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吉林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簡稱吉,因境內吉林城而得名。省會長春市。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面積18萬多平方千米,人口2728萬(2000年)。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省位於東北地區中部,地處北緯40°52′~46°18′,東經121°38′~131°19′之間,東西最長約750千米,南北最寬約600千米,總面積187400平方千米。吉林省東界俄羅斯(界線長232.7千米),東南隔圖們江、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望(界線長1206千米),南連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鄰黑龍江省。
2003年,全省總戶數為8046886戶,總人口為265865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1954191人。2004年末全省總人口為270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16.5萬人。
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65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管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即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一個副省級城市即省會長春和吉林、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7個地級市。
『貳』 吉林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
吉林省簡稱「吉」,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的中部,地處北溫帶,在東經121°~131°、北緯41°~46°之間。全境東西長65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總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與黑龍江省為鄰。吉林省是邊疆近海省,處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東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望,邊境線總長1438.7公里,其中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中朝邊境線1206公里。
東部琿春市處於東北亞地理位置的幾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灣僅4公里。省會長春市位於東北亞十字交通線的交匯點上。
自然狀況:
東部山區吉林省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長白山脈連綿千里,素有「長白林海」之稱。全省林業用地面積982.86萬公頃,佔全省土地面積的52.03%,列全國第12位;其中林地面積788.25萬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0.19%,列全國第8位。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為8.18億立方米,列全國第6位;林木年均生長量2324.36萬立方米,生產率2.88%;森林覆蓋率為42.1%。全省最高點為長白山白雲峰,海拔2691米。礦產資源豐富,發現的礦藏136種。已探明有儲量的礦產78種。有22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五位。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儲量也很豐富。吉林省山地資源豐富,尤以長白山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為最。吉林省是聞名中外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故鄉。靈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頭蘑、田雞油等都在國內外很有影響。長白山脈,森林、水利、礦產、動植物、葯物等特產資源豐富。
中部平原松遼平原平均海拔在110米-200米之間。吉林省土質肥沃,氣候條件優越,平均年降水500~600毫米,日照2200~3000小時,無霜期120~160天,具有雨熱同季特點,對各種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特別適宜種植糧豆、油料、甜菜、煙、麻、薯類、人參、葯材、水果等各種作物。播種面積為395.9萬公頃。
糧食人均佔有量、糧食商品率、糧食調出量、玉米出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
吉林省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玉米,大豆,水稻等。松遼平原土地肥沃,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世界著名的玉米帶。
西部草原西部地處松嫩草原中心,是我國著名的草原之一,以盛產羊草而馳名中外,生長以多年生根莖禾草和叢生禾草占優勢,覆蓋率達50%?70%,屬平原草甸草場類。也是國家北方商品牛、細毛羊主要產地之一。
吉林省草原可利用面積達437.9萬公頃,主要集中於西部和東部地區。
吉林西部是歐亞草原的最東端,水源豐富,草質良好,是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是我省畜牧業發展基地。
氣候:
吉林省處於北半球的中緯地帶,歐亞大陸的東部,相當於我國溫帶的最北部,接近亞寒帶。東部距黃海、日本海較近,氣候濕潤多雨;西部遠離海洋而接近乾燥的蒙古高原,氣候乾燥,全省形成了顯著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並有明顯的四季更替。全省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3~5℃,全年日照2200~3000小時,年活動積溫平均在2700~3600℃,可以滿足一季作物生長的需要。全省年降水量在550~910毫米,自東部向西部有明顯的濕潤、半濕潤和半乾旱的差異。全省無霜期中部以西160天左右,東部山區120天左右。初霜期在9月下旬,終霜在4月末5月初。
民族:
吉林省是個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44個民族,除漢族外,在43個少數民族中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和錫伯族為世居民族。1999年末,少數民族人口251.7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0.21%,其中朝鮮族118.2萬人,滿族104.8萬人,蒙古族15.7萬人,回族12.3萬人,錫伯族3476人,壯族1293人,苗族478人,達斡爾族396人,土家族376人,白族293人,維吾爾族253人,赫哲族232人,彝族185人,瑤族143人,侗族121人,布依族103人,藏族100人,其他少數民族都在百人以下。
在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中,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延邊、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錫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滿族、回族以長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全省有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伊通滿族自治縣4個民族自治地方。有34個民族鄉(鎮),其中蒙古族鄉10個,滿族鄉(鎮)10個,朝鮮族鄉(鎮)7個,回族鄉2個,滿族朝鮮族鄉3個,朝鮮族滿族鄉2個。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和占總人口比例,分別位於全國第9位和第11位。
『叄』 吉林屬於東北的嗎
吉林屬於東北的。
吉林省屬於我國東北三省之一,屬於我國的重要省份。按照2020年普通統計的數據,吉林省總人口2400餘萬。吉林省下轄了8個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總計9個地級區劃,分別是: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邊自治州。2021年,吉林省GDP總量13200多億。
簡介
在9個地級區劃中,省會長春市的人口最多,達到了900萬人。吉林省的工業發達,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十分便利。尤其是省會長春市,一直屬於東北四大城市之一,也是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從50年代中期開始,東北三省的區劃格局基本形成。在此之前,東北地區的區劃歷經了幾個階段的反復劃分,省份的數量也並不固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吉林
『肆』 你覺得吉林市的地理位置與未來發展潛力如何呢
最後,吉林還是一座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這里不止有山有水,更重要的是,每年冬季,松花江上的霧凇美景不得不堪稱為人間一絕。江里的水汽蒸騰,更是為這里增添了一份飄飄欲仙的感覺。雖然現在的吉林市僅僅只是吉林省第二大經濟城市。但相信在未來的時間里,長春市一定會迸發出更大更多的能量。成為我國一座著名的經濟強市的,甚至有望成為吉林第一大城市。你覺得吉林市的地理位置與未來發展潛力如何呢?
