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寫地理考察報告

如何寫地理考察報告

發布時間:2022-08-08 09:25:02

1. 關於地理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只能給你一個範例讓你參考了。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境內段長76.5公里,流域面積1718.4平方公里;濰河貫穿五蓮縣、莒縣,境內段長121.4公里,流域面積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內大河,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里。日照無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仕陽3座大型水庫和馬陵、巨峰、戶部嶺、嶠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綉針河口,全長99.6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0.321平方公里。沿海灘塗7.6萬畝。淺海水域廣闊,10米等深線面積有30萬畝;20米等深線水域適宜養殖面積100萬畝。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2007年全市氣溫異常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偏少。全市年平均氣溫14.1℃,比上年偏高0.1℃,較常年偏高1.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8℃,出現在6月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9.9℃,出現在2月1日;年降水量全市平均1025.9毫米,比上年偏多457.4毫米,較常年偏多257.2毫米;年日照時數全市平均2104.0小時,比上年偏少19.3小時,較常年偏少328.9小時。 答案補充對了,這兒有一個日照市的市志,有地理環境的詳細資料,多看看,會寫出好作文的。 http://www.rzsq.com/rzInfo/zlkDisBookContent.aspx?Content=Digital&BookID=200803290183

麻煩採納,謝謝!

2. 考察報告怎麼寫

實地考察,是考察報告寫作的重要基礎。

考察重親自觀察,目的就是要抓觀察對象的特徵,但沒有專業知識作指導,觀察就是兩眼一抹黑了。結果一無所獲,或者得出錯誤的結論。比如一個沒有地質地貌知識的人站在西藏打加拉山坡上,看到一個高於一個的平台會無動於衷,但對搞地質地貌的考察隊員來說,他們面對這種地貌馬上就能判斷:「所有這些平台的存在,都表明高原在上升過程中是間歇性的,運動時快時慢,交替更進,每個平台代表著或長或短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見《地理知識》 1984年第6期)對一個沒有林業知識的人來說,面對卡馬溝谷里茂密整齊的林子只能發出「真美呀」的感嘆,卻說不出各類樹木的名稱,更不懂它們的價值,但對有專業知識的考察隊員來說,他就能馬上發現:「在250平方米的樣方內,竟有22種高大的喬木,占優勢的科屬是殼斗科的栲屬、石株屬、青岡屬,槭科的槭屬……」(《片馬行》)(見《地理知識》1983年第1期。可見,有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作指導,考察隊員才能耳聰目明,迅速捕獲到考察對象的種種特徵,發現考察對象發展變化的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考察報告是專家們的寫作。像綜合考察就必須由各門科學的專家們聯合組成考察團,容不得「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綜合考察任務,最終完成考察報告的寫作。

豐富深厚的專業知識,既是考察活動的必備條件,也是寫出有分量的考察報告的必備條件。

3. 地理調查報告咋寫

找模版。

4. 地理調查報告怎麼寫嘞!

材料(感性知識——從身邊咨詢 上網査詢 書中獲得) 實質(你的綜合 從材料中發覺重點 言簡意賅的概括) 具體過程應尊從報告重點 然後通過有效的鏈結 那要看你自己嘍 當然 最好參考一下範文行文格式

5. 關於地理的調查報告

國土資源部 國家統計局

全國農業普查辦公室

關於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

根據國務院決定,我國自1984年開始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截止到1996年全部完成,並將數據成果統一到了1996年10月31日同一時點。這次調查,全國組織了50多萬專業人員,採用航空為主的遙感資料和大比例尺地形圖,全野外實地調查的方法,逐地塊調繪量算面積,查清了每個地塊准確的土地數據。逐級匯總出全國土地類型、數量及分布。農業土地面積普查是全國農業普查的重要內容之一。這項調查是以全國土地詳查的原始資料為基礎,通過土地變更調查取得分行政村的耕地面積數據。這一重大成果為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有關政策、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各地、各部門編制規劃和計劃等應採用公布的土地調查數據;農用地轉用、徵用等應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確定的地類、面積為准。全國土地利用現狀數據根據全國土地調查結果變更後,農村土地承包、農業稅賦以及其他涉及農民負擔等現行政策都不作調整。

