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為什麼基礎地理空間框架

為什麼基礎地理空間框架

發布時間:2022-02-07 00:20:37

㈠ 數字地理空間機房 屬於什麼用地類型

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是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及其採集、加工、分發、服務所涉及的政策、法規、標准、技術、設施、機制和人力資源的總稱,是以公共服務為導向的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由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數據目錄與交換體系、政策法規與標准體系、組織運行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等構成.其中,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是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的核心,也是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的主要建設內容.建設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應用服務是宗旨,共建共享是關鍵,基礎設施是支撐,政策法規標準是保障.網上找的 你看是不是哈

㈡ 除地形圖分幅外,談談還有何種地理空間框架

地理空間是物質、能量、信息的數量及行為在地理范疇中的廣延性存在形式。特指形態、結構、過程、關系、功能的分布方式和分布格局同時在「暫時」時間的延續(抽象意義上的靜止態),討論所表達出的「斷片圖景」。地理空間的研究是地理學的基本核心之一。

學好地理的方法: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我認為學地理最要緊的是在頭腦中要有兩張圖,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首先搞清楚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各個省份的具體位置、形狀、地理物特徵等。圖是地理復習的活靈魂。地理卷面上題題有圖。"提高地理復習效率的最佳入手處是以熟記地圖開始"。

一幅地圖上所包含的地理知識信息往往比幾頁十幾頁甚至幾十頁的文字形式、數據形式的復習信息還多。

3、學會量化記憶。

量化知識積累是復習好地理的基礎特徵。每天記一幅地圖、每天做十道地理題、每天整理5個地理知識點。貴每天堅持,復習安排節奏均勻,不搞突擊,也不中斷,如此細水長流式積累,最後地理知識復習長期積累的豐碩收獲是讓你絕對意想不到的。

㈢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發揮了哪些作用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是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及其採集、加工、分發、服務所涉及的政策、法規、標准、技術、設施、機制和人力資源的總稱,是以公共服務為導向的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由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數據目錄與交換體系、政策法規與標准體系、組織運行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等構成。其中,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是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的核心,也是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的主要建設內容。建設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應用服務是宗旨,共建共享是關鍵,基礎設施是支撐,政策法規標準是保障。

㈣ 如何從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升級到智慧城市時空信息框架的實踐

「智慧城市的內涵」,無線設施是數字城市設施的關鍵組成,它是智慧城市的第一步,數字城市指的是基於開放的產業標准組合寬頻通信設施、靈活的面向計算的設施和創新的服務來連接社區,以滿足政府和它的雇員、市民及企業的需要。數字城市提供可交互的、基於互聯網的政府服務,這些服務能促進政府流程的轉型。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下班前先開啟家中的空調,回到家中電視機自動打開主人喜愛的節目,智慧的廚房電器已經在准備美味的晚餐,窗簾徐徐打開,新風系統將空氣質量調整到最佳狀態,甚至找工作、找家政、找裝修都不需要一個個打電話,只需要連接智慧社區系統,就能夠輕松解決。這些看似科幻電影中的情節,其實就是智慧城市的組成內容,未來也將一個個實現。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目前我們可以設想的智慧生活離未來可以實現的智慧生活還有很大的距離。智慧城市是利用現代的新式技術,改進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生活工作環境,來使政府效率提升、產業實現創新、科技更加活躍,最終促進市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的一類城市概念。綠色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等都包含在智慧城市這個大概念里。

?解決食品運輸等諸多問題

現在老百姓都關心食品安全,實際上很多食品安全問題都不是發生在生產環節,而是發生在流通環節上。在發達國家,果蔬、肉禽基本上都是冷藏運輸,但是,中國大部分的水產品都不冷藏,運肉也不冷藏,因此造成大量的損失。

未來利用物聯網監控運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把無線射頻晶元裝在產品上,這樣製造業的供應鏈、采購、庫存、物流跟蹤、生產環境監測、生產過程用料與工藝優化、設備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監測等都有實時數據反饋。物聯網在農業上同樣也可以應用,比如在牛奶盒上貼一個射頻標簽,就可以實時跟蹤它的運輸和保鮮情況。