『伍』 吉林市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東北腹地長白山脈,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的松花江畔,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25°40′~127°56′,北緯42°31′~44°40′。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南與白山市、通化市、遼源市毗鄰。
截至2014年,吉林市轄4個市轄區(昌邑區、船營區、龍潭區、豐滿區)、4個縣級市(舒蘭市、磐石市、蛟河市、樺甸市)、1個縣(永吉縣),64個街道、23個鄉和54個鎮,311個社區和1397個行政村,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吉林市位於長白山區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自然環境優越,地貌類型復雜,有「遠迎長白,近繞松花」之勢。由於不同時期的大地構造運動,以及江河的侵蝕、剝蝕和堆積形成的流水地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形成中山山區—低山丘陵區—峽谷湖泊區—河谷平原區四大地貌景觀。
(5)吉林地理位置為什麼重要擴展閱讀:
吉林省歷史發展
吉林市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思為「沿江的城池」。人類史前文化發源地之一,考古發現,16~23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吉林地區棲息。距今約8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吉林地區始有眾多人類活動。
西漢初年(2200年前)在龍潭山和東團山一帶建立地方少數民族政權,成為漢魏時期「夫余」王國的故都,從此吉林建城距今已有2200年的建城歷史。公元410年高句麗復築龍潭山城,成為高句麗王國的北方重鎮。公元713年建渤海國後,成為獨奏州涑州所在地。遼代,吉林隸屬東京道涑州,靺鞨改稱女真。
吉林市是中國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幅員面積2712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636平方公里。轄4區5縣(市),2個國家級開發區、15個省級開發區和1個省級工業集中區,總人口450萬,其中城區人口200萬。
『陸』 吉林優越的地理位置求解,,,,,
吉林省位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幾何中心地帶。北接黑龍江省,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與黑龍江省相連,東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吉林省地處邊境近海,邊境線總長1438.7公里,其中,中朝邊境線1206公里,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最東端的琿春市最近處距日本海僅15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灣僅4公里。
『柒』 吉利地理位置和地勢的特點
你好!你要問的應該是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勢特點。
吉林省地形地貌大致是東南部高,西北部低,由東南向西北沉降 ,形成了山地丘-陵 -平原三大地貌類型。分為四個區域:東部長白山區,東部低山丘陵區,中部沖積、洪積台地平原,西部沙丘覆蓋的沖積平原。
吉林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8條,主要大河是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綏芬河,較大的湖泊有長白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湖、大布蘇泡、查干湖、波羅泡。 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1月均溫約-18℃,7月均溫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從東南向西北依次遞減,全省平均400~900毫米。
吉林省地處中國東北中部,東北亞地理中心,因清初建吉林烏拉城而得名,簡稱「吉」,省會長春。地跨東經121°38′~131°19′、北緯40°50′~46°19′之間。東西長769.62公里,南北寬606.57公里,土地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的2%。
吉林省位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幾何中心地帶。北接黑龍江省,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東南部與朝鮮隔江相望。吉林省地處邊境近海,邊境線總長1438.7公里,其中,中朝邊境線1206公里,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最東端的琿春市最近處距日本海僅15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灣僅4公里。
吉林省地貌形態差異明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現明顯的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徵。以中部大黑山為界,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兩大地貌區。東部山地分為長白山中山低山區和低山丘陵區,中西部平原分為中部台地平原區和西部草甸、湖泊、濕地、沙地區。地貌類型種類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沖洪積地貌為主。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的話,請採納點贊一下,謝謝😜
『捌』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