一、調查的全國主要地類面積

耕地:13003.92萬公頃(19.51億畝)

其中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607.15萬公頃(0.91億畝)

園地:1002.38萬公頃(1.50億畝)

林地:22760.87萬公頃(34.14億畝)

牧草地:26606.48萬公頃(39.91億畝)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407.53萬公頃(3.61億畝)

交通用地:546.77萬公頃(0.82億畝)

其它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二、 我國耕地分布及質量狀況

(一) 耕地面積總量

我國用來種植農作物的耕地面積,包括新開荒地、休閑地、輪歇地、草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它樹木的土地;耕種三年以上的灘地和海塗。耕地中包括南方寬小於1.0米,北方寬小於2.0米的溝、渠、路、田埂。據匯總的結果顯示:截止1996年10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3003.92萬公頃(19.51億畝)。分東中西部地區來看,東西部地區的耕地面積較少,各佔28.4%,中部地區較多,佔4.32%(見表1)。

(二)耕地質量結構

在全國耕地面積中,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607.15萬公頃(0.91億畝)。分東中西部地區來看,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見表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應當有計劃地逐步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

表1 東中西部耕地分布情況

地區
耕地面積
佔全國比重(%)

萬公頃
萬畝

東部地區
3695.59
55433.83
28.4

中部地區
5611.89
84178.33
43.2

西部地區
3696.45
55446.68
28.4

表2 東中西部地區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積

地區
耕地面積
佔全國比重(%)

萬公頃
萬畝

東部地區
38.67
580.00
6.4

中部地區
104.00
1560.00
17.1

西部地區
464.00
6960.00
76.5

在耕地面積中,無灌溉設施的耕地比重高於有灌溉設施的耕地,分別佔60.2%和39.8%;分東中西部地區看,東部地區有灌溉設施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區的無灌溉設施比重大(見表3)。

表3 東中西部地區有灌溉設施和無灌溉設施的耕地佔各自耕地面積的比重

有灌溉設施耕地比重(%)
無灌溉設施耕地比重(%)

東部地區
57.7
42.3

中部地區
32.9
67.1

西部地區
32.4
67.6

三、土地基本國情未變,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仍是長期任務

在土地面積的調查中,以國際和國內標準的公頃和市畝統一了各地在耕地面積計量中普遍使用但標准不同的「習慣畝」。同時,對耕地的概念和口徑范圍也實行了統一標准,包括了北方寬二米、南方寬一米以下的溝、渠、路、田梗面積。全國耕地面積調查數比經常性的統計年報數大3506.83萬公頃(5.26億畝),主要是耕地面積數據的計量單位和統計口徑標准化了,數據准確了,實際耕地並沒有增加。

從人均耕地看,全國人均耕地面積0.106公頃(1.59畝),仍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地區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大於0.13公頃(2畝)的12個省,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自然條件較差、糧食產量較低的地區。人均耕地少於0.067公頃(1畝)的7個省(市、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京津滬三個直轄市。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好,糧食產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減少的地區。

我國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後備資源不足。這是我國國情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是我們當前執行基本國策的重要措施和目標。

參考資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20331_15502.htm

6. 急需一篇考察報告(小學生的水平最好)地理的。

考察報告

一、考察報告的概念及作用

考察報告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考察報告是指作者為了了解某地區的基本情況,或者為了獲取某項科研任務的科學數據或證據,根據一定的科學標准,親自進行考察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寫成文章,如考察散記、考察札記、考察日記,以及一些學術性的報告等,統稱為考察報告。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表明:認識的唯一源泉是物質世界。認識依賴於實踐,人們的認識過程必須經過感性認識階段,然後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到社會實踐中去考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的具體運用。

重要領導人的職責是發現問題,制定政策,解決問題。要發現問題,就必須考察客觀事物的歷史和現狀,考察它的內部、外部的各種聯系。至於作出決策,解決問題,那就更需要通過系統、周密的考察,探尋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然後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重要領導人親自進行考察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不可能事必躬親,他們需要藉助別人的考察結果來協助他們制定有關政策。這樣,考察活動就日趨社會化,群眾化。在以信息為基礎,講究決策科學化,工作高效率的新時期,考察報告就具有更大的意義與作用了。