讓「錯醫假葯」無處可藏

世界衛生組織剛剛公布了一個數字,全世界的流通葯品中,15%是假葯,2005年到2010年,亞洲的假葯數量增加了246%,這說明現在葯品的跟蹤是個很大的問題。除假葯外,用錯葯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現在的醫療事故中,19.3%緣於用葯錯誤,而採用「智慧城市」元素的話,護士用感測器來核實一下病人是不是應該打這個點滴,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錯誤。

中國有全世界最大容量的病例,中國理當挖掘出最好的葯、最好的診療方案,可這些病例卻沒法在醫院里看,因為太多了。要實現醫療的信息化,製作電子病歷、將醫囑錄入系統、用計算機來支持臨床決策,從而減少醫療差錯。智慧城市的平台還能夠有效地保護醫生,監控醫患糾紛,同時為病人家屬提供實時影像傳輸服務。

智能服務是重要標志

市民卡、健康卡、無線WIFI覆蓋……近些年,鄭州在智慧城市推廣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對於當下鄭州智慧城市的建設,總體概括為「實際」二字!雖然鄭州並非最早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城市,但鄭州推動智慧城市卻具有兩大亮點:一個是宜居,一個是創新。

我感受比較深的,是鄭州把智能交通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國家發改委關於物聯網的示範項目,智能交通方面列了兩項,其中一項城市交通,就放在鄭州。鄭州在智慧城市方面有抓手有行動,很實際。

智慧城市本身是城鎮化發展的下一個階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智能服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但智慧城市絕不僅是信息技術的概念,它還涉及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我們國家有些城市提出五年建成智慧城市,這個口號提得太倉促了點。一定要讓市民和政府一起參與!就如同綠化很好,但是市民不懂習慣,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那麼怎麼能智慧呢?還有交通,我們希望智慧交通,希望行人都遵守交通規則,如果有一個不遵守,那麼交通怎麼能夠智慧呢?因此,市民也要「智慧化」。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㈤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包含哪些數據

全國已有300餘個城市開展了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其中地級市270餘個, 120餘個數字城市已建成投入使用,80多個城市出台了數字城市建設應用管理辦法。已在國土、規劃、城管、公安、應急、環保、衛生、房產、工商、水利、氣象以及公眾服務等60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㈥ 什麼是「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具體的內容包括什麼

地理空間框架是地理信息數據及其採集、加工、交換、服務所涉及的政策、法規、標准、

技術、設施、機制和人力資源的總稱,由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目錄與交換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政策法規與標准體系和組織運行體系等五大結構組成。請看下圖圖示——

(圖文資料來自網路文庫-專業資料-IT/計算機一文)

