提高能力是最重要的。要學會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
⑸ 關於長垣人文地理
長垣又名蒲城,「長垣」之名因「縣有防垣」得名。長垣縣境內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遺址,大崗、宜丘、蘇墳等 龍山文化遺址,可以證明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長垣古稱蒲、匡,歷史悠久。
長垣歷史悠久,文明昌達,底蘊豐厚,是黃河文化的搖籃。曾有李化龍、蘧伯玉等100多位治國安邦人才,有關龍逢批直諫、孔子杏壇施教、子路「三善」治蒲等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有著眾多歷史事件和歷史遺跡。
關於長垣著名的四致八景,有這樣一句:四致八景,出在蒲城。北杏壇,南蘧公,子路墳,府君廳。毛家潭裡有個秋月明,銅鍾、石鼓按時響,雙頭石魚水上行,尊經閣,琉璃井,北門里頭玉芽生,玄帝廟上靈芝草,白衣閣上金小蟲,聖人琴,自己鳴,關夫子勒馬聽琴聲,金馬駒,衛王城,檜楷二樹最有名,我說這話並不假,你沒看,竹林寺有影無蹤。
⑹ 考研人文地理和地理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哪個更好,主要是就業方面。
個人認為地理信息系統從就業面來說,相對更廣泛一點,上研之後感覺收獲也多一些,技術性較強。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都是偏學術研究的,短短的三年不容易出什麼創新性成果。
⑺ 人文地理雜志好發嗎
《人文地理》屬於地理核心期刊,一般是比較難發的。不過也不是一定的事情:
首先,如果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大型基金項目的成果,而且具有一定的時代和學術指向性,我想應該還是有希望的!
其次,如果文章或研究成果中有較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理論創新還是研究方法創新,一般來說一些大型的核心刊物都是很青睞的!
再次,如果研究成果在本研究領域具有領先性,也是很有優勢的!
另外,你還可以進知網進行條件搜索。期刊「人文地理」+文章名關鍵詞(你所研究的內容)+所有年份。搜索出該領域在《人文地理》雜志上發表的情況。如果類似研究成果的文章較少,而且你的文章足夠優秀,那你這篇文章在這一期刊上發表的希望也是比較大的!(PS:這種方法比較實用,原創!而且屢試不爽。適合有針對性地發表文章!)
審稿一般分為初審、復審和終審,周期在3個月到半年不等。(有些期刊要發表的話都需要排隊,因為有很多本領域的專家和權威人士在發表)
以上為個人經驗,希望能給你些許參考。祝你好運!
⑻ 請問人文地理學博士的就業方向主要有哪些(高校老師除外)
該方向就業很狹窄,一般是國土資源局、公務員、旅遊、教師,這些是比較好點的!
當然也可以改行做銷售、做城管、做掏糞工、做清潔工,學歷高有優勢~
比起金融工程、計算機、通訊、地質等專業,人文地理就業差很多,起薪和待遇不如一些優勢專業的本科生
⑼ 新鄉市在中原崛起中的地位和優勢條件是什麼
地理位置好,工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