科研人員要為某項科研任務獲取科學數據,也需要親自進行實地考察——對事物的內部的活動規律進行考察,對有關資料進行考察,否則無法得出科學的結論。

我國社會科學的考察工作有良好的傳統,但對自然科學的考察,由於種種原因,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大規模區域經濟開發的需要,才開展了多學科的綜合考察工作。建國四十年來,綜合考察范圍遍及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特別是對許多邊遠地區,進行過數次綜合考察。以自然資源的綜合考察為例,1956年國務院制定了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為完成其中規定的有關國家邊遠地區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的考察任務,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綜合考察委員會,統一領導和組織各項綜合考察,先後組成十個大型綜合考察隊,每年有上千人同時考察。這一時期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就,為國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地區開發方案提供了大量的科學資料和依據;促進了資源研究和考察事業的發展。在綜合考察活動開展的基礎上,還建立了許多科研機構。有的考察隊還系統地編寫了地貌、氣候、土壤、植物等科學考察報告,成為學科專著。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科學研究面向經濟建設任務的增加,科學考察活動,尤其是以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心的考察活動,為振興中華肩負著光榮任務。它將為我國國民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為各類學科的科學研究。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考察報告的分類及特點

考察報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類。以報告的對象為依據,可分為地質地貌考察報告,古生物考察報告,考古考察報告,衛生防疫考察報告,生產力發展考察報告等等,每門學科都可以成為考察對象,寫出考察報告。

以寫作特點為基準,可分為概貌介紹型考察,考證型專察,論證型考察,學術型考察等。

人們習慣上常把單門學科的考察報告稱為考題性考察,把二門以上學科聯合考察寫成的報告稱為綜合性考察。報刊上常見的是專題性考察報告和綜合性考察報告。

我們這里著重從寫作特點的角度分類,討論各類不同考察報告的特點及其寫作。

1.概貌介紹型考察報告

這類考察報告常用於自然資源與社會文化的綜合考察。作者經過實地考察後將被考察地區的各方面的基本情況介紹出來。它的作用是,讓人們對該地區的概貌有清楚的了解,同時也為上級領導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制定有關政策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這類考察報告的特點是具有普查性、綜合性。考察對象廣泛。考察地區的面積、地形、氣候、河湖、工農業、交通運輸、文教衛生等都是考察對象,有必要時還需要考察該地區的民俗人情。

比如像楊勤業寫的《片馬行——橫斷山科學考察散記》①就是一篇概貌介紹型的考察報告。這篇考察報告考察了「位於橫斷山脈西側高黎貢山主脊線以西,隸屬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冶州滬水縣」的片馬的各種情況。如地理地形特點,「片馬,包括上片馬和下片馬等自然村,海拔都在兩千米以下」,「是腦昌卡河源頭的一個山間小盆地」。人口、農業耕種的歷史狀況和現實狀況是:「歷史上早在明朝就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屬六庫登格土司所管轄」,現在「總人口只有500多,耕地也只有千多畝,這里至今仍然廣種薄收,雖然也進行最低限度的鬆土耕作,可是沒有施肥的習慣。玉米、水稻一年一熟,農業單位面積產量維持在三百斤以下的低水平,與優越的自然條件很不相稱。」片馬的氣候特點:「片馬年降水量估計在1400毫米左右。每年雨季從六月開始至十月結束,長達五個月之久,其中七月最多,估計佔全年的一半左右。所以,盡管片馬海拔較低,氣溫並不比東坡地滬水高」,「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低於25℃,晚上睡覺還離不開棉被。」片馬的森林資源情況:「片馬的溝從里生長著常綠闊葉林。山坡上的常綠闊葉林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一部分成為雲南松林」,「進入林子,藤蔓繚繞,草類茂密。到處是幾人合抱的人樹」,「喬木的上層樹冠就可以分五六層之多,組成極復雜,在250平方米的樣方內,竟有22種高大的喬木,占優勢的科屬是殼屬以及樟科的一些種屬。上層喬木冠幅直徑3.5米,茂密的枝葉使林下不見陽光,濕生草木特別發育,蓋度可達90%以上」。「片馬經濟林非常豐富。只要在老鄉古老的木屋周圍走一圈,就會看到家家用茶樹作籬笆,戶戶用桃李和蘋果作遮陰,用核桃和梨樹作圍牆。」片馬地區居民的特點是:「片馬居民以景頗族和僳僳族為主。他們熱情好客」,對於「遠方來客,更是招待殷勤、周到。」