㈦ 「大數據」, 揭示空間秘密

「大數據」, 揭示空間秘密
出門在外,一時間找不到方向和目的地了怎麼辦?馬上查看手機里的電子地圖!或許,你會這樣應對。不過,你是否知道,這些與「地點」有關的信息從何而來?
2013年2月,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從2013年到2015年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杭州市的相關工作隨即展開,並於近日完成了首批水、農用地、人工化區域、城市建設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等自然地理和教育、環衛、醫療、文體等公共設施的信息數據採集和生產,並計劃以白皮書的形式發布。
業內人士稱,這些地理國情數據一旦得到充分應用,其功能絕不僅限於對地點的定位。未來,它還將在優化城市布局、開啟智慧生活、防災減災、城市精細化管理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連「淘寶」一類的商業大數據也要相形見絀。
它,究竟是怎樣的大數據?
洞悉,身邊的地理元素
剛搬到杭州和睦新村27幢居住的市民張小姐,要到位於大兜路歷史街區的一家餐廳參加聚會。由於不熟悉路況,她通過手機里的「網路地圖」獲得了駕車推薦路線,一路按圖索驥,順利抵達約定地點。
與此同時,在杭州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規劃局)內,任何一位工作人員只要登錄 「杭州市地理市情平台」,同樣的起點與終點之間,出現的是一張與網路地圖十分相似的空間平面圖。仔細比對便能發現二者的差異:前者在地理元素的呈現上相對簡明,而後者更為精細,內容也更豐富。
「任何一種商業地圖的底圖,都來自於地理空間框架數據。」 杭州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有關負責人說道。這是一個將全杭州市的地形圖數據以及由道路、建築、水域、綠化、空地等五層信息組成的影像數據經分層、整理後得到的龐大資料庫。全球導航衛星定位、航空航天遙感等現代空間信息及測繪技術的運用,保證了它的高度准確性與權威性。
而在對外公開以前,它將依據測繪法規進行一系列脫密處理,在剔除那些必須保密的地理要素的同時,保留人們生產、生活、娛樂所需的其他地理信息,隨後才能被加工製作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各類普通地圖。
即便如此,這個看起來十分高大上的資料庫,也不過是整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基礎。
據介紹,此次普查涵蓋自然、人文、經濟等多項地理元素,需要在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下完成。其中,自然地理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域、荒漠與裸露地等的類別、位置、范圍、面積等,人文地理包括交通網路、鎮村(街道)以及學校、醫院、體育、文化等設施分布,經濟地理則包括商店、企業的類型和分布等。
聯合國有關文獻資料表明,人類活動獲得的信息80%與地理位置有關。隨著杭州首批地理國情信息數據採集工作的完成,我們的日常生活及其賴以存在的空間,也正在被這個日益壯大的地理大數據所揭曉。比如,對於某個社區的醫療設施來說,離你最近的衛生站在哪裡,它具有哪些科室,能為居民提供何種醫療服務,也能從該地理空間框架數據中快速找到答案。
優化,城市的空間布局
如今,淘寶賣家們熱衷根據網站上公布的淘寶指數向特定人群推銷商品,而對於一部分餐飲投資者來說,選擇在哪個地段開出新的餐館,往往是在參考了智能餐飲系統顯示的外賣送餐密集點後所做出的選擇。
普查地理大數據的目的亦是如此。據了解,這些海量數據最終都將被整合到「杭州市地理市情平台」上,依託成熟的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為全市相關工作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地理信息服務。
規劃部門的工作人員首先感受到它的「能耐」:「時常聽到家長抱怨,某小區周邊的小學數量太少,孩子上學很不容易。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可以藉助大數據來進行分析、判斷。」
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記者看到了一張該小區所在街道的7到12歲小學適齡人口與學校狀況分布圖。其中的人口信息源於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深淺不一的綠色代表該年齡段人口在不同區塊的分布密度,白色圓點代表街道現有的小學數量,各小學所輻射的半徑則以1000米和500米為界,分為淺紅和深紅兩種圓型區塊。
「哪裡的小學最集中,哪裡最分散,它們的數量和布局是否與人口密度與服務范圍相適應,答案一目瞭然。」規劃部門工作人員說,在該小區所在的位置上,500米范圍內建有1所小學,1000米內還有2所,基本可以滿足周邊適齡人口的入學要求。而在其他一些圓點分布明顯較少的地塊,還要新增幾所小學、建在何處更為適宜,大數據也會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視角。
工作人員介紹說,隨著許多大城市的新增用地日漸緊缺,如何對現有的存量空間進行優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細化管理,已成為他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地理大數據的運用在此時便顯得尤為重要。
不僅如此,更多的單位與個人開始分享地理大數據的成果。據了解,杭州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已經與市治水辦、房管局、城投集團、電力局等部門對接,將地理國情普查形成的成果及時應用於他們所對應的工作之中。
展望,全方位智慧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在行走中收到了這樣一條手機簡訊,提示前方500米處有重大火情,並為你提供了最合適的出行線路選擇。請不要詫異,這將是地理大數據在得到充分運用後,為智慧化城市管理所帶來的突破。
收到消息的將不只你一人。智能樓宇中的安保人員可以根據火情方位的報警系統提示,調出監控畫面,採取應急措施去關閉相應的防火卷簾;消防部門據此評估出能最快到達起火地點的消防支隊,並迅速安排出警;交管部門也循聲而來,幫助疏散該地點周邊的道路交通……而在這一系列應急防災機制的背後,是一套名為「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杭州城市全程信息模型」。
「這是一個集時間、信息、三維空間在內的五維集成數據模型,它既是地理大數據運用的理想模式,也是我們對於智慧城市的一種展望。」杭州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有關負責人說。除了智慧管理城市、應急防災以外,它還能准確模擬建築內的每一處空間,並記錄其相關信息,比如面積、功能等空間屬性,以及出租情況、合同、裝修、報表等資產信息;也可運用於城市地下管線的建設與管理。對於需要多部門綜合協調的大型工程,它提供的大數據平台還能協助進行宏觀分析,制定出更為直觀、全面、周詳的方案。
如何將展望變為現實?「使用統一的地理空間數據、打破信息壁壘,加強數據流通與應用是關鍵。」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隨著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建立和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開展,各職能部門已經基於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建立了各自的業務應用系統,把相關數據輸入到統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之中。然而,這些數據的更新並不及時,往往是有關信息已出現變動,但在相應的空間地圖中並沒有被同時更正,導致圖示與現狀信息不對稱。
另一方面,大型企業的商業終端數據,如手機定位數據、淘寶消費數據與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結合,都能變成令人意想不到的信息,為各行各業提供服務和決策支持。
這位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積極探索、拓寬地理信息的獲取渠道,嘗試與高德地圖、阿里巴巴、省市移動公司等移動終端大數據產生部門對接,根據政府決策、部門管理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定製專題數據應用課題,形成更多的應用範例。

