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等值線怎麼看
規律一:「高低低高」.
所謂「高低低高」就是指若等值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若等值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
1、若為等高線
在等高線圖中「高低低高」 規律常用來判斷山谷、山脊.
若等高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山谷);
若等高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山脊).
2、若為等壓線
在等壓線圖中「高低低高」 規律常用來判斷高、低氣壓與槽、脊線.
①判斷高、低氣壓: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低壓);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高壓).
②判斷槽、脊線: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槽線);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脊線).
3、若為等溫線
在等溫線圖中「高低低高」 規律常用來判斷海陸分布、季節、洋流性質和地勢高低.
①判斷海陸分布: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在同緯度地區,使得冬季大陸均溫低於海洋,夏季大陸均溫高於海洋.因此可得:
夏季,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海洋(低值區);
夏季,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陸地(高值區);
冬季,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陸地(低值區);
冬季,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海洋(高值區).
②判斷季節:
大陸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冬季;
大陸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夏季;
海洋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夏季;
海洋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冬季.
③判斷洋流性質:
因為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的海域比寒流流經的海域水溫高,所以
海水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寒流;
海水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暖流.
④判斷地勢高低:
因為地勢高的地方氣溫低,地勢低的地方氣溫高,所以
陸上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該地氣溫低(地勢高);
陸上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該地氣溫高(地勢低).
規律二:「大大小小」.
所謂「大大小小」就是指閉合等值線數值若等於兩條等值線中的大值,則其內側數值大於大值;若等於兩條等值線中的小值,則其內側數值小於小值.
1、若為等高線,則大值為山丘,小值為盆地.
2、若為等壓線,則大值為高壓中心,小值為低壓中心.
3、若為等溫線,則大值為高溫中心,表示盆地,小值為低溫中心,表示山丘.
規律三:「疏小密大」.
所謂「疏小密大」是指同一幅等值線圖中,等值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地物差異大;等值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地物差異小.
1、若為等高線
在同一幅等高線圖中,等高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坡度大;等高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坡度小.
2、若為等壓線
在同一幅等壓線圖中,等壓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風力大;等壓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風力小.
3、若為等溫線
在同一幅等溫線圖中,等溫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溫差大;等溫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溫差
② 怎麼通過等溫線判斷南北半球
根據等溫線判斷南北半球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直接根據等溫線分布判斷,等溫線數值南高北低為北半球;反之北高南低為南半球;
二是間接判斷,比如給出等高線和等溫線,需要先根據等高線判斷坡向,再結合等溫線判斷,山地南坡氣溫高則為北半球,山地北坡氣溫高為南半球。
主要特徵
把同一時間內測到的氣溫資料,填在特製的地圖上,稱溫度分布圖。在溫度分布圖上,把溫度值相同的各點連成平滑曲線叫做等溫線,繪有等溫線的地圖稱等溫線圖。觀察等溫線圖先看數值高低及間隔幅度,再看等溫線的疏密程度以分析溫度差別小或大;
然後可結合地形圖等分析影響等溫線分布的原因,如與緯線平行則受緯度影響為主;若等溫線與海岸平行則受海洋影響顯著;若等溫線與山脈走向平行則需考慮地形影響,因此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可為研究某一區域內溫度分布及原因提供資料,等溫線圖是研究地表熱狀況空間分布的依據。
③ 等溫線向上凸和向下凸怎麼看分別代表了什麼意思
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以海陸分布為例。
海洋的熱容量大,增溫降溫都慢,因此,同緯度地區,海洋的夏季溫度一般低於陸地,而冬季溫度則高於陸地;於是就有了等溫線「一陸南,七陸北」的說法--一月陸地等溫線向南彎曲,七月陸地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相反。
根據等溫線彎曲部位的凸向特點,總結出解答此類問題的「高低規律」。即所謂「高」,是指等溫線的彎曲部位向高值方向凸出,即每一條等溫線彎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溫線數值遞增的方向,這時彎曲所示部位為低值(相對)區域。
「低」則與「高」相反,即等溫線彎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彎曲所示部位為高值(相對)區域。即「凸高為低,凹低為高」。
(3)初二地理等溫線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海陸間氣溫高低是隨季節變化的,與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相關。結合等溫線凸向特點,可以找出一個共同的規律:「點北陸凸北,點北海凸南;點南陸凸南,點南海凸北」。「點」即太陽直射點,它是判別南、北半球的冬、夏半年的基本點。
這個規律的意義是: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北凸出,北半球海洋等溫線向南凸出,南半球與此相反;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北半球海洋等溫線向北凸出,南半球與此相反。
④ 地理,怎麼准確判斷等溫線
地勢高:在非閉合等溫線圖上,地勢高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 地勢低:在非閉合等溫線圖上,地勢低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 6.判斷地形名稱 山地: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據越小。 盆地: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據越大。 1.判斷南北半球根據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在南北半球,無論七月或一月,氣溫都是從低緯向兩 極遞減。因此,等溫線值由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 2.判斷海陸位置 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
⑤ 怎樣看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
一、概況
等值線是指數值相等各點的連線。地理學科中重要的等值線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及等壓面等等。
二、等值線的基本特點
1.同一條等值線上的數值相等。2.等值線為閉合曲線。
3.兩條等值線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線圖上懸崖可以顯示為重合狀態。
4.相鄰的兩條等值線數值相等或差一個等值距。
三、判讀的一般方法
1.讀數值一等值差(每相鄰的兩條線數值差相等或為0);變化規律(這是做題的基礎)
2.看疏密狀況一了解影響因素
3.看走向和形態一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四、重要等值線知識要點歸納
(一)等高線
1.知識點
(1)等高線上的數值代表海拔高度,單位:米
(2)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數值差,稱為等高距
(3)判讀任何一點的高度
(4)示坡線:垂直等高線的短線,指向下坡向
2.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
(1)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脊線一般為河流分水嶺。
(2)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谷線一般可以發育河流,為集水線。
(3)鞍部:兩相鄰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線圖中,表現為對稱的兩側等高線數值同時遞減,而另兩側數值為遞增。
(4)盆地:較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減小。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
(5)山地: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於500米,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密集,彎曲。
(6)丘陵: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度低於500米,大於200米,等高線彎曲,但比較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於100米。
(7)平原:等高線稀疏,較平直,海拔較低,等高線數值一般低於200米。(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線較密集,而中部等高線稀疏,較平直,但海拔較高,等高線數值500米以上。(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
參考資料:
http://www.e700.com/dl/html/3633.htm
⑥ 怎麼看地理等溫線圖
任何等值線都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凸低為高,凸高為低
⑦ 如何判讀等溫線圖
等溫線地圖的判讀始終是中學地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只要掌握等溫線圖的特點和氣溫分布的基本規律,再加上了解一些判斷等溫線圖的技巧,一切就變得輕鬆了。一、掌握等溫線地圖及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1.等溫線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溫度相等的的交線,等溫線是閉合曲線。2.位於同一等溫線上的溫度相同。
⑧ 初中地理等高線等溫線的講解
等高線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垂直投影到一個標准面上,並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
等溫線是指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為等溫線.如果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如果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