概貌介紹型考察報告的考察對象眾多,考察面廣泛。上面舉出的這篇考察報告,把片馬地區的各種優勢及其不足之處,考察得清清楚楚,從而為提高該地區人民的文化素質,開發該地區的水利、經濟、林木資源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

這類考察報告的第二個特點是「記游性」。所謂「記游性」是指游記的一些特點。具體說,首先是指介紹概況要有鮮明的真實性。如介紹地質地貌、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山川古跡,物產資源、建築特徵、民俗風情等,必須有鮮明的真實性,絕不允許「合理」想像或誇大。考察報告以其真實性,使讀者對該地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其次,是指有優美的形象性。概貌介紹的記敘狀貌時既可以用說明、記述的方法,也可以用描寫的方法,靈活地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將概貌考察寫得清晰明了,又優美形象,從而使讀者在得到知識的同時獲得美感。《片馬行》有些山川景物的描寫就非常生動形象:「藤曼繚繞,草類茂密,到處是幾人合抱的人樹,樹身上披滿了綠苔,樹干懸掛著綠紗般的松蘿,藤蔓從一棵樹繞到另一棵樹,從上層喬木繞到下層灌木,好象一條條巨蟒來往穿織。」這種描寫能激發讀者的美好想像,有身臨其境之感。

7. 地理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研究的動機二、研究的目的三、研究方法四、研究內容五、研究心得。例如:研究內容
經過研究,得知因暴雨誘發,所造成的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暴雨洪水還會引發山洪和山體滑坡等災害。
最後宣揚保護環境,倡導節能減排,大力發揚可持續發展戰略,等

8. 地理考察報告

選擇你們家附近的一個景點,主要寫以下內容:基本概況、植被、土壤、河流湖泊情況、礦產,外力作用,工業、農業等。
也可以把其他的簡單寫,著重寫一項突出的。最好附帶照片,既增加篇幅又顯得生動真實