㈧ 如何從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升級到智慧城市時

智慧城市路邊停車管理系統模式 可以了解下拍拍停車

㈨ 地理空間框架究竟是什麼,涉及到哪些技術問題,會產生怎樣的社會效益,求詳解!!!

是一個大的范疇吧,可以與時間框架相結合,主要是地理位置上的東西。社會效益啊,就講套話啦,什麼促進經濟發展啦之類之類

㈩ 什麼是「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具體的內容包括什麼

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是充分運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計算機網路等技術,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和標准體系,建立基礎地理數據獲取與更新、處理與管理、分發與服務的信息化體系,為建設多尺度、多解析度、多種類的北京市空間數據體系和統一的北京市地理空間數據基礎平台奠定基礎,從而為城市政府、行業、社區和公眾提供高質量的基於空間位置的應用服務,滿足北京城市規劃、發展、建設、運行、服務、管理的需要。
進入21世紀以來,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實現了從最初的傳統模擬測繪技術體系向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跨越式發展,正朝著信息化測繪技術體系的方向快速推進,逐步形成了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的管理體系、標准體系和技術體系。20多年來,為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奧運工程、信息化城市管理,以及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及時、可靠、適用的測繪服務與保障。

一、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現狀
(一)數字化測繪生產體系的建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院)率先開展了一系列數字化測繪生產體系的研究與建立工作,包括:大比例尺工程圖機助成圖系統的開發、北京市地下管網圖形資料庫系統的建設、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的應用、數字化測繪生產工藝流程設計、北京市基礎測繪信息4D系統產品體系的研究等,這些研究成果為數字化測繪體系的建設以及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二)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管理機制基本形成。隨著數字化測繪生產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建立相關的管理體系和法規體系的需求也越發強烈。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成立、基礎測繪工作納入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北京市基礎測繪更新規劃方案》的制定以及《北京市測繪條例》的頒布等一系列舉措,使得北京市的測繪事業逐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體制,測繪隊伍不斷壯大,基礎測繪的良性循環得到了保障,並為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規保障。
(三)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技術體系初步建立。「十五」期間,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技術體系的建設逐步落實。國家基礎測繪設施項目北京市單位工程按要求完成,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並超過了《實施方案》的設計目標;依據《北京市測繪條例》,《北京市地方測繪技術系列標准》的編寫工作基本完成;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基準體系建設的項目成果通過了專家鑒定;《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測繪事業發展規劃》列入市政府專項規劃,有力地推動了北京市測繪事業的發展。