柳州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地形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故稱「壺城」。又叫龍城,龍城的名字源於南朝梁。柳州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建城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玖』 東北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
2,國防戰略的角度來看,東北是華北的門戶,向外可以輻射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向內可以作為防禦華北的屏障, 戰略位置十分顯要。
3,土地肥沃,地勢平坦,農業發達,是國家重要的糧食基地。
4,工業發達,擁有遼中南等工業基地。
拓展資料:
1945年的東北,並不僅僅是現在的東三省,實際上是五個省。包括黑龍江,吉林,奉天,熱河,察哈爾五省。國民黨收復東北後,又改成九省即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 總面積130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萬,擁有全世界最肥沃的三塊黑土地之一,資源豐富,是當時全中國現代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據1944年,日本人的統計,已探明的礦產有鐵38億噸,煤228億噸,銅礦132萬噸,鉛鋅礦113萬噸,1943年,東北煤產量2532萬噸,除東北外中國地區2583萬噸 發電量東北為107萬千瓦,其他地區21.8萬千瓦,生鐵產量171萬噸,其他地區21.9萬噸,鋼材49萬噸,其他地區,鋼3.7萬噸,水泥150萬噸,其他地區,77萬噸, 東北是主要產糧區,44年產糧約2000萬噸,,生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佔全世界60%以上,森林資源豐富,佔全國三分之一,公路鐵路里程數均超過全國的二分之一,且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遼河等河流,亦有大連,旅順,安東,營口,葫蘆島等優良港口,可謂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對於當時來說,可謂是,得東北者得天下。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窮二白,東北是中國唯一的重工業基地。東北1952年到1988年的30餘年期間為中國其他地區提供了,煤炭3.06億噸,木材2.69億立方,原油7.25億噸,糧食6475萬噸。生鐵6113萬噸,銅、鋁、鋅等有色金屬383萬噸,鋼材949萬噸,純鹼1178萬噸,水泥5508萬噸。這些是在計劃經濟下無償的從東北運往全國各地。當時從東北出來的火車,裝著滿滿的煤炭,糧食,鋼鐵,回去的時候,卻只有百分之10裝著日用品。
大部分車廂卻是空的。 再說一個東北的巨大貢獻。很多人都以為蘇杭熟天下足。其實那是老皇歷了。 現在江蘇的糧食剛夠自給吃,而浙江的糧食早就不能自給自足了。 現在的中國是北糧南調。 2020年,中國一共生產糧食66949萬噸。其中東北產糧13683萬噸,佔比百分之20。比俄羅斯全國1.23億頓產量都要高出不少。
而東北的人口只有10793.73。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米飯,200克肉來計算。肉按照豬肉的料肉比2.5比1。 光是東北產的糧食,就夠37487 6712 人吃。除掉東北人自己消耗外,共養活了2億6694萬其他地區人。
『拾』 吉林市的經度和緯度是多少
吉林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25°40′~127°56′,北緯42°31′~44°40′。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南與白山市、通化市、遼源市毗鄰。吉林市面積27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5 916公頃。
吉林市是吉林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中國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東北地區和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較大的市,有霧凇之都、中國北方特色的旅遊城市。
截至2016年底,吉林市下轄船營區、昌邑區、豐滿區、龍潭區、永吉縣、蛟河市、磐石市、樺甸市、舒蘭市、高新區、經開區。2017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415.35萬人。
(10)吉林地理位置為什麼重要擴展閱讀:
吉林市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吉林市位於長白山區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自然環境優越,地貌類型復雜,有「遠迎長白,近繞松花」之勢。由於不同時期的大地構造運動,以及江河的侵蝕、剝蝕和堆積形成的流水地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形成中山山區—低山丘陵區—峽谷湖泊區—河谷平原區四大地貌景觀。
2、氣候
吉林市屬中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類型 ,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受地形影響氣溫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年平均氣溫3.9℃,一月平均氣溫最低,一般在零下18℃~20℃。
3、水文
吉林市境內水系發達,由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3個水系的部分河段和支流組成。10公里長以上河流277條,20公里以上的73條。松花江水系在吉林市境內流域面積為22 33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84%,拉林河佔15%,牡丹江支流威虎河僅佔1%。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