9. 考察報告的寫作方法

實地考察是基礎專業知識是指導
考察與調查的關系極為密切,考察離不開調查,調查也離不開考察。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考察側重在觀察、考核基礎上的研究,調查側重在采訪、了解基礎上的研究。因此,考察工作者必須親自對考察對象進行實地的細致深刻的甚至是長期的觀察,進而搜集考察對象的標本、資料、數據以供自己研究,必要時也可通過采訪了解有關情況,以促進考察活動的開展。而調查工作者往往在接受任務進行調查對,調查的第一對象已消失,即事件、問題等已成往事,他們必須向目睹、或親自參預某事、某問題、某工作的第二對象進行采訪了解,收集有關資料、數據供自己研究,必須時也可以「蹲點調查」。「蹲點調查」,實質上就是考察。
簡括地說,考察報告是在作者親自參加實地觀察考核的基礎上完成的,而調查報告是在作者進行采訪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完成的。文章以《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題,而不以「湖南農民運動調查報告」為題。理由就在於此。
實地考察,是考察報告寫作的重要基礎。
考察重親自觀察,目的就是要抓觀察對象的特徵,但沒有專業知識作指導,觀察就是兩眼一抹黑了。結果一無所獲,或者得出錯誤的結論。比如一個沒有地質地貌知識的人站在西藏打加拉山坡上,看到一個高於一個的平台會無動於衷,但對搞地質地貌的考察隊員來說,他們面對這種地貌馬上就能判斷:「所有這些平台的存在,都表明高原在上升過程中是間歇性的,運動時快時慢,交替更進,每個平台代表著或長或短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見《地理知識》 1984年第6期)對一個沒有林業知識的人來說,面對卡馬溝谷里茂密整齊的林子只能發出「真美呀」的感嘆,卻說不出各類樹木的名稱,更不懂它們的價值,但對有專業知識的考察隊員來說,他就能馬上發現:「在250平方米的樣方內,竟有22種高大的喬木,占優勢的科屬是殼斗科的栲屬、石株屬、青岡屬,槭科的槭屬……」(《片馬行》)(見《地理知識》1983年第1期。可見,有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作指導,考察隊員才能耳聰目明,迅速捕獲到考察對象的種種特徵,發現考察對象發展變化的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考察報告是專家們的寫作。像綜合考察就必須由各門科學的專家們聯合組成考察團,容不得「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綜合考察任務,最終完成考察報告的寫作。
豐富深厚的專業知識,既是考察活動的必備條件,也是寫出有分量的考察報告的必備條件。 考察報告的寫作沒有一成不變的「定法」、模式,但需要遵循它的基本格局。
不同類型的考察報告,可以有不同的結構樣式,概貌介紹型的考察報告,常常採用散文體或日記體的結構樣式。《片馬行——橫斷山科學考察散記》、《瀚海腹地考察記》、《青山翠林行思——康塞普西翁林區考察記》等都採用散文體的結構樣式。《內蒙古野外考察札記》採用的日記體結構樣式。
考證型考察報告採用的是「正宗」的應用體結構樣式,既「三段式」:開頭、正文、結尾。
論證型考察報告則採用應用體與議論體相結合的結構樣式。即報告的「前言」部分是應用體樣式,扼要交代基本情況,而正文部分又是議論體樣式,或並列式、或遞進式、或分總、或總分等。
學術型考察報告,由於注重規律性的探討,內容豐富,篇幅較長,所以結構樣式也復雜些,或結論→本論,或本論→結論,或緒論→本論→結論等等。
不同類型的考察報告有不同的結構樣式,就上述所言,也不是某種類型的考察報告一定要採用某種模式的結構樣式。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結構布局,從整體上看,就很難將它套在上述哪種樣式中,它別具一格,自成一體。
考察報告的結構樣式應與考察報告的宗旨相諧調,同時要考慮讀者的思維習慣,即要依循它自身的一些規律。
第二,前言要明確交代考察主體,考察地點、時間、對象、任務等。如《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前言:「我這回到湖南實地考察了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的情況。從一月四日起至二月五日止,共三十二天,在鄉下,在縣城,召集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工作同志開調查會,仔細聽他們的報告,所得材料不少。……所有各種反對農民運動的議論,都必須迅速矯正。革命當局對農民運動的各種錯誤處置,必須迅速變更。這樣,才於革命前途有所補益。」這段「前言」將考察主體、地點、時間、對象,以及要達到的目的都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了,讓讀者閱讀後一目瞭然。
第三,正文部分要將考察經過,考察得來的事實、數據和考察結果敘寫清楚。論證型考察報告與學術型考察報告在這部分則要加強論證分析,闡明正確的觀點或揭示事物內部的規律。
考察報告的結尾很靈活,既可以單獨有結尾段,又可以將正文部分的結尾作全文的結尾。
考察報告表達方式的選擇和語言的運用也很靈活。不同類型的考察報告,由於偏向於某種文體,因此,表達方式的選擇和語言的運用也往往各有側重。有的側重於敘述說明,語言簡潔准確;有的既可以敘述,也可以描寫,語言簡潔而又生動形象;有的則偏重於議論,語言要清晰准確。表達方式的選擇及語言的運用,如同結構樣式的選擇一樣,都要注意與考察報告的寫作宗旨相諧調。

10. 地理調查報告怎麼寫

只能給你一個範例讓你參考了。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
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境內段長76.5公里,流域面積1718.4平方公里;濰河貫穿五蓮縣、莒縣,境內段長121.4公里,流域面積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內大河,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里。
日照無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仕陽3座大型水庫和馬陵、巨峰、戶部嶺、嶠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綉針河口,全長99.6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0.321平方公里。沿海灘塗7.6萬畝。淺海水域廣闊,10米等深線面積有30萬畝;20米等深線水域適宜養殖面積100萬畝。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2007年全市氣溫異常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偏少。全市年平均氣溫14.1℃,比上年偏高0.1℃,較常年偏高1.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8℃,出現在6月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9.9℃,出現在2月1日;年降水量全市平均1025.9毫米,比上年偏多457.4毫米,較常年偏多257.2毫米;年日照時數全市平均2104.0小時,比上年偏少19.3小時,較常年偏少328.9小時。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地理考察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