二、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數據與技術服務成果
(一)基礎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建設。
1.北京地形圖分為1∶500、1∶2000和1∶10000三種,分別以2年、3年、4年(平原)、8年(山區)的周期進行更新。基礎測繪成果以4D數據(DLG數字線劃圖、DEM數字高程模型、DOM數字正射影像、DRG數字柵格圖)為表現形式,實現了全面覆蓋、及時更新。測繪部門積極主動做好基礎地理數據的推廣應用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構想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
2.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系統建設。依據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需要,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建成了1∶500、1∶2000和1∶1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其中,1∶500庫存儲管理了北京市四環范圍約8800幅地形圖、1∶2000庫存儲管理了六環范圍約3300幅地形圖,1∶10000庫存儲管理了全市域930幅地形圖;初步建立了1∶2000~1∶10000數字正射影像資料庫(DOM)、1∶500~1∶10000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DRG)、地名與地址資料庫和元資料庫。同時建設了資料庫管理系統。
3.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服務建設。近5年來,北京院共向建設單位提供1∶500、1∶2000和1∶10000紙質地形圖30餘萬張單幅和1萬余張單幅基礎地理數據。向全市137家單位提供了較大范圍(面積大於6km2)的基礎地理數據和服務,其中包括121家各級政府委辦局和信息中心,佔88.3%;公司企業單位10家,佔7.3%;科研院所6家,佔4.4%。全市絕大部分的委辦局均使用上了北京基礎地理數據,不僅推動了全市各個委辦局政務信息系統建設,也促進了基礎地理數據的應用與更新。在向北京市公安局、市交管局、市交通委等約10家單位提供基礎數據時,通過多種方式採集了專題數據,製作了專題電子地圖和開發了基於電子地圖的專業地理信息系統。
4.數字地形圖分發服務系統建設。為了進一步做好現狀地形圖和歷史地形圖的管理,北京院建立了現狀地形圖資料庫和歷史地形圖資料庫,用於存儲和管理北京市1∶500、1∶2000及1∶10000三種比例尺現狀地形圖和歷史地形圖,可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測繪成果服務。2004年,北京院建立了數字地形圖分發服務系統和歷史地形圖綜合查詢系統。該系統的建立可縮短查詢和出圖時間,縮短了新圖歸檔到對外提供服務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地理信息技術服務。依託北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支撐,北京院加強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服務和工程應用工作,承擔主要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服務開發項目及應用工程三十餘項,累計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116項次、各級優秀工程獎76項次。依託北京市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提取數據,編制北京市政務版電子地形圖數據,提供給北京市政府各個委辦局使用。該數據的使用,推進政務信息化和信息共享,促進了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服務與保障。
1.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的應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需要有準確可靠的基礎地理數據的支持,而規劃決策也都需要空間信息的定位,最終的規劃成果需要表現在地形圖上。為了提供及時有效的基礎地理數據,以現有的各種基礎地理數據為基礎,進行各種專題數據的加工和整合,完成了北京市域規劃匯總圖和北京市域現狀匯總圖等GIS數據的加工,並對各種專題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與應用服務,為各相關部門的各專項規劃研究和規劃編制工作提供了可靠信息和科學依據,從而保障了北京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順利實施。
2.為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奧運工程提供測繪服務。「新北京、新奧運」戰略的實施,迎來了北京城市建設的高峰期,大量的重點工程、奧運工程、市政工程陸續開工建設。北京院為各個建設項目提供了優質測繪服務,保障「新奧運」從規劃到實施全過程的用圖,編撰了《「新北京、新奧運」地圖集》,有力的擴展了測繪服務應用范圍。
3.為信息化城市管理提供測繪服務。建立單元網格城市管理是信息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北京院積極提供了基礎測繪數據,還為系統建立開展了城市部件調查,採集了大量的專業信息和實施了相關信息整合。在海淀朝陽兩區網格項目建設中,採集並整合了21個城市管理專業部門所掌握的空間和非空間信息,建成了18大類、40個專題、幾十萬條數據為系統建立提供優質測繪服務和保障。
(三)測繪服務社會經濟效益穩步增長。近十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持續投入財政經費保證基礎測繪工作穩步開展,北京院不斷完善測繪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與開發利用,測繪隊伍不斷壯大,地理信息應用服務明顯提升,面向測繪市場服務的能力增強。全院的總收入獲得快速的增長,職工平均收入水平也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北京院在貫徹實施《北京市測繪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工作中,積極加強基準體系建設,積極提高數字測繪產品的生產能力,積極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積極加強地理信息分發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做好測繪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努力使北京院測繪服務保障能力達到一個新水平。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基礎地理空間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